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6张PPT)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节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必修第一册
地理
课标要求
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及其与生产和生活的联系
1.运用图表资料,说明大气的组成,并说明其作用。(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
2.结合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说明各层的特点及成因,以及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
素养目标
目录
CONTENTS
01 大气的组成
02 大气的垂直分层
03 课时作业
一、大气的组成
干洁空气:低层大气中除去水汽和杂质以外的混合气体
干洁空气成分的体积分数
(25千米以下)
1%
其他(氩气,臭氧,二氧化碳等)
氩气约占0.93%,二氧化碳约占0.038%,其他气体约占0.032%
78%
氮气—N2
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元素
氧气 O2
人类和其他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须的物质
21%
干洁空气
水汽
杂质
低层大气的组成
1、水汽
水汽的相变,产生了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伴随着热量的吸收和释放,影响地面和大气温度
2、固体杂质
——影响大气透明度;凝结核,是成云致雨必要条件
氧气: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须的物质
氮气:地球上生命体的基本元素
合占大气总体积99%
二氧化碳: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
臭氧:吸收 、削弱紫外线,使大气增温、保护生物
水汽和杂质:产生一系列天气现象、影响大气温度
占比极小,但都必不可少
各成分占比相对稳定,在自然状态下 短期内不会有明显变化,保持相对平衡
大气的组成成分及其作用小结
3、人类活动对大气的影响---大气污染
(1)大气污染
建筑扬尘等
煤炭、石油等燃烧
(工业、汽车尾气)
植被减少
人为因素:
自然原因:
空气干燥、降水少;风力微弱(如封闭盆地)、大气静稳等气象条件
CO、NO、SO2等有毒有害气体及固体烟尘等增多
扬尘易发生,及污染物不易沉降和扩散
3、人类活动对大气的影响---大气污染
①环保立法
②宣传教育
③改善能源消费及工业结构,节能减排
④增加绿化等
探究活动 · 了解大气含氧量减少对人体产生的影响
地点 榆中 多巴 海埂 兴隆 呈贡
海拔/m 1996 2366 1888 2118 1906
经度 104°02′E 103°31′E 102°41′E 117°22′E 102°48′E
纬度 35°52′N 35°52′N 25°01′N 40°36′N 24°53′N
表2.1 我国部分高原训练基地的地理坐标
大气中氧气含量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科学研究发现,适当的缺氧环境利于激发运动员的运动潜力。但含氧量太低会危害人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我国已建成甘肃榆中、青海多巴、云南海埂、河北兴隆、云南呈贡等国家级高原体育训练基地。
探究活动 · 了解大气含氧量减少对人体产生的影响
1. 在奥运会等世界重大体育赛事中,来自非洲埃塞尔比亚、肯尼亚的中长跑运动员往往成绩优异。在非洲地形图上,找出这两个国家,归纳它们共同的地形特点。由此,你能推测这两个国家中长跑运动员成绩优异的原因吗?
地形特点:高原为主。
成绩优异的原因:地形平坦,善于奔跑;海拔较高,大气稀薄,大气中含氧量较低,有利于激发运动员的运动潜能(刺激人体增加体内红细胞数量,以加强对氧气的充分利用)。
海拔/m 0 1000 2000 3000 4000
含氧量比 100% 89% 78% 70% 61%
3. 目前,世界公认的平原运动员进行高原训练的最佳高度为海拔1800-2400米。表2.1中所列的高原训练基地的海拔在这个范围内吗?参照表2.2推测运动员在更高海拔训练反而达不到理想成绩的原因。
表2.2 不同海拔与海平面的含氧量比
原因:海拔越高,大气越稀薄,含氧量越低,超过了人体耐受力,会危及身体健康,反而达不到理想的成绩。
探究活动 · 了解大气含氧量减少对人体产生的影响
3、人类活动对大气的影响---CO2含量变化
从1740年到2011年,短短不到300年的时间里,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变化趋势是怎么样的?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变化呢?会造成什么影响?主要应对措施有哪些?
趋势:呈上升趋势,增长速度加快
原因:化石燃料燃烧(释放大量CO2);土地利用的变化(毁林,减少森林吸收CO2的量同时释放出CO2)
影响:全球变暖→海面上升,气候异常,生态恶化等
措施:全球合作;节能减排;植树造林等
缓慢增长
加速增长
飞速增长
人类排放的氯氟碳化物消耗臭氧层等物质
3、人类活动对大气的影响---臭氧层破坏与保护
植树造林
修建水库
3、人类活动对大气的影响---其他
二、大气的垂直分层
高度
(km)
20
0
140
120
60
100
80
40
-100
-50
0
50
100
温度(℃)
C
B
A
高层大气
气温随高度升高先降低后升高
平流层
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
对流层
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
1.为什么平流层适合飞机飞行?
2.无线电通信利用了哪层大气的特性?
1、对流层 —— 与人类的关系最密切
大气圈的最底层,集中了大气圈质量的75%和几乎全部的水汽、杂质,大气中的污染物也多集中在这一层。
对流层高度和气温变化图
高度(千米)
20
0
140
120
60
100
80
40
-100
-50
0
50
100
对流层
高层大气
平流层
温度
(摄氏度)
1、对流层 —— 与人类的关系最密切
2.上冷下热,对流运动,天气复杂多变
12KM
上冷
下热
1.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递减,—0.6℃/100m
(热量源于地面)
(近地面水汽和杂质向上输送,气温降低,形成云雨)
3.中纬度12KM,低纬厚(太阳辐射多,对流旺盛,17-18KM)、高纬薄(8-9KM),夏厚冬薄
水汽、杂质
2、平流层 —— 飞机飞行的高度
平流层范围自对流层顶部至50-55千米高空,大气上部热、下部冷,不易形成对流,主要以平流运动为主,无云雨现象,能见度好,适合航空飞行。
平流层高度和气温变化图
高度
km
20
0
120
60
100
80
40
-100
-50
0
50
100
对流层
高层大气
平流层
温度
(摄氏度)
2、平流层 —— 飞机飞行的高度
50KM
12KM
增温慢
增温快
O3
上热
下冷
2.上热下冷,大气平稳,平流运动且水汽、杂质少,天气晴朗无云雨
1.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
3.能见度高且无云雨,适合航空飞行
(O3吸收太阳紫外线增温)
3、高层大气 —— 地球大气的上界
平流层以上的大气统称高层大气。气温随高度先持续下降,后又持续上升,有若干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对无线电通信有着重要的作用。
高层大气高度和气温变化图
高度
km
20
0
120
60
100
80
40
-100
-50
0
50
100
对流层
高层大气
平流层
温度
(摄氏度)
3、高层大气 —— 地球大气的上界
50KM
80KM
50KM
流星
1.大气密度很小,气压很低,太阳辐射强
2.气温随高度升高先降 后升
无O3吸收紫外线
大气吸收更短波长的太阳紫外线
3.强紫外线和宇宙射线,形成电离层,反射无线电波→通讯
4.太阳活动强时,带电粒子流轰击大气,电离层受扰及高纬地区产生极光
5.流星体摩擦燃烧→流星现象
电离层
无线电短波
极光
二、大气的垂直分层----小结
分层 主要特点 特点成因 与人类的关系
对流层 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递减 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同一地区的对流层高度夏季高于冬季 人类生活在对流层底部,与人类关系最密切
空气对流运动显著 该层大气上部冷,下部热 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几乎全部的水汽、杂质都集中在该层,对流运动易成云致雨 平流层 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 该层中的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 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利于高空飞行
以平流运动为主 该层上部热下部冷,大气稳定 天气晴朗 水汽、杂质少,气流平稳 高层大气 大气密度极小 距地面远,受地球引力小 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
逆温现象
逆温现象的定义:当对流层大气内R值小于正常值6℃/km时,就出现逆温现象。有两种情况:①非典型逆温现象,即0℃≤R值<6℃;②典型逆温,R值<0℃,即对流程内海拔升高气温升高“下冷上热”的与正常情况下对流层内海拔越高气温越低的变化规则相逆(反)的情况。
温度℃
高度km
非典型性逆温现象
0
3
18
12
R=4℃/km<6 ℃/km
温度℃
高度km
典型性逆温现象
0
3
18
12
R=-2℃/km<0 ℃/km
逆温现象--类型
类型 成因 地区
辐射逆温 经常发生在晴朗无云的夜间,由于地面有效辐射很强,近地面大气层气温迅速下降,而高处大气层降温较慢 中高纬度大陆冬季黎明前
平流逆温 暖空气水平移动到冷的地面或气团上 中纬度沿海地区
地形逆温 主要由地形造成,由于山坡散热快,冷空气沿山坡下沉到谷底,谷底原来较暖空气被较冷的空气抬挤上升 盆地和谷地中夜间
锋面逆温 锋面之上的暖空气与锋面之下的冷空气之间温度差异显著 锋面活动地区
逆温现象
辐射逆温——晴朗无云的夜间,地面降温强烈,近地面气层气温迅速下降,而高处气层降温较慢,气温反而高些
①清晨多雾
②加剧大气污染
③多雾天气影响飞机起降;高空逆温利于飞机飞行。
1.常见原因
2.主要影响
(低层大气冷凝,且空气对流受阻,不利于雾气消散)
(空气对流受阻,污染物不能及时扩散)
日出后慢慢恢复正常
课堂总结
1.干洁空气中体积占比最大的是( )
A.氮气(N2)
B.氧气(O2)
C.氩气(Ar)
D.二氧化碳(CO2)
(2022·辽中南协作体期中)下表为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25千米以下)。据此完成1~3题。
解析 第1题,大气的主要成分为干洁空气、水汽和固体杂质。其中干洁空气当中含量最大的是氮气,其次为氧气,选A。
A
气体成分 体积分数(%)
氮气(N2) 78
氧气(O2) 21
氢气(Ar) 0.93
二氧化碳(CO2) 0.038(变动)
2.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的是( )
A.氮气(N2)
B.氧气(O2)
C.氩气(Ar)
D.二氧化碳(CO2)
(2022·辽中南协作体期中)下表为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25千米以下)。据此完成1~3题。
解析 第2题,对地面起保温作用的主要是近地面大气,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而大气当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对于地面辐射吸收率较高,所以选D。
D
气体成分 体积分数(%)
氮气(N2) 78
氧气(O2) 21
氢气(Ar) 0.93
二氧化碳(CO2) 0.038(变动)
3.低层大气中除干洁空气外,主要还有( )
A.臭氧(O3)
B.氨气(NH3)
C.甲烷(CH4)
D.水汽和杂质
(2022·辽中南协作体期中)下表为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25千米以下)。据此完成1~3题。
解析 第3题,大气的主要成分为干洁空气、水汽和固体杂质。A、B、C代表的气体属于干洁空气当中的成分。选D。
气体成分 体积分数(%)
氮气(N2) 78
氧气(O2) 21
氢气(Ar) 0.93
二氧化碳(CO2) 0.038(变动)
D
4.透光高积云位于大气的(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高层大气
D.电离层
解析 第4题,由于对流层大气最靠近地面,几乎集中了全部的水汽和杂质,在大气对流过程中,容易形成云、雨、雪等天气现象。透光高积云是指示天气变化的云层,说明其位于能够发生复杂天气现象的对流层,故A正确。
A
(2021·湖南张家界期末)谚语“天上鲤鱼斑,晒谷不用翻”说的是天空出现成行成列的鲤鱼斑状云块的现象,这种云在气象学上称为透光高积云。读鲤鱼斑状云块示意图,完成4~5题。
5.仅考虑大气因素,如果H1、H2分别表示在西藏和湖南地区空中打开降落伞时离地面最低安全高度,由此可以判断( )
A.无法确定 B.H1=H2
C.H1<H2 D.H1>H2
解析 第5题,西藏海拔高,大气稀薄,摩擦力小,应离地面更高处打开降落伞,故选D。
D
(2021·湖南张家界期末)谚语“天上鲤鱼斑,晒谷不用翻”说的是天空出现成行成列的鲤鱼斑状云块的现象,这种云在气象学上称为透光高积云。读鲤鱼斑状云块示意图,完成4~5题。
C
解析 第6题,由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在垂直方向上,海拔升高,气压降低。说明对流层顶的气压越低,对流层顶高度越大。根据图中曲线,7月气压值最低,青藏高原地区对流层顶高度最高,C正确。
(2021·厦门期末)对流层顶高度与对流活动强弱密切相关。下图示意青藏高原1980~2010年间对流层顶气压的月平均变化。据此完成6~8题。
6.青藏高原地区对流层顶高度最大的月份是( )
A.2月
B.5月
C.7月
D.12月
7.导致青藏高原地区春季对流层顶高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冷空气势力增强
B.太阳辐射增强
C.植被覆盖率提高
D.大气降水增多
解析 第7题,由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在相同时间间隔内,对流层顶的气压值变化幅度越大,说明对流层顶高度的变化幅度越大。根据图中曲线,春季气压值下降,说明青藏高原地区对流层顶高度上升,春季,太阳辐射增强,北半球各地气温回升,导致对流层顶高度上升,B正确;冷空气势力减弱,A错误;植被覆盖率提高和大气降水增多不是主要原因,C、D错误。
B
(2021·厦门期末)对流层顶高度与对流活动强弱密切相关。下图示意青藏高原1980~2010年间对流层顶气压的月平均变化。据此完成6~8题。
解析 第8题,由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近20年来,青藏高原对流层顶高度呈上升趋势”,说明全球气候变暖,其主要原因是大量使用化石燃料,植被覆盖率减小,A正确,C错误;与途经航空班次增多和人工降雨频率增大无关系,B、D错误。
(2021·厦门期末)对流层顶高度与对流活动强弱密切相关。下图示意青藏高原1980~2010年间对流层顶气压的月平均变化。据此完成6~8题。
8.近20年来,青藏高原对流层顶高度呈上升趋势。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最可能是( )
A.化石燃料使用增多
B.途经航空班次增多
C.地表植被密度增大
D.人工降雨频率增大
A
9.1月份,西安(秦岭以北城市)上空飞机尾迹出现频率最高的高度大约为( )
A.3~4千米 B.8~10千米
C.10~12千米 D.17~18千米
解析 第9题,根据材料可知,通常只有当环境温度在-41 ℃~-60 ℃时,才有可能出现飞机凝结尾迹。1月份,秦岭月均温0 ℃左右,西安位于秦岭北侧,月均温稍低于0 ℃。按照气温的垂直递减规律,海拔每上升1千米气温下降约6 ℃,可计算出1月西安上空7~10千米的高度温度为-41 ℃~-60 ℃。B正确,A、C、D错误。
B
(2022·长春外国语学校期中)晴朗的天空,喷气式飞机在高空飞行时机身后边会出现一条或数条长长的“白烟”,这是飞机发动机排出来的高温高湿的废气与周围环境空气混合后(此后称混合气体),水汽凝结而成的特殊云系,称为飞机尾迹。此混合气体能否出现凝结现象取决于环境空气自身的温度、湿度和大气压力。通常只有当环境温度在-41 ℃~-60 ℃时,才有可能出现飞机凝结尾迹。飞机尾迹出现的频率和高度有一定的季节差异。如图为拍摄的飞机尾迹,完成9~10题。
解析 第10题,根据材料中关于飞机尾迹形成的温度条件可推测,夏季,近地面温度最高,飞机尾迹层的下限高度最高,冬季反之,故B正确,A、C、D错误。
B
(2022·长春外国语学校期中)晴朗的天空,喷气式飞机在高空飞行时机身后边会出现一条或数条长长的“白烟”,这是飞机发动机排出来的高温高湿的废气与周围环境空气混合后(此后称混合气体),水汽凝结而成的特殊云系,称为飞机尾迹。此混合气体能否出现凝结现象取决于环境空气自身的温度、湿度和大气压力。通常只有当环境温度在-41 ℃~-60 ℃时,才有可能出现飞机凝结尾迹。飞机尾迹出现的频率和高度有一定的季节差异。如图为拍摄的飞机尾迹,完成9~10题。
10.通常,飞机尾迹层的平均厚度为1~2 km,其下限高度最高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写出图中大气层的名称。
①________,②________。
(2)①层气温垂直变化的规律是________。
(3)空气对流显著的大气层是________。(填数字)
(4)当太阳大气中的黑子和耀斑增多时,__________层会被扰乱,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
(5)图中②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流层 平流层
11.读大气的垂直分层图,完成下列各题。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①
电离
该层有大量臭氧,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升高
臭氧含量降低;南半球高纬度地区降幅最大。
臭氧含量降低,导致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危害人体健康,影响动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
12.(2022·河北保定期中联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低层大气由多种成分构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大气成分,并引发了一系列大气环境问题。下图为9月份30°S~80°S平流层臭氧总量多年变化示意图。
(1)推测近年来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臭氧含量的总体变化特点。
(2)分析近年来臭氧含量的变化对地球生命造成的不利影响。
1.关于图中大气层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I层多云雨天气
B.Ⅱ层大气对流运动强
C.I层存在若干电离层
D.Ⅱ层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
A
解析 第1题,Ⅰ层是对流层,天气现象复杂,A正确。Ⅱ层为平流层,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气温随海拔升高而升高,B、D错误。电离层位于高层大气中,C错误。
(2021·山东德州期末)下图为大气中臭氧浓度垂直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2.大气中臭氧含量大幅度减少,可能造成( )
①皮肤病发病率增加 ②降水大幅度增加
③高层大气升温 ④农林牧业减产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 第2题,臭氧能够吸收紫外线,臭氧减少,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皮肤病发病率增加,农林牧业减产,故选C。
C
(2021·山东德州期末)下图为大气中臭氧浓度垂直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3.①②③④四条曲线中,能正确表示图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分布情况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A
解析 第3题,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升高,开始变化不大,然后随着高度上升气温迅速升高。A项正确。
(2021·唐山一中期中)读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变化示意图(下图),完成3~4题。
4.有关该图示意的大气层的叙述,正确的有 ( )
①有电离层,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
②有利于高空飞行
③上部冷下部热,大气稳定,以平流运动为主
④有臭氧层,能吸收大量的紫外线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B
解析 第4题,电离层分布在80~500千米的高层大气中。图示为平流层,该层大气因有臭氧层而强烈吸收太阳辐射,气温上部热,下部冷,以平流运动为主,利于高空飞行。B项正确。
(2021·唐山一中期中)读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变化示意图(下图),完成3~4题。
B
解析 第5题,⑤处海拔30千米,位于平流层,降落过程中温度降低,到达对流层后,气温升高。故选B。第6题,⑤点所处的大气层是平流层,大气稳定,利于航空飞机飞行。故选B。
(2022·浙江三贤联盟期中)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完成月球采样任务,在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安全着陆。下图为嫦娥五号部分返回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5~6题。
5.嫦娥五号从⑤降落到地表过程中温度( )
A.持续降低
B.先降低,后升高
C.持续增高
D.先升高,后降低
6.嫦娥五号返回到⑤点时,其所处的大气层 ( )
A.大气不稳定易形成对流
B.有利于航空飞机飞行
C.含有大量的水汽和杂质
D.与人类的关系最为密切
解析 第6题,⑤点所处的大气层是平流层,大气稳定,利于航空飞机飞行。故选B。
B
(2022·浙江三贤联盟期中)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完成月球采样任务,在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安全着陆。下图为嫦娥五号部分返回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5~6题。
对流层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递减;大气在垂直方向上对流显著;水汽和固体杂质多,天气复杂多变。
7.(2022·济南期中)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电影《中国机长》改编自真实事件。2018年5月14日7:06,四川航空3U8633航班以800 km/h的速度飞行至青藏高原东南边缘9 800米高空时,驾驶舱挡风玻璃突然爆裂,飞机剧烈抖动。机长临危不乱,用冻得发紫的双手迅速手动操作迫降,34分钟后飞机安全降落成都机场,119名乘客无一伤亡,创造了民航史上的一次史诗级壮举。下图示意川航3U8633航班飞行轨迹及周边地貌。
(1)描述飞机发生事故时所在的大气层的特征。
海拔高,气温低;位于高空,气压低;风力强劲。
备降康定机场需要翻越多座高山,自然条件恶劣,危险性高;康定机场规模小,医疗、消防、救援和安全保障不及双流机场。
(3)飞机出现突发状况时,冒险急转向左备降成都,而没有选择康定机场。请分析其中原因。
(2)分析引起飞机的挡风玻璃爆裂的大气环境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