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云南省昆明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3高一下·昆明开学考)下列现象与胶体知识无关的是( )
A.过滤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泥沙
B.食品加工厂利用豆浆中加入盐卤做豆腐
C.夏日的傍晚常常看到万丈霞光穿云而过美不胜收
D.化工厂利用静电除尘技术去除废气中的固体悬浮物
2.(2020高一上·潍坊期中)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及其应用的科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aCl2、KCl在水中均易电离,且水溶液的导电能力相同
B.NaCl、CO2的水溶液均能导电,二者均属于电解质
C.Na2O、Na2O2均属于氧化物,都能与酸性氧化物CO2反应
D.Na2CO3、NaHCO3均属于可溶性盐,可用澄清石灰水鉴别
3.(2023高一下·昆明开学考)下列有关电解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NaOH固体溶于水能导电,所以NaOH是电解质
②CO2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CO2是电解质
③液态铜的导电能力很强,所以铜是电解质
④FeCl3溶液能导电,所以FeCl3是电解质
⑤C2H5OH(乙醇)是化合物,所以它是电解质
⑥BaSO4、CaCO3都是难溶物,其水溶液不导电,故它们不是电解质
A.①② B.①④ C.①③⑤ D.②④⑥
4.(2023高一下·昆明开学考)下列物质间的转化需要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才能实现的是( )
A.CO2→NaHCO3 B.Fe(OH)2→Fe(OH)3
C.CaCO3→Na2CO3 D.CuO→Cu(NO3)2
5.(2023高一下·昆明开学考)NaCl是一种化工原料,可以制备一系列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5℃,NaHCO3在水中的溶解度比Na2CO3的大
B.石灰乳与Cl2的反应中,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常温下干燥的Cl2能用钢瓶贮存,所以Cl2不与铁反应
D.图4所示转化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6.(2023高一下·昆明开学考)已知反应:①2FeCl3+2KI=2FeCl2+2KCl+I2②2FeCl2+Cl2=2FeCl3③I2+SO2+2H2O=H2SO4+2HI,下列粒子的还原能力由强到弱顺序正确的是( )
A.I->Fe2+>Cl->SO2 B.Cl->Fe2+>SO2>I-
C.Fe2+>I->Cl->SO2 D.SO2>I->Fe2+>Cl-
7.(2023高一下·昆明开学考)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钠和冷水反应:Na+2H2O=Na++2OH-+H2↑
B.金属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Al+2OH-=AlO+H2↑
C.金属铝溶于盐酸中:2Al+6H+=2Al3++3H2↑
D.铁跟稀硫酸反应:2Fe+6H+=2Fe3++3H2↑
8.(2023高一下·昆明开学考)X、Y、Z、W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X Y
Z W
A.W的原子序数不可能是Y的原子序数的2倍
B.Z元素的原子半径一定比Y元素的大
C.X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一定比Y的强
D.Z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一定是强碱
9.(2017高一下·宝坻期中)下列关于化学键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含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②第ⅠA族和第ⅦA族原子化合时,一定生成离子键
③由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不是离子化合物 ④活泼金属与非金属化合时,能形成离子键
⑤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⑥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同时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
A.①②⑤ B.④⑤⑥ C.①③④ D.②③⑤
10.(2023高一下·昆明开学考)向某溶液中加入铝粉能放出H2,下列各组离子一定不能在该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Na+、Fe3+、SO42-、Cl- B.Ba2+、Mg2+、HCO3-、NO3-
C.Na+、K+、NO3-、CO32- D.K+、NO3-、Na+、SO42-
11.(2023高一下·昆明开学考)在自然界中,锗有70Ge、72Ge等多种稳定的核素。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70Ge、72Ge互称同素异形体
B.70Ge、72Ge互称同位素
C.70Ge、72Ge的核外电子排布不同
D.70Ge、72Ge的质子数、质量数、核外电子数相等
12.(2023高一下·昆明开学考)下列物质中,含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 )
A.MgCl2 B.N2 C.HCl D.Na2O2
13.(2023高一下·昆明开学考)下列关于Na2CO3和NaHCO3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焰色均为黄色
B.相同温度下,溶解度:Na2CO3>NaHCO3
C.可以用加热的方法除去Na2CO3固体中的NaHCO3杂质
D.物质的量相同的两种固体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Na2CO3产生的二氧化碳多
14.(2023高一下·昆明开学考)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X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X的原子半径是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中最大的,W与Y同族,Z与X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的水溶液呈中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简单离子半径:WB.W与X形成的化合物溶于水后溶液呈碱性
C.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WD.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Y>Z
15.(2023高一下·昆明开学考)类比法是研究物质性质的常用方法之一,可预测许多物质的性质。但类比是相对的,不能违背客观事实。下列有关类比推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已知Fe与S能直接化合生成FeS,推测Cu和S可直接化合生成CuS
B.已知Fe与CuSO4溶液反应,推测Fe与AgNO3溶液也能反应
C.已知Cu与Cl2能直接化合生成CuCl2,推测Fe与Cl2可直接化合生成FeCl2
D.已知Al能与O2生成致密氧化膜保护金属,推测Fe也与O2生成氧化膜保护金属
16.(2023高一下·昆明开学考)浓盐酸和Ca(ClO)2能发生如下反应:Ca(ClO)2+4HCl(浓)=CaCl2+2Cl2↑+2H2O,用储存很久的漂白粉与浓盐酸反应制得的氯气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气体是( )
①CO2②HCl ③H2O ④O2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④
17.(2023高一下·昆明开学考)已知6HCl+KClO3=3Cl2↑+KCl+3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KClO3是氧化剂
B.被氧化与被还原的氯元素的质量比为5∶1
C.HCl既是还原剂又起到酸的作用
D.生成3分子Cl2有6个电子转移
18.(2023高一下·昆明开学考)偏二甲肼(C2H8N2)是一种高能燃料,燃烧产生的巨大能量可作为航天运载火箭的推动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偏二甲肼(C2H8N2)的摩尔质量为60g
B.偏二甲肼(C2H8N2)的摩尔质量就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
C.1 mol 偏二甲肼(C2H8N2)的质量为60 g/mol
D.一个偏二甲肼(C2H8N2)分子的质量约等于g
19.(2023高一下·昆明开学考)化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下列有关生活中的化学知识叙述错误的是( )
A.氯气与烧碱溶液或石灰乳反应都能得到含氯消毒剂
B.洁厕灵不能与“84”消毒液混用,原因是两种溶液混合会产生有毒的Cl2
C.过氧化钠可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是因其可以和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
D.漂白粉在空气中久置变质,是因为其中的CaCl2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CaCO3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0分
20.(2023高一下·昆明开学考)对于数以千万计的化学物质和为数众多的化学反应,分类法的作用几乎是无可代替的。
(1)Ⅰ.现有物质:①H2O ②Cu ③BaCO3④Fe(OH)3胶体 ⑤酒精 ⑥CO2⑦稀硫酸
以上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填序号,下同),属于电解质的是 。
(2)向④中逐滴滴加⑦,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3)Ⅱ.某白色粉末中可能含有、、,现进行以下实验:
①将部分粉末加入水中,振荡,有白色沉淀生成;
②向①的悬浊液中加入过量稀硝酸,白色沉淀消失,并有气泡产生;
③取少量②的溶液滴入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判断原白色粉末中肯定含有 ,可能含有 ,并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写两个即可)
21.(2023高一下·昆明开学考)如图为实验室制取纯净、干燥的氯气,并验证氯气性质的装置。其中E瓶放有干燥红色布条;F中为红色的铜网,其右端出气管口放有脱脂棉。
(1)装置C中盛装的溶液是 ,D中试剂的作用是 。
(2)E中的红色布条是否褪色? (填“是”或“否”),写出F中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3)H中的试剂为 ,用来吸收多余氯气。工业上常用廉价的石灰乳吸收工业氯气尾气制得漂白粉,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2.(2023高一下·昆明开学考)在某次实验中,要用 420mL 0.52 mol·L-1的NaOH 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1)实际配制时,应用托盘天平称取NaOH固体 g;
(2)欲配制该0.52 mol·L-1的NaOH溶液时需用的主要仪器有托盘天平(附砝码、镊子)、药匙、量筒、烧杯、胶头滴管、玻璃棒和 ;
(3)下列操作对所配浓度有何影响(填写字母)?偏大的有 ;
A.称量时用了生锈的砝码;
B.将NaOH放在纸张上称量;
C.NaOH在烧杯中溶解后,未冷却就立即转移到容量瓶中(假设:溶液的热胀冷缩程度大于容器)
D.往容量瓶转移时,有少量液体溅出;
E.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F.容量瓶未干燥即用来配制溶液;
G.定容后塞上瓶塞反复摇匀,静置后,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
23.(2023高一下·昆明开学考)如图是部分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根据下列要求回答问题:
(1)下列关于、(锫)、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
A.117号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93.5
B.和互为同位素
C.、表示两种原子、两种元素
D.上述元素都位于长周期中
(2)根据元素周期表结构推知,117号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
A.第七周期第ⅣA族 B.第七周期第ⅦA族
C.第六周期第ⅣA族 D.第六周期第ⅦA族
(3)117号元素Ts属于 (填“金属元素”或“非金属元素”),它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比砹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 (填“强”或“弱”);它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
(4)下列关于上述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判断正确的是________。
A.I、Cs和Cs放射性元素变成其他元素,发生了化学变化
B.he3分子和ha3分子结构相同
C.j元素与d元素组成化合物的颜色相同
D.加碘食盐中“碘”不是碘I
24.(2023高一下·昆明开学考)
(1)(Ⅰ)下列图示中,A为一种常见的单质,B、C、D、E是含A元素的常见化合物,它们的焰色反应均为黄色。
请填写下列空白:
以上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有 (填写编号)。
(2)写出A→C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B→D的化学方程式:
(3)(Ⅱ)某校科学兴趣小组探究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是否有氧气生成;设计了下图的实验装置。B中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E为收集氧气装置。
装置B的作用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胶体的性质和应用
【解析】【解答】A.过滤除去NaCl溶液中的泥沙,与胶体的性质无关,A符合题意;
B.豆浆属于胶体,加入盐卤做豆腐,应用了胶体的聚沉,B不符合题意;
C.该现象说明了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C不符合题意;
D.静电除尘,应用了胶体粒子带电的性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与胶体的性质无关;
B、利用了胶体的聚沉;
C、应用了胶体的丁达尔效应;
D、应用了胶体粒子带电的性质;
2.【答案】C
【知识点】物质的简单分类
【解析】【解答】A.不知道两者的浓度,无法比较导电能力,A不符合题意;
B. CO2的水溶液均能导电是因为生成了碳酸,二氧化碳不是电解质,B不符合题意;
C. Na2O、Na2O2均属于氧化物, Na2O+CO2=Na2CO3、Na2O2+CO2=Na2CO3+O2, C符合题意;
D. Na2CO3、NaHCO3均属于可溶性盐,均和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溶液的导电能力和溶液浓度以及所带电荷多少有关;
B.电解质指: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导电必须是化合物自身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
C. Na2O、Na2O2均属于氧化物,能与酸性氧化物CO2反应;
D. Na2CO3、NaHCO3和澄清石灰水反应均生成沉淀。
3.【答案】B
【知识点】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解析】【解答】①NaOH属于化合物,其水溶液能导电,说明NaOH是电解质,①符合题意;
②CO2的水溶液能导电,是由于CO2与H2O反应生成H2CO3,起导电作用的是H2CO3,而不是CO2,因此CO2属于非电解质,②不符合题意;
③铜是单质,不是化合物,因此不属于电解质,③不符合题意;
④FeCl3是化合物,其水溶液能导电,说明FeCl3是电解质,④符合题意;
⑤C2H5OH是化合物,其水溶液不导电,且熔融状态也不能导电,因此C2H5OH是非电解质,⑤不符合题意;
⑥BaSO4、CaCO3都是化合物,难溶于水,其水溶液都不能导电,但其熔融状态能导电,说明BaSO4、CaCO3都是电解质,⑥不符合题意;
综上,上述有关电解质的说法正确的是①④,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是对电解质概念的考查,结合电解质的概念进行分析即可。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4.【答案】B
【知识点】氧化还原反应
【解析】【解答】A.CO2转化为NaHCO3的过程中,各种元素的化合价都不变,不需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实现,A不符合题意;
B.Fe(OH)2转化为Fe(OH)3的过程中,铁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因此需要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才能实现,B符合题意;
C.CaCO3转化为Na2CO3的过程中,各元素的化合价都不变,不需要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就可实现,C不符合题意;
D.CuO转化为Cu(NO3)2的过程中,各元素的化合价都不变,因此不需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就可以实现,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转化过程中发生的反应或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分析。若转化过程中存在元素化合价变化,则需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才能实现。
5.【答案】B
【知识点】氧化还原反应;氯气的化学性质;钠的重要化合物
【解析】【解答】A.25℃时NaHCO3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Na2CO3,A不符合题意;
B.Cl2与Ca(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l2+2Ca(OH)2=CaCl2+Ca(ClO)2+H2O,该反应中,Cl2中氯元素由0价变为+1价、-1价,因此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B符合题意;
C.常温下干燥的Cl2与Fe不反应,但在点燃条件下Cl2能与Fe反应,C不符合题意;
D.图示中NaHCO3受热分解生成Na2CO3的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相同温度下,NaHCO3的溶解度小于Na2CO3;
B、Cl2与Ca(OH)2反应生成CaCl2、Ca(ClO)2和H2O,结合反应过程中元素化合价变化分析;
C、点燃条件下,Cl2能与Fe反应;
D、NaHCO3受热分解的反应物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6.【答案】D
【知识点】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解析】【解答】反应①中FeCl3中铁元素由+3价变为+2价,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生成FeCl2,因此还原产物为Fe2+,还原剂为I-,因此还原性:I->Fe2+;
反应②中铁元素由+2价变为+3价,发生氧化反应,因此Fe2+为还原剂;氯元素由0价变为-1价,发生还原反应,因此Cl-为还原产物。所以还原性:Fe2+>Cl-;
反应③中硫元素由+4价变为+6价,发生氧化反应,因此SO2为还原剂;碘元素由0价变为-1价,发生还原反应, 因此I-为还原产物。所以还原性:SO2>I-。
综上,还原性:SO2>I->Fe2+>Cl-,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反应过程中元素化合价变化,确定各个反应的还原剂和还原产物,结合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分析。
7.【答案】C
【知识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解析】【解答】A.Na与H2O反应生成强碱NaOH和H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2Na++2OH-+H2↑,A不符合题意;
B.金属Al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可溶性NaAlO2和H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2OH-+2H2O=2AlO2-+3H2↑,B不符合题意;
C.金属Al与稀盐酸反应,生成可溶性AlCl3和H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6H+=2Al3++3H2↑,C符合题意;
D.Fe与稀硫酸反应生成可溶性FeSO4和H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H+=Fe2++H2↑,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Na与H2O反应生成NaOH和H2;
B、Al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可溶性NaAlO2和H2;
C、Al与稀盐酸反应生成AlCl3和H2;
D、Fe与稀硫酸反应生成FeSO4和H2;
8.【答案】B
【知识点】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A.在短周期主族元素中,O与S处于同一主族,且O的原子序数是S的2倍,A不符合题意;
B.Z位于第三周期,Y位于第二周期,因此Z的原子半径一定大于Y,B符合题意;
C.同周期元素,核电荷数越大,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因此X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比Y弱,C不符合题意;
D.Z可能为Na、Mg、Al、Si、P、S,因此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不一定是强碱,D不符合题;
故答案为:B
【分析】A、短周期主族元素中,O与S的原子序数是2倍关系;
B、电子层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大;
C、同周期元素,核电荷数越大,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
D、Z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能为弱碱;
9.【答案】B
【知识点】化学键
【解析】【解答】解:①含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如氯化铝是共价化合物,故错误;②第ⅠA族和第ⅦA族原子化合时,不一定生成离子键,可能生成共价键,如H元素和F元素能形成共价化合物HF,故错误;③由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可能是离子化合物,如铵盐,故错误;④活泼金属与非金属化合时,能形成离子键,如第IA族(H除外)、第IIAA族元素和第VIA族、第VIIA族元素易形成离子键,故正确; ⑤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如KOH,故正确;⑥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同时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如NaOH,故正确;
故选B.
【分析】①含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②第ⅠA族和第ⅦA族原子化合时,不一定生成离子键;③由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可能是离子化合物;
④活泼金属与非金属化合时,能形成离子键;⑤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⑥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同时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
10.【答案】D
【知识点】离子共存
【解析】【解答】A.若溶液中含有大量的OH-,则Fe3+能与OH-反应生成Fe(OH)3沉淀,不可大量共存,A不符合题意;
B.若溶液中含有大量的H+,则H+能与HCO反应生成H2O和CO2,不可大量共存。若溶液中含有大量的OH-,则OH-能与HCO反应生成CO和H2O,不可大量共存,B不符合题意;
C.若溶液中含有大量的H+,则H+能与CO反应生成H2O和CO2,不可大量共存,C不符合题意;
D.溶液中H+、OH-都与选项中的离子不反应,可大量共存,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是离子共存的考查,溶液中的离子能大量共存,则相互间不发生反应。即不形成难溶或微溶性物质、不形成易挥发性物质、不形成弱电解质。向某溶液中加入铝粉能放出H2,则该溶液中可能含有大量的H+或OH-。据此结合选项所给的离子组合进行分析。
11.【答案】B
【知识点】同素异形体;元素、核素;同位素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二者表示的是两种不同的原子,不属于单质,因此不是同素异形体,A不符合题意;
B.二者表示的是原子,其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表示两种不同的核素,互为同位素,B符合题意;
C.二者属于同种元素的不同原子,其核外电子排布相同,C不符合题意;
D.标在元素符号左上角的数字表示的是质量数,因此这两个原子的质量数不同,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同素异形体是指由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
B、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
C、两种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相同,其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D、标在元素符号左上角的数字为质量数;
12.【答案】D
【知识点】离子化合物的结构特征与性质;共价键的形成及共价键的主要类型
【解析】【解答】A.MgCl2是由Mg2+和Cl-构成的,只含有离子键,属于离子化合物,A不符合题意;
B.N2中只含有共价键,且属于单质,B不符合题意;
C.HCl中氢原子与氯原子间存在共价键,属于共价化合物,C不符合题意;
D.Na2O2是由Na+和构成,属于离子化合物,其中中氧原子间以共价键形式结合,因此Na2O2属于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原子团。
13.【答案】D
【知识点】探究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
【解析】【解答】A.Na2CO3、NaHCO3都含有钠元素,其焰色试验都显黄色,A不符合题意;
B.相同条件下,Na2CO3的溶解度大于NaHCO3,B不符合题意;
C.NaHCO3不稳定,受热易分解,而Na2CO3稳定性较强,因此可用加热的方法除去Na2CO3中混有的NaHCO3,C不符合题意;
D.等物质的量的Na2CO3和NaHCO3固体,其所含碳元素的物质的量相同,因此完全反应后生成CO2的物质的量也相同,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钠元素的焰色试验都显黄色;
B、相同温度下,Na2CO3的溶解度大于NaHCO3;
C、NaHCO3不稳定,受热易分解;Na2CO3稳定,受热不分解;
D、等物质的量的Na2CO3和NaHCO3,其所含碳元素的质量相同;
14.【答案】B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中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
【解析】【解答】A.电子层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大;电子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因此离子半径XB.W与X形成的化合物为Na3N或Na2O、Na2O2,溶于水后都能产生NaOH,使得溶液显碱性,B符合题意;
C.同主族元素,核电荷数越大,其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小,因此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W>Y,C不符合题意;
D.同周期元素,核电荷数越大,其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 因此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Z>Y,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X的原子半径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因此X为Na。Z与X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显中性,则该化合物为NaCl,因此Z为Cl。W、X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且W和Y同族,因此W为N(或O),则Y为P(或S)。
15.【答案】B
【知识点】氯气的化学性质;金属的通性
【解析】【解答】A.硫的氧化性较弱,能与Fe反应生成FeS,与铜反应生成Cu2S,A不符合题意;
B.金属活动性Fe>Cu>Ag,因此Fe能与CuSO4溶液反应,也能与AgNO3溶液反应,B符合题意;
C.Cl2具有强氧化性,能与Cu反应生成CuCl2,与Fe反应生成FeCl3,C不符合题意;
D.Al与O2反应生成致密氧化铝薄膜,Fe与O2反应形成的铁锈疏松多孔,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Cu与S反应生成Cu2S;
B、结合金属活动性Fe>Cu>Ag进行分析;
C、Fe与Cl2反应生成FeCl3;
D、Fe与O2反应生成的氧化物结构疏松多孔;
16.【答案】B
【知识点】氯气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久置的漂白粉中含有HClO,HClO分解产生O2。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会挥发出HCl气体。从溶液中制得的气体,一般会带有水蒸气。
综上,用储存很久的漂白粉与浓盐酸反应制得的氯气中,可能会含有的杂质气体为HCl、H2O和O2,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漂白粉的主要成分为CaCl2、Ca(ClO)2,久置的漂白粉,Ca(ClO)2能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HClO,HClO不稳定分解产生该HCl和O2,据此分析。
17.【答案】D
【知识点】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数目计算
【解析】【解答】A.该反应中KClO3中氯元素由+5价变为0价,得到5个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因此KClO3为氧化剂,A不符合题意;
B.该反应中HCl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失去5个电子;KClO3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得到5个电子。因此被氧化的氯原子个数为5,被还原的氯原子个数为1,故被氧化与被还原的氯元素的质量比为5:1,B不符合题意;
C.该反应中HCl中氯元素被氧化,生成Cl2,体现了还原性;同时反应生成KCl,提供Cl-,体现了酸性,因此HCl既是还原剂,又起到酸的作用,C不符合题意;
D.由氯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可知,每生成3分子Cl2,转移5个电子,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反应过程中有元素化合价降低的为氧化剂;
B、根据被氧化和被还原的氯原子个数分析;
C、反应过程中,HCl既是还原剂,也起到酸性作用;
D、根据反应过程中元素化合价变化计算转移电子数;
18.【答案】D
【知识点】摩尔质量
【解析】【解答】A.摩尔质量的单位为g·mol-1,A不符合题意;
B.摩尔质量以g·mol-1为单位时,数值上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B不符合题意;
C.1mol偏二甲肼的质量m=n×M=1mol×60g·mol-1=60g,C不符合题意;
D.1mol偏二甲肼的质量为60g,其所含的分子数为6.02×1023个,因此每一个偏二甲肼分子的质量约为,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摩尔质量的单位为g·mol-1;
B、摩尔质量以g·mol-1为单位时,数值上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
C、根据公式m=n×M计算其质量;
D、根据1mol偏二甲肼的质量和所含的分子数计算;
19.【答案】D
【知识点】氯气的化学性质;钠的氧化物
【解析】【解答】A.Cl2与NaOH、Ca(OH)2反应生成的NaClO、Ca(ClO)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杀菌消毒,A不符合题意;
B.洁厕灵的主要成分是HCl,“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NaClO,二者混合可发生反应:ClO-+Cl-+2H+=Cl2↑+H2O,B不符合题意;
C.Na2O2能与H2O或CO2发生反应:2Na2O2+2H2O=4NaOH+O2↑、2Na2O2+2CO2=2Na2CO3+O2,因此Na2O2可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C不符合题意;
D.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CaCl2和Ca(ClO)2,久置的漂白粉,Ca(ClO)2能与空气中的CO2发生反应:Ca(ClO)2+H2O+CO2=CaCO3+2HClO,由于酸性HCl>H2CO3,因此CO2与CaCl2不反应,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反应生成的次氯酸盐具有氧化性,可用于杀菌消毒;
B、ClO-、Cl-在酸性条件下可反应生成Cl2;
C、Na2O2能与H2O或CO2反应生成O2,常用作供氧剂;
D、漂白粉中的Ca(ClO)2能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CaCO3和HClO;
20.【答案】(1)④⑦;①③
(2)先出现红褐色沉淀,后沉淀溶解
(3)CaCl2 、K2CO3;Ba(NO3)2;Ca2++CO32-=CaCO3↓ 2H++CaCO3=Ca2++CO2↑+H2O Ag++Cl-=AgCl↓ Ba2++CO32-==BaCO3↓ BaCO3+2H+=Ba2++CO2↑+H2O
【知识点】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常见离子的检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胶体的性质和应用
【解析】【解答】(1)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混合而成,因此上述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有④⑦。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上述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①③。
(2)往Fe(OH)3胶体中滴加稀硫酸的过程中,Fe(OH)3胶体发生聚沉,形成红褐色沉淀。后Fe(OH)3与H2SO4发生反应:2Fe(OH)3+3H2SO4=Fe2(SO4)3+3H2O,可观察到沉淀逐渐溶解,溶液变为黄色。
(3)由分析可知,原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CaCl2、K2CO3;可能含有Ba(NO3)2。步骤①中溶于水的过程中,CaCl2与K2CO3反应生成CaCO3沉淀和KCl,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2++CO32-=CaCO3↓。
步骤②中加入过量稀硝酸时,CaCO3沉淀逐渐溶解,生成Ca(NO3)2、H2O和CO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CO3+2H+=Ca2++H2O+CO2↑。
步骤③中加入AgNO3溶液的过程中,CaCl2与AgNO3反应生成AgCl沉淀和Ca(NO3)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g++Cl-=AgCl↓。
【分析】(1)混合物是指由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2)往胶体中滴加电解质溶液的过程中,胶体发生聚沉。再结合Fe(OH)3与H2SO4反应确定实验现象。
(3)将粉末溶于水中,形成白色沉淀,该白色沉淀可能为BaCO3或CaCO3,因此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K2CO3。取少量②中溶液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白色沉淀为AgCl沉淀,说明粉末中一定含有CaCl2。
21.【答案】(1)饱和食盐水;干燥氯气
(2)否;Cu + Cl2 CuCl2
(3)氢氧化钠溶液;2Cl2 + 2Ca(OH)2 = CaCl2 + Ca(ClO)2 + 2H2O
【知识点】氯气的化学性质;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1)由于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会使得生成的Cl2中混有HCl,Cl2不溶于饱和食盐水,但HCl可以,因此可用饱和食盐水除去Cl2中混有的HCl。Cl2从水溶液中出来后会带有水蒸气,可用浓硫酸进行干燥。因此装置C的试剂为饱和食盐水;装置D的的试剂为浓硫酸,用于干燥Cl2。
(2)E中的红色布条为干燥的,通入E中的Cl2也是干燥的,干燥的Cl2不具有氧化性,不能使红色布条褪色,因此E中红色布条不褪色。装置F中Cu与Cl2反应,生成CuCl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Cl2CuCl2。
(3)Cl2是一种有毒气体,可用NaOH溶液吸收,防止污染空气,因此装置H中的试剂为NaOH溶液。石灰乳的主要成分是Ca(OH)2,能与Cl2反应,生成CaCl2、Ca(ClO)2和H2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分析】此题是对实验室制取Cl2,以及氯气性质的考查。实验室中用加热MnO2和浓盐酸的方法制取Cl2,由于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使得生成的Cl2中混有HCl气体,可用饱和食盐水除去Cl2中混有的HCl,再用浓硫酸干燥Cl2。干燥的Cl2不具有漂白性,不能使红色布条褪色;Cl2与H2O反应后生成的HClO才具有漂白性,使红色布条褪色。Cl2具有氧化性,加热条件下能与Cu反应生成CuCl2。Cl2是一种有毒气体,可用NaOH溶液吸收,防止污染空气。
22.【答案】(1)10.4g
(2)500 mL容量瓶
(3)A、C、E
【知识点】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解析】【解答】(1)容量瓶具有一定规格,常用容量瓶的容积有:100mL、250mL、500mL、1000mL。因此配制420mL容量,需用500mL容量瓶,所以所需NaOH固体的质量m=0.52mol·L-1×0.5L×40g·mol-1=10.4g。
(2)实验过程中还需要的仪器有500mL容量瓶。
(3)由物质的量浓度公式可知,若n偏大、或V偏小,则所配溶液浓度偏大;若n偏小、或V偏大,则所配溶液浓度偏小。
A、称量时用了生锈的砝码,所称得的NaOH固体的质量偏大,则n偏大,因此所配溶液的浓度偏大,A符合题意;
B、将NaOH放在纸张上称量,由于NaOH具有吸水性,会有部分NaOH残留在纸张上,使得n偏小,因此所配溶液的浓度偏小,B不符合题意;
C、NaOH溶解后未冷却就直接转移到容量瓶中,由于液体热胀冷缩,使得恢复至室温后,NaOH溶液的体积偏小,即V偏小,所配溶液的浓度偏大,C符合题意;
D、往容量瓶转移溶液时,少量液体溅出,则溶液中溶质减小,即n偏小,所配溶液的浓度偏小,D不符合题意;
E、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所得溶液的体积偏小,即V偏小,所配溶液的浓度偏大,E符合题意;
F、定容后,继续加水,所得溶液的体积偏大,即V偏大,所配溶液的浓度偏小,F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CE
【分析】配制420mL溶液时,需用500mL容量瓶,结合公式m=n×M=c×V×M计算所需NaOH固体的质量。分析错误操作对n、V的影响,结合公式确定实验误差。
23.【答案】(1)A
(2)B
(3)非金属元素;弱;Ts2O7
(4)B;D
【知识点】元素、核素;同位素及其应用;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1)A、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不能直接由两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平均得到,应有Ts的所有核素,以及其百分率进行计算得到,A符合题意;
B、二者的质子数相同,但中子数不同,属于同种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B不符合题意;
C、二者的质子数不同,属于两种不同的元素,且属于两个不同的原子,C不符合题意;
D、上述三种元素都不在前三周期,都属于长周期元素,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2)118号元素为第七周期0族元素,因此117号元素为第七周期第ⅦA元素,A符合题意。
(3)117号元素为卤族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同主族非金属元素,电子层数越大,非金属性越弱,其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弱,因此Ts氢化物的稳定性比砹弱。非金属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等于其最外层电子数(O、F除外),因此Ts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Ts2O7。
(4)A、元素的转化,属于物理变化,A不符合题意;
B、PH3、PF3的组成和结构相似,因此二者的分子结构相同,B符合题意;
C、CuO为黑色固体,Cu2O为红色固体,二者的颜色不同,C不符合题意;
D、加碘盐中的“碘”是指碘元素,不是碘单质,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D
【分析】(1)A、核素所占百分率未知,无法计算其相对原子质量;
B、同位素是指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一类原子;
C、核电荷数(或质子数)相同的,为同一种元素;
D、前三周期为短周期元素;
(2)第118号元素为第七周期0族元素,据此确定117号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3)结合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分析。
(4)A、元素的转化,属于物理变化;
B、he3、ha3的化学式为PH3、PF3;
C、j元素与d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为Cu2O、CuO;
D、加碘盐中的“碘”是指碘元素;
24.【答案】(1)①②③④
(2)2Na+2H2O=2Na++2OH-+H2↑;2Na2O2+2CO2=2Na2CO3+O2
(3)除去CO2中的HCl气体
【知识点】钠的重要化合物;无机物的推断;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解析】【解答】(1)反应①、反应②中都有单质Na参与反应,因此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反应③、反应④中反应生成O2,有单质生成,因此也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反应⑤、反应⑥中各元素化合价都不变,都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因此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有①②③④。
(2)由分析可知,A转化为C的反应为Na与H2O的反应,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2Na++2OH-+H2↑。
B转化为D的反应为Na2O2与CO2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
(3)探究CO2与Na2O2反应是否有O2生成,则进入玻璃管中的气体只能含有CO2,因此实验过程中,应除去CO2中混有的HCl和水蒸气。因此装置B的作用是除去CO2中混有的HCl,装置C的作用是干燥CO2。
【分析】A是一种常见单质,既能与O2反应,也能与H2O反应,且Na与O2反应生成的B,能与CO2反应,因此B为Na2O2,A为Na。C为NaOH。Na2O2与CO2反应生成Na2CO3和O2,因此D为Na2CO3。NaOH与过量CO2反应生成NaHCO3,因此E为NaHCO3,NaHCO3受热分解,产生Na2CO3。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云南省昆明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3高一下·昆明开学考)下列现象与胶体知识无关的是( )
A.过滤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泥沙
B.食品加工厂利用豆浆中加入盐卤做豆腐
C.夏日的傍晚常常看到万丈霞光穿云而过美不胜收
D.化工厂利用静电除尘技术去除废气中的固体悬浮物
【答案】A
【知识点】胶体的性质和应用
【解析】【解答】A.过滤除去NaCl溶液中的泥沙,与胶体的性质无关,A符合题意;
B.豆浆属于胶体,加入盐卤做豆腐,应用了胶体的聚沉,B不符合题意;
C.该现象说明了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C不符合题意;
D.静电除尘,应用了胶体粒子带电的性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与胶体的性质无关;
B、利用了胶体的聚沉;
C、应用了胶体的丁达尔效应;
D、应用了胶体粒子带电的性质;
2.(2020高一上·潍坊期中)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及其应用的科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aCl2、KCl在水中均易电离,且水溶液的导电能力相同
B.NaCl、CO2的水溶液均能导电,二者均属于电解质
C.Na2O、Na2O2均属于氧化物,都能与酸性氧化物CO2反应
D.Na2CO3、NaHCO3均属于可溶性盐,可用澄清石灰水鉴别
【答案】C
【知识点】物质的简单分类
【解析】【解答】A.不知道两者的浓度,无法比较导电能力,A不符合题意;
B. CO2的水溶液均能导电是因为生成了碳酸,二氧化碳不是电解质,B不符合题意;
C. Na2O、Na2O2均属于氧化物, Na2O+CO2=Na2CO3、Na2O2+CO2=Na2CO3+O2, C符合题意;
D. Na2CO3、NaHCO3均属于可溶性盐,均和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溶液的导电能力和溶液浓度以及所带电荷多少有关;
B.电解质指: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导电必须是化合物自身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
C. Na2O、Na2O2均属于氧化物,能与酸性氧化物CO2反应;
D. Na2CO3、NaHCO3和澄清石灰水反应均生成沉淀。
3.(2023高一下·昆明开学考)下列有关电解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NaOH固体溶于水能导电,所以NaOH是电解质
②CO2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CO2是电解质
③液态铜的导电能力很强,所以铜是电解质
④FeCl3溶液能导电,所以FeCl3是电解质
⑤C2H5OH(乙醇)是化合物,所以它是电解质
⑥BaSO4、CaCO3都是难溶物,其水溶液不导电,故它们不是电解质
A.①② B.①④ C.①③⑤ D.②④⑥
【答案】B
【知识点】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解析】【解答】①NaOH属于化合物,其水溶液能导电,说明NaOH是电解质,①符合题意;
②CO2的水溶液能导电,是由于CO2与H2O反应生成H2CO3,起导电作用的是H2CO3,而不是CO2,因此CO2属于非电解质,②不符合题意;
③铜是单质,不是化合物,因此不属于电解质,③不符合题意;
④FeCl3是化合物,其水溶液能导电,说明FeCl3是电解质,④符合题意;
⑤C2H5OH是化合物,其水溶液不导电,且熔融状态也不能导电,因此C2H5OH是非电解质,⑤不符合题意;
⑥BaSO4、CaCO3都是化合物,难溶于水,其水溶液都不能导电,但其熔融状态能导电,说明BaSO4、CaCO3都是电解质,⑥不符合题意;
综上,上述有关电解质的说法正确的是①④,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是对电解质概念的考查,结合电解质的概念进行分析即可。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4.(2023高一下·昆明开学考)下列物质间的转化需要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才能实现的是( )
A.CO2→NaHCO3 B.Fe(OH)2→Fe(OH)3
C.CaCO3→Na2CO3 D.CuO→Cu(NO3)2
【答案】B
【知识点】氧化还原反应
【解析】【解答】A.CO2转化为NaHCO3的过程中,各种元素的化合价都不变,不需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实现,A不符合题意;
B.Fe(OH)2转化为Fe(OH)3的过程中,铁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因此需要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才能实现,B符合题意;
C.CaCO3转化为Na2CO3的过程中,各元素的化合价都不变,不需要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就可实现,C不符合题意;
D.CuO转化为Cu(NO3)2的过程中,各元素的化合价都不变,因此不需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就可以实现,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转化过程中发生的反应或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分析。若转化过程中存在元素化合价变化,则需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才能实现。
5.(2023高一下·昆明开学考)NaCl是一种化工原料,可以制备一系列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5℃,NaHCO3在水中的溶解度比Na2CO3的大
B.石灰乳与Cl2的反应中,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常温下干燥的Cl2能用钢瓶贮存,所以Cl2不与铁反应
D.图4所示转化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B
【知识点】氧化还原反应;氯气的化学性质;钠的重要化合物
【解析】【解答】A.25℃时NaHCO3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Na2CO3,A不符合题意;
B.Cl2与Ca(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l2+2Ca(OH)2=CaCl2+Ca(ClO)2+H2O,该反应中,Cl2中氯元素由0价变为+1价、-1价,因此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B符合题意;
C.常温下干燥的Cl2与Fe不反应,但在点燃条件下Cl2能与Fe反应,C不符合题意;
D.图示中NaHCO3受热分解生成Na2CO3的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相同温度下,NaHCO3的溶解度小于Na2CO3;
B、Cl2与Ca(OH)2反应生成CaCl2、Ca(ClO)2和H2O,结合反应过程中元素化合价变化分析;
C、点燃条件下,Cl2能与Fe反应;
D、NaHCO3受热分解的反应物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6.(2023高一下·昆明开学考)已知反应:①2FeCl3+2KI=2FeCl2+2KCl+I2②2FeCl2+Cl2=2FeCl3③I2+SO2+2H2O=H2SO4+2HI,下列粒子的还原能力由强到弱顺序正确的是( )
A.I->Fe2+>Cl->SO2 B.Cl->Fe2+>SO2>I-
C.Fe2+>I->Cl->SO2 D.SO2>I->Fe2+>Cl-
【答案】D
【知识点】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解析】【解答】反应①中FeCl3中铁元素由+3价变为+2价,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生成FeCl2,因此还原产物为Fe2+,还原剂为I-,因此还原性:I->Fe2+;
反应②中铁元素由+2价变为+3价,发生氧化反应,因此Fe2+为还原剂;氯元素由0价变为-1价,发生还原反应,因此Cl-为还原产物。所以还原性:Fe2+>Cl-;
反应③中硫元素由+4价变为+6价,发生氧化反应,因此SO2为还原剂;碘元素由0价变为-1价,发生还原反应, 因此I-为还原产物。所以还原性:SO2>I-。
综上,还原性:SO2>I->Fe2+>Cl-,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反应过程中元素化合价变化,确定各个反应的还原剂和还原产物,结合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分析。
7.(2023高一下·昆明开学考)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钠和冷水反应:Na+2H2O=Na++2OH-+H2↑
B.金属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Al+2OH-=AlO+H2↑
C.金属铝溶于盐酸中:2Al+6H+=2Al3++3H2↑
D.铁跟稀硫酸反应:2Fe+6H+=2Fe3++3H2↑
【答案】C
【知识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解析】【解答】A.Na与H2O反应生成强碱NaOH和H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2Na++2OH-+H2↑,A不符合题意;
B.金属Al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可溶性NaAlO2和H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2OH-+2H2O=2AlO2-+3H2↑,B不符合题意;
C.金属Al与稀盐酸反应,生成可溶性AlCl3和H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6H+=2Al3++3H2↑,C符合题意;
D.Fe与稀硫酸反应生成可溶性FeSO4和H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H+=Fe2++H2↑,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Na与H2O反应生成NaOH和H2;
B、Al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可溶性NaAlO2和H2;
C、Al与稀盐酸反应生成AlCl3和H2;
D、Fe与稀硫酸反应生成FeSO4和H2;
8.(2023高一下·昆明开学考)X、Y、Z、W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X Y
Z W
A.W的原子序数不可能是Y的原子序数的2倍
B.Z元素的原子半径一定比Y元素的大
C.X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一定比Y的强
D.Z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一定是强碱
【答案】B
【知识点】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A.在短周期主族元素中,O与S处于同一主族,且O的原子序数是S的2倍,A不符合题意;
B.Z位于第三周期,Y位于第二周期,因此Z的原子半径一定大于Y,B符合题意;
C.同周期元素,核电荷数越大,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因此X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比Y弱,C不符合题意;
D.Z可能为Na、Mg、Al、Si、P、S,因此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不一定是强碱,D不符合题;
故答案为:B
【分析】A、短周期主族元素中,O与S的原子序数是2倍关系;
B、电子层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大;
C、同周期元素,核电荷数越大,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
D、Z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能为弱碱;
9.(2017高一下·宝坻期中)下列关于化学键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含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②第ⅠA族和第ⅦA族原子化合时,一定生成离子键
③由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不是离子化合物 ④活泼金属与非金属化合时,能形成离子键
⑤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⑥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同时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
A.①②⑤ B.④⑤⑥ C.①③④ D.②③⑤
【答案】B
【知识点】化学键
【解析】【解答】解:①含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如氯化铝是共价化合物,故错误;②第ⅠA族和第ⅦA族原子化合时,不一定生成离子键,可能生成共价键,如H元素和F元素能形成共价化合物HF,故错误;③由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可能是离子化合物,如铵盐,故错误;④活泼金属与非金属化合时,能形成离子键,如第IA族(H除外)、第IIAA族元素和第VIA族、第VIIA族元素易形成离子键,故正确; ⑤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如KOH,故正确;⑥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同时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如NaOH,故正确;
故选B.
【分析】①含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②第ⅠA族和第ⅦA族原子化合时,不一定生成离子键;③由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可能是离子化合物;
④活泼金属与非金属化合时,能形成离子键;⑤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⑥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同时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
10.(2023高一下·昆明开学考)向某溶液中加入铝粉能放出H2,下列各组离子一定不能在该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Na+、Fe3+、SO42-、Cl- B.Ba2+、Mg2+、HCO3-、NO3-
C.Na+、K+、NO3-、CO32- D.K+、NO3-、Na+、SO42-
【答案】D
【知识点】离子共存
【解析】【解答】A.若溶液中含有大量的OH-,则Fe3+能与OH-反应生成Fe(OH)3沉淀,不可大量共存,A不符合题意;
B.若溶液中含有大量的H+,则H+能与HCO反应生成H2O和CO2,不可大量共存。若溶液中含有大量的OH-,则OH-能与HCO反应生成CO和H2O,不可大量共存,B不符合题意;
C.若溶液中含有大量的H+,则H+能与CO反应生成H2O和CO2,不可大量共存,C不符合题意;
D.溶液中H+、OH-都与选项中的离子不反应,可大量共存,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是离子共存的考查,溶液中的离子能大量共存,则相互间不发生反应。即不形成难溶或微溶性物质、不形成易挥发性物质、不形成弱电解质。向某溶液中加入铝粉能放出H2,则该溶液中可能含有大量的H+或OH-。据此结合选项所给的离子组合进行分析。
11.(2023高一下·昆明开学考)在自然界中,锗有70Ge、72Ge等多种稳定的核素。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70Ge、72Ge互称同素异形体
B.70Ge、72Ge互称同位素
C.70Ge、72Ge的核外电子排布不同
D.70Ge、72Ge的质子数、质量数、核外电子数相等
【答案】B
【知识点】同素异形体;元素、核素;同位素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二者表示的是两种不同的原子,不属于单质,因此不是同素异形体,A不符合题意;
B.二者表示的是原子,其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表示两种不同的核素,互为同位素,B符合题意;
C.二者属于同种元素的不同原子,其核外电子排布相同,C不符合题意;
D.标在元素符号左上角的数字表示的是质量数,因此这两个原子的质量数不同,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同素异形体是指由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
B、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
C、两种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相同,其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D、标在元素符号左上角的数字为质量数;
12.(2023高一下·昆明开学考)下列物质中,含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 )
A.MgCl2 B.N2 C.HCl D.Na2O2
【答案】D
【知识点】离子化合物的结构特征与性质;共价键的形成及共价键的主要类型
【解析】【解答】A.MgCl2是由Mg2+和Cl-构成的,只含有离子键,属于离子化合物,A不符合题意;
B.N2中只含有共价键,且属于单质,B不符合题意;
C.HCl中氢原子与氯原子间存在共价键,属于共价化合物,C不符合题意;
D.Na2O2是由Na+和构成,属于离子化合物,其中中氧原子间以共价键形式结合,因此Na2O2属于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原子团。
13.(2023高一下·昆明开学考)下列关于Na2CO3和NaHCO3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焰色均为黄色
B.相同温度下,溶解度:Na2CO3>NaHCO3
C.可以用加热的方法除去Na2CO3固体中的NaHCO3杂质
D.物质的量相同的两种固体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Na2CO3产生的二氧化碳多
【答案】D
【知识点】探究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
【解析】【解答】A.Na2CO3、NaHCO3都含有钠元素,其焰色试验都显黄色,A不符合题意;
B.相同条件下,Na2CO3的溶解度大于NaHCO3,B不符合题意;
C.NaHCO3不稳定,受热易分解,而Na2CO3稳定性较强,因此可用加热的方法除去Na2CO3中混有的NaHCO3,C不符合题意;
D.等物质的量的Na2CO3和NaHCO3固体,其所含碳元素的物质的量相同,因此完全反应后生成CO2的物质的量也相同,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钠元素的焰色试验都显黄色;
B、相同温度下,Na2CO3的溶解度大于NaHCO3;
C、NaHCO3不稳定,受热易分解;Na2CO3稳定,受热不分解;
D、等物质的量的Na2CO3和NaHCO3,其所含碳元素的质量相同;
14.(2023高一下·昆明开学考)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X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X的原子半径是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中最大的,W与Y同族,Z与X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的水溶液呈中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简单离子半径:WB.W与X形成的化合物溶于水后溶液呈碱性
C.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WD.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Y>Z
【答案】B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中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
【解析】【解答】A.电子层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大;电子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因此离子半径XB.W与X形成的化合物为Na3N或Na2O、Na2O2,溶于水后都能产生NaOH,使得溶液显碱性,B符合题意;
C.同主族元素,核电荷数越大,其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小,因此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W>Y,C不符合题意;
D.同周期元素,核电荷数越大,其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 因此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Z>Y,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X的原子半径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因此X为Na。Z与X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显中性,则该化合物为NaCl,因此Z为Cl。W、X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且W和Y同族,因此W为N(或O),则Y为P(或S)。
15.(2023高一下·昆明开学考)类比法是研究物质性质的常用方法之一,可预测许多物质的性质。但类比是相对的,不能违背客观事实。下列有关类比推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已知Fe与S能直接化合生成FeS,推测Cu和S可直接化合生成CuS
B.已知Fe与CuSO4溶液反应,推测Fe与AgNO3溶液也能反应
C.已知Cu与Cl2能直接化合生成CuCl2,推测Fe与Cl2可直接化合生成FeCl2
D.已知Al能与O2生成致密氧化膜保护金属,推测Fe也与O2生成氧化膜保护金属
【答案】B
【知识点】氯气的化学性质;金属的通性
【解析】【解答】A.硫的氧化性较弱,能与Fe反应生成FeS,与铜反应生成Cu2S,A不符合题意;
B.金属活动性Fe>Cu>Ag,因此Fe能与CuSO4溶液反应,也能与AgNO3溶液反应,B符合题意;
C.Cl2具有强氧化性,能与Cu反应生成CuCl2,与Fe反应生成FeCl3,C不符合题意;
D.Al与O2反应生成致密氧化铝薄膜,Fe与O2反应形成的铁锈疏松多孔,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Cu与S反应生成Cu2S;
B、结合金属活动性Fe>Cu>Ag进行分析;
C、Fe与Cl2反应生成FeCl3;
D、Fe与O2反应生成的氧化物结构疏松多孔;
16.(2023高一下·昆明开学考)浓盐酸和Ca(ClO)2能发生如下反应:Ca(ClO)2+4HCl(浓)=CaCl2+2Cl2↑+2H2O,用储存很久的漂白粉与浓盐酸反应制得的氯气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气体是( )
①CO2②HCl ③H2O ④O2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B
【知识点】氯气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久置的漂白粉中含有HClO,HClO分解产生O2。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会挥发出HCl气体。从溶液中制得的气体,一般会带有水蒸气。
综上,用储存很久的漂白粉与浓盐酸反应制得的氯气中,可能会含有的杂质气体为HCl、H2O和O2,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漂白粉的主要成分为CaCl2、Ca(ClO)2,久置的漂白粉,Ca(ClO)2能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HClO,HClO不稳定分解产生该HCl和O2,据此分析。
17.(2023高一下·昆明开学考)已知6HCl+KClO3=3Cl2↑+KCl+3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KClO3是氧化剂
B.被氧化与被还原的氯元素的质量比为5∶1
C.HCl既是还原剂又起到酸的作用
D.生成3分子Cl2有6个电子转移
【答案】D
【知识点】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数目计算
【解析】【解答】A.该反应中KClO3中氯元素由+5价变为0价,得到5个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因此KClO3为氧化剂,A不符合题意;
B.该反应中HCl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失去5个电子;KClO3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得到5个电子。因此被氧化的氯原子个数为5,被还原的氯原子个数为1,故被氧化与被还原的氯元素的质量比为5:1,B不符合题意;
C.该反应中HCl中氯元素被氧化,生成Cl2,体现了还原性;同时反应生成KCl,提供Cl-,体现了酸性,因此HCl既是还原剂,又起到酸的作用,C不符合题意;
D.由氯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可知,每生成3分子Cl2,转移5个电子,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反应过程中有元素化合价降低的为氧化剂;
B、根据被氧化和被还原的氯原子个数分析;
C、反应过程中,HCl既是还原剂,也起到酸性作用;
D、根据反应过程中元素化合价变化计算转移电子数;
18.(2023高一下·昆明开学考)偏二甲肼(C2H8N2)是一种高能燃料,燃烧产生的巨大能量可作为航天运载火箭的推动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偏二甲肼(C2H8N2)的摩尔质量为60g
B.偏二甲肼(C2H8N2)的摩尔质量就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
C.1 mol 偏二甲肼(C2H8N2)的质量为60 g/mol
D.一个偏二甲肼(C2H8N2)分子的质量约等于g
【答案】D
【知识点】摩尔质量
【解析】【解答】A.摩尔质量的单位为g·mol-1,A不符合题意;
B.摩尔质量以g·mol-1为单位时,数值上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B不符合题意;
C.1mol偏二甲肼的质量m=n×M=1mol×60g·mol-1=60g,C不符合题意;
D.1mol偏二甲肼的质量为60g,其所含的分子数为6.02×1023个,因此每一个偏二甲肼分子的质量约为,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摩尔质量的单位为g·mol-1;
B、摩尔质量以g·mol-1为单位时,数值上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
C、根据公式m=n×M计算其质量;
D、根据1mol偏二甲肼的质量和所含的分子数计算;
19.(2023高一下·昆明开学考)化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下列有关生活中的化学知识叙述错误的是( )
A.氯气与烧碱溶液或石灰乳反应都能得到含氯消毒剂
B.洁厕灵不能与“84”消毒液混用,原因是两种溶液混合会产生有毒的Cl2
C.过氧化钠可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是因其可以和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
D.漂白粉在空气中久置变质,是因为其中的CaCl2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CaCO3
【答案】D
【知识点】氯气的化学性质;钠的氧化物
【解析】【解答】A.Cl2与NaOH、Ca(OH)2反应生成的NaClO、Ca(ClO)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杀菌消毒,A不符合题意;
B.洁厕灵的主要成分是HCl,“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NaClO,二者混合可发生反应:ClO-+Cl-+2H+=Cl2↑+H2O,B不符合题意;
C.Na2O2能与H2O或CO2发生反应:2Na2O2+2H2O=4NaOH+O2↑、2Na2O2+2CO2=2Na2CO3+O2,因此Na2O2可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C不符合题意;
D.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CaCl2和Ca(ClO)2,久置的漂白粉,Ca(ClO)2能与空气中的CO2发生反应:Ca(ClO)2+H2O+CO2=CaCO3+2HClO,由于酸性HCl>H2CO3,因此CO2与CaCl2不反应,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反应生成的次氯酸盐具有氧化性,可用于杀菌消毒;
B、ClO-、Cl-在酸性条件下可反应生成Cl2;
C、Na2O2能与H2O或CO2反应生成O2,常用作供氧剂;
D、漂白粉中的Ca(ClO)2能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CaCO3和HClO;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0分
20.(2023高一下·昆明开学考)对于数以千万计的化学物质和为数众多的化学反应,分类法的作用几乎是无可代替的。
(1)Ⅰ.现有物质:①H2O ②Cu ③BaCO3④Fe(OH)3胶体 ⑤酒精 ⑥CO2⑦稀硫酸
以上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填序号,下同),属于电解质的是 。
(2)向④中逐滴滴加⑦,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3)Ⅱ.某白色粉末中可能含有、、,现进行以下实验:
①将部分粉末加入水中,振荡,有白色沉淀生成;
②向①的悬浊液中加入过量稀硝酸,白色沉淀消失,并有气泡产生;
③取少量②的溶液滴入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判断原白色粉末中肯定含有 ,可能含有 ,并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写两个即可)
【答案】(1)④⑦;①③
(2)先出现红褐色沉淀,后沉淀溶解
(3)CaCl2 、K2CO3;Ba(NO3)2;Ca2++CO32-=CaCO3↓ 2H++CaCO3=Ca2++CO2↑+H2O Ag++Cl-=AgCl↓ Ba2++CO32-==BaCO3↓ BaCO3+2H+=Ba2++CO2↑+H2O
【知识点】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常见离子的检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胶体的性质和应用
【解析】【解答】(1)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混合而成,因此上述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有④⑦。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上述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①③。
(2)往Fe(OH)3胶体中滴加稀硫酸的过程中,Fe(OH)3胶体发生聚沉,形成红褐色沉淀。后Fe(OH)3与H2SO4发生反应:2Fe(OH)3+3H2SO4=Fe2(SO4)3+3H2O,可观察到沉淀逐渐溶解,溶液变为黄色。
(3)由分析可知,原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CaCl2、K2CO3;可能含有Ba(NO3)2。步骤①中溶于水的过程中,CaCl2与K2CO3反应生成CaCO3沉淀和KCl,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2++CO32-=CaCO3↓。
步骤②中加入过量稀硝酸时,CaCO3沉淀逐渐溶解,生成Ca(NO3)2、H2O和CO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CO3+2H+=Ca2++H2O+CO2↑。
步骤③中加入AgNO3溶液的过程中,CaCl2与AgNO3反应生成AgCl沉淀和Ca(NO3)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g++Cl-=AgCl↓。
【分析】(1)混合物是指由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2)往胶体中滴加电解质溶液的过程中,胶体发生聚沉。再结合Fe(OH)3与H2SO4反应确定实验现象。
(3)将粉末溶于水中,形成白色沉淀,该白色沉淀可能为BaCO3或CaCO3,因此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K2CO3。取少量②中溶液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白色沉淀为AgCl沉淀,说明粉末中一定含有CaCl2。
21.(2023高一下·昆明开学考)如图为实验室制取纯净、干燥的氯气,并验证氯气性质的装置。其中E瓶放有干燥红色布条;F中为红色的铜网,其右端出气管口放有脱脂棉。
(1)装置C中盛装的溶液是 ,D中试剂的作用是 。
(2)E中的红色布条是否褪色? (填“是”或“否”),写出F中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3)H中的试剂为 ,用来吸收多余氯气。工业上常用廉价的石灰乳吸收工业氯气尾气制得漂白粉,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1)饱和食盐水;干燥氯气
(2)否;Cu + Cl2 CuCl2
(3)氢氧化钠溶液;2Cl2 + 2Ca(OH)2 = CaCl2 + Ca(ClO)2 + 2H2O
【知识点】氯气的化学性质;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1)由于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会使得生成的Cl2中混有HCl,Cl2不溶于饱和食盐水,但HCl可以,因此可用饱和食盐水除去Cl2中混有的HCl。Cl2从水溶液中出来后会带有水蒸气,可用浓硫酸进行干燥。因此装置C的试剂为饱和食盐水;装置D的的试剂为浓硫酸,用于干燥Cl2。
(2)E中的红色布条为干燥的,通入E中的Cl2也是干燥的,干燥的Cl2不具有氧化性,不能使红色布条褪色,因此E中红色布条不褪色。装置F中Cu与Cl2反应,生成CuCl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Cl2CuCl2。
(3)Cl2是一种有毒气体,可用NaOH溶液吸收,防止污染空气,因此装置H中的试剂为NaOH溶液。石灰乳的主要成分是Ca(OH)2,能与Cl2反应,生成CaCl2、Ca(ClO)2和H2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分析】此题是对实验室制取Cl2,以及氯气性质的考查。实验室中用加热MnO2和浓盐酸的方法制取Cl2,由于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使得生成的Cl2中混有HCl气体,可用饱和食盐水除去Cl2中混有的HCl,再用浓硫酸干燥Cl2。干燥的Cl2不具有漂白性,不能使红色布条褪色;Cl2与H2O反应后生成的HClO才具有漂白性,使红色布条褪色。Cl2具有氧化性,加热条件下能与Cu反应生成CuCl2。Cl2是一种有毒气体,可用NaOH溶液吸收,防止污染空气。
22.(2023高一下·昆明开学考)在某次实验中,要用 420mL 0.52 mol·L-1的NaOH 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1)实际配制时,应用托盘天平称取NaOH固体 g;
(2)欲配制该0.52 mol·L-1的NaOH溶液时需用的主要仪器有托盘天平(附砝码、镊子)、药匙、量筒、烧杯、胶头滴管、玻璃棒和 ;
(3)下列操作对所配浓度有何影响(填写字母)?偏大的有 ;
A.称量时用了生锈的砝码;
B.将NaOH放在纸张上称量;
C.NaOH在烧杯中溶解后,未冷却就立即转移到容量瓶中(假设:溶液的热胀冷缩程度大于容器)
D.往容量瓶转移时,有少量液体溅出;
E.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F.容量瓶未干燥即用来配制溶液;
G.定容后塞上瓶塞反复摇匀,静置后,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
【答案】(1)10.4g
(2)500 mL容量瓶
(3)A、C、E
【知识点】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解析】【解答】(1)容量瓶具有一定规格,常用容量瓶的容积有:100mL、250mL、500mL、1000mL。因此配制420mL容量,需用500mL容量瓶,所以所需NaOH固体的质量m=0.52mol·L-1×0.5L×40g·mol-1=10.4g。
(2)实验过程中还需要的仪器有500mL容量瓶。
(3)由物质的量浓度公式可知,若n偏大、或V偏小,则所配溶液浓度偏大;若n偏小、或V偏大,则所配溶液浓度偏小。
A、称量时用了生锈的砝码,所称得的NaOH固体的质量偏大,则n偏大,因此所配溶液的浓度偏大,A符合题意;
B、将NaOH放在纸张上称量,由于NaOH具有吸水性,会有部分NaOH残留在纸张上,使得n偏小,因此所配溶液的浓度偏小,B不符合题意;
C、NaOH溶解后未冷却就直接转移到容量瓶中,由于液体热胀冷缩,使得恢复至室温后,NaOH溶液的体积偏小,即V偏小,所配溶液的浓度偏大,C符合题意;
D、往容量瓶转移溶液时,少量液体溅出,则溶液中溶质减小,即n偏小,所配溶液的浓度偏小,D不符合题意;
E、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所得溶液的体积偏小,即V偏小,所配溶液的浓度偏大,E符合题意;
F、定容后,继续加水,所得溶液的体积偏大,即V偏大,所配溶液的浓度偏小,F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CE
【分析】配制420mL溶液时,需用500mL容量瓶,结合公式m=n×M=c×V×M计算所需NaOH固体的质量。分析错误操作对n、V的影响,结合公式确定实验误差。
23.(2023高一下·昆明开学考)如图是部分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根据下列要求回答问题:
(1)下列关于、(锫)、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
A.117号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93.5
B.和互为同位素
C.、表示两种原子、两种元素
D.上述元素都位于长周期中
(2)根据元素周期表结构推知,117号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
A.第七周期第ⅣA族 B.第七周期第ⅦA族
C.第六周期第ⅣA族 D.第六周期第ⅦA族
(3)117号元素Ts属于 (填“金属元素”或“非金属元素”),它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比砹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 (填“强”或“弱”);它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
(4)下列关于上述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判断正确的是________。
A.I、Cs和Cs放射性元素变成其他元素,发生了化学变化
B.he3分子和ha3分子结构相同
C.j元素与d元素组成化合物的颜色相同
D.加碘食盐中“碘”不是碘I
【答案】(1)A
(2)B
(3)非金属元素;弱;Ts2O7
(4)B;D
【知识点】元素、核素;同位素及其应用;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1)A、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不能直接由两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平均得到,应有Ts的所有核素,以及其百分率进行计算得到,A符合题意;
B、二者的质子数相同,但中子数不同,属于同种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B不符合题意;
C、二者的质子数不同,属于两种不同的元素,且属于两个不同的原子,C不符合题意;
D、上述三种元素都不在前三周期,都属于长周期元素,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2)118号元素为第七周期0族元素,因此117号元素为第七周期第ⅦA元素,A符合题意。
(3)117号元素为卤族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同主族非金属元素,电子层数越大,非金属性越弱,其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弱,因此Ts氢化物的稳定性比砹弱。非金属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等于其最外层电子数(O、F除外),因此Ts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Ts2O7。
(4)A、元素的转化,属于物理变化,A不符合题意;
B、PH3、PF3的组成和结构相似,因此二者的分子结构相同,B符合题意;
C、CuO为黑色固体,Cu2O为红色固体,二者的颜色不同,C不符合题意;
D、加碘盐中的“碘”是指碘元素,不是碘单质,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D
【分析】(1)A、核素所占百分率未知,无法计算其相对原子质量;
B、同位素是指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一类原子;
C、核电荷数(或质子数)相同的,为同一种元素;
D、前三周期为短周期元素;
(2)第118号元素为第七周期0族元素,据此确定117号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3)结合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分析。
(4)A、元素的转化,属于物理变化;
B、he3、ha3的化学式为PH3、PF3;
C、j元素与d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为Cu2O、CuO;
D、加碘盐中的“碘”是指碘元素;
24.(2023高一下·昆明开学考)
(1)(Ⅰ)下列图示中,A为一种常见的单质,B、C、D、E是含A元素的常见化合物,它们的焰色反应均为黄色。
请填写下列空白:
以上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有 (填写编号)。
(2)写出A→C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B→D的化学方程式:
(3)(Ⅱ)某校科学兴趣小组探究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是否有氧气生成;设计了下图的实验装置。B中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E为收集氧气装置。
装置B的作用是 ,
【答案】(1)①②③④
(2)2Na+2H2O=2Na++2OH-+H2↑;2Na2O2+2CO2=2Na2CO3+O2
(3)除去CO2中的HCl气体
【知识点】钠的重要化合物;无机物的推断;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解析】【解答】(1)反应①、反应②中都有单质Na参与反应,因此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反应③、反应④中反应生成O2,有单质生成,因此也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反应⑤、反应⑥中各元素化合价都不变,都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因此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有①②③④。
(2)由分析可知,A转化为C的反应为Na与H2O的反应,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2Na++2OH-+H2↑。
B转化为D的反应为Na2O2与CO2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
(3)探究CO2与Na2O2反应是否有O2生成,则进入玻璃管中的气体只能含有CO2,因此实验过程中,应除去CO2中混有的HCl和水蒸气。因此装置B的作用是除去CO2中混有的HCl,装置C的作用是干燥CO2。
【分析】A是一种常见单质,既能与O2反应,也能与H2O反应,且Na与O2反应生成的B,能与CO2反应,因此B为Na2O2,A为Na。C为NaOH。Na2O2与CO2反应生成Na2CO3和O2,因此D为Na2CO3。NaOH与过量CO2反应生成NaHCO3,因此E为NaHCO3,NaHCO3受热分解,产生Na2CO3。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