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项令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强项令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3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5-06 18:23: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1张PPT。生字读音中心思想整体感知布置作业翻译参考连环画欣赏合作探究背景知识作者简介词语解释教学流程 范晔(398~445),出身于一个世族家庭,他的祖父范宁曾任晋豫章太守,著《谷梁集解》一书。他的父亲范泰官拜金紫光禄大夫,加散骑常侍,是宋武帝刘裕的得力助手。
范晔是南朝宋史学家。曾任尚书交部郎,元嘉初年为宣城太守。后迁左卫将军、太子詹事,掌管禁族,参与机要。《宋书》本传说他:“博涉经史,善为文章,能隶书,晓音律。”后因与孔熙先等密谋拥戴彭城王义康为帝,事泄被杀。
元嘉初年,任宣城太守时,取各家关于后汉史事的著作,删繁补略,撰《后汉书》,为我国史学名著。该书以文采著称,论赞部分,尤为突出。与《史记》、《汉书》并称“三史“,盛行于世。 作者简介关于《后汉书》 我国史学名著,南朝宋范晔撰写。今本120篇,分130卷。纪传体东汉史。本书汇集一代史事,是研究东汉历史的重要资料。本文节选自《后汉书·酷吏传》。四史: 《史记》 (西汉)司马迁
《汉书》 (东汉)班固
《三国志》 (西晋)陈寿
《 后汉书》 (南宋)范晔“后汉”即“东汉”。(“西汉”也称“前汉”)。
《后汉书》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硬脖子”董宣东汉时洛阳的县令,因公正廉洁而留名任
洛阳令时,遇湖阳公主(光武帝刘秀的姐
姐)纵奴杀人案。董宣抓获人犯,处以死
刑。公主诉于光武帝,光武帝大怒,欲杀
董宣。董宣说:“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
人,将何以治天下乎?”并欲以头撞柱自尽。
光武帝认为董宣言之有理,免予处死,但
要他给公主叩头谢罪。董宣不从,光武帝
命人强使顿首,董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
光武帝只好不再追究。董宣因此获得“强项
令”的美名。此事京师震惊,洛阳由此大治。
年74而卒,皇帝遣使临视,唯见布被覆尸,
有大麦数斛,敝车一乘,皇帝很伤感地说:
“董宣廉洁,死乃知之。”葬以大夫礼。 生字晔


骖乘


箠楹




臧亡匿死

y?

cān shèng
kòu
chì
chuíyíng
chì



cáng 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后特征为洛阳令。时湖阳公
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骖
乘,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
叱奴下车,因格杀之。主即还宫诉帝,帝大怒,召宣,欲箠杀
之。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
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箠,请得自
杀。”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yǔ,地名特例征召家奴因为等到Cān shèng,陪乘停留拉住用大声说shǔ,列举接着击打求倒装句,欲言何圣明德行放纵平民,百姓倒装句,以何;理,治理名作动,鞭打柱子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
据地,终不肯俯。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臧亡匿死,吏不敢至
门。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
因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由是搏击豪
强,莫不震栗。京师号为“卧虎”。歌之曰:“枹鼓不鸣董少平。”扶认错强迫叩头按,撑平民,百姓同“藏”,隐藏隐藏威严施行,施加于是,就命令全,全部把分发从此捕捉打击没有谁不发抖称歌颂他鼓槌 在县五年。年七十四,卒于官。诏遣使者临视,唯见布被
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敝车一乘。帝伤之,曰:“董
宣廉洁,死乃知之!”以宣尝为二千石,赐艾绶,葬以大夫
礼。拜子并为郎中,后官至齐相。死下诏派遣居上视下妻子和儿子古代度量单位伤心因为倒装句,
以大夫礼葬  董宣,字少平,陈留郡圉地人。……后来被特例征召为洛阳县令。当时湖阳公主的家奴白天杀了人,因为(家奴)藏匿在公主家,官吏无法抓捕。等到公主出门,用这个家奴陪乘。董宣在夏门外的万寿亭等候他们,拦住马车,用刀圈地,边大声列举公主的过失,呵斥家奴下车,接着打死了(家奴)。公主立即回到皇宫向皇帝告状。光武帝极为愤怒,召来董宣,准备用鞭子打死董宣。董宣磕头说:“希望乞求说一句话再死。”光武帝说:“想说什么话?”董宣说:“陛下您因德行圣明而复兴,却放纵家奴杀害百姓,将拿什么来治理天下呢?臣下我不必用鞭子打,请求能够自杀。”当即用头撞击柱子,(顿时)血流满面。光武帝命令太监扶着董宣,让他向公主叩头谢罪,董宣不答应,(小太监)强迫他叩头,董宣两手撑地,始终不肯低头。公主说:“皇帝您是平民百姓的时候,隐藏逃亡犯译文参考 和死刑犯,差吏不敢上门(抓捕),您现在是天子,威严不能施加给一个县令吗?”光武帝笑着说:“皇帝跟百姓不同。”因此命令:“硬脖子的县令出去!”赏赐三十万钱。董宣把赏赐全部分发给各位差吏。从此捕捉打击依仗权势欺人的不法之人,没有谁不害怕得发抖。京师的人称他为“卧虎”。歌颂他说:“没人击鼓鸣冤的是董少平。”
(董宣)任县令五年。七十四岁时,死于任上。皇帝下诏派遣使者前去探望,只看见布做的被子覆盖着尸体,(董宣的)妻子和儿子相对而哭,(家中)只有几斛大麦,一辆破车。皇帝很伤心,说:“董宣廉洁,直到他死后才知道。”因为董宣曾经做过年俸为二千石的官,赏赐给他一条绿色丝带,并按大夫的礼节安葬他。 课文主要记叙了这样一个故事:东汉初年,光武帝刘秀的姐姐湖阳公主的家奴杀了人,躲在公主家中。洛阳令董宣秉公执法,伺公主带着家奴出门,驻车扣马,“格杀”公主家奴。公主向光武帝告状,光武帝要“塞杀”董宣。董宣痛陈严格执法对治理天下的重要性,并“以头击楹,流血被面”。光武帝依然强迫董宣向公主叩头谢罪,董宣宁死不从。最后光武帝明白了个中的道理,重赏了董宣。董宣死后,光武帝发现他是一个非常廉洁的官员,感到很伤心,按二千石官员的礼节安葬了他。字词总结:1、通假字臧亡匿死臧通“藏”,隐藏2、古今异义词:①特征
古:特例征召
今:作为人或事物特点的标志②妻子
古:妻子和儿子
今:男子的配偶③谢
古:认错
今:感谢④白衣
古:平民,百姓
今:白色的衣服3、词类活用:
臣不须箠
箠,名词作动词,鞭打⑤搏击
古:捕捉打击
今:奋力斗争和冲击4、文言句式:①判断句:
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②倒装句:
欲何言?将何以理天下乎?葬以大夫礼5、一词多义:①因
①因匿主家
②因格杀之
③因敕因为接着于是,就②叩
①乃驻车叩马
②使宣叩头谢主拉住,勒住磕③被
①流血被面
②唯见布被覆尸盖,覆盖被子④数
①大言数主之失
②有大麦数斛列举几⑤令
①帝令小黄门持之
②威不能行一令乎命令县令⑥以
①而以奴骖乘
②将何以理天下乎?
③以刀画地
④宣悉以班诸吏
⑤以宣尝为二千石
⑥葬以大夫礼让凭用把因为按照1.课文讲了什么内容,可以分为几个层次?
2.文章主人公有些什么可贵品质?
3.课文是怎样来描写人物形象的?
整体感悟 课文结构第一节:写董宣执法的故事
第二节:写董宣去世后家中贫困的景况
不畏权贵,秉公执法
为官廉洁正面描写
侧面描写分析课文董宣执法的故事情节(1)开端:湖阳公主的家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
(2)发展:董宣找准机会,“格杀”家奴
(3)高潮:公主回宫告状
(4)结局:光武帝明白了个中道理,重赏董宣故事情节扣人心弦,惊心动魄。2.从第一个故事可以看出董宣的哪些性格特点?
无私无畏,有勇有谋
勇,表现在他面对大案毫不惧色,决心排除万难将凶犯缉拿归案,表现在他面对公主“大言数主之失”;
谋,表现在他善于抓住机会,终在夏门外抓住了凶犯,“因格杀之”。合作探究1.课文又是怎样记叙“董宣执法”的呢?请你找出事情的起因、发展、高潮、结局。 <1>起因(开始至“吏不能得”):湖阳公主家奴白日杀人,隐匿主家,
官府抓不到。
<2>发展(至“因格杀之”):董宣寻机,斥责公主,格杀家奴。
<3>高潮(至“终不肯俯”):公主告状,皇帝令董谢罪,董宣死不从。
<4>结局(至“赐钱三十万”):汉光武帝明白了道理,重赏董宣。
<5>影响(至段末):从此不法之徒都怕董宣,董宣获“卧虎”美称。2.在这个故事中,汉光武帝对董宣的态度前后发生了哪些变化?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你怎样看待他的变化? 变化:刘秀一开始听了公主的告状,怪罪于董宣,要用鞭子
打死他, 但后来却不杀他,而奖励钱三十万。 (1)从中看出光武帝是一个识别人才,知错就改的明君。
(2)光武帝明白了个中道理,明白了董宣痛陈严格执法对
  治理天下的重要性。 董宣秉公执法、维护皇权的精诚之心征服了他。 3.董宣未经审判,“格杀”湖阳公主家奴,你对此有
什么看法?    董宣秉公执法,他知道如审判湖阳公主家奴,必遭公主
  阻挠(zǔ náo),或许就杀不了家奴,这样做,体现了董 宣的当机立断,果敢英明。 4.为什么被称作“强项令”?请从文中找出依据。 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
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 5.汉光武帝为什么说“董宣廉洁,死乃知之”,
这对表现董宣的品质有何作用?   因为刘秀发现,董宣死后,是用布做的被子盖尸体,
只有妻子和儿子在相对哭泣,只有大麦几斗,破车一辆,
家境非常贫困,由此可知,董宣生前非常廉洁。刘秀的
这番话更加从侧面烘托出董宣的廉洁。 6.如果说第一段(记叙“董宣执法”的故事)是正面写董宣,为课文的重点内容,那么第二段(记叙董宣去世后家中贫困的景况)则是侧面写董宣,为课文的次要内容。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呢? 主次协调,正面、侧面呼应,行文活泼、富于变化。 7.在我们学过的课文中有没有采用过这样(侧面烘托)
  的写法?请举例说明。 思考题:1、课文在塑造董宣这个人物形象时,主要用了什么手法?课文主要通过人物的言行来塑造董宣的形象,文中还用对比的手法——刘秀对董宣态度前后对比;烘托手法——豪强莫不震栗,京师号为“卧虎”,歌之曰:枹鼓不鸣董少平,来表现人物。2、汉光武帝刘秀对董宣的态度前后发生了哪些变化?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态度:帝大怒,帝笑曰,“赐钱三十万”,帝伤之3、董宣具有哪些优秀品质和美德?执法严明,不畏强权,刚正不阿(ē);廉洁;关心下属;4、从湖阳公主包庇家奴的行为,说说当时社会的法制状况。从中可以看出当时法制不健全,权贵们可以无视法律,甚至可以草菅人命,并且不受制裁。中心思想  本文记叙了董宣秉公执法,力斩豪奴的故事
和他平生清贫的生活,表现他不畏权贵,秉公办
事的精神和清廉为官,刚正做人的品格。 东汉王朝初建时,董宣在司徒侯霸的推荐下做了官。由于董宣执法
严正,权贵们十分忌恨,因此不断受到诬陷而一再贬官,最后降为洛阳
县令。洛阳是东汉王朝的京都,王亲国戚为非作歹,湖阳公主的管家胡
奴仗势欺人,血债累累。董宣不畏强暴,处斩了胡奴。湖阳公主为此串通
大司冠欲致董宣于死地。司徒侯霸等人敬佩董宣为人,面奏光武帝要求
御审。在御审中光武帝宣判董宣无罪,但为了给湖阳公主一点面子,命
太监强按董宣向公主赔情。董宣宁折不弯,双手撑地,昂首大呼“臣无过,
不能赔情!”形状如卧虎。光武帝看到董宣刚烈正直,十分喜爱,赐封号
为“强项令”继续在都城任职。董宣不畏强暴严正执法的事迹是值得颂扬的。 1.汉光武帝非常注重法令实施,当时的洛阳令董宣性格刚正不阿,
认为皇亲国戚犯了法,同样应该法办。 2.一天,光武帝姐姐湖阳公主的家奴杀了人,躲在公主府里不出来。
董宣不能进公主府去搜查,就天天派人在公主府门口守着。 3.过了几天,湖阳公主坐着马车外出,随从里就有那个杀人凶手。
董宣得到了消息,就亲自带人赶过来,拦住湖阳公主的车。 4.湖阳公主大发雷霆。董宣没有被吓倒,他拔出宝剑往地下一划,
当面责备湖阳公主不该纵仆杀人。  5.湖阳公主骄横地搬出皇帝弟弟来压制他,董宣丝毫没有畏惧,
吩咐手下立刻把凶手逮起来,当场就把他处决了 6.湖阳公主差点儿气昏过去。她马上赶到宫里,哭哭啼啼地向
光武帝告状,说董宣欺负她。  7.光武帝一听,也很恼怒,立刻召董宣进宫,吩咐侍卫当着湖阳
公主的面责打董宣,想替公主出气。  8.董宣说:“陛下是一个有作为的皇帝,应该尊重法令。现在您容忍
公主纵仆杀人,还能治理天下吗?用不着打,我自尽就是了。”说罢,
董宣就向柱子撞去。  9.光武帝连忙命人把他拉住,董宣已经撞得血流满面了。光武帝知道他
说得有理,但是为了顾全湖阳公主的面子,便要董宣给公主磕头赔礼。  10.董宣宁愿把头砍下来,也不肯磕这个头。侍卫把他的脑袋
往地下摁,可是董宣两手使劲撑住地,挺着脖子,死也不肯低头。  11.侍卫知道光武帝并不怪罪董宣,就说:“回陛下的话,董宣的
脖子太硬,摁不下去。”光武帝也只好笑着说:“把这个‘硬脖子’撵出去!” 12.后来,光武帝不但没办董宣的罪,还用重金厚赏了他,奖励他
执法严明。(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