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人体的神经调节(二)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1.概述反射和反射的类型,说明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2.说出人体条件反射的特征。二、能力目标1.能区别简单的反射和复杂的反射。2.能够分析类似膝跳反射等较简单反射的反射弧。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调查全班同学每天的睡眠时间,认同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 反射是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弧的概念及组成。
难点 1.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2.膝跳反射、排尿反射和“望梅止渴”等反射的具体分析。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动画视频、挂图。
【导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刚开始学自行车时,总是东倒西歪,身体似乎总跟大脑闹别扭,经过多次练习才能掌握平衡。手偶然碰到火,等不及大脑判断和思考,手就会迅速地缩回来。这些活动主要是靠神经系统来调节的,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究竟是怎样实现的
二、讲授新课
1.反射:
神经系统是如何调节各项生命活动的呢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什么呢
(1)膝跳反射。
阅读教材P96膝跳反射。这是一个最典型的也是很简单的反射。大家可以自己参照教材给出的方法试一试,了解什么是膝跳反射,进而了解什么是反射。
思考:
①叩击韧带时,小腿有什么反应 想一想,这种反应是生来就有的,还是在生活中逐渐获得的
②每个健康的人都是具有这个基本的反射的。那为什么有的同学没有做成功呢 在做膝跳反射的时候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呢
(2)膝跳反射由哪部分中枢完成 大脑能否感知
总结:
快速叩击一下膝盖下面的韧带,大腿的一些肌肉就会迅速收缩,从而使小腿突然抬起,像这样,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就叫反射。
教师:类似的反射还有很多,比如手遇到烫的东西会缩回,物体在眼前突然出现的时候会眨眼、婴儿膀胱里尿液多了就会立即排尿等。
2.反射的类型:
膝跳反射是一种生来就有的先天性的反射。生来就有的反射称为非条件反射。
设疑:你能举出非条件反射的例子吗
沙子进入眼睛里,会流眼泪;吃东西时分泌唾液等。
出示反射弧示意图,进行简单讲解。
播放动画: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实验。
吃到食物分泌唾液(非条件刺激引起非条件反射)
只响铃,不给食物不分泌唾液(无关刺激不引起条件反射)
响铃+食物分泌唾液(非条件刺激与无关刺激结合)
只响铃分泌唾液(无关刺激转变为条件刺激,引起条件反射)
设疑:巴甫洛夫的实验中,狗形成的反射与膝跳反射有什么区别
观看思考,认为狗的反射是后天形成的。
通过对条件反射建立过程的研究可知,食物是非条件刺激,铃声是条件刺激,只有当两者多次结合才能建立条件反射。
小结:条件反射是人和动物通过学习逐渐形成的,是以非条件反射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比较复杂的反射活动。条件反射是一种后天性的反射。
小结:缩手反射、眨眼反射、排尿反射和膝跳反射等都是简单的、人生来就有的反射,这一类反射统称为简单的反射;还有一类反射,叫复杂的反射,是人通过长期生活经验的积累获得的。复杂的反射的神经中枢往往位于大脑皮层。人体通过各种简单或复杂的反射,来调节自身的生命活动,从而对外界或内部的刺激作出适当的反应。
思考:简单的反射和复杂的反射有何区别 完成下表。
类型 简单的反射 复杂的反射
形成时间
神经中枢
刺激
神经联系
意义
联系
3.人类特有的反射:
结合反射及反射弧知识,思考两者的关系,请用合适的形式加以表达:
反射活动靠反射弧来完成,反射弧必须保持结构完整。
思考:吃梅止渴、看梅止渴、谈梅止渴是怎样通过反射弧完成的
小结:第(1)类反射是人和动物生来就有的反射,是简单的反射。第(2)类和第(3)类反射是在人或动物出生以后的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反射,是复杂的反射。其中,第(3)类反射与人类语言有关,为人类特有的复杂的反射。
4.测定学习时间:
设疑:讨论多次反复练习所用时间是不是逐渐变短 为什么
热烈讨论,认为经过多次反复练习,完成反射的时间就会逐渐缩短。2人一组进行实验,同座位同学每人完成一个测试,另一位同学帮助计时。
小结:“一笔画”和“走迷宫”的活动是人的学习活动。人的学习活动包括分析、判断、推理和记忆等。
5.调查:每天的睡眠时间
睡眠能消除身体的疲劳,恢复神经系统的功能,有利于学习和工作效率的提高。
调查:每天的睡眠时间。讨论本班学生的睡眠时间是否充足
以4人一小组,调查每组的平均睡眠时间,全班由2名学生总负责,1人统计,1人记录,计算全班平均睡眠时间。
小结:青少年时期,学习任务较重,用脑较多,每天的睡眠时间应不少于8小时。
【知识结构框架】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