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粤教版八年级下册考期末试测试题(提高卷)(原版卷+解析卷)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地理粤教版八年级下册考期末试测试题(提高卷)(原版卷+解析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3-29 11:15:09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粤教版八年级下册考期末试测试题(C)(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有学者按自然地理特征,将中图划分成图中所示的四块区域,并分别命名为“金色中国”、“银色中国”、“绿色中国”和“黄色中国”。完成问题。
有关各区城地理景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金色中国——千里戈壁,黄沙漫漫 B.绿色中国——草原广袤,牛羊成群
C.银色中国——沃野千里,绿树成荫 D.黄色中国——地势高耸,冰川广布
2.下列地区与其民居、风俗习惯对应不相符的是( )
A.黄土高原一窑洞一面食 B.云南西双版纳一竹楼一泼水节
C.东北平原一砖瓦房一冰雕 D.内蒙古高原一蒙古包一赛龙舟
3.秦岭—淮河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关于它的地理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②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界线
③河流有无结冰期的界线④热带与亚热带的界线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4.关于我们的家乡淄博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B.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主要的粮食作物春小麦和玉米
C.耕作制度一年一熟或一年两熟 D.主要的灾害性天气为干热风
5.以下少数民族传统服饰最能适应日温差大、气温低的高原环境的是( )
A.壮族 B.藏族 C.傣族 D.满族
6.三亚“南繁”科研育种基地是冬季“育种的天堂”,从高产的玉米、水稻到抗虫害的棉花,一个又一个农业奇迹在这片温暖的土地上被创造,“南繁”基地最大的优势是( )
A.地势低平 B.高新技术发达 C.交通便利 D.热量充足
7.如图是版画“初踏黄金路”,描绘了丰收季节,藏族妇女身着传统服饰满载而归的场景。图中描绘的丰收场景可能是( )。
A.沙漠绿洲,人们收获棉花 B.高原河谷,人们收获青稞
C.长江三角洲,农民收割油菜 D.内蒙古牧区,牧民放牧牛羊
8.现在很多人不在居住的城市工作,而是每天往返于不同的城市。这种生活方式主要得益于( )
A.便捷的交通 B.人性化的服务 C.发达的农业 D.丰富的资源
9.对东北地区地形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地势高峻 B.三山夹两盆 C.沟壑纵横 D.山环水绕
10.黑龙江省发展冰雪运动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A.交通便利,设施完善 B.深居内陆,距海较远
C.纬度较高,积雪期长 D.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11.读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①②两地分别是漠河、腾冲
B.我国东部人口密度大,西部人口密度小
C.到②所在省区旅游可以体验泼水节盛况
D.①所在省区分布有肥沃的黑土地
12.粤港澳大湾区是继纽约、旧金山、东京后的世界第四大湾区。下图为世界四大湾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除纽约湾区外,其他三个湾区均位于( )沿岸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13.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开始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已形成通信电子信息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无人机产业、机器人产业以及石油化工、服装鞋帽、玩具加工、食品饮料等产业集群,是中国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下列选项中不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工业的优势条件的是:( )
A.接近原料、燃料产地和消费市场
B.基础设施条件好,交通发达便利
C.便于利用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发展新兴工业
D.利用当地的劳动力资源优势,发展出口加工业
14.下列关于澳门说法,正确的是( )
A.澳门工业以生产重工业产品为主
B.澳门工业产品主要销往祖国内地
C.澳门商业兴旺,商业收入成为主要经济来源
D.澳门旅游业兴旺,旅游业收入和博彩业收入是经济发展重要支柱
15.关于我国区域地理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青藏地区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干旱
B.三江源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
C.西北地区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高寒
D.港澳地区与大陆联系密切,人口密度小
二、解答题
16.读“我国四条地理分界线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①线大致是我国半干旱地区与____地区的分界线;②线北起黑河,南至腾冲,它是我国的____地理分界线。③线是第____级阶梯和第____级阶梯的分界线,它北起大兴安岭,经太行山脉、____和雪峰山。④线大致在____——淮河一线,我国一月份____°C等温线大致穿过于此。
(2)甲是黑龙江,它是我国____最长的河流;乙是黄河,是我国____最多的河流;丙是____ ,是我国第____大河;丁是____河,它是我国最大的____河,其水源来自____。
17.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枣庄 哈尔滨
暑假 56天 42天
寒假 28天 49天
材料二 153天生长期,原香稻153天的生长期,比一般稻花香多6天。
(1)我国农业南北差异大,结合所学完成表格。
气候类型 土壤类型 作物熟制 主要粮食作物
东北平原 温带季风气候 ____ ____ ____
华北平原 黄土地 两年三熟 ____
长江中下游平原 ____ ____ 一年两熟 水稻
(2)从枣庄出发沿图中线路一路向北,最终到达我国最北端的____省,从枣庄出发沿京沪高铁—路向南,最终到达____市。
(3)长江中下游平原盛产稻米,淡水渔业发达,有____之称。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东北平原的五常大米更为香甜原因是____。(结合材料二)
(4)哈尔滨市和枣庄市都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但哈尔滨市的寒假更长(见材料一),原因是____。
(5)据图分析东北三省成为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的发展条件____。
18.依据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国工业发展已有一定的规模,工业分布也有一定的特色。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工业化进程加快,我国的农业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如图为“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分布图及其中一基地资源图”和“中国农业分布图”。
(1)图中四大工业基地具有____(选填“沿海”“沿内陆”“沿中纬度”“沿矿产地”)分布的共同特点,反映出这些地区具有____、市场、技术、政策等共同优势。
(2)图中①代表的工业基地名称是____工业基地,它与③代表的工业基地相比,最大的优势是____资源丰富。
(3)图中M铁路线名称是____铁路,该线是中国最重要的南北铁路交通大动脉。
(4)“中国农业分布图”中,C畜牧区所在的地理区域,自然环境以____或高寒为主。
(5)经济发展离不开区域合作,为了加强区域协作发展,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广东与广西联合共建“珠江--西江经济带”(如图所示),图中虚线圈代表城市群。
简述广西与广东开展区域协作发展的各自优势条件____。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粤教版八年级下册考期末试测试题(C)(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有学者按自然地理特征,将中图划分成图中所示的四块区域,并分别命名为“金色中国”、“银色中国”、“绿色中国”和“黄色中国”。完成问题。
有关各区城地理景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金色中国——千里戈壁,黄沙漫漫 B.绿色中国——草原广袤,牛羊成群
C.银色中国——沃野千里,绿树成荫 D.黄色中国——地势高耸,冰川广布
【答案】A
【详解】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显著的差异。“金色中国”代表我国气候干旱,黄沙漫漫、戈壁广布的西北地区,有“草原广袤,牛羊成群”景观,A正确。“绿色中国”代表气候湿热,植被丰茂,郁郁葱葱的南方地区,B错误。“银色中国”则代表了终年积雪,冰川纵横的青藏地区,C错误。“黄色中国”代表黄土遍布的北方地区,D错误。故选:A。
2.下列地区与其民居、风俗习惯对应不相符的是( )
A.黄土高原一窑洞一面食 B.云南西双版纳一竹楼一泼水节
C.东北平原一砖瓦房一冰雕 D.内蒙古高原一蒙古包一赛龙舟
【答案】D
【详解】黄土高原地区气候较干旱,土层呈垂直结构,当地的民居是窑洞,当地人的主食是面食,故A正确。东北平原纬度高,冬季气候寒冷,有冰雕,故C正确。内蒙古高原以半干旱区为主,当地的传统民居是蒙古包,蒙古族属于游牧民族,喜欢赛马等活动,赛龙舟位于南方,故D错误。云南的西双版纳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区,当地的传统民居是竹楼,有利于通风散热,人们喜欢过泼水节,故B正确。故根据题意,选D。
3.秦岭—淮河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关于它的地理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②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界线
③河流有无结冰期的界线④热带与亚热带的界线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D
【详解】秦岭-淮河一线大致与800mm年等降水量线重合,是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界线,是河流有无结冰期的界线,是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大致与400mm年等降水量线一致。②③正确,①④错误。D正确,ABC错误。故选D。
4.关于我们的家乡淄博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B.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主要的粮食作物春小麦和玉米
C.耕作制度一年一熟或一年两熟 D.主要的灾害性天气为干热风
【答案】A
【详解】山东淄博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业生产;该地耕地类型是旱地,主要的粮食作物是冬小麦和玉米;淄博属于暖温带,当地作物熟制是两年三熟;淄博降水的季节差异大,多旱涝灾害,尤其是旱灾较为严重。故选A。
5.以下少数民族传统服饰最能适应日温差大、气温低的高原环境的是( )
A.壮族 B.藏族 C.傣族 D.满族
【答案】B
【详解】满族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地区,壮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这里的地形不是高原,排除AD。傣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属于云贵高原,但是云南属于亚热带地区,温差小,气温较高,不符合题意,C错误。藏族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位于青藏高原,高原海拔高,气温低,昼夜温差大,藏族同胞早晚把袖子穿上,中午把袖子脱下围在腰间,最能适应温差大、气温低的高原环境,B正确。故选B。
6.三亚“南繁”科研育种基地是冬季“育种的天堂”,从高产的玉米、水稻到抗虫害的棉花,一个又一个农业奇迹在这片温暖的土地上被创造,“南繁”基地最大的优势是( )
A.地势低平 B.高新技术发达 C.交通便利 D.热量充足
【答案】D
【详解】南繁基地被誉为“国家种业硅谷”,从地理视角看,南繁基地最大的优势是:纬度低,光照、热量、水分条件优越,四季都可播种、收获,故D正确。故选D。
7.如图是版画“初踏黄金路”,描绘了丰收季节,藏族妇女身着传统服饰满载而归的场景。图中描绘的丰收场景可能是( )。
A.沙漠绿洲,人们收获棉花 B.高原河谷,人们收获青稞
C.长江三角洲,农民收割油菜 D.内蒙古牧区,牧民放牧牛羊
【答案】B
【详解】根据题意,图中描绘了丰收季节,藏族妇女身着传统服饰满载而归的场景。这里位于青藏高原的河谷地区,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在河谷地区,水热条件较好,利于发展农业,主要粮食作物是青稞,所以B正确,排除ACD。故选B。
8.现在很多人不在居住的城市工作,而是每天往返于不同的城市。这种生活方式主要得益于( )
A.便捷的交通 B.人性化的服务 C.发达的农业 D.丰富的资源
【答案】A
【详解】借助发达的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现在很多人不在居住的城市工作,而是每天往返于不同的城市,这是同城效应,A正确。跟人性化的服务、 发达的农业、 丰富的资源无关,BCD错误。故选A。
9.对东北地区地形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地势高峻 B.三山夹两盆 C.沟壑纵横 D.山环水绕
【答案】D
【详解】东北地区地形以平原和山地为主,地表结构大致呈半环状的三带,总体特征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D正确;地势高峻是青藏地区的地势特征,A排除;三山夹两盆是新疆地区的地形特征,B排除;沟壑纵横是黄土高原地区的地形特征,C排除;故选D。
10.黑龙江省发展冰雪运动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A.交通便利,设施完善 B.深居内陆,距海较远
C.纬度较高,积雪期长 D.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答案】C
【详解】黑龙江纬度高,冬季寒冷漫长,冬季降雪多,积雪时间长有利开展冰雪运动,所以C正确。交通便利,设施完善是人为因素,A错误。黑龙江距海较近,B错误。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与滑雪无关,D错误。故选C。
11.读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①②两地分别是漠河、腾冲
B.我国东部人口密度大,西部人口密度小
C.到②所在省区旅游可以体验泼水节盛况
D.①所在省区分布有肥沃的黑土地
【答案】A
【详解】图中①是黑龙江省的黑河,②是云南省的腾冲,黑河-腾冲一线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地理分界线,此线以东人口稠密(人口密度大),以西人口稀疏(人口密度小),A说法错误,B说法正确;泼水节是傣族的传统节日,傣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所以到②省区旅游可以体验泼水节盛况,C说法正确;①所在的省区是黑龙江省,黑龙江省位于东北地区,在冷湿的气候条件下,孕育了肥沃的黑土地,D说法正确。本题要求选择说法错误的一项,A选项符合题意,故选A。
12.粤港澳大湾区是继纽约、旧金山、东京后的世界第四大湾区。下图为世界四大湾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除纽约湾区外,其他三个湾区均位于( )沿岸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答案】A
【详解】读图可知,四大湾区包括日本的东京湾区、中国的粤港澳大湾区、美国的旧金山湾区和纽约湾区,其中纽约湾区位于大西洋沿岸,其余三个湾区均位于太平洋沿岸。日本的东京湾区和中国的粤港澳大湾区均位于太平洋西岸,美国的旧金山湾区位于太平洋东岸。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3.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开始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已形成通信电子信息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无人机产业、机器人产业以及石油化工、服装鞋帽、玩具加工、食品饮料等产业集群,是中国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下列选项中不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工业的优势条件的是:( )
A.接近原料、燃料产地和消费市场
B.基础设施条件好,交通发达便利
C.便于利用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发展新兴工业
D.利用当地的劳动力资源优势,发展出口加工业
【答案】A
【详解】粤港澳大湾区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东莞市、中山市、江门市、肇庆市(以下称珠三角九市),总面积5.6万平方公里,是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既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尝试,也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工业的优势条件包括:基础设施条件好,交通发达便利;便于利用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发展新兴工业;利用当地的劳动力资源优势,发展出口加工业等,粤港澳大湾区原料、燃料比较贫乏。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4.下列关于澳门说法,正确的是( )
A.澳门工业以生产重工业产品为主
B.澳门工业产品主要销往祖国内地
C.澳门商业兴旺,商业收入成为主要经济来源
D.澳门旅游业兴旺,旅游业收入和博彩业收入是经济发展重要支柱
【答案】D
【详解】澳门的工业以加工工业为主,故生产的产品多以轻工业产品为主,A叙述错误;澳门工业产品主要销往世界各地,B叙述错误;博彩旅游业是澳门重要的经济来源,C叙述错误;澳门旅游业发达,旅游业收入和博彩业收入是经济发展重要支柱,D叙述正确。故选D。
15.关于我国区域地理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青藏地区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干旱
B.三江源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
C.西北地区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高寒
D.港澳地区与大陆联系密切,人口密度小
【答案】B
【详解】青藏地区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高寒,故A错误;三江源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 ,故B正确;西北地区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干旱,故C错误;港澳地区与大陆联系密切,人口密度大,故D错误。故选B。
二、解答题
16.读“我国四条地理分界线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①线大致是我国半干旱地区与____地区的分界线;②线北起黑河,南至腾冲,它是我国的____地理分界线。③线是第____级阶梯和第____级阶梯的分界线,它北起大兴安岭,经太行山脉、____和雪峰山。④线大致在____——淮河一线,我国一月份____°C等温线大致穿过于此。
(2)甲是黑龙江,它是我国____最长的河流;乙是黄河,是我国____最多的河流;丙是____ ,是我国第____大河;丁是____河,它是我国最大的____河,其水源来自____。
【答案】(1) 半湿润 人口 二 三 巫山 秦岭 0
(2) 结冰期 含沙量 长江 一 塔里木 内流 高山冰雪融水
【分析】本大题以我国四条地理分界线示意图为材料,共设置两道小题,涉及我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我国地势阶梯分界线、我国干湿区分界线、我国的河流和水文特征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详解】(1)读图可知,①线接近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是我国半干旱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②线北起黑河,南至腾冲,它是我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此线东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疏。③线是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它北起大兴安岭,经太行山脉、巫山和雪峰山。④线大致在秦岭——淮河一线,我国一月份0°C等温线大致穿过于此。
(2)读图可知,甲是黑龙江,它是我国结冰期最长的河流;乙是黄河,流经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是我国含沙量最多的河流;丙是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丁是塔里木河,位于塔里木盆地,它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其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
17.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枣庄 哈尔滨
暑假 56天 42天
寒假 28天 49天
材料二 153天生长期,原香稻153天的生长期,比一般稻花香多6天。
(1)我国农业南北差异大,结合所学完成表格。
气候类型 土壤类型 作物熟制 主要粮食作物
东北平原 温带季风气候 ____ ____ ____
华北平原 黄土地 两年三熟 ____
长江中下游平原 ____ ____ 一年两熟 水稻
(2)从枣庄出发沿图中线路一路向北,最终到达我国最北端的____省,从枣庄出发沿京沪高铁—路向南,最终到达____市。
(3)长江中下游平原盛产稻米,淡水渔业发达,有____之称。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东北平原的五常大米更为香甜原因是____。(结合材料二)
(4)哈尔滨市和枣庄市都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但哈尔滨市的寒假更长(见材料一),原因是____。
(5)据图分析东北三省成为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的发展条件____。
【答案】(1) 黑土地 一年一熟 春小麦 冬小麦 亚热带季风气候 水稻土
(2) 黑龙江 上海
(3) 鱼米之乡 东北地区农作物一年一熟,生长期长,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
(4)哈尔滨纬度较高,冬季寒冷漫长。
(5)煤炭、铁矿等矿产资源丰富;交通便利。
【分析】本题以枣庄、哈尔滨寒暑假天数对比图、高铁线路图为材料,涉及我国农业南北差异、工业基地、铁路干线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
【详解】(1)东北平原熟制为一年一熟,主要粮食作物为春小麦,土壤类型为黑土地;华北平原主要粮食作物为冬小麦;长江中下游平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土壤类型为水稻土,主要的粮食作物为水稻。
(2)从图中看出,从枣庄出发沿图中线路一路向北,最终到达我国最北端的黑龙江省,从枣庄出发沿京沪高铁一路向南,最终到达上海市。
(3)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适合水稻的生长;这里河湖众多,成为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地区,被称为"鱼米之乡"。东北地区气温低,水稻生长周期长,有利于营养物质积累,使得大米品质较好。
(4)哈尔滨市和枣庄市都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但哈尔滨市所处的纬度比枣庄市高,气候更寒冷,寒假更长。
(5)东北地区交通运输便利,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工业基础好,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18.依据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国工业发展已有一定的规模,工业分布也有一定的特色。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工业化进程加快,我国的农业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如图为“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分布图及其中一基地资源图”和“中国农业分布图”。
(1)图中四大工业基地具有____(选填“沿海”“沿内陆”“沿中纬度”“沿矿产地”)分布的共同特点,反映出这些地区具有____、市场、技术、政策等共同优势。
(2)图中①代表的工业基地名称是____工业基地,它与③代表的工业基地相比,最大的优势是____资源丰富。
(3)图中M铁路线名称是____铁路,该线是中国最重要的南北铁路交通大动脉。
(4)“中国农业分布图”中,C畜牧区所在的地理区域,自然环境以____或高寒为主。
(5)经济发展离不开区域合作,为了加强区域协作发展,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广东与广西联合共建“珠江--西江经济带”(如图所示),图中虚线圈代表城市群。
简述广西与广东开展区域协作发展的各自优势条件____。
【答案】(1) 沿海 交通
(2) 辽中南 矿产
(3)京广
(4)干旱
(5)广西矿产资源及水能资源丰富;广东位于沿海地区,交通运输便利,经济发展水平高。
【分析】本题以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分布图及其中一基地资源、中国农业分布图及文字信息为材料,涉及我国工业分布特点及发展优势条件,重要的铁路干线,我国畜牧区自然环境特点,广西与广东开展区域协作发展优势条件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和调动及运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素养。
【详解】(1)由图可知,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全部都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即具有沿海分布的共同特点;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区位优势明显,除了水陆空交通发达、气候温和湿润、市场广阔、人力资源丰富且素质高,科技力量雄厚之外还有政策等优势。
(2)由图可知,图①代表的工业基地名称是辽中南工业基地,是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③代表的工业基地为沪宁杭工业基地,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与沪宁杭工业基地相比,最大的优势是矿产资源丰富。
(3)由图可知,图中M铁路线名称是京广线,连接北京与广州,该线是中国最重要的南北铁路交通大动脉。
(4)由图可知,C畜牧区所在的地理区域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海较远,海洋水汽难以到达,形成了大范围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冬季严寒,全年降水少,所以最主要的气候特征是干旱;青藏地区海拔高,气温低,形成了高原山地气候,年降水量少,夏季凉爽,冬季寒冷,主要的气候特点是高寒。
(5)广西属于我国西南地区,山高谷深,喀斯特地貌广布,所以水能资源充足,且降水较多,水资源充足;此外,广西矿产资源较多;广东相对于广西来说,经济发达,人口众多,产业发展水平高,位于珠江入海口,海陆交通极为便利,所以二者合作可以取长补短,互利共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