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17 我变成了一棵树
17 我变成了一棵树
1 想象力有两种:无中生有式想象和心想事成式想象。
2 怎样去想象?有复制型想象和创造型想象。创造型想象让想象更奇特。
3 阅读理解,本身就是想象力。
《我变成了一棵树》是哪种想象力?为什么?
想象力=无中生有
=心想事成
默读课文,段前标出自然段序号。
再和同桌说说你觉得哪些想象有意思。
预习一
作者是怎么创造想象的,根据“起因、经过、结果”把全文分成三部分。
预习二
【起因】“我”为什么变成了一棵树?
【经过】“我”变成树后,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结果】“我”变回去没有,为什么?
1 “英英,吃饭了!”
2 我在树下玩得好好的,一点儿都不想吃饭。
3 “英英,吃饭了!”妈妈的嗓门又大了许多。
4 我真希望变成一棵树,这样就没人在你玩的时候叫你吃饭了。我心里想着,就觉得身上痒痒的,低头一看,发现许多小树枝正从我身上冒出来。呀,我真的变成了一棵树!
“我”为什么变成了一棵树?【起因】
5 你猜,我变的树上会长什么 当然不是苹果啦,梨也不对——对了,鸟窝!
6 我变的树上长满了各种形状的鸟窝:三角形的、正方形的,还有长方形的、圆形的、椭圆形的、菱形的……风一吹,它们就在枝头跳起了舞。
7 我会请小白兔、小刺猬、小松鼠、小鸭子、小鳄鱼、小狐狸住在里面,如果你喜欢也可以住进来。
8 你怎么住进来 别担心,我会弯下腰,让鸟窝离你很近很近,你只需轻轻一跳或者轻轻一爬,就像平时上你的小床那么容易。
“我”变成树后的快乐。【经过之一】
9 傍晚的时候,妈妈背着一个大包过来了,我的心嗵嗵地跳着,震得树上的鸟窝都一动一动的,发出丁零丁零的声音。
10 “你好!” 妈妈向我点了点头,“请问我可以住在那个三角形的鸟窝里吗 ”
11 她不知道我变成了树! 我有点儿高兴,又有些失望。一些树枝轻轻地垂下, 妈妈顺着这些树枝爬了上来,坐在那个三角形的鸟窝里。
12 妈妈打开背包,从里面拿出好多东西:巧克力、香肠、面包、花生、牛奶……她把它们分给小动物们。他们一起在我的鸟窝里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
妈妈来鸟窝做客,给小动物们分食物。【经过之二】
13 “咕噜噜……”我的肚子里发出一种怪怪的声音,把他们吓了一跳。他们也只是奇怪地互相望了一眼,又继续吃起来。
14 “咕噜噜……”我肚子里的声音越来越响了。这时候,我开始想念家里那些香喷喷的饭菜,好像还看见爸爸正在大口大口地啃着一块糖醋排骨。天哪,那可是我最喜欢吃的东西!
15 “咦,下雨了。”小狐狸抬头望了望,可天空中一丝乌云都没有。
16 “是你的牛奶打翻了吗 ”小鳄鱼问小松鼠。
17 “你看,这不好好的嘛。”
18 “那么,可能是一只虫子撒的尿。”
19 “不对,是大树在哭。”小白兔发现了树干上不断往下滴的水珠。
20 唉,变成了树真麻烦。他们连水珠是从我的嘴巴里流出来的都不知道。
变成树也有坏处,我馋得直流口水。【经过之三】
21 “小馋猫,肚子饿了,对吧?英英!”妈妈说话了,还对我眨了一下眼睛。
22 噢,最了解我的人到底还是妈妈。
23 哎呀,她是怎么知道我的秘密的
妈妈知道了“我”变成树的秘密。【结果?】
结果是:
变成树真的很好玩,但肚子饿却告诉我自己是一个孩子。这样一想,我就又变回了人,跟着妈妈回家去吃饭。
我变成了一棵树
起因(1-4)
妈妈叫我吃饭,
我贪玩不想吃,
产生变树愿望。
经过(5-8)
我变成了一棵树,
树上长满了鸟窝,
小动物们都来了,
我非常快乐。
发展(9-12)
妈妈也来了,
她把食物分给小动物吃。
高潮(13-20)
变成树也有坏处,
只能看着流口水。
结果(21-23)
我又变成小孩,
高高兴兴回家吃饭。
如果你也会变,你想变成什么?变了以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提醒:
加一个起因,变成什么的原因!)
预习三
《宇宙的另一边》是无中生有式想象;《我变成了一棵树》是心想事成式想象;
《一支铅笔的梦想》和《尾巴它有一只猫》又是哪种类型的想象呢?
怎样创造型地去想象,让想象的世界更奇特?
1 想象出一个全新的事物,全新的地方……
2 想象自己因为某种原因而变成某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