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地质灾害(共4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6.2地质灾害(共4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3-28 08:54: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8张PPT)
你知道地震是怎么发生的吗 地震会给人类造成哪些危害
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河北唐山发生里氏7.8级大地震。“是时,人正酣睡,万籁俱寂。突然,地光闪射,地声轰鸣,房倒屋塌,地裂山崩。数秒之内,百年城市建设夷为墟土,二十四万城乡居民殁于瓦砾,十六万多人顿成伤残,七干多家庭断门绝烟。”唐山抗震纪念碑(图6.10)的碑文如此诉说着这场重大灾难。
导入
地质灾害
第五章 自然灾害 第二节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必修第一册
地理
课标要求
运用资料,说明常见自然(地质)灾害的成因。
1. 辨识常见的地质灾害的类型,并说明其危害。(综合思维、区域认知)
2.运用地图,描述地质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区域认知)
3.运用资料,分析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的成因。(综合思维)
素养目标
目录
CONTENTS
01 地震
02 滑坡和泥石流
03 课时作业
一、地震
地壳中的岩层在地应力的长期作用下,会发生倾斜和弯曲,当积累起来的地应力超过岩层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岩层便会突然发生断裂或错位,使长期积聚起来的能量释放出来,并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形成地震。
1、地震的定义
2、地震的相关概念
第六章 第一节
地 质 灾 害
震源:地球内部岩层破裂引起震动的地方称为震源。
震中:地面正对着震源的哪一点成为震中
震源深度:震源到地面的垂直距离称为震源深度
震中距:地面上任何一点到震中的直线距离成为震中距。
浅源地震:震源深度小于70千米;中源地震:震源深度70-300公里;
深源地震:震源深度大于300千米;一般来说,震级大于5级为破坏性地震
一、地震
2、地震的相关概念
第六章 第一节
地 质 灾 害
烈度:地震时某一地区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用地震烈度表示。受地质构造、地面建筑等影响,即使在震中距相同的地方,地震烈度有时相差很大,可以有多个烈度。
震级:地震烈度的大小与震级、震源深度等有直接关系。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震级相差1级,释放的能量相差30倍。
2016年广西梧州地震
一、地震
一、地震
地震能量的大小,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震级每增加一级,地震释放的能量增加31.62倍。
微震
超微震
1
中强震
4
5
2
3
6
7
8
强震
特大地震
震级
震级
地震时某一地区地面受到的影响何破坏程度。
微震
小震
中小地震
中地震

Ⅱ—Ⅳ








中地震
中地震
大地震
大地震
特大地震
特大地震
烈度
一、地震
3、地震的危害
第六章 第一节
地 质 灾 害
思考:地震会带来哪些危害呢?
一、地震
地震会造成房屋倒塌,破坏道路、管道、通信等基础设施,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地震还会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火灾、海啸、有毒气体泄漏、疫病蔓延等灾害。
一、地震
地震不仅破坏当地的资源环境和生态系统,还会造成家破人亡和生活突变,从而严重损害灾区人们的心理健康。这些影响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和隐蔽性,持续时间往往长久。
一、地震
案例:5.12汶川大地震
第六章 第一节
地 质 灾 害
2008年5月12日(星期一)14时28分04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震局的数据,此次地震的面波震级 里氏震级达8.0级,地震烈度达到11度。
5·12汶川地震严重破坏地区超过10万平方千米,其中,极重灾区共10个县(市),较重灾区共41个县(市),一般灾区共186个县(市)。截至2008年9月18日12时,5·12汶川地震共造成69227人死亡,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破坏力最大的地震,也是唐山大地震后伤亡最严重的一次地震。
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一、地震
5.12汶川地震 万众一心,齐力救灾;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一、地震
4、地震的分布
第六章 第一节
地 质 灾 害
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地壳极不稳定,是地震易发地区。从世界范围看,地震集中分布在环太平洋和地中海一喜马拉雅地带。
一、地震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4、地震的分布
第六章 第一节
地 质 灾 害
一、地震
我国地跨世界两大地震带,地震灾害发生范围广、频度大、强度大,是世界上地震灾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主要地区有:台湾、西藏、新疆、青海、云南、四川等。
二、滑坡和泥石流
1、山体滑坡的含义和成因
滑坡是山地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因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类活动等原因,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
山体滑坡的成因分析
①岩体比较破碎
②地势起伏大,重力作用明显
③植被覆盖率低
④洪流多且集中
⑤工程建设破坏山体稳定性
2、泥石流的含义和成因
第六章 第一节
地 质 灾 害
泥石流是山区沟谷中由暴雨或冰雪消融等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多伴有山洪爆发。
山体滑坡的成因分析
①地势陡峻
②地表有丰富的碎屑物质
③短时间内有大量的水流
④植被覆盖率低
2016年9月17日,我国云南元谋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造成成昆铁路中断。图为抢险救援场面。
二、滑坡和泥石流
第六章 第一节
地 质 灾 害
3、滑坡、泥石流的危害主要表现为破坏或掩埋农田、道路和建筑物(图6.12),堵塞河道。泥石流多与山洪相伴,来势凶猛,破坏力大,能够摧毁聚落,破坏森林、农田、道路(图6.13),淤塞江河等。滑坡和泥石流都可能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
二、滑坡和泥石流
4、滑坡泥石流的分布
第六章 第一节
地 质 灾 害
我国山区面积广大,滑坡和泥石流分布广泛,发生频繁,尤以西南地区最为多发。如右图所示。
二、滑坡和泥石流
活动:当泥石流突发来临时当如何躲避?
第六章 第一节
地 质 灾 害
思考:当滑坡来临时,我们该如何科学的躲避?
马上往与泥石流成垂直方向向两边的山坡上面爬,爬得越高越好,跑得越快越好,绝对不能往泥石流的下游走。其次要注意沿山谷徒步时,一旦遭遇大雨,要迅速转移到安全的高地,不要在谷底过多停留。
二、滑坡和泥石流
滑坡和泥石流有何异同点?
相同点:
主要发生在山地地区,岩石碎屑下滑和流动在重力作用下形成;人类活动可诱发;外力可导致;突发性;破坏力极强
不同点:
滑 坡---山坡上,岩体或土体整体下滑
泥石流---特殊洪流,形成必须有水的参与,发生 在沟谷中
地质灾害
二、滑坡和泥石流
位于板块交界处
我国川、滇、黔地区:
地壳活动强烈
多地震
断裂发育、岩石破碎
滑坡、泥石流多发
季风气候
暴雨集中
思考:试解释我国西南地区暴雨—滑坡—泥石流分布的区域相关性。(只分析自然原因)
地形崎岖,山高谷深
①地形陡峻
②有丰富的松散物质、
③短时间内有大量的水流
④植被覆盖较差
二、滑坡和泥石流
探究:
①山区面积广大,地势陡峻 ;
②板块交界地带,地壳运动强烈,地震多发
③岩石破碎、碎屑物质较多
④降水集中多暴雨;
⑤植被破坏严重
二、滑坡和泥石流
西南地区是我国滑坡和泥石流发生最频繁的地区,试分析原因?
阅读学案P26知识拓展,了解滑坡、泥石流的防御措施
拓展提升:
非工程性措施: ①加强监测与预警预报;②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防灾减灾意识;③健全减灾工作政策法规体系,完善应急机制,加强灾害管理;④加强灾害保险工作。
工程性措施:⑤封山育林、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⑥岩土体改造工程、疏排水工程,加固稳定变形土体;⑦建设护坡工程、建挡墙、隔栅坝
地震:…… 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
加强国际合作,积极提供救援
二、滑坡和泥石流
课堂总结
1.①②③④四种灾害分别是( )
A.地震、干旱、火山、洪涝
B.干旱、洪涝、地震、火山
C.地震、火山、洪涝、干旱
D.火山、地震、洪涝、干旱
解析 从图中纵坐标时间尺度和横坐标持续时间看,①在某一瞬间发生,时间较短,应该是地震;②在某日发生,持续几小时,推断是火山;③在某月发生,持续几天或几个月,应该是洪涝;④在某年发生,持续几个月甚至几年时间,干旱持续时间最长,能持续几个月以上,④为干旱。
C
(2021·北京高一检测)读四种自然灾害持续时间示意图,回答1~2题。
2.关于图中自然灾害的正确叙述是( )
A.①多分布在板块内部
B.②目前无法进行有效监测
C.③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季风区
D.④主要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
解析 据上题分析可知,①表示地震,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则地震多发;②是火山,可以进行有效监测;③是洪涝,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季风区,因为夏季风不稳定,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④是干旱,主要造成农业减产,财产损失,不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
C
(2021·北京高一检测)读四种自然灾害持续时间示意图,回答1~2题。
3.根据表中参数推测,发生泥石流可能性较大的沟谷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  泥石流的成因是降水集中,多暴雨和冰雪融水;山高谷深,坡度大;植被覆盖率低,多石块、泥沙等。从表格中可以看出,③沟谷集水面积最大,形成的水流流量大;坡度最大而且落差大,水流的流速快,冲刷力强;植被覆盖率最低,地表松散物质多,所以③沟谷发生泥石流的可能性比较大。C项正确。
C
读表,完成3~4题。
福建某地重点监测沟谷参数表
4.为了更及时、准确地发出泥石流预警,该地区还应密切关注( )
A.气温高低 B.风力强弱 C.光照强度 D.降水量大小
解析 降水量大时可能直接引发泥石流。
C
读表,完成3~4题。
福建某地重点监测沟谷参数表
5.图示的灾害类型最可能是( )
A.干旱
B.泥石流
C.滑坡
D.地面沉降
C
解析  据图可知山上的岩土体滑到路面上,掩埋了道路,属于滑坡。C项正确。
下图为某高中学校地理研学实践小组野外考察时拍摄到的“某种灾害现场”景观。据此完成5~6题。
6.该类型灾害( )
A.多发生在平原地区
B.多发生于我国冬季
C.成因与人类活动无关
D.发生过程具有突发性
D
解析  在我国,滑坡一般发生在夏季山地丘陵地区,由强降水和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引发,发生过程具有突发性。D项正确。
下图为某高中学校地理研学实践小组野外考察时拍摄到的“某种灾害现场”景观。据此完成5~6题。
7.图中①②③④四处等震距最大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  根据图示和表格信息可知,①处烈度最小,等震距最大。
A
下图为某地某次地震烈度分布图和地震烈度简表。据此完成7~8题。
烈度 破坏程度
Ⅵ 人站立不稳,器皿翻落
Ⅶ 房屋轻微损坏,地表出现裂缝
Ⅷ 房屋多有损坏,地下管道破裂
Ⅸ 房屋大多数破坏,铁轨弯曲
Ⅹ 房屋倾倒,水面大浪扑岸
8.可能位于震中附近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 图中④处烈度最大,可能位于震中附近。
D
下图为某地某次地震烈度分布图和地震烈度简表。据此完成7~8题。
烈度 破坏程度
Ⅵ 人站立不稳,器皿翻落
Ⅶ 房屋轻微损坏,地表出现裂缝
Ⅷ 房屋多有损坏,地下管道破裂
Ⅸ 房屋大多数破坏,铁轨弯曲
Ⅹ 房屋倾倒,水面大浪扑岸
9.图示反映出四川省最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地区是( )
A.川西南干旱河谷地区
B.九寨沟地区
C.川东北地区
D.川西北地区
解析  从图示可以看出川西南干旱河谷地区的地质灾害易发等级最高。A项正确。
A
(2021·广东学业质量联合测评卷)下图为四川省地质灾害易发生等级分布图。据此完成9~10题。
10.下列因素对诱发滑坡灾害的发生影响不明显的是( )
A.地势起伏
B.植被覆盖率
C.地层结构
D.土壤肥力
解析  土壤肥力与滑坡灾难的发生之间关联性不大。D项正确。
D
(2021·广东学业质量联合测评卷)下图为四川省地质灾害易发生等级分布图。据此完成9~10题。
11.(2021·武汉市起点质检)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长江流域2020年6月初“入梅”,7月底“出梅”,其间大部分地区连续普降大雨,河湖水位猛涨,长江武汉段洪水“上泄下顶两边灌”,防洪形势严峻。下图示意长江流域和长江武汉段汛期内水位与两岸地面海拔。
2020年6月初至7月底,来自海洋的暖湿气团北上,与南下的冷气团在江淮地区相遇,冷暖气团势均力敌形成准静止锋,相持时间长,带来持续性强降水。
(1)说明2020年6月初至7月底长江流域降水的形成过程。
11.(2021·武汉市起点质检)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长江流域2020年6月初“入梅”,7月底“出梅”,其间大部分地区连续普降大雨,河湖水位猛涨,长江武汉段洪水“上泄下顶两边灌”,防洪形势严峻。下图示意长江流域和长江武汉段汛期内水位与两岸地面海拔。
此时正值梅雨季节,长江流域大部分地区连降暴雨,河湖水位上涨。由于上游地势高,坡度陡,长江上游的下泄洪水量大且速度快,即“上泄”。位于长江武汉段下游的鄱阳湖等湖泊,由于流域内降水量大,水位上涨,水位升高,导致长江武汉段洪水受到顶托,下泄速度缓慢,即“下顶”。“两边灌”主要是指来自北面汉江和南面洞庭湖的洪水汇入长江,导致长江武汉段峰高量大,水位猛涨,防洪压力巨大。
(2)长江武汉段主汛期“上泄下顶两边灌”,防洪形势严峻。请从地理角度加以解释。
11.(2021·武汉市起点质检)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长江流域2020年6月初“入梅”,7月底“出梅”,其间大部分地区连续普降大雨,河湖水位猛涨,长江武汉段洪水“上泄下顶两边灌”,防洪形势严峻。下图示意长江流域和长江武汉段汛期内水位与两岸地面海拔。
长江武汉段水位长时间高于沿岸地面,溃坝风险加大,威胁沿岸地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长江武汉段水位较高对沿岸入江径流顶托作用加大,甚至出现长江水倒灌,加剧沿岸低洼地区的内涝。
(3)说明长江武汉段高水位持续时间过长对沿岸地区的不利影响。
(1)说明小河沟流域沟道两岸多小型崩塌和滑坡的原因
12.(2021·山东潍坊期末)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小河沟流域位于四川省盐源县盐塘乡境内,最高点高程2 748米,最低点高程2 182米,主沟沟长约650米,以“V”形谷为主,沟道顺直(下图)。流域内坡耕地较发育,出露岩石结构疏松,沟道两岸多小型崩塌和滑坡。2015年6月21日,小河沟流域突降暴雨,50分钟降雨量达105.5毫米,水位突然上涨,诱发泥石流灾害。根据之前预警,人员有序疏散,无人员伤亡。
沟谷为“V”形谷,坡度大;岩石结构疏松,易风化、破裂;降水多,易诱发崩塌、滑坡。
(2)分析本次小河沟流域泥石流灾害形成的自然条件。
12.(2021·山东潍坊期末)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小河沟流域位于四川省盐源县盐塘乡境内,最高点高程2 748米,最低点高程2 182米,主沟沟长约650米,以“V”形谷为主,沟道顺直(下图)。流域内坡耕地较发育,出露岩石结构疏松,沟道两岸多小型崩塌和滑坡。2015年6月21日,小河沟流域突降暴雨,50分钟降雨量达105.5毫米,水位突然上涨,诱发泥石流灾害。根据之前预警,人员有序疏散,无人员伤亡。
流域突降暴雨,历时短、降雨量大;高差大,坡度大,沟道顺直,汇水速度快;岩石结构疏松,沟道两岸多小型崩塌和滑坡,碎屑物质丰富;植被覆盖率低,利于水流和碎屑物质的汇聚。
(3)推测本次小河沟流域泥石流灾害造成的危害。
12.(2021·山东潍坊期末)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小河沟流域位于四川省盐源县盐塘乡境内,最高点高程2 748米,最低点高程2 182米,主沟沟长约650米,以“V”形谷为主,沟道顺直(下图)。流域内坡耕地较发育,出露岩石结构疏松,沟道两岸多小型崩塌和滑坡。2015年6月21日,小河沟流域突降暴雨,50分钟降雨量达105.5毫米,水位突然上涨,诱发泥石流灾害。根据之前预警,人员有序疏散,无人员伤亡。
毁坏房屋建筑,掩埋农田、道路,淤塞甲米河等。
下图为某次强震的震区示意图,等震线是指地震烈度相同地点连接的曲线。据此完成1~2题。
A
解析  甲地距离震中近,烈度大,地势较缓,居民点较多受灾严重。丙地虽然烈度大,但没有居民点,受灾人口少。乙、丁烈度小,危害小。A项正确。
1.地震发生后,救援力量投入较多的地区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与其他地点比较,丙地开展救灾工作的难度大,主要原因是( )
①高寒缺氧,不利于救援 ②地势落差大,交通不便
③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频发 ④邻近断裂带,余震威胁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下图为某次强震的震区示意图,等震线是指地震烈度相同地点连接的曲线。据此完成1~2题。
D
解析  丙地等高线密集,说明地势高差大,附近有断裂带,多发余震,易引发次生灾害。D项正确。
冻融泥石流是冻土地区重要的物质运移和地貌作用过程之一。一般发生在十余度的斜坡上。当冻土层上部解冻时,融水使主要由细粒土组成的表层物质,达成饱和或过饱和状态,从而使上层土层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在重力作用下,沿着冻融界面向下缓慢移动,形成冻融泥石流。下图为冻融泥石流形成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A
解析  由材料“沿着冻融界面向下缓慢移动”可知,冻融泥石流的特点是移动速度慢,A项正确。
3.冻融泥石流与降雨泥石流相比所具有的特点是( )
A.移动速度慢 B.形成规模大
C.破坏力极强 D.多为突发性
冻融泥石流是冻土地区重要的物质运移和地貌作用过程之一。一般发生在十余度的斜坡上。当冻土层上部解冻时,融水使主要由细粒土组成的表层物质,达成饱和或过饱和状态,从而使上层土层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在重力作用下,沿着冻融界面向下缓慢移动,形成冻融泥石流。下图为冻融泥石流形成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C
解析  冻融泥石流形成的条件是冻土融化。气温升高,冻土融化,与冻融泥石流关系最密切的是气温,C项正确。
4.与冻融泥石流形成关系最密切的因素是( )
A.地形 B.降水 C.气温 D.植被
5.图中地质灾害高风险区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
A.山地坡向
B.断层发育
C.海拔
D.聚落分布
解析 地质灾害的形成与当地地形、地质条件、气候、植被及人类活动有关,图示地质灾害高风险区,位于断层线上,B项正确。
B
下图为我国西南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图。读图,完成第5题。
原因:地处板块交界地带,地壳运动活跃。
危害: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森林和水等自然资源与环境被破坏。
6.中国与东南亚山水相连,人文相通,跨境合作不断深化。读下图,回答问题。
说明图示区域地震多发的原因和主要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