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常用的金属和盐检测题(含答案)---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上海)第二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章常用的金属和盐检测题(含答案)---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上海)第二学期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试用本)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3-28 09:53: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6章《常用的金属和盐》检测题
一、单选题
1.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试剂及操作方法
A NaCl溶液(NaOH) 加适量稀硫酸
B KCl固体(MnO2) 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C Fe粉(Cu粉) 加入过量稀硫酸,过滤
D CO2(H2O) 通过装有生石灰的干燥管
A.A B.B C.C D.D
2.类比归纳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对如下类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过滤时,玻璃棒起到引流作用:结晶时,玻璃棒也起到引流作用
B.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一氧化碳也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C.铝制品表面易形成致密氧化铝薄膜耐腐蚀:铁制品表面易形成的铁锈也耐腐蚀
D.稀盐酸中能解离出氢离子:硫酸溶液中也能解离出氢离子
3.下列生活用品中,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有机玻璃制成的标牌
B.棉布袋
C.钛合金镜架
D.真丝围巾
4.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MgCl2、NaOH、BaCl2、Na2SO4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取少量该白色粉末于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足量水搅拌后,观察到有白色不溶物存在;再向烧杯中滴加酸溶液。根据加酸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绘制如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A.加水后得到的液体中可能含有OH-
B.白色不溶物可能为Mg(OH)2或BaSO4
C.原固体中可能含有三种物质
D.酸溶液不可能为稀硫酸
5.“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就地燃烧秸秆,增加土壤肥力 B.大力挖山开矿,帮助农民脱贫
C.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乡村旅游 D.大量使用化肥,植树造林绿化荒山
6.分类是化学学习、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分类正确的是
A.金刚石、二氧化锰、二氧化碳是氧化物
B.氯化钠、苛性钠、纯碱是盐
C.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是合成材料
D.钙、铁、锌、硒是人体中的微量元素
7.为测定一瓶NaOH溶液是否完全变质,分别取该溶液于A、B两个密闭容器中,将一定浓度的稀盐酸滴加到A中,利用二氧化碳传感器测定二氧化碳浓度变化情况,结果如图4所示;将一定浓度的氯化钙溶液滴加到B中,利用pH传感器测定溶液pH变化情况,结果如图5所示。下列实验结论不正确的是
A.说明NaOH溶液是部分变质
B.图4中ab段主要发生中和反应
C.图5随着氯化钙溶液不断加入,pH不可能等于7
D.根据图5,反应结束时,溶质只有NaCl
8.我们学过的化学知识之间存在如图所示关系的是
选项 A B C D
X 空气成分 混合物 石油 氧化反应
Y 氮气、氧气 氧化物 化石燃料 化合反应
A.A B.B C.C D.D
9.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物质 目的 主要实验操作
A 稀硫酸和稀盐酸 鉴别 取样测pH,pH大的是稀盐酸
B Na2CO3中含有NaOH 检验 取样,滴加酚酞试液,观察现象
C CO2混有CO气体 除杂 将气体通入灼热的CuO粉末
D NaCl和MgCl2的混合溶液 分离 先加入过量NaOH溶液,过滤、洗涤;再向所得固体中加入适量稀盐酸
A.A B.B C.C D.D
10.下列物质属于盐的是
A.Fe B.CuO C.Na2CO3 DH2SO4
11.下列关于物质的分离、提纯、鉴别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分离铁粉、铜粉 用磁铁吸引固体粉末
B 除去FeCl2溶液中混有的少量CuCl2 加过量铁粉,过滤
C 鉴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将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溶液,观察现象
D 鉴别CH4和H2 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
A.A B.B C.C D.D
12.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一部分。如图是某微观模拟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图示中x的值为2
B.反应前后氮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C.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D.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4:3
二、填空题
13.汽车制造过程中要用到各种各样的材料。
(1)用作车门材料的玻璃钢属于 (填字母)。
A.金属材料 B.合成材料 C.复合材料
(2)将镁铝合金与铝片相互刻画,在铝片表面留下明显划痕,说明镁铝合金的硬度____(填“大于”或“小于”)铝的硬度。
(3)车体表面喷漆不仅美观,而且可有效防止钢铁与_______接触而生锈。
(4)汽车电路中的导线大都是铜芯的。将赤铜矿(主要成分Cu2O)和辉铜矿(主要成分Cu2S)混合高温焙烧可得到铜,同时还产生一种可形成酸雨的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14.小华在试管内进行了镁与稀盐酸反应的实验(如图)。他观察到镁与稀盐酸剧烈反应,并伴有下列现象: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镁条逐渐溶解;③试管口有小水珠出现。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现象③说明该反应属于________(选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15.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结束后,17中学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锥形瓶内剩余的固液混合物(以下简称废液)做了如图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
(2)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求解12.5g大理石中碳酸钙质量(x)的比例式 ___________;
(3)根据实验可知废液中含有的可溶性物质有 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所用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_____;
(5)操作A的名称为 ___________;
(6)图2中可以表示H+变化的是 ___________(填序号)。
三、简答题
16.铁、锌、铜、镁、铝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铝块能制成铝箔是利用了铝的_____性。
(2)向m克AgNO3、Cu(NO3)2,和Fe(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粒,充分反应后过滤,若滤液的质量仍为m克,则滤渣中一定含有什么物质,并写出可能发生的反应方程式_____。
17.豆浆机由于快捷方便而进入千家万户,根据如图所示的豆浆机示意图回答相关问题.
(1)豆浆机的制作材料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填序号).
(2)用铜作电源插孔是利用铜的_____性。
(3) 将黄豆渣分离的方法类似于我们实验中的_____操作。
(4)写出比较铜和银活动性的化学方程式_____
(5)废旧电器不要随意丢弃,应回收利用,这样做的意义是_____.
四、实验题
18.用一氧化碳冶炼氧化铁中的铁的步骤主要有: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在硬质玻璃管中装入少量红棕色的氧化铁
③加热氧化铁
④通入一氧化碳,同时点燃尾气
⑤玻璃管冷却后停止通一氧化碳
⑥停止加热
⑦熄灭燃烧尾气的酒精灯
(1)上述实验的正确顺序是_____。
(2)硬质玻璃管A中看到红棕色固体已经完全变黑时,所发生化学反应的方程式是_____;为了检验生成的物质是否含有铁,还要进行简单实验,其操作和现象是_____,说明有铁生成了。
(3)根据实验需要,装置B中盛放的液体是_____,写出此过程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
五、计算题
19.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某铜锌合金样品进行探究实验。称取样品10克,再用100克稀硫酸逐滴滴入样品中。实验情况如图所示。求:
(1)铜锌合金中,铜的质量是_____克。Zn的质量分数是_____。
(2)所用稀硫酸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计算结果保留到0.1%)
参考答案:
1.B 2.D 3.A 4.C 5.C 6.C 7.D 8.D 9.C 10.D 11.D 12.D
13.(1)C
(2)大于
(3)水和氧气
(4)
14. 产生大量气泡
放热
15.(1)CaCO3+2HCl=CaCl2+H2O+CO2↑
(2)
(3)HCl、CaCl2
(4)7.3%
(5)过滤
(6)②
16. 延展性 Ag和Cu、
17. ③⑤ 导电 过滤 Cu+2AgNO3═Cu(NO3)2+2Ag 节约金属资源
18. ①②④③⑥⑤⑦ Fe2O3+3CO2Fe+3CO2 滴加稀盐酸,产生气泡 澄清的石灰水 CO2+Ca(OH)2=CaCO3↓+H2O
19.(1)3.5;65%;
(2)设反应中消耗稀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x,生成硫酸锌的质量为y,生成氢气的质量为z。
x=9.8g y=16.1g z=0.2g
所用稀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19.6%。
答:所用稀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9.6%。
(3)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答:恰好反应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