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鲁教版(五四学制)六年级下册8.3撒哈拉以南非洲同步测试(能力卷)(原版卷+解析卷)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地理鲁教版(五四学制)六年级下册8.3撒哈拉以南非洲同步测试(能力卷)(原版卷+解析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3-29 11:16:49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鲁教版(五四学制)六年级下册8.3撒哈拉以南非洲同步测试(B)(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有关非洲自然地理的叙述,错误的是
A.非洲是世界上国家最多的大洲
B.非洲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
C.非洲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沙漠和盆地
D.非洲有“高原大陆”、“热带大陆”的别称
2.下列地理特征不属于非洲的是( )
A.高原大陆 B.热带大陆 C.富饶大陆 D.湿润大陆
3.撒哈拉以南非洲是世界上粮食短缺严重的地区,主要原因是( )
A.粮食产量低,且逐年下降 B.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恶劣
C.耕地太少,粮食总量少 D.粮食产量增长的速度远低于人口增长速度
4.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土地肥力下降、草原退化,沙漠面积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 )
A.风力过大,吹走了地表土 B.工业十分发达,污染严重
C.大量砍伐森林,开垦草原,过度放牧 D.大量开发矿产,破坏了土地
5.人口自然增长率居世界首位的大洲是( )
A.非洲 B.亚洲 C.南美洲 D.大洋洲
6.关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向发达国家出口的商品,叙述错误的是( )
A.矿产
B.汽车
C.林木
D.牲畜
7.导致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生态环境逐步恶化的根本原因是
A.长期的殖民统治
B.本区快速发展的经济
C.气候炎热,旱灾频发
D.人口增长过快,滥垦乱伐、过度放牧
8.非洲东部近30年来,至少每平均10年会出现一次饥荒。最近一次是2011年,受灾人数高达1240万。除了人为因素外,还与当地哪项气候特征关系密切
A.气候复杂 B.全年炎热
C.降水年际变化大 D.降水地区分布不平衡
9.“鸵鸟在散步,河马在戏水,长颈鹿伸着脖子在吃树梢上的嫩叶,还有凶猛的狮子在追逐斑马。”可以看到上述景象的大洲是
A.A B.B C.C D.D
10.撒哈拉以南非洲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雨林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11.读世界典型自然景观分布示意略图,某旅游者在游记中写道:“烈日下,成群的斑马在草原上奔走,不远处有几只幼狮在母狮周围嬉戏。”该游记描述的地区可能在图中的哪个自然景观区(  )
A.① B.②
C.③ D.④
12.“黑种人的故乡”是指(  )
A.非洲北部 B.撒哈拉以南非洲
C.拉丁美洲 D.亚洲东部
13.有“高原大陆”、“热带大陆”、“富饶大陆”美称的大洲是(  )
A.亚洲
B.南美洲
C.北美洲
D.非洲
14.非洲小朋友汤姆,写信给滨州的小华同学,介绍其家乡的情况,信中特别提到他的家乡种有大面积的可可,其他农作物很少,当地人们靠出售可可的钱购买粮食,汤姆家乡的经济特点是(  )
A.加工贸易为主的经济 B.工矿业为主的经济 C.进口﹣加工﹣出口的经济 D.单一产品经济
15.第十九届世界杯足球赛是首次在非洲举行的世界杯,来自世界各地的32支球队,进行64场比赛决定冠军队伍。承办2010年世界杯足球赛的非洲国家是(  )
A.喀麦隆 B.南非 C.尼日利亚 D.埃及
二、解答题
16.非洲是世界古人类和古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中国和非洲友谊源远流长。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非洲因为有赤道穿过其中部,气候大致呈____分布。
(2)乞力马扎罗山位于赤道附近,但山顶终年积雪,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
(3)东非大裂谷被称为“地球表面最大的伤疤”,沿裂谷分布着许多火山、湖泊和温泉。裂谷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板块的____(挤压或张裂)运动。
(4)东非高原每年都会上演动物迁徙的壮观景象。图中甲、乙分别是两个国家公园的降水量柱状图,符合塞伦盖蒂国家公园降水量的状况是____(甲或乙)。
(5)中非之间的相互合作称为____(南北对话或南南合作)。
(6)图中界线④以南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这里矿产资源丰富,产量居世界首位的贵重金属矿产有____,但经济生产中只生产和出口一种或几种经济作物和矿产品,形成“____”的经济特点,在国际贸易中常处于不利地位。
17.非洲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历史上,黑种人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繁衍生存,曾建立过-些文明国家,创造了独特而又极具活力的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做出了重要贡献。读“非洲简图”及“撒哈拉以南非洲气候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读图1,图中字母A所代表的大洋是________洋,字母J所代表的海洋是________海,字母I代表的是世界第-长河________河。
(2)图2中B区域某地年内气温和降水量变化如图所示,判断该地是________气候类型。赤道穿过的A区域气候类型是________。观察图2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看出:非洲的气候大致以________(纬线)为轴,南北________(选填“均匀”或“对称”)分布。
(3)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形以________为主;该地区面积最大的自然景观为________(选填“热带雨林”或“热带草原”或“热带沙漠”)。
(4)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资源丰富,素有“________”之称,但经济发展缓慢,原因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过去长期遭受殖民统治,主要出口________产品,进口工业制成品。这些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处于________ (选填“有利”或“不利”)地位。
18.联合国机构联合报告《非洲粮食安全和营养区域概况》显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约有20%的人口处于食物不足状态。下图为某地理兴趣小组搜集的相关资料,对本区的“人口—粮食—环境问题”进行探究学习。
(1)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面积最大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该气候________类型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大,极易产生________(灾害),粮食产量不稳定。
(2)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人口________高,人口增长过快。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引发了当地“人口—粮食—环境”的恶性循环。下图为该地区人地关系示意图,请将下列选项前的字母填入方框,完成示意图。
① ______ ,② ______ ,③ ______ ,④ _______ ,⑤ _______
A.开垦荒地 B.人均耕地少 C.自然灾害频发 D.土地退化
E.植被遭到破坏 F.粮食产量低
(3)兴趣小组提出一些协调人地关系的建议,请帮助他们按照由主到次的顺序排序。
① ______ ② _______ ③ ________
A.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B.保护生态环境,减轻自然灾害
C.大力发展粮食生产,解决食物短缺问题
D.尽快走出殖民经济的阴影,建立完善的民族经济体系
E.加强团结合作,减少种族纠纷和部落冲突
F.引进人才和技术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鲁教版(五四学制)六年级下册8.3撒哈拉以南非洲同步测试(B)(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有关非洲自然地理的叙述,错误的是
A.非洲是世界上国家最多的大洲
B.非洲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
C.非洲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沙漠和盆地
D.非洲有“高原大陆”、“热带大陆”的别称
【答案】B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详解】非洲是世界上国家最多的大洲,位于东半球的西部,地跨赤道南北。它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及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相望,东北与亚洲之间隔着狭长的红海,并以苏伊士运河为陆上分界;亚洲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山地和高原约占总面积的3/4,全洲平均海拔950米,是除南极洲以外海拔最高的大洲;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沙漠是撒哈拉沙漠,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盆地是刚果盆地,它们都位于非洲;非洲大陆高原面积广大,海拔500~1000米的高原占全洲面积60%以上,被称为“高原大陆”,由于赤道从中穿过,具有大面积的热带地区,又有“热带大陆”的别称,故本题选B。
2.下列地理特征不属于非洲的是( )
A.高原大陆 B.热带大陆 C.富饶大陆 D.湿润大陆
【答案】D
【详解】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有“高原大陆”称号,A正确。非洲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有“热带大陆”称号,故B正确。矿产资源丰富,有“富饶大陆”称号,故C正确。该大洲以热带草原和热带沙漠气候为主,是干旱大陆,故D错误。故选D。
3.撒哈拉以南非洲是世界上粮食短缺严重的地区,主要原因是( )
A.粮食产量低,且逐年下降 B.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恶劣
C.耕地太少,粮食总量少 D.粮食产量增长的速度远低于人口增长速度
【答案】D
【分析】撒哈拉以南非洲长期受到殖民统治,现在虽然独立但难以摆脱殖民统治的阴影,经济以出口初级产品为主的单一的商品经济,是目前世界上经济最落后的地区,被称为“被世界遗忘的角落”。
【详解】非洲是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一洲,人口的快速增长造成了粮食的极度短缺,粮食产量增长的速度远低于人口增长速度,为了满足粮食需要,不断的滥垦乱伐、过度放牧,破坏生存的环境,现阶段人口、粮食、环境是非洲面临的巨大问题,其中最严重的问题是人口问题,该问题又是粮食和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形成恶性循环。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口、粮食、环境问题,理解解答即可。
4.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土地肥力下降、草原退化,沙漠面积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 )
A.风力过大,吹走了地表土 B.工业十分发达,污染严重
C.大量砍伐森林,开垦草原,过度放牧 D.大量开发矿产,破坏了土地
【答案】C
【详解】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分布最广的是热带草原,由于该区域人口增长快,对粮食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人们开始毁林开荒、开垦草原,扩大耕地面积,过度放牧等造成生态破坏、草原退化、土地肥力下降,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口、粮食、环境问题。
5.人口自然增长率居世界首位的大洲是( )
A.非洲 B.亚洲 C.南美洲 D.大洋洲
【答案】A
【分析】根据世界人口的增长和人口问题,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人口自然增长率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关系;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和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较慢;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和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较高;非洲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结合题意。故选A。
【点睛】考查世界人口的增长和人口问题。
6.关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向发达国家出口的商品,叙述错误的是( )
A.矿产
B.汽车
C.林木
D.牲畜
【答案】B
【详解】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物产丰富,出口的多半是原料和半成品等初级产品,矿产、林木、牲畜都是初级产品,汽车是工业制成品,故B符合题意。
7.导致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生态环境逐步恶化的根本原因是
A.长期的殖民统治
B.本区快速发展的经济
C.气候炎热,旱灾频发
D.人口增长过快,滥垦乱伐、过度放牧
【答案】D
【详解】非洲是世界上人口增长最快的大洲。人口增大过快,为了获取粮食,对森林和草原过渡的开垦,导致环境恶化和自然灾害频发生。A、B、C与题意不符,故选D。
8.非洲东部近30年来,至少每平均10年会出现一次饥荒。最近一次是2011年,受灾人数高达1240万。除了人为因素外,还与当地哪项气候特征关系密切
A.气候复杂 B.全年炎热
C.降水年际变化大 D.降水地区分布不平衡
【答案】C
【详解】非洲东部属于热带草原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对农业生产影响大,因此出现大范围饥荒,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9.“鸵鸟在散步,河马在戏水,长颈鹿伸着脖子在吃树梢上的嫩叶,还有凶猛的狮子在追逐斑马。”可以看到上述景象的大洲是
A.A B.B C.C D.D
【答案】A
【详解】图中A为非洲,B为北美洲,C为南美洲,D为南极洲。“鸵鸟在散步,河马在戏水,长颈鹿伸着脖子在吃树梢上的嫩叶,还有凶猛的狮子在追逐斑马。”是典型的非洲热带草原景观。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点睛】本题考查世界主要自然景观及其分布概况。热带雨林气候其景观是树木高大茂密;热带沙漠气候区终年干旱、沙漠广布;地中海气候区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为主;稀树草原、斑马成群是典型的热带草原气候区的自然景观。
10.撒哈拉以南非洲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雨林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答案】C
【详解】撒哈拉以南非洲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其特点是终年高温,降水分干湿两季。
11.读世界典型自然景观分布示意略图,某旅游者在游记中写道:“烈日下,成群的斑马在草原上奔走,不远处有几只幼狮在母狮周围嬉戏。”该游记描述的地区可能在图中的哪个自然景观区(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B
【详解】根据题中描述可判断该地区为非洲热带草原气候区的景观。图中①位于非洲热带沙漠气候区,②位于非洲热带草原气候区,③位于亚洲的热带雨林气候区,④位于南美洲的热带雨林气候区,故选择答案B。
12.“黑种人的故乡”是指(  )
A.非洲北部 B.撒哈拉以南非洲
C.拉丁美洲 D.亚洲东部
【答案】B
【分析】根据世界主要人种及其分布地区的知识解答即可: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非洲北部、亚洲的西部和南部及大洋洲;黄色人种主要发布在亚洲东部,美洲的印第安人和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也属于黄色人种;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其中撒哈拉以南非洲被称为黑种人的故乡。
【详解】黑种人的故乡是指撒哈拉以南非洲,该地区的黑色人种占90%以上。依据题意。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世界主要人种及其分布地区。
13.有“高原大陆”、“热带大陆”、“富饶大陆”美称的大洲是(  )
A.亚洲
B.南美洲
C.北美洲
D.非洲
【答案】D
【详解】非洲大陆高原面积广大,占全洲面积的60%,被称为“高原大陆”, 由于非洲大部分处于南北回归线之间,气候普遍暖热,有“热带大陆”之称; 非洲地域辽阔,物产丰富多样,被誉为“富饶大陆”.故答案选D.
14.非洲小朋友汤姆,写信给滨州的小华同学,介绍其家乡的情况,信中特别提到他的家乡种有大面积的可可,其他农作物很少,当地人们靠出售可可的钱购买粮食,汤姆家乡的经济特点是(  )
A.加工贸易为主的经济 B.工矿业为主的经济 C.进口﹣加工﹣出口的经济 D.单一产品经济
【答案】D
【详解】非洲受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长期侵略、压迫和掠夺,大部分国家为单一的商品经济,主要依靠生产和输出一种或几种矿产原料或农产品来维持国民经济,发展水平落后,故选项D符合题意。
15.第十九届世界杯足球赛是首次在非洲举行的世界杯,来自世界各地的32支球队,进行64场比赛决定冠军队伍。承办2010年世界杯足球赛的非洲国家是(  )
A.喀麦隆 B.南非 C.尼日利亚 D.埃及
【答案】B
【详解】承办2010年世界杯足球赛的非洲国家是南非。
二、解答题
16.非洲是世界古人类和古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中国和非洲友谊源远流长。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非洲因为有赤道穿过其中部,气候大致呈____分布。
(2)乞力马扎罗山位于赤道附近,但山顶终年积雪,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
(3)东非大裂谷被称为“地球表面最大的伤疤”,沿裂谷分布着许多火山、湖泊和温泉。裂谷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板块的____(挤压或张裂)运动。
(4)东非高原每年都会上演动物迁徙的壮观景象。图中甲、乙分别是两个国家公园的降水量柱状图,符合塞伦盖蒂国家公园降水量的状况是____(甲或乙)。
(5)中非之间的相互合作称为____(南北对话或南南合作)。
(6)图中界线④以南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这里矿产资源丰富,产量居世界首位的贵重金属矿产有____,但经济生产中只生产和出口一种或几种经济作物和矿产品,形成“____”的经济特点,在国际贸易中常处于不利地位。
【答案】(1)南北对称
(2)地形因素
(3)张裂
(4)乙
(5)南南合作
(6) 黄金、金刚石 单一商品
【分析】本题以非洲为材料,涉及到非洲的气候分布特点、影响气候的因素、板块运动产生的影响,非洲的经济形式、国际合作等知识点,结合所学知识点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详解】(1)非洲绝大部分位于“五带” 中的热带,气候大致呈南北对称分布,是因为赤道穿过其中部,非洲有“热带大陆” 之称。
(2)乞力马扎罗山位于赤道附近,但山顶终年积雪,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因素,是由于该山峰海拔高、气温低形成。
(3)东非大裂谷被称为“地球表面最大的伤疤”,沿裂谷分布着许多火山、湖泊和温泉。裂谷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板块的张裂运动,据此推断,这里未来会成为海洋。
(4)东非高原每年都会上演动物迁徙的壮观景象。图中甲、乙分别是两个国家公园的降水量柱状图,符合塞伦盖蒂国家公园降水量的状况是乙,该地位于南半球,属于热带草原气候。
(5)中国与非洲的国家都属于发展中国家;中非之间的相互合作称为“南南合作”。
(6)图中界线④以南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这里矿产资源丰富,产量居世界首位的贵重金属矿产有黄金、金刚石;但经济发展水平低下,形成了“单一商品”的经济特征,低价出口初级农矿产品、高价进口工业产品,在国际贸易中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
17.非洲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历史上,黑种人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繁衍生存,曾建立过-些文明国家,创造了独特而又极具活力的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做出了重要贡献。读“非洲简图”及“撒哈拉以南非洲气候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读图1,图中字母A所代表的大洋是________洋,字母J所代表的海洋是________海,字母I代表的是世界第-长河________河。
(2)图2中B区域某地年内气温和降水量变化如图所示,判断该地是________气候类型。赤道穿过的A区域气候类型是________。观察图2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看出:非洲的气候大致以________(纬线)为轴,南北________(选填“均匀”或“对称”)分布。
(3)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形以________为主;该地区面积最大的自然景观为________(选填“热带雨林”或“热带草原”或“热带沙漠”)。
(4)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资源丰富,素有“________”之称,但经济发展缓慢,原因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过去长期遭受殖民统治,主要出口________产品,进口工业制成品。这些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处于________ (选填“有利”或“不利”)地位。
【答案】 大西 红 尼罗 热带草原 热带雨林气候 赤道 对称 高原 热带草原 “自然资源的仓库” 初级 不利
【分析】本大题以非洲简图、撒哈拉以南非洲气候分布图为材料,设置四道小题,涉及非洲的地理位置、河流、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气候、地形、经济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详解】(1)读图可知,A是位于非洲以西的大西洋,J是非洲与西亚之间的红海,I是世界第一长河——尼罗河。
(2)读图可知,该地区全年高温,降水分干湿两季,属于热带草原气候。A区域是全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非洲的气候大致以赤道为轴,呈南北对称分布。
(3)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被称为“高原大陆”。该地区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广,面积最大的自然景观是热带草原,这里也是野生动物的天堂。
(4)撒哈拉以南非洲是矿产资源的宝库,种类多,储量大,素有“自然资源的仓库”之称。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经济发展缓慢,主要出口初级农矿产品,进口工业制成品,由于出口的矿产、木材、畜产或热带经济作物等初级产品价格低廉,而进口的机械、汽车等工业制成品价格昂贵,因此,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财富在不断流失,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的地位。
【点睛】
18.联合国机构联合报告《非洲粮食安全和营养区域概况》显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约有20%的人口处于食物不足状态。下图为某地理兴趣小组搜集的相关资料,对本区的“人口—粮食—环境问题”进行探究学习。
(1)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面积最大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该气候________类型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大,极易产生________(灾害),粮食产量不稳定。
(2)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人口________高,人口增长过快。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引发了当地“人口—粮食—环境”的恶性循环。下图为该地区人地关系示意图,请将下列选项前的字母填入方框,完成示意图。
① ______ ,② ______ ,③ ______ ,④ _______ ,⑤ _______
A.开垦荒地 B.人均耕地少 C.自然灾害频发 D.土地退化
E.植被遭到破坏 F.粮食产量低
(3)兴趣小组提出一些协调人地关系的建议,请帮助他们按照由主到次的顺序排序。
① ______ ② _______ ③ ________
A.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B.保护生态环境,减轻自然灾害
C.大力发展粮食生产,解决食物短缺问题
D.尽快走出殖民经济的阴影,建立完善的民族经济体系
E.加强团结合作,减少种族纠纷和部落冲突
F.引进人才和技术
【答案】 热带草原气候 降水(量) 旱灾 自然增长率 B E D C F A C E
【分析】(1)撒哈拉地区由于人口的大量增加,粮食供应紧张,就出现了破坏植被,开垦草原等现象,这些现象导致森林面积减少,生态环境恶化,如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2)在非洲大力增加种植业比重和全面禁止开发草原是错误的做法。
【详解】(1)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面积最大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该气候的降水类型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大,容易产生旱涝灾害,粮食生产不稳定。
(2)造成撒哈拉以南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人口的增长率高,粮食供应紧张,就出现了破坏植被,开垦草原等现象,这些现象导致森林面积减少,生态环境恶化,如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致使农作物产量下降,为了保障粮食生产,人们就进一步扩大荒地的开垦面积,这样就形成一个生态环境的恶性循环,故顺序是B、E、D、C、F。
(3)能够缓解该地区土地荒漠化的合理措施有:1控制人口增长数量、提高人口素质;2保护生态环境、减轻自然灾害;3大力发展粮食生产,解决、食物短缺问题。故顺序是A、C、E。
【点睛】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