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历史
高中道德与法治(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生物
高中音乐
高中美术
高中体育
高中信息技术
高中通用技术
资源详情
高中地理
人教版(2019)
必修 第一册
第四章 地貌
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
4.2 地貌的观察 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4.2 地貌的观察 学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1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3-28 08:49:39
点击下载
图片预览
1
2
3
文档简介
【学案】必修第一册
第四章 地貌
4.2 地貌的观察
【学习导航】
目标导向 核心素养
课程标准: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 核心要点: 1.了解地貌观察的顺序 2.掌握地貌观察的内容 3.掌握不同地貌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区域认知:结合图文材料,掌握不同区域的地貌特征 地理实践力:组织学生进行野外观察或观看视频,结合地貌观察的内容,描述地貌的特征 人地协调观:结合材料,分析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并且结合地貌合理安排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促进人地协调
【知识导学】
一、地貌观察的顺序
1.实地观察地貌
(1)按照从________到________、从________到________的顺序进行观察。
(2)先观察视野内大的地貌(________、________等),再观察和描述次一级地貌(________、________等),最后描述________、________等更小的地貌特征。
2.其他地貌观察的方法
(1)利用________观察。
(2)利用________观察。
(3)利用无人机观察。
二、地貌观察的内容
1.高度
(1)绝对高度:可以通过查找地图或借助仪器获得,是划分________、________和平原等地貌的主要依据。
(2)相对高度:能够反映地面的________。
2.坡度
(1)坡的形态多种多样,主要观察________和________。
(2)________是划分坡的重要标准。
坡度大小一般用________或者________________的比值来表示。
(3)坡度对生产和生活影响巨大
①在坡度大于________的坡地上耕作,易造成________。
②铁路线的最大坡度一般不超过2.5%~3%。
3.坡向
(1)坡向
(2)不同的坡向,________、________等条件存在差异,进而影响植物的生长。
4.高度和坡度的组合
高度和坡度的组合,能够反映地貌的形态特征。相对高度大、坡度大的地貌,一般比较________;相对高度小、坡度小的地貌一般比较________。
5.地貌观察还要注意观察地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6.无论是单一地貌,还是区域地貌,还要观察地面________和________。
(微思考)分析河流地貌类型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重点导析】
探究1:等高线地形图与地貌类型的观察
【探究活动】
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据此探究下列问题:
问题1:(区域认知)诗中描述的泰山位于哪个省?
问题2:(综合思维)诗中描述的泰山具有雄伟的特征,从地貌观察的内容看,主要反映了什么?
问题3:(综合思维)“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反映出的地貌观察,是从宏观角度还是微观角度进行的?
【知识归纳】
1.地貌观察的顺序
2.地貌观察与描述
3.借助等高线地形图进行地貌观察
(1)地形图中的地形地貌表现
(2)地形图中的地貌判断
①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较为平直。
②丘陵:海拔在500米以下,相对高度一般小于200米,等高线稀疏,弯折部分较和缓。
③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200米,等高线较密集。
④高原:海拔较高,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
⑤盆地:海拔没有一定标准。中间等高线较稀疏,数值小;四周等高线较密集,数值大。
⑥海岸线:0米等高线表示海平面,沿海地区指有海岸线的地区。
(3)地形图中坡度的判断
在同一等高线图上,等高线分布越密集,则坡度越陡;等高线分布越稀疏,则坡度越缓。
【知识拓展】地形图的判读
(1)计算两地间的相对高度
从等高线图上读出任意两点的海拔,就可以计算这两点的相对高度:H相=H高-H低
(2)估算陡崖的相对高度。
陡崖在等高线地形图中表现为多条等高线重合在一起,如图中(单位:米)甲处,假设n为陡崖处重合的等高线条数,d为等高距,H大为重合等高线数值中最大的,H小为重合等高线数值中最小的。则图中n=4,d=100米,H大=400米,H小=100米,利用这些信息我们可以进行以下计算:
①陡崖的相对高度(ΔH)。计算公式为(n-1)d≤ΔH<(n+1)d。因此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的取值范围为300米≤ΔH<500米。
②陡崖的绝对高度。
a.陡崖崖顶的绝对高度:H大≤H顶
b.陡崖崖底的绝对高度:H小-d
(3)估算某地形区的相对高度
①估算方法:一般说来,若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任意两点之间有n条数值不同的等高线,等高距为d米,则这两点的相对高度H可用下面公式求算:(n-1)d
②例证:如图所示(单位:米),求A、B两点间的相对高度:A、B两点之间有3条等高线,等高距为100米,利用公式可得A、B两点间的相对高度为200米
(4)闭合处等高线的高度判读
位于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闭合区域,如果其值与两侧等高线中的较低值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海拔低于其等高线的值;如果闭合等高线的值与两侧等高线中的较高值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海拔高于其等高线的值。具体如图所示:
已知:等高线a、b、c,a
①如果c=a,则d
b,即“大于大的”。
(5)判断坡度大小
①同一等高线地形图上坡度的大小
在同一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分布越密集,则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则坡度越缓。可根据“坡度=垂直相对高度/水平距离”来确定。
②不同等高线地形图上坡度的大小
a.比例尺和等高距相同,则看等高线的疏密程度,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大;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小。例如,下图中(比例尺相同,数值单位:m)的坡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A>D>B。
b.比例尺相同,等高距不同,则相同的水平范围等高距越大,坡度越大;等高距越小,坡度越小。例如,下图中(比例尺相同,数值单位:m)的坡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B>D>A>C。
c.比例尺不同,等高距相同,则比例尺越大,坡度越大;比例尺越小,坡度越小。例如,下图中的坡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A>C>D>B。
③坡度大小的计算
计算公式:tanα=H/L。H为两点相对高度,可由两点等高线数值求出;L为两点实际水平距离,可由图中比例尺与两点的图上距离算出;α为坡度,可根据H/L的值从数学用表中查出。
(6)通视问题的分析方法
如果过已知两点之间无障碍物(如山地或山脊)阻挡,则两地可互相通视。常见的有以下两种情况:
①根据坡度陡缓情况。注意“凹形坡”与“凸形坡”的不同。从山顶向四周,等高线先密后疏,为“凹形坡”,可通视;等高线先疏后密,为“凸形坡”,“凸形坡”容易挡住人们的视线。(如图1)
②是否穿越沟谷。如果穿越沟谷,由于后半部分地势会升高,即使地势再降低,也会因为地形阻挡而无法通视。(如图2)
(7)计算两地间的气温
已知某地的气温和两地间的相对高度,根据对流层气温垂直递减率(约0.6 ℃/100 m)可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异:T差=H相/100 m×0.6 ℃。
【教材答疑解惑】
教材 P76节引入
提示:“人”字形设计是通过延长线路长度来降低坡度的。我们在观察地貌时还应关注高度、坡度等方面。
教材 P77思考
提示:1.甲地海拔为879.0米,乙地海拔为885.4米,所以两地之间的相对高度应为885.4—879.0=6.4米。
2.读图可知,图中乙地海拔最高为885.4米,海拔最低处海拔在800米以下,根据等高线的数值变化,可知等高距为10米,所以在图中最低海拔处海拔应大于790米、小于800米,由此可得出图示区域最大的相对高度。
教材 P78活动
提示:1.家乡所在地区的地形图以及遥感影像等资料可从网上搜索,或从当地相关部门获取。
(1)根据等高线数值判断地貌类型。海拔0—200米为平原;200—500米为丘陵;500米以上,地势起伏较大的为山地;500米以上,中部起伏较小,边缘起伏较大的为高原;中间低,四周高的为盆地。
(2)河谷为河流侵蚀作用形成,是河流两岸之间低于地平面的部分;河漫滩是位于河流主槽一侧或两侧,洪水季节被淹没在水下,枯水季节出露水面的滩地;三角洲是河流流入海洋、湖泊或其他河流时,因流速减小,所携带泥沙大量沉积,逐渐发展成的冲积平原,常分布汊流;山峰一般指有一定高度的尖状山顶,是山脉中突出的部分;山谷是指两山之间低凹狭窄处,其间多有涧溪流过。
(3)根据图中具体数值计算。
(4)参照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绘制。
(5)可能遭遇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2.略。3.略。4.略。
点击下载
同课章节目录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
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第三节 地球的历史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问题研究 火星基地应该是什么样子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
问题研究 何时蓝天常在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第一节 水循环
第二节 海水的性质
第三节 海水的运动
问题研究 能否淡化海冰解决环渤海地区淡水短缺问题
第四章 地貌
第一节 常见地貌类型
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
问题研究 如何提升我国西南喀斯特峰丛山地的经济发展水平
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
第一节 植被
第二节 土壤
问题研究 如何让城市不再“看海”
第六章 自然灾害
第一节 气象与水文灾害
第二节 地质灾害
第三节 防灾减灾
第四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问题研究 教灾物资储备库应该建在哪里
点击下载
VI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