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单元练习卷
一、选择题
1.新闻经常报道世界某一地区战事不断,有人说它是为“油”而战,有人说它是为“水”而战,还有人说它是为“宗教”而战.有关这个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地处三洲五海之地,战略位置极为重要
B.石油主要输往东亚、北美洲、欧洲西部等国家和地区
C.耶路撒冷是伊斯兰教、基督教、佛教的圣城
D.大部分地区气候干燥,河流稀少,水资源匮乏
2.下列关于亚洲的地理位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全部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B.跨寒温热三带,主要位于热带
C.濒临三大洋,西与欧洲相连
D.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南美洲相望
3.在亚洲境内,赤道穿过的地区属于( )
A.热带沙漠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
4.读图可知,受地形的影响,亚洲东部的河流大多流入( )
A.太平洋 B.印度洋 C.北冰洋 D.大西洋
5.世界上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地区是( )
A.亚洲 B.欧洲 C.非洲 D.北美洲
6.亚洲不同地区居民生活的差异巨大,深受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下列对四地判读不正确的是( )
A.图①中有骆驼、帐篷,说明该地区气候干燥,所以图①位于西亚地区
B.图②中有驯鹿、雪橇,说明该地区气候寒冷,所以图②位于北亚地区
C.图③中有小船,说明该地区降水丰富,所以图③位于南亚地区
D.图④中有马、蒙古包,说明该地区是草原地区,所以图④位于东南亚地区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南北纬30°是太阳直射最南最北的纬线
B.北纬40°与西经110°的交点位于亚洲境内
C.等温线较密集处,说明该地温差大
D.南半球陆地一年中最高气温出现在2月
8.亚洲东部典型的气候类型是( )
A.雨林气候
B.沙漠气候
C.草原气候
D.季风气候
9.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大洲是
A.亚洲 B.大洋洲 C.南美洲 D.非洲
10.下列河流与注入海洋对应正确的是( )
A.恒河——太平洋 B.长江——印度洋
C.印度河——大西洋 D.叶尼塞河——北冰洋
读“亚洲地形图”与“亚洲气候类型图”,回答下面11-12小题。
11.上右图中能反映亚洲地势特点和河流流向特点的组合是( )
A.甲、丙 B.乙、丙 C.甲、丁 D.乙、丁
12.关于亚洲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具有明显的海洋性特征,冬季温和,夏季凉爽,全年降水比较均匀
B.具有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和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的特点
C.具有从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向东部温带大陆性气候过渡的特点
D.具有从东部温带海洋性气候向西部温带季风性气候过渡的特点
某学校地理小组以亚洲为例探究地形、气候和河流之间的关系。图是该小组探究时使用的亚洲地形简图和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13-15小题。
13.下列符合俄罗斯鄂毕河水文特征的是( )
A.水量小 B.无结冰期 C.有凌汛现象 D.含沙量大
14.在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中,A地气温比B地低,其主导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 D.人类活动
15.亚洲的许多大河,上游流经山区的地方流速快,多峡谷,下游流速缓慢,多平原。这种现象表明____(自然因素)对地形有塑造作用。( )
A.地形 B.河流 C.气候 D.植被
读下图,完成下面16-17小题。
16.亚洲地跨热量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热带和温带 B.热带、温带和寒带
C.寒带和温带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17.亚洲占据了亚欧大陆的大部,北、东、南三面环绕着
A.北冰洋、大西洋、印度洋 B.大西洋、北冰洋、印度洋
C.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 D.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下图为世界主要梯田分布及云南哈尼梯田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18-20小题。
18.图中梯田主要分布在
A.南半球的高纬度地区 B.北美洲和大洋洲的沿海地区
C.亚欧大陆的中低纬度 D.西半球的热带地区
19.修建梯田是人类利用自然环境的一种方式,主要改造的自然地理要素是
A.气温 B.降水 C.河流 D.地形
20.云南哈尼梯田修建历史悠久,规模巨大,景色壮观,现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当初修建梯田的主要目的是
A.发展旅游 B.扩展耕地 C.便于运输 D.传承文化
二、解答题
21.读亚洲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是______洋,B是______洋,C是______山脉。山脉C是亚洲和______洲的分界线之一。
(2)由图可见,亚洲河流多发源于中部,呈______状流向周边海洋。
(3)甲地的纬度是______,经度是______。同一时刻,甲、乙两地气温较高的是______地,造成两地气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纬度位置或海陆位置)。
(4)亚洲广大的内陆地区是______气候。
22.七年级两位同学搜集了亚洲大陆部分高原、平原及河流分布图资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海洋A是:___________;分界线B是:_______(运河);C和D所代表的地形区分别是:_______平原;__________高原。
(2)观察图片信息可归纳出亚洲地势特征是____________。
(3)亚洲内陆分布着世界范围最广的_____________气候。
(4)E是______河,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一条河流,最终注入________洋。
23.读亚洲局部地区图,回答问题:
(1)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是________。
(2)根据图中①—⑧河流的流向,分析亚洲的地势特征________。
(3)图中B海湾附近是世界石油资源最丰富的地区,该资源运往东亚经过的A是________(海峡)。
(4)河流①、②流经的国家是________。
(5)河流③注入________洋。
参考答案:
1.C
【详解】西亚地区石油资源丰富,石油主要输往东亚、北美洲、欧洲西部等国家和地区,为争夺石油,国家之间战事不断,西亚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气候干燥,降水稀少,水资源缺乏,为争夺水源也经常爆发战争,耶路撒冷被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都看做“圣城”。故C符合题意。
2.C
【详解】亚洲大部分位于赤道以北、20°W以东、160°E以西,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故A不正确;从纬度位置来看,亚洲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跨寒、温、热三带;其中大部分位于北温带,故B不正确;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故C正确;亚洲西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与欧洲分界,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故D不正确;故选C。
3.D
【详解】赤道穿过非洲、亚洲、大洋洲和南美洲,穿过了亚洲的马来群岛,该地区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属于终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故选D。
4.A
【详解】亚洲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亚洲东部河流主要为自西向东流,大多注入太平洋,A正确;南部河流大多注入印度洋,北部河流大多注入北冰洋,没有河流注入大西洋,BCD错误。故选A。
5.A
【详解】世界上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地区是亚洲的东部和南部,因亚洲东临世界最大的太平洋,南临印度洋,背靠最大的亚欧大陆,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最明显,使亚洲的季风气候显著,欧洲和非洲没有季风气候,北美洲的季风气候分布范围很小,故选A。
6.D
【详解】图①中有骆驼、帐篷,说明该地区气候干燥,所以图①位于西亚地区,这句话对; 图②中有驯鹿、雪橇,说明该地区气候寒冷,所以图②位于北亚地区, 这句话对; 图③中有小船,说明该地区降水丰富,所以图③位于南亚地区,这句话对; 图④中有马、蒙古包,说明该地区是草原地区,所以图④应位于西北地区,而不是东南亚地区,这句话不正确;故答案选D.
7.C
【详解】南北纬23.5°是太阳直射最南最北的纬线,即南北回归线,A错误;亚洲的纬度范围为81°N~11°3′S,经度范围为26°E~ 169°W,所以北纬40°与西经110°的交点并不位于亚洲境内,B错误;等温线较密集处,说明该地温差大,C正确;南半球陆地一年中最高气温出现在1月,海洋最高温出现在2月,D错误。故选C。
8.D
【详解】亚洲东部典型的气候类型是季风气候,主要有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9.A
【详解】世界七大洲中,亚洲东临最大的太平洋,南临印度洋,背靠最大的亚欧大陆,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东部、东南部和南部是典型的季风气候,故选A。
10.D
【详解】恒河自西北向东南注入印度洋的孟加拉湾,故A错误。
长江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故B错误。
印度河至东北向西南注入印度洋的阿拉伯海,故C错误。
叶尼塞河自南向北注入北冰洋,故D正确。
故选:D。
11.亚洲的地势是中间高、四周低,地形剖面图与乙图相符,受地势的影响,亚洲的河流多由中间呈放射状流向四周,与丙图的流向图相符,故选B。
12.亚洲南北跨纬度广、东西跨距最长、地势上高低起伏大,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明显,季风气候显著,大部分地区离海远,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故选B。
13.俄罗斯鄂毕河从纬度较低地区流向纬度高的地区,长度长,夏季冰雪融水多,水量较大,冬季长而寒冷,结冰期长,有凌汛现象,含沙量小,所以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4.读图可知,AB两地纬度差异不大,图中A是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地区,海拔高,气温低,B是西亚,地势低,气温高,所以影响两地气温的主导因素是地形。与海陆位置和人类活动的关系不大。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5.联系实际可知,亚洲许多大河在上游地区流经山区、落差大,流速快,冲击形成了很多峡谷,在下游地区,水流速度慢,泥沙沉积,冲击形成了很多平原。由此表明河流对地形有塑造作用。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6.读图可知,亚洲的经纬度范围是26°E~169°E,10°S~80°N。赤道、北回归线和北极圈都穿过,地跨寒、温、热三带,故答案选B。
17.读图可知,从海陆位置来看,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故答案选C。
18.读图可知,图中梯田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的中低纬度地区,故选C。
19.梯田是在丘陵山坡地上沿等高线方向修筑的条状阶台式或波浪式断面的田地,主要改造的自然环境要素是地形;故选D。
20.梯田主要改造的农业区因素是地形,当初修建梯田的主要目的是保持水土,同时为改变人多地少的现状,修建梯田还可以增加耕地面积;故选B。
21.(1)读图可知, 图中A是太平洋,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 B是北冰洋,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洋; C是乌拉尔山脉.山脉C是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之一。
(2)根据亚洲地形可知,亚洲中间高,四周低。亚洲河流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辐射状流向周边海洋。
(3)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甲地的纬度是20°N,经度是100°E.同一时刻,甲地纬度位置低,气温较高,乙地纬度位置高,气温较低,造成两个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亚洲内陆地区远离海洋,水汽难以到达,形成了温带大陆性气候。
22. (1)图中A位于亚欧大陆以北,为北冰洋;图中B位于亚洲西南,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图中C位于北亚的西部,为西西伯利亚平原;D位于南亚的印度半岛,为德干高原。
(2)结合图例和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四周可判断出,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3)亚洲内陆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是世界范围最广的气候。
(4)图中E位于中南半岛,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为湄公河,自北向南注入太平洋。
23. (1)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是白令海峡。
(2)根据图中①—⑧河流的流向,①、②分别是黄河、长江,分别注入渤海、东海;③是湄公河,向南注入南海,④为印度河,向南注入印度洋;⑤、⑥、⑦分别是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向北注入北冰洋,⑧为黑龙江向东注入太平洋,故可以判断亚洲的地势特征为中部高、四周低。
(3)图中B海湾为波斯湾,其附近是世界石油资源最丰富的地区,该资源运往东亚经过的A是马六甲海峡。
(4)河流①、②分别为黄河、长江,其流经的国家是中国。
(5)河流③为湄公河,注入太平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