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ρ丙
D.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p乙=p丙
二、填空题
11.举世瞩目的三峡大坝设计高度为185m.大型轮船通过大坝要通过船闸。船闸的工作原理是_____;如果蓄水高度为170m,则大坝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为______Pa。
12.如图所示,容器中装有水,ρ水=1.0×103kg/m3,水对容器底部B处的压强是___________;已知容器的底面积为4×10﹣3m2,则水对容器底的压力为 ___________N。
13.在体能测试中,小刚体重50kg,每只鞋底与地面的接触面积约为100cm ,则他立定跳远时对地面的压强是______Pa,这样大的压强大约是______m水柱产生的压强。(ρ水=1.0×10 kg/m ,g=10N/kg)
14.小华同学通过实验探究某种液体内部的压强p与深度h的关系,根据实验数据绘出了如图所示的图像。由图像可知,该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____kg/m3,该液体60cm深处的液体压强为___________Pa。
15.如图所示,一重为2N的薄壁容器中装有质量为600g的水,容器的底面积为40cm2,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________N,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_______Pa。
16.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甲、乙两容器底面积均为0.01m2,甲容器内盛有体积为3×10-3m3的水,乙容器内盛有深度为0.35m的酒精,则甲容器内水的质量为______kg;从甲、乙两容器内抽出______m相同高度的液体后,液体对两容器底部压强相等。
三、实验题
17.如图所示是“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的实验;
(1)实验前,要使U形管两边液面保持相平,而小明同学却发现U形管右管液面比左管液面高,接下来应如何操作 ______(选填序号);
①将右边支管中高出的液体倒出,②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2)如图乙和图丙,将该装置的探头放入水中不同深度处,比较后得出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随液体深度的增加而 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比较图 ______和图丁,可以得出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为了进一步证明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有同学提出保持丁图中的探头的位置不动,将一杯比丁图中更浓的盐水倒入烧杯中搅匀后,比较前后两次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液体的密度越大,其内部压强越大,你认为这个结论可靠吗?原因是 ______;
(4)如图戊、己所示,用相同的盐水换用形状不同的容器进行实验,可以得出结论是: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 ______(填“有关”或“无关”);
(5)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U形管中的液体最好用 ______(选填“有色”或“无色”)液体进行实验;小明在实验过程中尝试将U形管内的液体换成其他液体,当探头在水中的深度相同时,U形管内装入哪种液体时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最大 ______(选填“酒精”、“植物油”或“盐水”);由此可以推测,如果U形玻璃管足够长时,U形玻璃管内选用密度 ______(填“较大”或“较小)的液体可以使实验结果更准确。(ρ酒精=0.8×103kg/m3,ρ植物油=0.9×103kg/m3,ρ盐水=1.1×103kg/m3)
四、计算题
18.如图所示,水壶内装有1千克水,水壶底面积约为0.003米2,水深0.1米,求水对壶底的压强.
19.“木桶理论”告诉我们:一只木桶能装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恰恰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如图所示,已知桶壁上最长的木板长为0.5m,最短的木板长为0.2m,桶底内部底面积为4×10﹣2m2.(忽略圆桶外壁的厚度)
(1)若空桶的质量为2kg,则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多少Pa?
(2)当桶装足够多的水时,桶底受到水的压强约为多少Pa?
(3)桶底受到水的压力约为多少N?
答案:
1.C 2.C 3.B 4.B 5.C 6.B 7.D 8.B 9.B 10.A 11. 连通器 1.7×106 12. 3500Pa 14 13. 2.5×10 2.5 14. 1.25×103 7.5×10315. 4 2000
16. 3 0.1 17. ② 增大 丙 不可靠、没有控制深度不变 无关 有色 酒精 较小 18.980帕 19.(1)500Pa;(2)2000Pa;(3)80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