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课前一分钟速记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同学们,你们曾经盼望过什么吗 当你盼望着某件事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呢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在今天要学的课文当中,主人公的盼望是什么。
9、那个星期天
学习目标:
1、会写13个字,会写18个词语。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通过抓住重点句子,联系自己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
3、能了解“我”心情变化的过程,说说第一自然段有什么作用?
作
者
简
介
史铁生(1951—2010),中国作家、
散文家,生于北京。清华大学附中毕业
后,于1969年插队延安。1972年因病致
瘫,转回北京。主要从事文学创作。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务虚笔记》,短篇小说《命若琴弦》,散文《我与地坛》等。
自由阅读课文,圈出本课生字,及难以理解的句子。
0
学习任务一:朗读课文 扫清障碍
我会读
明媚 砖头 蚁穴 念叨 绊脚
绞痛 耽搁 揉动 绽开 搓洗
惊惶 亲吻 依偎
mèi
zhuān
yì
dāo
bàn
jiǎo
dān
róu
zhàn
cuō
huáng
wěn
wēi
媚
蚁
叨
绊
谅
mèi
yǐ
dāo
bàn
liànɡ
dān
耽
róu
揉
zhàn
绽
chóu
惆
chànɡ
怅
搓
惶
吻
偎
逝
cuō
huánɡ
wěn
wēi
shì
我会写
读写词语
绊倒 绞肉 搓衣服 明媚
吓唬 晃动 耽搁 泡沫
沉郁 漫长 急遽 黄香
惊惶 亲吻 依偎 翻箱倒柜
词语解释
盼望:殷切地期望。
明媚:文中指(景物)鲜明可爱。
焦急:着急。
耽搁:停留;拖延;耽误。
缥缈:形容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惆怅:伤感;失意。
永无休止:永不罢休,永不停止的意思。
惊惶:惊慌。
消逝:消失。
荒凉:人烟少;冷清。
再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理清文章脉络。
文章写了一个小男孩在某个星期天里等候母亲带他出去玩的经历。
学习任务二: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时间顺序
本文讲述了在一个___________,母亲答应带作者外出,作者从_________等到_________,再到天色暗下去,最终___________的事,表达了作者的__________之情。
中午
伤感
早晨
没有外出
星期天
填一填
这一天“我”的心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边读边圈画:
1.什么样的情况下“我”的心情发生了什么变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用不同符号圈画并作批注。
学习任务三: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母亲还在洗衣服
母亲答应带“我”出去玩
母亲说等一会再走
母亲买菜去了
母亲又忙开了
母亲让“我”先睡午觉,“我”睡过头了
母亲说洗完衣服再去
期待
兴奋
着急
焦急、无奈
懊悔
自责
失望
悲伤
失落
本文不是表现童年的____________,而是以一段铭刻心头的记忆缅怀_______________,诠释母爱的至纯至真。本文有着强烈的感染力,这主要得益于对人物的____________描写。
心理
逝去的母亲
无知
填一填
“我”的心情
思考:
(1)这篇文章是以什么顺序来写的?
(2)跟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的是 。
时间顺序,从早到晚
(3)根据时间顺序,梳理文章脉络。
第1自然段
概述我在那个星期天经历了一场盼望。
第2-6自然段
细致描写我从满怀期望到最终彻底失望的过程。
第7自然段
我的情绪郁结到顶点以致情感爆发的样子。
我还记得我的第一次盼望。那是一个星期天,从早晨到下午,一直到天色昏暗下去。
课文主要写了“我”心情的变化,读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这一自然段有什么作用?
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引出下文。
那是一个星期天,从早晨到下午,一直到天色昏暗下去。
如果把这句话改为“那个星期天我从早等到晚”,好不好?为什么?
不好,“从早晨到下午,一直到天色昏暗下去”,这里罗列了时间点,显得时间过得特别漫长,突出了等待过程的煎熬和“我”的期盼。
课堂小结
文章紧扣“匆匆”二字,将空灵而又抽象的时间化为具体的物象,引发出伤时、惜时的深长感喟,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0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那个星期天》的作者是( ),课文按照( )顺序,从( )到( )写了作者在某个星期天里等候母亲带他出去玩的经历。
史铁生
时间
早
晚
课堂小结
1、练习本课生字词。
2、试理解课后思考题。
课后作业
0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