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 结晶现象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如图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和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温度从t3℃降至t2℃时,析出晶体质量甲>乙
B.将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采用升高溶液温度的方法
C.甲中含少量乙时,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甲
D.t1℃时,30g丙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形成溶液的质量为80g
2.明代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收录了井盐的生产过程:“汲水而上,入于釜中煎炼,顷刻结盐,色成至白”的描述。该制盐过程涉及的操作是
A.蒸馏 B.溶解 C.过滤 D.蒸发
3.下列实验基本操作错误的是
A.倾倒液体 B.加热液体
C.过滤 D.点燃酒精灯
4.茶艺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生活艺术。泡茶时。茶壶中的滤网将茶水与茶叶分离。下列实验操作与这种分离方法原理相似的是
A.溶解 B.蒸发 C.过滤 D.蒸馏
5.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 B.加热液体
C.点燃酒精灯 D.过滤
6.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氯化钠溶于水就是钠离子和氯离子在水分子作用下均匀扩散到水中的过程
B.搅拌和升温能加快溶质的溶解,是因为加快了微粒的运动速率
C.把20%的蔗糖溶液均分成两份,每份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
D.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通过改变条件可以相互转化
7.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中混有少量的乙,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B.当温度大于t1℃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C.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D.t2℃时,向30g甲中加入50g水,充分溶解,所得溶液质量为75g
8.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点表示t1℃时,a、c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B.t2℃时,将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析出晶体的质量比b大
C.a中含有少量的b,可以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
D.将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液分别升温至t2℃ ,其溶质质量分数都不可能发生变化
9.下图是a、b、c、d四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表是这些固体物质在特定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图表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NaCl KCl NH4Cl KNO3
10℃ 35.8g 31.0g 33.3g 20.9g
60℃ 37.3g 45.5g 55.2g 110.0g
A.图中a曲线表示KNO3的溶解度曲线
B.b的溶解度小于a的溶解度
C.要从a与d的混合物中得到a,通常采用蒸发结晶
D.KCl的不饱和溶液由60℃降温至10℃时变成饱和溶液
10.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a、b都属于易溶物质
B.在t℃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当a中含有少量b时,可以用结晶法提纯a
D.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
11.下图是提取草木灰中碳酸钾的部分操作,其对应操作不正确的是
A.称量 B.溶解
C.过滤 D.蒸发
12.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曲线与硝酸钾相似
B.溶质的质量分数:A>B>C
C.A、B、C三点对应的溶液均为饱和溶液
D.从硝酸钾溶液中获得晶体的方法:蒸发浓缩、降温结晶、过滤
13.下表是 NaHCO3和NH4Cl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温度/℃ 20 30 40 50
溶解度/g NaHCO3 10.0 11.0 13.0 14.0
NH4Cl 35.0 39.0 43.0 48.0
A.20℃时,配制等质量的 NaHCO3和NH4Cl饱和溶液,NH4Cl需要水少
B.饱和氨盐水吸收CO2后生成的 NaHCO3和NH4Cl,NaHCO3先结晶析出
C.20℃时,NaHC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
D.50℃时,148g NH4Cl饱和溶液降温到20℃,析出13 g NH4Cl晶体
14.如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1℃时,三种物质中B的溶解度最大
B.t2℃时,取三种物质各a g分别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只有C物质能形成饱和溶液
C.将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由t2℃降温到t1℃,A溶液中析出的晶体质量最大
D.可用增加溶剂的方法使接近饱和的B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15.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t1℃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
B.t2℃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40%
C.将t1℃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2℃,所得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
D.将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所得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
二、填空题
16.化学与生活密不可分。(请用正确选项字母填空)
(1)宣纸制作过程中有道工序是从纸浆中用竹帘捞纸,该操作相当于 。
A.沉淀 B.过滤 C.吸附
(2)如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分数计算),其中“R”代表的是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3)下列气体中,化学性质不活泼常作保护气的是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硫
(4)能引起酸雨的气体是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硫
17.将接近饱和的氢氧化钙溶液变成饱和,可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法。
18.溶液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关于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汽水中的气态溶质是____(填化学式),打开瓶盖会有气体溢出,其原因是压强____(填“增大”或“减小”),气体的溶解度减小。
(2)厨房中的下列物质中放入足量水中,能得到溶液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食盐 B.蔗糖 C.食用碱 D.花生油 E.面粉
(3)氯化钠和蔗糖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
温度/℃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氯化钠 36.0 36.6 37.3 38.4 39.8
蔗糖 203.9 231 287.3 362.1 487.2
①氯化钠和蔗糖都属于_______(填“易溶”、“可溶”、“微溶”、“难溶”)物质。
②若蔗糖中混入了少量的食盐,可以用_______(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蔗糖。
③若向60℃的100g水中加入250g蔗糖,可形成_______g蔗糖溶液,若将此溶液降温至20℃,可析出晶体_______g。
19.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P点的含义是______。
(2)t2℃时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溶液的质量是______。在a、b、c三种物质中哪种物质最可能是气体?______。
(3)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______。
(4)若a溶液中混有少量的b物质,提纯a物质的方法是______。
(5)将 t2℃时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降低到t1℃时,有较多晶体析出的物质是______,有较少晶体析出的物质是______,没有晶体析出的物质是______。
(6)在t2℃时,用质量相同的a、b、c三种物质分别配制饱和溶液,所得饱和溶液中,质量最大的是______。
(7)将t1℃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t2℃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______。
A.c>a=b B.a=b>c C.a>b>c D.b>a>c
(8)t2℃时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同时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中溶剂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
(9)t2℃时a、b两种物质饱和溶液分别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固体的质量关系为______。
20.硝酸钾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①1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____________g/100g水。
②某温度时,6.4g硝酸钾放入10g水中恰好形成饱和溶液,则该温度硝酸钾的溶解度是________g/100g水。
③如下图所示进行实验,分别采用不同方法(每种方法只改变一个量),得到三个恰好饱和的溶液A1、A2、A3,且溶液质量依次减小。
I.请定量说明“方法一”是_____________;
II.请在溶解度曲线图中标出表示溶液A2的点,并标注“A2”_____________;
Ⅲ.溶液A1、A2、A3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21.实验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途径。同学们实验室中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将反应后的混合物进行分离回收。实验操作如图所示。
Ⅰ.制取氧气
(1)若用一种暗紫色固体制取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装置应选择上述装置_________(填标号)。
(2)欲收集干燥的O2,装置合理的连接顺序为:发生装置→C→_____________(填装置标号),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连接装置时,发生装置的出气口应与装置C中__________(填“a”或“b”)端相连。
Ⅱ.将反应后的混合物进行分离回收。实验操作如图所示(锰酸钾溶于水,MnO2难溶于水)。
(3)图A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图B操作中的一处明显错误是__________。
(4)C操作中,当看到________________时,停止加热。
参考答案:
1.B2.D3.D4.C5.D6.C7.C8.C9.A10.D11.A12.D13.C14.D15.C
16.(1)B
(2)B
(3)A
(4)C
17. 加氢氧化钙或氧化钙 升温、蒸发水(答其中两点即可)
18.(1) CO2 减小
(2)ABC
(3) 易溶 蒸发结晶 350 46.1
19.(1)t1℃时,a和c的溶解度相等
(2) 75g c
(3)cba
(4)降温结晶
(5) a b c
(6)c
(7)D
(8)cba
(9)a>b
20. 20 64 加入15g溶质KNO3 图略,横坐标略小于50,纵坐标为80 A1>A2=A3
21. 2KMnO4K2MnO4+MnO2+O2↑ A F 吸收水蒸气 a 搅拌,加速溶解 漏斗的下端管口没有紧靠烧杯的内壁 大量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