(共45张PPT)
第二节 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学习目标:
①结合实例,分析工业区位因素。
②结合实例,分析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
一、工业区位因素
——以吉林汽车产业为例
工业主要区位因素
土地
原料
水源
动力
市场
环境
劳动力
交通
政策
地点
降低成本
提高利润
中国汽车生产基地
长春
一汽集团、一汽大众、一汽轿车
北京
北汽控股、北京现代、北汽福田、北京吉普
天津
天津一汽、夏利、一汽丰田
上海
上汽集团、上海大众、上海通用
重庆
长安集团、长安福特、长安铃木
广州
广州本田、广州丰田、东风日产
武汉
神龙汽车、东风日产、东风汽车、东风本田
第一阶段(1950年代-1980年代初):
起步!奠定基础
中国汽车工业诞生于开始大规模工业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并在此后称为中国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1953年第一汽车制造厂(一汽)在长春动工兴建,1956年建成投产,第一个产品是解放牌CA10型4吨载重卡车。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变迁
吉林省是我国重要的汽车生产基地,是全国汽车产业地域集聚度最高的地区之一。主要生产基地设在吉林省的第一汽车集团公司,被誉为“中国汽车工业的摇篮” 、“共和国汽车工业的长子” 。其汽车产业为主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产值约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1/3。
1.简要分析吉林省发展汽车产业的区位条件。
①地处东北亚十字经济走廊核心,地理位置优越;②靠近煤、铁、石油等产地,矿产资源丰富;③位于东北老工业基地,工业基础好;④全国最大汽车科研基地,科研实力雄厚;⑤综合性枢纽城市,交通便利;⑥面向全国,消费市场广阔;⑦政策支持等。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逐步成为世界主要汽车企业投资的热点地区。现今,中国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生产国。
2.指出与美国相比,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区位优势。
①市场需求量大(市场潜力大);
②生产成本低(劳动力成本低,土地成本低)。
①发展中国家 VS 发达国家;
②两国人口基数的差异。
第二阶段(1980年代末-1990年代):
变局!合资进场
汽车行业变迁的外生因素分别是政策和需求。1986年国家正式将汽车工业列为支柱产业,并确定了发展轿车工业要“高起点、大批量、专业化”的原则。发展汽车工业的雄心与国内技术水平的落差,决定了中国汽车工业最终走上了“以市场换技术”的合资道路。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变迁
我国对汽车零部件进口和整车进口执行不同的税率,零部件进口税率约为整车的一半,这吸引了许多国外汽车公司在中国投资建厂。德国M汽车公司和位于中国沈阳的H汽车公司共同设立合资企业,业务涵盖高端汽车的研发、生产、销售与售后服务,并在北京、上海等地建立零部件配送中心。
1.国外汽车公司选择在中国投资建厂,主要是为了( )
A.利用廉价劳动力 B.吸引雄厚资金投入
C.拓展消费市场 D.改进汽车制造技术
我国对汽车零部件进口和整车进口执行不同的税率,零部件进口税率约为整车的一半,这吸引了许多国外汽车公司在中国投资建厂。德国M汽车公司和位于中国沈阳的H汽车公司共同设立合资企业,业务涵盖高端汽车的研发、生产、销售与售后服务,并在北京、上海等地建立零部件配送中心。
2.该合资企业能够迅速在沈阳投产,主要是因为沈阳( )
A.工业基础较好 B.研发能力较强
C.交通较便利 D.原料较丰富
我国对汽车零部件进口和整车进口执行不同的税率,零部件进口税率约为整车的一半,这吸引了许多国外汽车公司在中国投资建厂。德国M汽车公司和位于中国沈阳的H汽车公司共同设立合资企业,业务涵盖高端汽车的研发、生产、销售与售后服务,并在北京、上海等地建立零部件配送中心。
3.该合资企业在北京、上海等地建立零部件配送中心符合“距离最优”原则。此处的“距离”指的是( )
A.德国到零部件配送中心的距离
B.沈阳到零部件配送中心的距离
C.零部件配送中心到区内客户的距离
D.零部件配送中心到区内销售服务点的距离
第三阶段(2000年后):破局!自主创新
汽车电子的发展使得造车的门槛已经有所降低,燃料电池、电控系统、电机系统等新技术也未被国外巨头垄断。从相关数据上我们可以看到,在乘用车销量排行榜中,合资品牌几乎占据了榜单的前十;而在新能源销量排行榜中,情况则恰恰相反。再加上政府政策的扶持,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企业未来发展可期。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变迁
长春汽车产业开发区位于长春市区西南部,开发区及周边地区具有雄厚的汽车产业基础∶一汽大众、一汽解放、一汽轿车等多个主机厂,300多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及多家汽车改装企业构成了国内外知名的汽车制造企业集群;一汽技术中心、中国机械工业第九设计院、吉林大学汽车学院等构成了国内汽车研发教育机构最密集地区;全国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交易集散地、东北地区最大的汽车、二手车交易市场等构成了完善的汽车后市场(汽车后市场是指汽车销售以后,围绕汽车使用过程中的各种服务)服务区。
3.简述长春市设立汽车产业开发区优势条件。
①汽车工业发展历史悠久,产业基础雄厚;②相关企业众多,工业协作条件好;③汽车制造及研发技术水平较高;④零部件供应充足;有较完善的汽车后市场服务体系;⑤交通条件便利;⑥政策的扶持和鼓励等。
4. 说明澳大利亚汽车生产存续期间,整车和零部件工厂布局在东南沿海地区的有利条件。(8分)
澳大利亚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发达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本土汽车生产主要由美、日几家大型汽车品牌公司控制,整车和零部件工厂主要布局在墨尔本,阿德莱德和古朗等地(位置见图5)。
东南沿海
人口相对密集,城市较多
市场需求大
劳动力相对充足
有铁路、公路、海运
等多种交通运输方式
4.说明澳大利亚汽车生产存续期间,整车和零部件工厂布局在东南沿海地区的有利条件。(8分)
澳大利亚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发达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本土汽车生产主要由美、日几家大型汽车品牌公司控制,整车和零部件工厂主要布局在墨尔本,阿德莱德和古朗等地(位置见图5)。
隐藏信息
澳大利亚是移民国家
殖民者最早开发东南沿海
开发历史悠久,基础设施完善,产业基础好
4.说明澳大利亚汽车生产存续期间,整车和零部件工厂布局在东南沿海地区的有利条件。(8分)
澳大利亚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发达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本土汽车生产主要由美、日几家大型汽车品牌公司控制,整车和零部件工厂主要布局在墨尔本,阿德莱德和古朗等地(位置见图5)。
答案
①开发早的城市地区,基础设施齐全,易于配套;
②人口密集,经济发达,是主要消费市场;
③劳动力充足;
④临海,港口多,交通运输方便
近年来,重庆成为全国最大的汽车生产基地。拥有汽车生产企业14家,规模以上汽车零部件企业近千家,具有70%以上的汽车零部件本地配套化率。底特律曾是世界闻名的美国“汽车之城”。随着汽车业的研发和零部件生产商从底特律市区陆续搬到周边地区,1990年底特律汽车工业产值从占美国的56%降低到25%。2013年底特律市因债务危机宣告破产。
5.重庆市集中了规模以上汽车零部件企业近千家,主要目的是
A. 利用当地的廉价劳动力,降低零部件的生产成本
B. 建立全球整车生产的零部件供应基地
C. 为当地的汽车企业配套,降低整车生产成本
D. 有利于零部件生产厂之间开展协作
近年来,重庆成为全国最大的汽车生产基地。拥有汽车生产企业14家,规模以上汽车零部件企业近千家,具有70%以上的汽车零部件本地配套化率。底特律曾是世界闻名的美国“汽车之城”。随着汽车业的研发和零部件生产商从底特律市区陆续搬到周边地区,1990年底特律汽车工业产值从占美国的56%降低到25%。2013年底特律市因债务危机宣告破产。
6.底特律市衰落的主要原因是
A. 产业结构单一
B. 环境污染严重
C. 美国国内对汽车需求的减少
D. 人口大量迁入,就业困难
近年来,重庆成为全国最大的汽车生产基地。拥有汽车生产企业14家,规模以上汽车零部件企业近千家,具有70%以上的汽车零部件本地配套化率。底特律曾是世界闻名的美国“汽车之城”。随着汽车业的研发和零部件生产商从底特律市区陆续搬到周边地区,1990年底特律汽车工业产值从占美国的56%降低到25%。2013年底特律市因债务危机宣告破产。
7.重庆市今后汽车工业发站亟需
A. 扩大汽车产量,提高汽车工业在工业结构中的比重
B. 减少与跨国公司的合作,加强自主研发
C. 大力发展汽车电子等核心零部件厂
D. 加大科技投入,培养汽车专业人才
美国某快递公司最大的空运枢纽设在路易斯维尔机场。该机场是美国主要的货运机场之一。在机场周边聚集了诸如美国红十字会应急救援中心、汽车配件中心,以及乳制品、珠宝、手机制造等100多家企业。
8.该快递公司在路易斯维尔机场附近需要配建大型的货物( )
A.生产中心 B.分拣中心
C.销售中心 D.质检中心
9.多家企业在路易斯维尔机场附近集聚,主要是为了( )
A.利用机场的基础设施 B.降低交通运输成本
C.方便企业间产品交换 D.快速响应客户需求
1.指出顺德家具产业兴起的主要区位因素。
①制作家具的历史较为悠久,经验丰富;
②气候条件优越,木材丰富,靠近原料产地;
③国家政策的支持;
④交通网密集且种类丰富,交通便利;
⑤改革开放后家居市场更加广阔。
2.讨论顺德家具业高度集聚的优势。
①具有工业联系的工厂集聚,可以降低运输成本、能源消耗等,从而降低生产和投资成本;
②通过培训教育与技术支持,能够加强工人的技术水平和熟练度。
3.说明顺德家具形成分工明确的专业镇的优点。
①促进企业之间的分工合作,较大程度上避免了恶性竞争,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②促进生产的专门化等。
二、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以首钢搬迁为例
特点:
生产规模大,厂区占地面积大;消耗原料多;需要冷却水源;会造成大气污染及产生固体废弃物等。
1.说明首钢选择在北京市西郊的有利区位条件。
①钢铁工业需要大量原料,早期布局靠近原料产地;
②靠近永定河,水源充足;
③地势较高,有利于排放污水;
④北京是全国的交通中心,交通便利
2.讨论促使首钢搬出北京市的主要原因。
①北京作为首都的特殊地位,其定位为全国政治、文化、外交、科技创新中心,不适合继续发展钢铁工业;
②奥运理念促使首钢搬迁;
③对河流、大气的污染较大等。
3.说明在曹妃甸建造钢铁厂的优势条件。
①曹妃甸是天然良港,且海陆交通便利,有利于铁矿石运输;
②处于盛行风的下风向,对城市影响小;
③国家政策支持等。
曹妃甸港区
4.首钢搬迁后,原来的首钢厂址可以用来做什么呢?
北京首钢工业遗址公园
首钢滑雪大跳台
服贸会首钢园展区
三高炉博物馆
日本钢铁工业分布的变迁
早期钢铁工业分布特点:
分布在铁矿或煤炭产区附近
现代钢铁工业分布特点:
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及濑户内海沿岸
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城市示意图”。
1.下列四地中最适宜布局钢铁厂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若在图中甲处布局石化工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位于最小风频上风向,大气
污染小
B.位于城市河流上游,水污染小
C.位于热岛环流范围内,污染
气体易扩散
D.位于铁路沿线,交通运输便利
2013年,河北省粗钢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11.6%,占全国产量的23.9%。钢铁产业成为河北第一支柱产业。其中唐山和张家口分别占全省产量近50%和4%。
3.张家口发展钢铁工业对京津地区环境的影响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位于冬季风的上风向,易造成京津地区大气污染;②位于水源地的上游,易造成京津地区水源污染。
温馨提示
冬季我国东部盛行西北风
武安市位于河北省西南部、太行山东麓,是邯郸市唯一的县级市,钢铁、煤炭等工业发达。武安采矿业和炼铁业已有2 000多年的历史,20世纪80年代成为全国有名的“钢铁大县”和邯郸市“产能大县”,拥有数十家钢铁企业。进入21世纪,武安钢铁产能严重过剩,产业结构失衡,污染问题日益突出,铁矿、煤炭枯竭,经济迅速走向衰落。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已成为武安的“新形象”。
(1)说明20世纪80年代武安市发展钢铁工业的主要区位优势。(6分)
①煤、铁资源丰富,原料充足;②邻近京津冀工业发达地区,市场广阔;③邻近河流,水源比较充足;④有铁路、高速公路等干线经过,交通便利;⑤政府政策大力支持等。
武安市位于河北省西南部、太行山东麓,是邯郸市唯一的县级市,钢铁、煤炭等工业发达。武安采矿业和炼铁业已有2 000多年的历史,20世纪80年代成为全国有名的“钢铁大县”和邯郸市“产能大县”,拥有数十家钢铁企业。进入21世纪,武安钢铁产能严重过剩,产业结构失衡,污染问题日益突出,铁矿、煤炭枯竭,经济迅速走向衰落。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已成为武安的“新形象”。
(2)近年来,河北省西部一些钢铁企业计划向黄骅搬迁,试解释黄骅成为钢铁企业搬迁目的地的主要原因。(6分)
①港区范围广,环境容量大;②海运成本较低,便于海外铁矿资源的进口;③黄骅市沿海滩涂广阔,地价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