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人体能量的供给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1.说明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能量来自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2.说出体温变化对人体的影响及维持体温恒定的重要性。二、能力目标1.学会评价并制作一份合理的食谱。2.学会测量自己和他人的体温。3.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分工合作的能力。4.培养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关注身体健康。
重点难点 重点 1.说明人体内能量供给的过程。2.关注体温、食谱等和健康有关的内容,养成健康生活习惯。
难点 说明人体内能量供给的过程。
教学准备 测量体温用的脱脂棉、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口腔(或腋窝)用体温计。
【导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困惑一:菲尔普斯一日三餐都吃的超多,为什么没变成一个超级大胖子
困惑二:前不久,老是觉得头晕,没力气,吃东西也没胃口。就去医院看医生,结果医生第一件事就是让我量体温。医生把一支体温计先甩了几下,然后让我放在舌下,5分钟以后,医生看了体温计的刻度,告诉我体温达到39.6 ℃,发热了。然后就让我去验血,验血结果显示我血液中白细胞增多了。医生不仅给我配了消炎药还给我配了退热药。
消炎药是因为白细胞增多有了炎症,为什么还要“退热”呢
二、讲授新课
1.人体能量的供给:
困惑一:菲尔普斯为什么吃那么多却不发胖呢
提示:阅读教材P68~69的内容,联系前面所学内容思考,小组交流:
(1)我们吃进去的食物在我们的体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最终会去向哪里
(2)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有哪些用途
(3)六大类营养物质中哪些能提供能量 怎样提供能量 提供的能量有没有区别 提供的能量有哪些用处 谁是提供能量的主力军
(4)食谱和体型之间到底有怎样的关系
小组代表发言,其他同学听讲补充,老师总结。
不同食物含有的营养物质不同,所含热量也不同。
人在一天中所需要的能量和年龄、性别、体重及所从事的工种有关。
所以我们在判断一份食谱是否适合的时候,除了考虑膳食平衡和食品安全以外还要考虑能量是否合理。
小结:因为菲尔普斯每天运动量很大,需要消耗的能量很多,所以即使吃的多也长不胖。人体如果摄入的能量过多又缺乏运动,满足人体生命活动后还有大量剩余,会造成营养过量,大量能量在脂肪中贮存,导致身体发胖,甚至引发一些疾病。
设计思路: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自学和同伴互助的基础上让学生把前面所学知识融会贯通。
2.体温:
困惑二:发热为什么会吃不下东西 发热跟白细胞增加有什么关系
提示:阅读教材P70~71的内容,并联系前面所学内容思考,小组交流并尝试回答:
(1)体温的定义
(2)体温通常测定的部位及它们平均数值 测量体温时有哪些注意点 你会测体温吗
(3)体温恒定的意义
(4)人体发热一定是坏事吗
学生先看书思考再小组交流,两两一组观察讨论体温计使用的注意点,尝试测量自己和同伴的体温,同伴互助学会正确测量体温并学会对体温计读数。
小组代表发言,其他同学听讲补充示范,老师总结。
体温指人体内部的温度。
可在口腔、腋窝和直肠处测量。体温计在测量前必须要先甩到35 ℃以下。
人受到病毒、病菌入侵时,一定限度内的体温升高(发热)是有益的。但长期发热或体温过高,会因为影响酶的正常作用而造成生理功能紊乱甚至危及生命。所以维持正常体温非常重要。
小结:细菌、病毒感染会引起体温上升。一定限度、短时间的发热对人有益,但长时间、过高体温的发热会影响人的正常生理功能,所以消炎之外还要“退热”。
设计思路: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利用同伴的力量让学生掌握体温计的使用和读数方法。
【知识结构框架】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