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宋代经济的发展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北宋时期,政府在南方征收的米谷布帛和专卖收入,经运河运至京师每年达四五百万至一千余万石匹贯,构成朝廷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这反映出
A.人口南迁带来大量劳动力 B.江南经济地位逐渐提升
C.南北方耕作技术差距很大 D.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
2.“宋辽金对峙的300多年间,传统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完成了由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的转变。”以下能体现“这一转变”的现象是( )
A.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B.君主专制空前加强
C.儒学成为主导思想 D.北方民族实现交融
3.《棉花帝国》一书中提到:“对于棉花,我们既熟悉又陌生。我们将它的恒久存在视为理所应当。”在中国历史上,江淮和川蜀一带对棉花的“熟悉”开始于( )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4.下图是北京通州辽代墓葬出土的酱釉马镫壶。该壶用北宋定窑技术烧制,造型仿照皮水囊,扁身双孔,便于穿绳携带。这件文物可用于研究( )
A.辽代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 B.契丹族与汉族的文化交融
C.宋代都市生活的丰富多彩 D.蒙古的崛起与元朝的统一
5.下列城市,被誉为“瓷都”的是( )
A.苏州 B.杭州 C.成都 D.景德镇
6.宋代民间编印出售图书的书坊,往往将说书人的底本作为话本出版。这促成了小说的发展和民间文化的普及。据此可知,当时
A.书坊是文化传播的管理机构 B.木活字印刷已普遍使用
C.商业行为助推市民文化发展 D.小说成为主要文学形式
7.南宋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城内大小店铺比比皆是,大街上的买卖昼夜不绝,交易频繁且数量巨大,“动以万数”。这反映了南宋时期
A.晋商、徽商活动较频繁 B.海外贸易领先世界
C.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D.都市商业贸易繁荣
8.宋朝政府鼓励对外贸易和文化交流,采取各种优惠政策招徕外国商人,力图将海外贸易控制在政府手中,最大限度地获取市舶利益。“江海求利,以资国用”是两宋时期的基本对外国策。这反映出宋代海外贸易繁荣的重要原因是( )
A.政府政策支持 B.航海技术进步 C.造船业发达 D.商品经济发达
9.宋朝的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这表明当时的宋朝
A.制瓷技术先进 B.边界贸易兴旺 C.经济重心南移 D.海外贸易发达
10.下侧是《唐宋发行铜币数目统计表》和《北宋纸币铜版拓片》。材料体现出宋代( )
A.商业活动时间、空间不再受限 B.外贸所得在财政中占重要地位
C.商业贸易繁荣的程度超过唐代 D.都市出现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
11.从秦朝的“半两钱”到汉朝的“五铢钱”,再到宋朝的“交子”,货币发生了由笨重到轻便的变化。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都市生活的繁华 B.商业贸易的发展
C.造纸技术的成熟 D.冶铸工艺的进步
二、综合题
12.我国古代经济的发展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大运河的修建,便利了中国南北贸易的发展,尤其是来自长江地区的稻米和其他粮食作物可以大量地供应北部地区的居民。由此为政治和文化的统一建立了经济基础。
——[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
材料二:古代农业生产工具革新
材料三:安史之乱后,黄河流域陷入长期藩镇割据混战中,此时的南方保持了相对稳定,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南方掀起了水利建设的高潮,水稻生产技术逐步提高,有力地推动了南方农业的发展,加速经济重心南移。
——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
(1)据材料一,概括修建大运河的历史意义
(2)材料二中,图2的农业工具是曲辕犁,请指出图1和图3农业生产工具的名称和产生的朝代。
(3)据材料三,分析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于哪个朝代?
13.秦汉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到了两宋时期,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出现重大变化。阅读下列有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汉至宋南北方户数统计表(单位:万户)
(1)材料一中南北方的人口总体出现了怎样的变化趋势?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摘自《宋史》
(2)材料二中国家的经济收入主要来自于何处?表明了我国的经济重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三:根据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图一 秧马 图二 北宋纸币铜板拓片 图三 泉州出土的宋代海船
(3)材料三中图一所示农具发明于什么时期?图二所示的纸币的名称是什么?图三表明南宋时期海外贸易兴盛的前提是什么?
(4)综上所述,谈谈南方经济超过北方的过程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参考答案
1.B
2.A
3.A
4.B
5.D
6.C
7.D
8.A
9.D
10.C
11.B
12.(1)促进了南北政治、经济、文化交流。
(2)筒车、唐代,秧马、宋代。
(3)南方稳定,北人南迁,政府鼓励。南宋。
13.(1)趋势:南方人口不断上升,北方人口不断下降。主要原因: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安定导致人口南迁。
(2)地点:东南;变化:表明我国的经济重心由北方转移到南方,从唐朝中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时最后完成。
(3)时期:宋代;名称:交子;前提:造船技术先进。
(4)启示: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自然条件发展生产;积极引进技术和人才;创造安定的社会环境。(任意1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