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保护生物圈——从自身做起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1.关注自己的环境保护意识。2.认同保护生物圈要从自身做起,如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等。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搜集资料、运用资料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自行设计科学探究活动的实验能力。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认同保护生物圈的重要性,树立环境保护意识。2.积极参与小组内的活动,体验人与人的交流和合作。
重点难点 重点 关注人类发展和生物圈的关系。
难点 让学生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将认识转变成真正的行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动画视频。
【导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生物圈Ⅱ号,一个模拟地球环境的全封闭温室,计划在里面进行两年的全封闭研究。然而一年多以后,由于里面的氧气含量大幅度减少,科学家不得不提前撤离,实验以失败而告终。
生物圈Ⅱ号实验的失败给你什么启示
二、讲授新课
1.关注自己的环境保护意识:
活动一:通过课件依次展示原始社会人类捕猎,农业社会人类耕种,工业社会中毁林、开矿等场景。
请大家分别想象并描述图片所展示的3个人类发展阶段中,人类是如何利用生物圈资源的
社会形态 人类与生物圈的关系
原始社会 人类依附于生物圈,人与生物圈保持总体平衡
农业社会 人类主动改造生物圈,但对环境影响力弱,基本保持生态平衡
近现代社会 过度改造自然的活动使生物圈遭到了破坏
设计思想:本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总结能力。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依赖于生物圈,也得益于生物圈。人与生物圈的关系非常密切。对自然的过度索取,破坏了曾经的生态平衡,而自然也在以另一种方式报复着人类,给人类以惩罚,野生物种灭绝、全球气候变暖、沙尘暴、能源危机……是谁造成了这种局面 又要靠谁来改变这些问题
学生:人类自身。
“亡羊补牢,犹未晚矣”人类只要立即行动,完全可能改变目前令人担忧的局面,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作为生物圈中的一员,都应该参与保护环境的活动中。
活动二:环境意识的自我测试
分小组填写调查表。
调查表中出现的许多行为是我们每天日常生活中都经历着的,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你就为保护生物圈添了一份力,乱扔饮料瓶你就给保护生物圈抹了一片黑。
设计思想:给学生划分小组,根据自己的真实想法、行为、习惯或愿望填写调查表,评价自己的环境保护意识。教师引导参与学生的交流活动。
保护生物圈,不仅要有清醒的认识,还要积极行动起来,用正确的行动去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2.行动起来,保护生物圈:
保护环境、保护生物圈是每一个人的责任,也是关系到后代的事情。我们随手扔掉吃剩的饭菜,也可能随手扔掉废电池,就在这“随手”之间,宝贵的资源付之东流,污染的“种子”也随之种下。
家里的垃圾丢进垃圾站好像就没什么事了,大家有没有想过:每个城市数以亿吨重且每天不断产生的垃圾是怎样处理的呢
要求学生阅读课文,找出处理垃圾的主要方法并作出记号。
垃圾焚烧法:燃烧放热(用于发电和供暖)。
垃圾填埋法:将垃圾埋入土中。
垃圾堆肥法:通过微生物发酵分解为农田用肥。
设计思想:学生通过阅读和教师的引导,加深理解,为后面内容作铺垫。
活动三:垃圾分类处理的必要性
(1)讨论:生活垃圾有哪些类别 这些垃圾分类处理有必要吗
(2)哪些废弃物可以被自然降解 哪些废弃物不能被自然降解 根据问题,作出假设。小组讨论并设计对照实验方案。
(3)进行实验,并汇总实验结果。
设计思想:布置探究活动,学生6人一组,设计实验,调动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注意对家庭垃圾的处理。
活动四:搜集常见生活垃圾的图片(课前布置),填写下列表格。
垃圾名称 垃圾分类 处理方法
果皮 不可回收垃圾 垃圾填埋法
……
有些人说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有些垃圾经过处理,可以变废为宝。例如,粪便再施回农田是很好的肥料,这既解决了又湿又脏的垃圾,又节约了资源,同时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设计思想:锻炼学生搜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加深理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保护环境,是关系到每个人切身利益和子孙后代长远发展的伟大事业,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问世,我国确定环境保护是一项基本国策。
【知识结构框架】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