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鲁教版(五四学制)六年级下册第十章极地地区单元测试(能力卷)(原版卷+解析卷)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地理鲁教版(五四学制)六年级下册第十章极地地区单元测试(能力卷)(原版卷+解析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3-30 00:00:48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鲁教版(五四学制)六年级下册第十章极地地区单元测试(B)(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2022年4月26日中国南极科考队圆满完成了第38次科考任务,本次科考历时173天。一位参与本次科考的湖北籍队员说:“一到中山站,可爱的南极动物就向我们迎面走来……”,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一到中山站,迎接本次科考队员的动物是( )
A. B. C. D.
2.以下有关南极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自然环境恶劣②淡水储量巨大③平均海拔最低④矿产资源丰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1.C 2.D
【解析】1.由题目可知,一到中山站,迎接科考队员的动物是C图所示的企鹅,企鹅是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有“南极的主人”称号;A图所示的是生活在中国的熊猫,B图所示的是生活在北极地区的北极熊,D图所示的是生活在亚热带和非洲热带湿热地区的大象,故ABD错误、C正确。根据题意,故选C。
2.南极洲的绝对最低气温在88℃以下,该大洲是世界上气温最低的地区,自然环境极其恶劣,故①正确。南极地区拥有着世界储量最丰富的固体淡水资源,故②正确。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是南极洲,因冰雪厚度平均达到2000米,故③不正确。南极地区矿产资源丰富,有煤炭、铁矿等资源,故④正确。综上所述,①②④正确。故选D。
【点睛】南极洲面积约1 400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2350米,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一个洲,南极洲98%的陆地为冰雪所覆盖,冰层平均厚度达2000米。
中国南极地区科考站工作人员借助LED灯给植物照明,利用嵌入式温室控制系统等技术,让科考工作者在南极地区也能吃上新鲜的蔬菜瓜果。图为南极温室大棚图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在南极地区建设温室大棚需要克服的困难有( )
①大风②暴雨③严寒④湿热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我国对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 )
①彰显出我国雄厚的综合实力②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③了解南极地区常住人口的分布状况④为研究世界气候变化提供重要参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3.B 4.B
【解析】3.南极地区是世界上纬度最高、平均海拔最高的大陆,其自然环境特征是酷寒、烈风、干燥,所以在南极地区建温室大棚需要克服的困难有大风和严寒,不需要担心湿热和暴雨,故①③正确,故选B。
4.我国对南极地区的考察①彰显出我国雄厚的综合实力;②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④为研究世界气候变化提供重要参数;南极地区是唯一没有常住居民的大陆,故①②④正确,故选B。
【点睛】南极洲,围绕南极的大陆,位于地球南端,四周被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所包围,边缘有别林斯高晋海、罗斯海、阿蒙森海和威德尔海等;南极洲由大陆、陆缘冰、岛屿组成,全境为平均海拔2350米的大高原,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洲。
5.下面是四个同学凭想像描写南极地区的画面,请判断哪一位描写得最准确( )
A.到处绿树成荫,鸟儿欢叫,鲜花、野果漫山遍野……
B.深山老林,狂风呼啸,阴森恐怖……
C.洁白的世界,狂风暴雨……
D.冰山漂浮,企鹅漫步……
【答案】D
【详解】南极气候酷寒、降水稀少,到处都是一望无际的冰雪世界,主要植被是地衣、苔藓和淡水藻类,南极洲的年平均降水量仅为55毫米,是地球上降水最少的大陆,而且降水几乎全部是雪,A、B、C错误;在南极大陆上覆盖着巨厚的冰盖,周围海洋中冰山漂浮.企鹅是一种不会飞的游禽,是南极洲的代表动物,D正确。故选D。
【点睛】南极洲的气候通常较同纬度的北极区最冷,是世界最冷的地区,南极常年受极地高压控制,陆地气温比四周海洋低得多,南极烈风在到达南极高原边缘的陡坡地带时,随地势迅速下降而迅猛下泻,这样就形成了南极大陆沿岸的特有风暴,南极大陆是地球上最干燥的大陆,有“白色沙漠”之称。
恩克斯堡岛(如左图)是考察南极冰盖雪被、陆缘冰及海冰的理想之地。2018年2月7日,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徐徐升起,我国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选址奠基仪式正式举行。预计2022年建成。结合地图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6.2月7日,当恩克斯堡岛正午时,北京时间约为( )
A.2月7日9时 B.2月7日15时
C.2月7日17时 D.2月8日7时
7.对于极地科学考察而言,恩克斯堡岛所在区域的优势在于( )
A.生物类型多样 B.对全球变暖敏感
C.大气质量优良 D.人类活动影响少
8.建筑物的特点大都是为了更好地适应所处地区的地理环境。如右图所示泰山站底部架空的房屋设计,主要目的是( )
A.利于防洪水冲击 B.通风、防暴雪堆堵
C.便于天文观测 D.防紫外线辐射
【答案】6.A 7.B 8.B
【解析】6.由图可知,恩克斯堡岛大致位于以东经165°经线为中心的东十一时区,受地球自西向东自转运动的影响,位于东八区的北京时间会比东十一区慢3个小时,当恩克斯岛是2月7日正午时,北京是2月7日的9时,故选A。
7.恩克斯堡岛是考察冰盖和冰被、陆缘冰、海冰的理想场所,这些地理事物受全球变暖影响明显,所以,该区域的优势是对全球变暖极其敏感,故B项正确;南极地区,气候严寒,不适合生物生存,生物种类较少,A项错误;整个南极地区人口都比较少、大气质量都比较好,所以人类活动影响小和大气质量优良不是恩斯克堡岛的独特优势,C、D项错误。故选B。
8.图中泰山站架空的房屋设计主要目的是通风,防暴雪堆堵,南极地区是世界上风速最大的地区。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时区的计算及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全球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由于人类活动,极地生态环境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臭氧空洞、过度捕杀、燃油泄漏、全球变暖等问题日益凸显。根据材料,回答下面小题。
9.下列关于两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两极地区常年积雪覆盖 B.两极地区都以海洋为主
C.两极地区毫无生机,荒凉一片 D.两极地区水资源匮乏
10.保护极地,迫在眉睫!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加大对极地自然资源的开采力度 B.将科考时的垃圾带出极地
C.严禁前往极地科考 D.关停高耗水工厂
【答案】9.A 10.B
【分析】9.根据所需知识可知,两极地区由于纬度高,气温低,因此常年被积雪覆盖,A正确。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而南极则以大陆为主,B错误,北极地区有定居人口,生活着因纽特人,且有北极熊分布,南极有企鹅,C错误,南极地区的冰雪厚,淡水资源丰富,D错误。故选A。
10.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保护极地地区,严禁开采极地的自然资源,A错误。将科考时的垃圾带出来,可以保护极地的自然环境,B正确,开展极地科考也是为了更好的保护极地地区,C错误,极地地区没有工厂,D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极地地区的相关知识。
11.北极附近每年有一段时间太阳全天不落,但气温仍然很低的原因是( )
A.北极附近被北冰洋包围
B.太阳离北极十分遥远
C.植被很少,被冰雪覆盖
D.阳光斜射得很厉害,地面得到的太阳热能很少
【答案】D
【详解】北极附近每年的夏季有一段时间有极昼现象,太阳全天不落,但由于该区域纬度高、正午太阳高度角小,太阳斜射得厉害,地面得到 的太阳光热很少,气温仍然很低,故选D。
【点睛】
我国已在南极建成长城站、中山站、泰山站、昆仑站。其中泰山站的房屋采用圆环形外表,蝶形结构和高架设计。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泰山站主楼建筑架空离地的设计,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
A.防积雪融水进入 B.防寒保暖 C.防大风积雪掩埋 D.防御动物侵袭
13.我国南极的四个科学考察站中,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
A.中山站 B.昆仑站 C.长城站 D.泰山站
【答案】12.C 13.C
【分析】南极大陆95%以上的面积为厚度极高的冰雪所覆盖,素有“白色大陆”之称。它至今仍然没有常住居民。南极地区气候特点是酷寒、大风和干燥。
12.南极洲风力强劲,被称为风库,地面多积雪,风吹起的积雪遇阻后会堆积,有可能将整个建筑掩埋,所以泰山站主楼建筑架空离地是避免被风雪掩埋。故选:C。
13.据图可知,四个科学考察站中除长城站位于南极圈以外,属于南温带,没有极昼和极夜现象外,其它三个都位于南极圈以内,有极昼极夜现象。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南极的自然环境和科考,理解解答即可。
近年来,南极旅游不断升温。据统计,2018年中国赴南极旅游人数达8149人次。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4.南极旅游的最佳时间是( )
A.11月至次年2月 B.3月至5月
C.6月至8月 D.8月至10月
15.对于登陆南极游玩,下列建议合理的是( )
A.南极有极昼现象,气温高,不需要携带保暖衣物
B.南极野生动物缺乏食物,建议携带食物投喂企鹅
C.南极多狂风,建议携带防风大衣
D.南极多暴雨,建议携带雨伞和雨衣
【答案】14.A 15.C
【解析】14.由于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导致地球上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每年的11月至次年2月,太阳直射在南半球,是南极地区的暖季,白昼时间长、气温较高,适合进行考察,故选A。
15.南极地区虽然有极昼现象,但由于纬度高,气温低,需要携带保暖衣物,故A错误。对于南极地区的野生动物,不要去打扰,更不要投喂食物,故B错误。南极地区气压高、多狂风,要多带防风大衣,故C正确。南极地区气候极其干燥,可以不带雨伞和雨衣,故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南极地区有关知识。
二、解答题
16.冰火世界,极地追光
极光只在高纬度地区、没有光污染的清晰夜空才可能见到。阿拉斯加的费尔班克斯素有“北极光之都”的美称,一年之中有超过200天的极光现象。北京的小明随家人来到这里,开启了“极地追光六日游”。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到阿拉斯加看极光,应选择的假期是__________(暑假、寒假)。他查阅地理资料,了解到费尔班克斯是北美洲最接近__________(特殊纬线)的大城市,该城市在图a中,大致位于__________(填字母)地。
(2)小明以游记的形式记录了“极地追光”的旅行经历,但在其中有些错误表述,请从中挑出两处。
阿拉斯加是美国第49州,也是美国本土以外唯一的州。费尔班克斯距离北极圈仅208公里,冬半年有极夜现象,极光的绚丽,让人陶醉其中。我们到达的第一天晚上,就乘坐极光巴士前往北极光营地等待极光的出现。第二天,我们一路向北,到达“北极圈标志”处。途中还游览了北美第五大河流——育空河。河水正处于冰封期,但我想它应是自西向东流淌的。第三天,我们前往天然地热温泉——珍娜温泉度假村。导游介绍说阿拉斯加不仅有冰天雪地,也多火山和温泉。我想这是因为阿拉斯加位于板块的张裂边界,地壳运动活跃。示例错误:也是美国本土以外唯一的州
错误1:__________
错误2:__________
(3)小明在旅程中参观过真冰建造的“冰雕博物馆”(图c-甲),住过“极光小木屋”(图c-乙)。请任选其一,说出其建筑特色和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答案】(1)寒假;北极圈;A
(2)(任选其二)
错误1:冬半年有极夜现象
错误2:但我想它应是自西向东流淌的
错误3:我想这是因为阿拉斯加位于板块的张裂边界
(3)从建筑特色和当地自然环境两方面答,合理即可
【解析】(1)阿拉斯加冬季有极光现象;费尔班克斯接近北极圈,大致位于A地。
(2)费尔班克斯位于北极圈以南;图中的育空河大致是自东向西流的;阿拉斯加位于板块的挤压地带。
(3)北极地区气候寒冷,据此解答。
【详解】(1)阿拉斯加看极光,要尽量选择白天时间短,夜晚时间长的时间段,所以小明应该选择寒假去阿拉斯加,费尔班克斯是北美洲最接近北极圈的大城市,该城市在图a中,大致位于A地,该地位于北美洲。
(2)错误一:费尔班克斯距离北极圈仅208公里,该地位于北极圈以南,冬半年没有极夜现象;错误二:图中的育空河大致是自东向西流的;错误三:阿拉斯加位于板块的挤压地带,地壳运动活跃。
(3)冰雕博物馆是因为北极地区气候寒冷,该地多用冰雕饰一些物品;极光小木屋是该地区有北极圈部分,木屋可以更好地御寒。
【点睛】
17.读南极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南极地区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南极被三大洋包围,其中A代表的是_____洋,B大洲是位于该大洋以西的______洲。图中长城站位于昆仑站的_____方向。
(3)到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的最佳季节是我国的_______季。
(4)读图可知,南极地区分布着丰富的煤炭资源。煤的形成需要暖湿的环境与茂盛的植物,而南极地区冰天雪地。请简要解释“寒冷的南极地区却有丰富的煤炭”这一地理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现在,每年到南极地区的观光游客多达约3.5万人。请列举两例南极地区独特的旅游资源。___________ 、__________。
【答案】 酷寒 干燥 烈风 大西 南美洲 西北 冬 因大陆漂移(或板块运动),由暖湿地区到达现在的位置(意思正确即可) 冰原景观(合理即可给分) 企鹅(合理即可给分)
【解析】北极地区指北极圈以北的区域,包括北冰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及一些岛屿。北极圈以内的陆地面积约800万平方千米,北冰洋面积约1310万平方千米。南极地区包括南极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和陆缘冰,还包括南太平洋、南印度洋、南大西洋的一部分。南极大陆孤独地位于地球的最南端,南极大陆95%以上的面积为厚度极高的冰雪所覆盖,素有“冰雪高原之称。
【详解】(1)南极地区极地的气候特征是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
(2)图中A是主要位于西半球的大西洋;B是离南极洲最近的南美洲;根据距离极点的远近判断相对的南北方向,根据地球自转的方向判断相对的东西方向,读图可得,长城站位于昆仑站的西北方向。
(3)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南极洲的暖季是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该季节是去南极洲考察的最佳时间,是我国的冬季。
(4)南极地区分布着丰富的煤炭资源,原因是:南极洲曾经位于温暖的地区,长有大片的森林,由于板块运动,森林被埋在地下,又经过大陆漂移才到了现在的位置,并且拥有丰富的煤。
(5)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到南极地区旅游,南极地区独特的旅游资源有:冰雪景观、企鹅、极昼极夜现象、极光现象等。.
【点睛】
18.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与北极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下题。
(1)北极地区一般指北极圈以北地区,包括____、____洲、亚洲、北美洲的部分陆地。
(2)因纽特人是北极地区的土著居民,已经在这里生活了4000多年。下面是关于因纽特人传统生产生活的描写,从中找出三处错误,抄写在横线上。
北极地区居民众多,以因纽特人为主,他们长期生活在冰天雪地之中,一直过着渔猎生活。为了生存,在漫长的夏季,他们捕猎海豹、鲸鱼、企鹅和驯鹿;为了抵御严寒,他们用各种兽皮制成衣服,在冰雪中挖建窑洞。恶劣的自然环境促使他们物尽其用。
错误:1____。错误:2____。错误:3____。
资料:为确保全球粮食安全,2008年在斯瓦尔巴群岛建造了“世界末日种子库”。干燥、低温是保存种子最适宜的环境条件,在零下20℃的恒温环境中,密封瓶中的种子可以保存数百年,甚至上千年。
(3)结合相关资料,完成结构图,说明斯瓦尔巴群岛建立“世界末日种子库”的优势条件。
【答案】(1)北冰欧
(2)错误1:北极地区居民众多;
错误2:在漫长的夏季;
错误3:他们捕猎海豹、鲸鱼、企鹅和驯鹿;
错误4:在冰雪中挖建窑洞(写对一条给1分,写出3条即可得3分)
(4)①80°N④稳定
【分析】北极地区包括北冰洋和欧洲、亚洲、北美洲的部分陆地;北极地区的自然资源极为丰富,长期居住在北极地区的原著居民是因纽特人,过去也叫爱斯基摩人,属于黄色人种。
【详解】(1)北极地区一般指北极圈以北地区,包括北冰洋和欧洲、亚洲、北美洲的部分陆地。
(2)错误1:北极地区居民多,应该是北极地区居民较少,以因纽特人为主,他们长期生活在冰天雪地之中,一直过着渔猎生活;错误2,漫长的夏季是错误的,这里纬度高,是为了生存在漫长的冬季;错误3:北极捕获企鹅是错误的,他们捕猎海豹、鲸鱼和驯鹿,企鹅是南极的代表动物;为了抵御严寒,他们用各种兽皮制成衣服,在冰雪中挖建冰屋;企鹅是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错误4:冰雪中挖窑洞错误,窑洞分布在土质具有直立性特点的黄土高原。
(3)斯瓦尔巴群岛的纬度约80°N,该地属于极地气候,终年寒冷干燥,冻土层厚;斯瓦尔巴群岛地壳比较稳定,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小。
【点睛】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鲁教版(五四学制)六年级下册第十章极地地区单元测试(B)(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2022年4月26日中国南极科考队圆满完成了第38次科考任务,本次科考历时173天。一位参与本次科考的湖北籍队员说:“一到中山站,可爱的南极动物就向我们迎面走来……”,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一到中山站,迎接本次科考队员的动物是( )
A. B. C. D.
2.以下有关南极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自然环境恶劣②淡水储量巨大③平均海拔最低④矿产资源丰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中国南极地区科考站工作人员借助LED灯给植物照明,利用嵌入式温室控制系统等技术,让科考工作者在南极地区也能吃上新鲜的蔬菜瓜果。图为南极温室大棚图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在南极地区建设温室大棚需要克服的困难有( )
①大风②暴雨③严寒④湿热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我国对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 )
①彰显出我国雄厚的综合实力②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③了解南极地区常住人口的分布状况④为研究世界气候变化提供重要参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5.下面是四个同学凭想像描写南极地区的画面,请判断哪一位描写得最准确( )
A.到处绿树成荫,鸟儿欢叫,鲜花、野果漫山遍野……
B.深山老林,狂风呼啸,阴森恐怖……
C.洁白的世界,狂风暴雨……
D.冰山漂浮,企鹅漫步……
恩克斯堡岛(如左图)是考察南极冰盖雪被、陆缘冰及海冰的理想之地。2018年2月7日,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徐徐升起,我国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选址奠基仪式正式举行。预计2022年建成。结合地图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6.2月7日,当恩克斯堡岛正午时,北京时间约为( )
A.2月7日9时 B.2月7日15时
C.2月7日17时 D.2月8日7时
7.对于极地科学考察而言,恩克斯堡岛所在区域的优势在于( )
A.生物类型多样 B.对全球变暖敏感
C.大气质量优良 D.人类活动影响少
8.建筑物的特点大都是为了更好地适应所处地区的地理环境。如右图所示泰山站底部架空的房屋设计,主要目的是( )
A.利于防洪水冲击 B.通风、防暴雪堆堵
C.便于天文观测 D.防紫外线辐射
全球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由于人类活动,极地生态环境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臭氧空洞、过度捕杀、燃油泄漏、全球变暖等问题日益凸显。根据材料,回答下面小题。
9.下列关于两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两极地区常年积雪覆盖 B.两极地区都以海洋为主
C.两极地区毫无生机,荒凉一片 D.两极地区水资源匮乏
10.保护极地,迫在眉睫!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加大对极地自然资源的开采力度 B.将科考时的垃圾带出极地
C.严禁前往极地科考 D.关停高耗水工厂
11.北极附近每年有一段时间太阳全天不落,但气温仍然很低的原因是( )
A.北极附近被北冰洋包围
B.太阳离北极十分遥远
C.植被很少,被冰雪覆盖
D.阳光斜射得很厉害,地面得到的太阳热能很少
我国已在南极建成长城站、中山站、泰山站、昆仑站。其中泰山站的房屋采用圆环形外表,蝶形结构和高架设计。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泰山站主楼建筑架空离地的设计,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
A.防积雪融水进入 B.防寒保暖 C.防大风积雪掩埋 D.防御动物侵袭
13.我国南极的四个科学考察站中,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
A.中山站 B.昆仑站 C.长城站 D.泰山站
近年来,南极旅游不断升温。据统计,2018年中国赴南极旅游人数达8149人次。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4.南极旅游的最佳时间是( )
A.11月至次年2月 B.3月至5月
C.6月至8月 D.8月至10月
15.对于登陆南极游玩,下列建议合理的是( )
A.南极有极昼现象,气温高,不需要携带保暖衣物
B.南极野生动物缺乏食物,建议携带食物投喂企鹅
C.南极多狂风,建议携带防风大衣
D.南极多暴雨,建议携带雨伞和雨衣
二、解答题
16.冰火世界,极地追光
极光只在高纬度地区、没有光污染的清晰夜空才可能见到。阿拉斯加的费尔班克斯素有“北极光之都”的美称,一年之中有超过200天的极光现象。北京的小明随家人来到这里,开启了“极地追光六日游”。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到阿拉斯加看极光,应选择的假期是__________(暑假、寒假)。他查阅地理资料,了解到费尔班克斯是北美洲最接近__________(特殊纬线)的大城市,该城市在图a中,大致位于__________(填字母)地。
(2)小明以游记的形式记录了“极地追光”的旅行经历,但在其中有些错误表述,请从中挑出两处。
阿拉斯加是美国第49州,也是美国本土以外唯一的州。费尔班克斯距离北极圈仅208公里,冬半年有极夜现象,极光的绚丽,让人陶醉其中。我们到达的第一天晚上,就乘坐极光巴士前往北极光营地等待极光的出现。第二天,我们一路向北,到达“北极圈标志”处。途中还游览了北美第五大河流——育空河。河水正处于冰封期,但我想它应是自西向东流淌的。第三天,我们前往天然地热温泉——珍娜温泉度假村。导游介绍说阿拉斯加不仅有冰天雪地,也多火山和温泉。我想这是因为阿拉斯加位于板块的张裂边界,地壳运动活跃。示例错误:也是美国本土以外唯一的州
错误1:__________
错误2:__________
(3)小明在旅程中参观过真冰建造的“冰雕博物馆”(图c-甲),住过“极光小木屋”(图c-乙)。请任选其一,说出其建筑特色和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17.读南极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南极地区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南极被三大洋包围,其中A代表的是_____洋,B大洲是位于该大洋以西的______洲。图中长城站位于昆仑站的_____方向。
(3)到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的最佳季节是我国的_______季。
(4)读图可知,南极地区分布着丰富的煤炭资源。煤的形成需要暖湿的环境与茂盛的植物,而南极地区冰天雪地。请简要解释“寒冷的南极地区却有丰富的煤炭”这一地理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现在,每年到南极地区的观光游客多达约3.5万人。请列举两例南极地区独特的旅游资源。___________ 、__________。
18.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与北极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下题。
(1)北极地区一般指北极圈以北地区,包括____、____洲、亚洲、北美洲的部分陆地。
(2)因纽特人是北极地区的土著居民,已经在这里生活了4000多年。下面是关于因纽特人传统生产生活的描写,从中找出三处错误,抄写在横线上。
北极地区居民众多,以因纽特人为主,他们长期生活在冰天雪地之中,一直过着渔猎生活。为了生存,在漫长的夏季,他们捕猎海豹、鲸鱼、企鹅和驯鹿;为了抵御严寒,他们用各种兽皮制成衣服,在冰雪中挖建窑洞。恶劣的自然环境促使他们物尽其用。
错误:1____。错误:2____。错误:3____。
资料:为确保全球粮食安全,2008年在斯瓦尔巴群岛建造了“世界末日种子库”。干燥、低温是保存种子最适宜的环境条件,在零下20℃的恒温环境中,密封瓶中的种子可以保存数百年,甚至上千年。
(3)结合相关资料,完成结构图,说明斯瓦尔巴群岛建立“世界末日种子库”的优势条件。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