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第四单元 语文要素
这种古怪的小动物,真让人觉得可爱。
中心句
默读课文,说说为什么“我”一开始“讨厌母鸡”,后来却“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课后第1题)
默读课文,举例说说可以从哪些地方看出作者非常喜欢猫,再把你的体会有感情地读出来。 (课后第2题)
我们先来看看作者对大猫的喜爱
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在不叫的时候,它还会咕噜咕噜地给自己解闷。这可都凭它的高兴。
这一自然段中,哪些语句表现了猫的温柔可亲?
冒号表示下面写猫的温柔可亲
从“小梅花”我体会到……
拟人即把物当做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等。
好处形象地表现事物特征,鲜明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语言亲切感人。
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完成句子。
1.母鸡在院子里( )地( )。
2.母鸡在鸡窝里( )地( )。
到下蛋的时候,它差不多是发了狂,恨不能让全世界都知道它这点儿成绩;就是聋人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了。
讽刺了母鸡的炫耀。聋子本来是不怕吵的,作者用“就是聋子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了”,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讨厌母鸡的情绪。
夸张
一起来总结:“我”之前“一向讨厌母鸡”的原因。
讨
厌
无病呻吟
欺软怕硬
拼命炫耀
分
总
13《猫》也运用了这种写法!
老舍先生用词很严谨,他写母鸡“负责、慈爱、勇敢、辛苦”,母鸡真的就是这样。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课后第2题)
《猫》和《母鸡》都是老舍先生的作品。比一比,说说两篇课文在表达上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
(课后第3题)
1.都有过渡部分,结构都非常清晰。
《猫》写了猫的性格古怪和淘气可爱,由两部分构成;并以“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为过渡句,将两部分内容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母鸡》分为母鸡孵鸡雏以前和孵出鸡雏以后两部分,以过渡段使文章浑然一体。
相同点
2.采用的都是总分段式。
采用总分来表现小动物特点时,这两篇文章都是通过点滴小事生动具体的进行描写。
3.在语言的运用上
都是生活化的语言风格,生动鲜明而又通俗易懂。
1.在情感的表达上
《猫》表达作者的喜爱之情
《母鸡》情感上产生变化:“讨厌”到“不敢讨厌”。
2.在叙述动物的特点上
《猫》先写“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再具体写它的表现。
《母鸡》先写“我一向讨厌母鸡”,再写它令人生厌的三个方面。
不同点
作者用“不敢”来表明自己对母鸡情感的变化。他此时已不是简单的喜欢,而是对母爱的一种纯洁、神圣的尊敬,是情感的升华。
如何理解最后一句话“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看到下面这幅雨中护鸡图,请你发挥想象,以“母子之情”为主题,画一幅画,并简要描述你的画。
当我心情难过的时候,妈妈总会伸出双手,抱着我,开导我,抚慰我受伤的心灵。
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 (罗曼·罗兰)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
(但丁)
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米尔)
拓展延伸
描写母爱的名言
一、下面的句子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到下蛋的时候,它差不多是发了狂,恨不能让全世界都知道它这点儿成绩;就是聋子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了。 ( )
2.发现了一点儿可吃的东西,它咕咕地紧叫,啄一啄那个东西,马上便放下,让它的儿女吃。
( )( )
比喻
拟人
夸张
课堂演练
鹅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
过渡段
承接上文:鹅的高傲。
引起下文:高傲的表现。
一起来看看鹅“高傲”的三种具体表现吧!
反语:即就是正话反说,似贬实褒。
本文中“鹅老爷”“架子十足”等词表面上是贬义,实质上流露出作者对大白鹅的喜爱之情。
好处:运用反语可以使情感表达得更加鲜明,语言也更加幽默风趣。
反语
请你也写一写运用了反语的句子吧!
仿写
弟弟把花瓶打碎了,妈妈说:“瞧你干的好事!”
这只小狗干抢鸡食这种勾当的时候,从不偷偷摸摸,总是从从容容,无比坦荡。
读下面的“阅读链接”,和课文《白鹅》比一比,说说两位作家笔下的鹅有什么共同点,再体会两篇文章表达上的相似之处。
(课后第4题)
阅读链接:白公鹅
提示:这两篇都是描写鹅的特点,我们可以从描写方法、修辞、写作方法等等方面分析这两篇文章表达上的相似之处。
不同点 《白鹅》
《白公鹅》
线索更加清晰,它以过渡段统领全文,再从叫声、步态和吃相上叙述鹅高傲的特点。
共同点
先介绍鹅的特点,再具体描写。
以“海军上将”突出鹅的派头,接着描写这只白公鹅走路“慢条丝理、不慌不忙”和争抢浅水滩的趣事
行文结构
不同点 《白鹅》
《白公鹅》
运用反语来表达对鹅的喜爱之情。
共同点
注重拟人手法的运用
“海军上将的派头”等风趣的语言体现对白公鹅的满心喜爱之情。
描写方法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