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十章 第三节 人体和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十章 第三节 人体和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2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3-28 11:15: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节 人体和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1.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说出肺作为呼吸系统主要器官的结构特点。2.说出呼吸运动的过程。3.尝试使用肺活量测试仪测量肺活量。二、能力目标 通过观看图片和视频,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归纳总结的能力。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让学生认识到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自觉维护环境中空气的新鲜清洁。2.让学生关注自身呼吸系统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 1.通过资料分析总结呼吸道的作用。2.说出呼吸运动的过程。
难点 1.通过资料分析总结呼吸道的作用。2.说出呼吸运动的过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视频、挂图。
【导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为什么新生儿总是啼哭着来到人间 第一声啼哭标志着什么
自己用手捏鼻子和闭喘,有何感受
婴儿第一声啼哭标志着呼吸作用的开始,我们每个人一来到人间就离不开空气,需要不断呼吸,要不断从空气中获得氧气,并排出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二、讲授新课
1.呼吸系统的组成:
(1)问题引导,自主探究
我们每个人时时都要进行呼吸,就必须依靠呼吸系统来完成。请同学们自主阅读教材第57页并识图,动手填出呼吸道的组成名称。
教师展示人体呼吸系统教学挂图,让学生回答下列问题:
①呼吸系统由哪两部分组成 呼吸道的先后顺序是什么 有什么作用
②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什么
③食物和气体的共同通道是什么 与咽相通的器官有哪些
(2)展示交流,释疑解惑
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并发表自己的见解。借助挂图,师生之间共同分析、总结归纳。
过渡:呼吸道仅仅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吗
(3)呼吸道的作用:
问题引导,自主探究
结合教材分析,进行自主探究,并解决以下问题:
①做一个闭气动作,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②呼吸道有什么结构能保证气流通畅
③试一试,捏鼻子,张嘴;不捏鼻子,闭嘴;捏鼻子,闭嘴,这三种方式,你们有什么感觉 人用鼻呼吸好,还是用嘴呼吸好呢 为什么
④痰是如何形成的 为什么不能随地吐痰
⑤北欧的冬天非常寒冷,在那里生活的人和在赤道附近的人相比,鼻子的形状可能有什么特点 为什么
⑥在遇到沙尘暴、十分寒冷等恶劣天气时,出门最好戴口罩,如遇到有毒气体时,还需要戴防毒面具,这说明什么
展示交流,释疑解惑
①小组内相互交流,提出新的疑惑。
②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呼吸道一旦被堵塞,人的生命就会受到威胁。呼吸道有骨与软骨作支架,可以保证气流畅通。
③用鼻呼吸比用嘴呼吸好,因为鼻腔对吸入的空气有过滤、湿润、温暖的作用。
④痰是由气管和支气管内表面的黏膜所分泌的黏液,以及被黏液所粘着的灰尘和细菌等组成。它通过黏膜表面上的纤毛不断地摆动,逐步推向咽部,然后经咳嗽排出体外。痰中含有大量的病菌,随着尘埃飘浮在空气中,易引起人体疾病的传播,同时也不文明。
⑤北欧人的鼻端较尖和大,有利于预热寒冷空气,是人类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适应环境的结果。
(4)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观看肺的模型制作动画,观看老师自制模型。
左、右支气管分别进入左、右两侧肺内,并不断分支。肺部适于进行气体交换的特点——肺泡数量多,总面积大;肺泡外面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的壁都很薄,仅由单层细胞组成。有利于肺泡和血液间的气体交换。
小结: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2.呼吸运动:
教师展示多媒体画面,让学生观看肺的位置结构图,说出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位于胸腔内,肺有节奏地呼气和吸气,每分钟大约呼吸16次。
请同学们用手按在胸部两侧,深深地吸气,细心地体会一下自己在吸气和呼气时胸廓的变化及肋骨如何运动,在此基础上小组进行讨论交流,得出结论:当深吸气时,肋骨向上向外运动,胸廓扩大;当深呼气时,肋骨向下向内运动,胸廓变小。
教师演示模拟膈肌的运动实验,学生讨论:小气球代表什么 橡皮膜代表什么 气球在什么情况下胀大 在什么情况下回缩
然后播放多媒体,演示肋骨间的肌肉的收缩和舒张,膈肌的收缩和舒张。让学生仔细观察它们的运动,并进行讨论:
①呼吸运动时,主要有哪些肌肉的收缩、舒张引起了胸廓容积的变化 在呼吸肌收缩和舒张时,胸廓容积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②随着胸廓容积的变化,肺的容积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③是肺容积的变化导致了气体的吸入和呼出吗
④请尝试完成下表:
肋间肌 膈肌 肋骨 膈顶 胸廓 肺 肺内气压 气体运动 结果
  学生分析、归纳肺与外界气体交换的原理和过程: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使胸廓扩大和缩小,引起肺被动地扩张和回缩,形成肺内气压与外界大气压之间的压力差,才使气体能够进出肺。
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吸气时,肋骨间的肌肉收缩,胸廓的前后径、左右径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胸廓的上下径也增大,胸腔容积变大,肺随着扩张,肺内气压缩小,气体进入肺;呼气时正好相反。
学生讨论:古代有些女子将胸部和腰部束得很紧,以保持苗条身材,但是呼吸受到影响,体质下降。为什么
3.肺活量:
实验:测量肺活量。
阅读教材P60“测量肺活量”实验,规范实验步骤。
小结:肺活量是指在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量。
肺活量是体检测量的一个指标,它反映肺在一次运动过程中最大的通气能力。
肺活量的大小与其年龄、性别、身材、健康状况等因素有关。成年人的肺活量大约是2 500~4 000 mL。
【知识结构框架】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