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第二课时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2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第二课时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28 09:23: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第二课时(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能查找资料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说出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志向的原因。
2.写出自己读书的目的,做到理由清楚。
【教学重难点】
能查找资料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说出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志向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温故知新
师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2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师:上节课,我们提到:周恩来在修身课上,面对魏校长的提问,他立下志向: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那么,你知道他立下此志向的原因吗?
预设:中华不振
二、借助资料,探寻立志原因。
默读课文第11-17自然段,思考:文中哪些地方能让你体会到中华不振,用“ ”勾画关键词句。
预设1:在奉天上学的时候,伯父告诉他,奉天有些地方被外国人占据了,
生:“占据”这一词能体会到“中华不振”!
生:在外国人占据的地方,“不要随便去玩,有事也要绕着走,免得惹出麻烦没有地方说理。”也能体会到“中华不振”!
师:是啊,中国人自己的地方却被外国人抢占,怎么不是“中华不振”呢?
预设2:这一带果真和别处大不相同:街道上热闹非凡,往来的大多是外国人。
生:我能从这里的繁华,想象到中国人所在地的冷清和落后,真是“中华不振”!
师:(出示图片)那时的中国,人们吃不饱饭,穿不暖衣,街上到处都是乞丐,老百姓苦不堪言!而外国人,却在中国建立一片属于他们的“乐土”,怎么不是“中华不振”呢?
预设3:一问才知道,这个女人的亲人被外国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本指望巡警局给她撑腰,惩处这个外国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外国人,反而训斥她。
生:我从“不惩处”和“训斥”这两个词语体会到“中华不振”!
师:中国的警察代表的应是公平和正义,当中国妇女遭到外国人欺压时,他们不但不主持正义,反而偏帮训斥,怎么不是“中华不振”呢?
预设4: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盘里,谁又敢怎么样呢 大家只能劝慰这个不幸的女人。
生:“谁又敢怎么样呢 ”大家不敢怎么样,只能“劝慰”这个不幸的妇女。我能从中体会到“中华不振”!
师:敢怒不敢言,正是如此!
师:所以,当修身课上魏校长提出为什么而读书这个问题时,就有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响亮回答。
师:周恩来在青少年时期,为中华之崛起努力读书,以后,他也是为了这个目标,忘我地工作,无私地奉献了自己毕生的精力。
三、总结全文,练笔应用
师:20世纪初,中国受帝国主义欺凌、压迫之时,周恩来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伟志愿,如今,我们的祖国已不再是那个任人宰割、任人欺凌的中国,如今的中国日益崛起。同学们,“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作为新时代的少年,你可曾想过:今天你是为什么读书?写一写,写清楚理由!
配套练习
一、 默读第11—17自然段,根据表格提示,完成下表。
体会“中华不振”,探寻立志原因
人物 表现 周恩来的想法
伯父 叹气,没再说了
妇女
真正体会,像一团烈火
中国巡警
围观群众
二、 作为新时代的少年,今天你是为什么读书?写一写,写清楚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