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生物 年级 七 编制教师 总序号 班级
课题 12.3人体感知信息
学习重难点 重点:1.眼的基本结构和视觉形成的过程。2.耳的基本结构和听觉形成的过程难点:1.视觉形成的过程。2.养成良好的用耳习惯。
一、出示学习目标1.概述眼的基本结构和视觉形成的过程。 2.调查近视形成的原因,提出预防近视的对策。 3.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4.说出耳的基本结构和听觉形成的过程 。5.养成良好的用耳习惯。 6.说出人体皮肤的感觉功能。二、自主预习第一课时预习课本P102-105,找出以下知识点 1.眼球壁的外层是____(无色、____、有____作用)和巩膜;中层包括___(有色素、中央有____)、_____(调节____的凸度)和____(富含____);内层是______,具有____作用。 2.晶状体的凸度可以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改变,使______正好落在眼球内的视网膜上。 3.____会自动调节瞳孔的大小,以调节进入眼内_______。 4.外界光线透过___,由___进入眼球内部,经过_____折射和透过___,到达视网膜,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___。视网膜上的______受光的刺激而产生______,沿_____传到______形成视觉。 5.近视眼是由于眼球的______过长或______的凸度过大,使____来的光线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_____,因而看不清______的物体。近视可以配戴____加以矫正。第二课时预习课本P106-108,找出以下知识点 1.耳分为___、___和___三部分。耳的听力由耳的____和____决定。 2.外耳由耳廓(____声波)和外耳道(____声波)组成,中耳主要由鼓膜、鼓室、_____和听小骨组成,鼓膜和听小骨均有____和____声波的作用。内耳中的耳蜗里有_______,能____声波信息,产生______。 3.咽鼓管连通____和____,当吞咽、打哈欠时,_____开放,外界空气就可由咽部进入___,以保持____内外空气压力的平衡,使____能正常振动。 4.外界的声波信息由_____传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动,经_______传到内耳的____,____内的听觉感受器接收信息,并沿着与______的神经将信息传到大脑皮层的______,形成听觉。 5.人的皮肤能感受各种各样的刺激,并引起______形成不同的感觉。一般认为,皮肤引起的感觉主要有四种,即_____、____、____和____。例如,盲人主要依靠手指引起的_____ “阅读”盲文。 6.皮肤感觉的灵敏性取决于______在皮肤上分布的多少。指尖等处分布了较多的______感受器,对______最敏感。 7.皮肤的感觉具有_______,能使人避开有害的刺激。7.要想使学到的知识获得巩固,还需要不断地______,防止条件反射的____。经过多次______,完成反射活动的时间就会____。四、探究学习第一课时1.写出图中各标号所表示的名称 1._____ 2. _____ 3._____ 4. _____ 5._____ 6. _____ 7._____ 8. _____ 9._____ 10. ____2.将下图补充完整 外膜 [ ] ______ [ ] ______ 眼球 中膜 [ ] ______ [ ] ______ [ ] ______ 内膜 [ ] ______ 3.决定人眼的颜色的结构是______。 4.通常被称为“黑眼珠”的结构是____,白眼球是指_____。5.当外界光线很暗时,[ ] ______放大,使尽可能多的光进入人眼,从而看清物体。当外界光线过强时,[ ] ______会缩小,从而使进入眼球内的光线减少,保护______不受过强光的刺激。6.[ ] ______上有许多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能感受光的刺激。 7.透明,有弹性,像双凸透镜,能折射光线的结构是[ ] ______。 8.当你刚看完电影走出电影院时,眼球中变化最大的结构是______,原因是:由昏暗走到明亮光下时瞳孔会______,从而使进入眼球内的光线______,保护视网膜不受过强光的刺激。 9.请用序号表示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在眼球内形成物象时依次经过的结构: 光线→____________________ 10.视觉的形成过程中,形成物像的部位是_____,形成视觉的部位是_____。11.如果眼球的__________或晶状体的__________,使远处来的光线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这样的眼叫做_____。12.在眼球的成像过程中,起调节作用的主要结构是______。 13.照相机的成像原理与眼球相似,照相机的镜头、暗箱的壁、光圈、胶卷分别相当于眼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儿童、青少年时期,由于用眼过度或光线不好,______就会增大,形成__近视。此时,如果能注意____,坚持正确地做_____,视力是可以得到恢复的。 15.保护眼的根本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如注意眼的清洁卫生,可以避免_____、_____等传染病的感染。除此之外,注意营养搭配,如多吃_______或_______含量丰富的食物,可以增强眼的适应能力,预防夜盲症等眼病的发生。第二课时(二)听觉的形成 声波→_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神经冲动)→_______________→大脑皮层的____中枢→形成听觉 (三)用耳卫生 1.鼻、咽、喉发炎时,病菌容易通过_______侵入中耳,引起中耳炎。 2.挖“耳屎”是不良的习惯,易损伤_______和_______。 3.在飞机起飞或降落时,乘务员通常会发给每位乘客一块口香糖,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保持_______内外气压平衡。 (四)皮肤感觉 皮肤能感受多种信息的刺激是因为皮肤上分布着各种类型的_____,能感知多种信息的刺激,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五、课后检测第一课时1. 眼球中与光线进入眼直接相关的结构包括 ( ) A 角膜、瞳孔、晶状体 B 角膜、视网膜 C 巩膜、睫状体、脉络膜 D 虹膜、脉络膜 2.眼球内有感光细胞的结构是 ( ) A 角膜 B 巩膜 C 视网膜 D 虹膜 3.俗话中的“黑眼珠”和“白眼珠”实际上是指 ( ) A 虹膜和角膜 B 角膜和巩膜 C 角膜和巩膜 D 虹膜和巩膜 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虹膜所具有的特点的是 ( ) A 在明亮的光线下,瞳孔缩小,使较少的光线进入内,保护视网膜不受过强光线的刺激 B 虹膜内含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 C 在昏暗的光线下,瞳孔放大,使尽可能多的光线进入眼内,从而看清物体 D 虹膜内有丰富的平滑肌,可调节瞳孔的大小以调节进入眼内光线的多少 5.视觉的形成过程中,形成视觉的部位是 ( ) A 视网膜 B 大脑皮层 C 晶状体 D 巩膜 6.青少年用眼过度,造成晶状体凸度增大,看远处的物体就会模糊不清,这称为( ) A 散光 B 远视 C 真性近视 D 假性近视 第二课时1.鼻咽部受到病菌感染时,易引起中耳炎,最可能的原因是 ( ) A 病菌进入血液流到中耳 B 病菌经外耳直接进入中耳C 病菌经咽鼓管直接进入中耳 D 病菌经鼻腔直接进入中耳 2.听觉感受器位于 ( ) A 耳蜗 B 听小骨 C 听神经 D 听觉中枢 3.某人失聪(没有听觉能力)后,经检查,医生认为耳的结构没有收到损伤,那么发生病变的部位可能是 ( ) A 听神经或听觉中枢 B 前庭 C 鼓膜或听小骨 D 耳蜗 4.遇到外界巨大声响时,下列做法不恰当的是 ( ) A 顺其自然 B迅速张开口 C 堵耳闭口 D 唱歌 5.在耳的各结构中,鼓膜属于哪一部分的结构? ( ) A 外耳的结构 B 中耳的结构 C 内耳的结构 D A和B都对 6.在耳的结构中,受到声波的刺激,能够产生振动的是 ( ) A 耳廓 B 鼓膜 C 听小骨 D 咽鼓管 7.小亮是个盲人,在“读”盲文时,依靠皮肤中的 ( ) A 冷觉感受器 B 热觉感受器 C 触压觉感受器 D 痛觉感受器 8.皮肤上分布着多种感受器,能感知多种信息的刺激,下列不属于皮肤感觉的是 ( ) A 触压觉 B 痛觉 C 冷热觉 D 嗅觉 9.下列各部位感受器分布最多的是 ( ) A 手掌 B 手背 C 脚跟 D 指尖 10.下列有关感受器的叙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 ) A 感受器是感觉神经末梢 B 感受器是受感受刺激的结构 C 感受器是直接形成感觉的结构 D 感受器参与反射和形成感觉 连线:1. ( )晶状体 A光线进入眼内的通道 2. ( )瞳孔 B透光 3. ( )角膜 C感受光线和颜色的刺激 4. ( )视网膜 D保护眼球内部 5. ( )巩膜 E折射光线 6. ( )虹膜 F调节进入眼内光线的多少六、知识网络第一课时【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 1.角膜 透明 聚光 虹膜 瞳孔 睫状体 晶状体 脉络膜 血管 视网膜 感光 2.眼与所视物体之间的不同距离 物像 3.虹膜 光线的多少 4.角膜 瞳孔 晶状体 玻璃体 物像 感光细胞 神经冲动 视神经 大脑皮层 5.前后径 晶状体 远处 前方 远处 凹透镜 【合作探究】 1. 1.虹膜 2.瞳孔 3.角膜 4.晶状体 5.巩膜 6.脉络膜 7.视网膜 8.视神经 9.玻璃体 10.睫状体 2. [ 3 ]角膜 外膜 [ 5 ]巩膜 [1 ]虹膜 眼球 中膜 [10 ]睫状体 [6 ]脉络膜 内膜 [7 ]视网膜 3.虹膜 4.虹膜 巩膜 5.2 瞳孔 2 瞳孔 视网膜 6.7 视网膜 7.4 晶状体 8.瞳孔 由大变小 减少 9.3→2→4→9→7 10.视网膜 大脑皮层 11.前后径过长 凸度过大 近视眼 12.晶状体 13.晶状体 脉络膜 瞳孔 视网膜 14.晶状体的凸度 假性 用眼卫生 眼保健操 15.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 结膜炎 沙眼 维生素A 胡萝卜素 【课堂检测】 1. A 2.C 3.D 4.B 5.B 6.D 第二课时【自主学习】【自主学习】 1.外耳 中耳 内耳 结构 功能 2.收集 传导 咽鼓管 传导 放大 听觉感受器 感受 神经冲动 3.鼓室 咽部 咽鼓管 鼓室 鼓膜 鼓膜 4.外耳道 听小骨 耳蜗 耳蜗 听觉有关 听觉中枢 5.大脑皮层 触压觉 痛觉 冷觉 热觉 触压觉 6.感受器 触压觉 触压觉 7.保护性 【合作探究】 (一)耳的结构与功能 [ ① ]耳廓 外耳 功能:收集、传导声波 [ ② ]外耳道 [ ⑤ ]鼓室 耳 中耳 [ ⑥ ]咽鼓管 [ ③ ]鼓膜 [ ④ ]听小骨 内耳[ ⑦ ]耳蜗 功能:感受声波信息(产生神经冲动) (二)听觉的形成 外耳道 鼓膜 听小骨 耳蜗 与听觉有关的神经 听觉 (三)用耳卫生 1.咽鼓管 2.外耳道 鼓膜 3.鼓膜 (四)皮肤感觉 感受器 外界物体的大小 形状 软硬 冷热 【课堂检测】 1.C 2.A 3.A 4.A 5.B 6.B 7.C 8.D 9.D 10.C 连线:1. ( E )晶状体 A光线进入眼内的通道 2. ( A )瞳孔 B透光 3. ( B )角膜 C感受光线和颜色的刺激 4. ( C )视网膜 D保护眼球内部 5. ( D )巩膜 E折射光线 6. ( F )虹膜 F调节进入眼内光线的多少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