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2张PPT)
1.你知道“海上断崖”是怎么回事吗?
2.这一现象涉及海水的什么理化性质?
1963年4月10日,美国海军“长尾鲨”号核潜艇在美国东部大陆架边缘做下潜300米的潜水试验时,忽然沉入2300米深得海底,潜艇上129名船员全部遇难,后来许多专家认为该潜艇当时在水下遭遇了“海上断崖”,而这次事件并不是唯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多国海军潜艇都经历过“海中断崖”事件。
海水的性质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第二节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必修第一册
地理
课标要求
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海水性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运用图表,归纳表层海水温度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分布规律。(综合思维、区域认知)
2.说明影响表层海水盐度和密度的主要因素,并解释其分布规律。(综合思维、区域认知)
3.说明海水温度、盐度和密度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
素养目标
目录
CONTENTS
01 海水的温度
02 海水的盐度
04 课时作业
03 海水的密度
一、海水的温度
1、海水的温度反映海水的冷热状况,它主要取决于海洋热量的收支情况,海洋学上一般用摄氏度(°C)来表示海水温度。
但在不同季节、不同海区,能量收支不平衡
太阳辐射
蒸发
热量来源(收)
热量支出(支)
海水温度的变化
(由热量收支状况综合决定)
一、海水的温度
垂直分布
水平分布
2、海水的温度分布:
受不同因素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垂直分布和水平分布两个方面:
一、海水的温度
2、(1)从垂直分布看 :水温度随深度增加而变化,从海面向海底呈不均匀递减。
0
10
20
30
1
2
3
4
5
6
深度/km 太平洋170°W某观测站水温随深度变化图
温度/°C
1000米
水温迅速下降
水温变幅较小,保持低温
27
7
原因:因为海洋热量主要来源于太阳辐射,所以表层吸收多,深层吸收少;海水表层受太阳辐射影响大,海洋深层受太阳辐射影响小。
一、海水的温度
温度/°C
纬度
表层海水温度大致从低纬向高纬递减(受太阳辐射影响)。
同一海区的表层水温,夏季高于冬季。
表层海水温度还受到海陆分布、大气运动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南半球的变化幅度与北半球不同。
2、(2)从水平分布看 :
一、海水的温度
垂直方向 海水的温度随深度增加而变化。通常情况下,表层水温最高。1 000米以上的海水温度随深度变化幅度较大,1 000米以下的深层海水温度变化幅度较小
水平 方向 同一海区,不同季节 夏季表层水温高,冬季表层水温低
同一季节,不同海区 表层水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同一纬度,不同海区 一般情况下表层水温大致相同。暖流流经的海区,表层水温偏高;寒流流经的海区,表层水温偏低
影响海水温度高低的主要因素有:
纬度、季节、水深、洋流。
高
低
海水温度
低
高
夏季
冬季
季节
水深
深层
表层
暖流
寒流
洋流
纬度
高纬
低纬
★★小结
一、海水的温度
3、海水的温度的影响:
海洋表层的温度较为适宜,是海洋生物的主要聚集地。
不同纬度的海洋表层生活着不同类型的海洋生物。
(1)影响海洋生物的分布
例:罗非鱼→低纬度海域,鳕鱼→中高纬度海域
一、海水的温度
3、海水的温度的影响:
某些海洋生物因水温的季节变化而发生季节性游动。
(2)影响海洋生物的季节性游动和人类的渔业活动
人类的渔业活动要考虑各海域的水温状况和海洋生物对水温的要求。
一、海水的温度
3、海水的温度的影响:
纬度较高的海域,海水有结冰期,通航时间较短,在冰封海域航行需要装备破冰设施
图为“雪龙”号正在破冰前行
(3)影响海洋运输
一、海水的温度
3、海水的温度的影响:
(4)影响大气温度及沿海地区的气温
大尺度:海洋对大气温度起着调节作用,使温差变小。
区域尺度:使沿海地区气温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均比内陆地区小。
一、海水的温度
分析海水温度对游泳活动的影响
海滨浴场是当地居民和游客喜爱的去处。我国海岸线绵长,拥有众多海滨浴场。图3.11为2016年6月-2017年6月葫芦岛、厦门、西沙3个海洋站的表层海水月平均温度。通常表层海水温度在20℃以上时适宜游泳。
葫芦岛
厦门
西沙群岛
【活动探究】
一、海水的温度
【活动探究】
1、分别描述3个海域的海水温度季节变化特点 (描述能力)
1. 葫芦岛:夏季海水温度较高,冬季海水温度寒冷,冬夏季节变化显著。
厦门:夏季海水温度较高,冬季海水温度较低,有季节变化。
西沙:冬夏季节海水温度均较高,季节变化不明显。
一、海水的温度
20℃以上时适宜游泳
2、3个海洋站附近的海滨浴场分别有哪些月份适宜人们游泳?
2.葫芦岛:6-9月 厦门:4-11月 西沙:全年皆宜
【活动探究】
一、海水的温度
【活动探究】
20℃以上时适宜游泳
3、比较3个海域适宜人们游泳的时间长短差异,并说明原因。
3.葫芦岛适宜游泳的时间最短,西沙适宜游泳的时间最长。
原因:纬度越低,海水温度越高,则适宜游泳的时间也越长。
二、海水的盐度
直布罗陀海峡附近海域密度流的形成示意
二、海水的盐度
盐度
指1000克海水所含盐类物质的多少
世界大洋的平均盐度35‰
海水中主要的盐类物质是氯化钠和氯化镁
海水既咸又苦的原因
1、海水盐度的概念
二、海水的盐度
温度和蒸发量越大,盐度越高;降水量越大,盐度越低。
世界大洋表层海水盐度由南北半球的副热带向两侧的低纬度和高纬度海域递减。
世界大洋8月表层海水盐度分布
副热带
副热带
↓
赤道
↑
极地
↑
↓
极地
2、海水盐度的分布规律
副热带海域盐度最高
赤道和极地海域盐度较低。
大洋表层海水盐度随纬度分布图
炎热少雨,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
温度高,但降水多
温度低,蒸发弱→
N
S
2、海水盐度的分布规律
二、海水的盐度
盐度高
盐度低
分析红海盐度高、波罗的海盐度低的原因
红海位于非洲东北部和阿拉伯半岛之间,盐度超过40‰,是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域。
波罗的海位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与欧洲大陆之间,盐度不到10‰,是世界上盐度最低的海域。
3、活动探究
二、海水的盐度
1、归纳红海、波罗的海地区的气候特征
红海
热带沙漠气候,终年高温少雨,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波罗的海
温带海洋性气候向温带大陆性气候过渡地带,全年以西风为主,温和湿润,降水量大于蒸发量
3、活动探究
二、海水的盐度
2、结合河流分布和流域气候特征,推测河流对两海域盐度的影响
红海
多为时令河,入海河流较少,海水盐度高
波罗的海
多为常年河,入海河流较多,海水盐度低
时令河
时令河
3、活动探究
二、海水的盐度
3、分析红海、波罗的海与外海连通状况对盐度的影响
红海、波罗的海都比较封闭,与外海海水交换弱,盐度受外海影响小
狭窄
狭窄
狭窄
3、活动探究
二、海水的盐度
位于副热带海区,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气候炎热,降水稀少,蒸发旺盛
两岸多干燥的沙漠,几乎没有淡水汇入
海域较为封闭,与低盐度的海水交换少
纬度高,以温带海洋气候为主,气温较低,降水丰富,蒸发弱
四周陆地河流众多,有大量淡水汇入
海域较为封闭,与高盐度的海水交换少
活动探究
分析红海盐度高、波罗的海盐度低的原因
3、活动探究
二、海水的盐度
中国三大盐场
长芦盐场——中国最大的盐场:滩涂宽阔;雨日较少,日照充足,多大风,蒸发旺盛,有利于海盐生产。
布袋盐场、莺歌海盐场——沿海平原,地势平坦;地处夏季背风坡,降水少,晴天多,蒸发强,利于晒盐。
长芦
盐场
布袋盐场
莺歌海
盐场
4、开发利用
二、海水的盐度
利用海水制碱,从海水提取镁、溴等资源
海水养殖
海水淡化
4、开发利用
二、海水的盐度
三、海水的密度
密度低
密度高
密 度 低
海中断崖
海水密度
大
大
小
小
盐度
压力(深度)
河水
温度
大
大
小
低
裹挟泥沙
小
高
2、影响海水密度的主要因素
1、概念:海水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海水的质量,单位是kg/m 。
三、海水的密度
3、海水密度的分布规律
(水平分布)
同纬度海域大致相同。
随纬度的增高而增加。
4、海水密度的分布规律(垂直分布)
0-50m:密度无变化
随深度增加而增大
中低纬度海区
50-1000m:密度迅速增加,出现密度的突变层(跃层)
1000m以下:密度变化很小
高纬度海区
变化很小或没有变化,垂向变化曲线近似一条直线
热带
温带
寒带
1027
1026
1025
1024
1023
1022
1021
1020
60°
40°
20°
0°
20°
40°
60°
N
S
20
10
0
32
33
34
35
36
盐度/‰
密度/(kg·m-3)
密度
盐度
温度
温度/℃
海水温度、盐度和密度随纬度变化规律曲线图
据图观察:大洋表层海水温度、盐度、密度随纬度变化有什么特点?
→低纬向高纬递减
→副热带最高,并向两极和赤道递减
→随纬度增高而增大
海水的性质
课堂总结
1.影响3个观测站表层海水温度差异的因素是( )
A.海水深度
B.太阳辐射
C.海域面积
D.海水盐度
解析 据图可知,三个观测站表层水温差异较大,这主要是由于三个观测站所处的纬度位置不同造成的。纬度越低,接收到的太阳辐射越多,温度就越高,B正确。表层海水温度与海水深度无关,A错误。海域面积与表层海水温度关系不大,C错误。海水盐度不会影响到表层海水温度,D错误。
B
西省期末)地球上的海水温度有明显的空间差异和随时间变化的特点。下图示意太平洋170°W附近3个观测站海水温度随深度的变化。据此完成1~3题。
2.太平洋170°W附近海水温度的垂直变化特点是( )
A.随深度增加显著降低
B.浅水区变化缓慢
C.表层向深层均匀递减
D.深水区保持低温
解析 据图可知,当海水深度超过1 000米后,水温下降缓慢,A错误。浅水区水温变化速度较快,B错误。表层向深层海水温度下降速度先快后慢,C错误。深水区水温下降缓慢,保持低温,D正确。
D
西省期末)地球上的海水温度有明显的空间差异和随时间变化的特点。下图示意太平洋170°W附近3个观测站海水温度随深度的变化。据此完成1~3题。
3.海水温度变化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
A.海水垂向温度变化越大,浮游生物数量越少
B.冬季海水降温慢,会使沿海地区气候寒冷
C.表层海水温度上升,致飓风发生频率增加
D.全球海水温度升高,则海洋热能发电量增加
解析 浮游生物主要生活在海水浅层,海水垂向温度变化加大不会使浮游生物数量减少,A错误。冬季海水降温慢,会使沿海地区气候温暖,B错误。表层海水温度上升,易形成低压中心,强烈发展形成飓风,C正确。海洋热能发电的原理是利用热带洋面海水和760米深处的冷海水之间温度差发电,D错误。
C
西省期末)地球上的海水温度有明显的空间差异和随时间变化的特点。下图示意太平洋170°W附近3个观测站海水温度随深度的变化。据此完成1~3题。
4.直布罗陀海峡是连接地中海和大西洋的重要门户。由于地中海蒸发旺盛,盐度大,密度高,而相邻的大西洋海水密度低,于是形成密度流,其流向特点是( )
解析 地中海蒸发旺盛,盐度大,密度高,水面低,而相邻的大西洋水面较高,于是大西洋表层海水经直布罗陀海峡流入地中海,地中海海水由海峡底层流入大西洋。故选A。
A
5.渤海海水盐度值较世界大洋平均盐度值低的主要原因是( )
A.多条河流注入稀释
B.海水的流通性强
C.纬度较高,蒸发弱
D.多年年均降水量少
A
解析 第5题,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主要有蒸发、降水、入海径流、洋流等,渤海海水盐度值低的主要原因是周围有多条河流注入,稀释了海水盐度。A项正确。
(2021·山东德州、烟台期中联考)渤海的海水盐度为28‰~31‰(世界大洋平均盐度为35‰)。海水在结冰过程中会析出盐分,所以海冰的含盐量接近淡水。海冰外缘线是指由基准点向外有海冰分布的最远边界。读某年1月15日渤海湾海冰预警示意图,完成5~6题。
6.与图中其他海湾相比,辽东湾海冰外缘线与基准点间的距离最远,最主要原因是( )
A.海域面积较宽广
B.纬度高,气温低
C.人类活动影响大
D.陆地径流汇入少
B
解析 读图可知,辽东湾纬度较高,气温较低,又有辽河注入,盐度较低,因此海水结冰多。B项正确。
(2021·山东德州、烟台期中联考)渤海的海水盐度为28‰~31‰(世界大洋平均盐度为35‰)。海水在结冰过程中会析出盐分,所以海冰的含盐量接近淡水。海冰外缘线是指由基准点向外有海冰分布的最远边界。读某年1月15日渤海湾海冰预警示意图,完成5~6题。
7.图中河流入海口处的海水盐度( )
A.由河口向外海增加
B.随深度增加而减小
C.夏季最高
D.冬季最低
解析 河流水是淡水,汇入海洋,可稀释海水盐度,所以海水盐度由河口向外海增加。但是河流因所在气候区不同,汛期所在季节不同,不能判断C、D两项。
A
(2022·山东潍坊五县市期中联考)海岸带湿地是介于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之间的复杂的自然综合体(下图),该区域生物多样性丰富、生产力高,对人类繁衍生息、生产生活及国民经济的发展极具推动作用。据此完成7~8题。
8.大陆架上方的浅水带( )
A.海水较浅,不利于渔业捕捞
B.海水较浅,不利于海洋生物繁殖
C.接受来自江河的营养盐类较少
D.海水温度较高,海洋生物丰富
解析 浅水带光照充足,水温高,海洋生物丰富。故选D。
D
(2022·山东潍坊五县市期中联考)海岸带湿地是介于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之间的复杂的自然综合体(下图),该区域生物多样性丰富、生产力高,对人类繁衍生息、生产生活及国民经济的发展极具推动作用。据此完成7~8题。
9.图中表示海洋表层温度、盐度、密度的曲线依次是( )
A.①②③ B.①③②C.②③① D.②①③
解析 海水温度大体上自赤道向两极海域递减,①曲线符合;盐度自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南北两侧的高低纬度递减,呈现双峰值,③曲线符合;海水密度大致与水温呈负相关,自赤道向两极海域递增,②曲线符合。
B
(2022·福州八县市协作校期中联考)下图为海洋表层海水温度、盐度、密度随纬度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9~10题。
10.由图可知,赤道附近的表层海水( )
A.温度低、盐度低、密度大 B.温度高、盐度低、密度小
C.温度高、盐度高、密度小 D.温度低、盐度高、密度大
解析 由图可知,赤道附近的表层海水温度高、盐度低、密度小,B正确。
B
(2022·福州八县市协作校期中联考)下图为海洋表层海水温度、盐度、密度随纬度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9~10题。
11.(2022·扬州中学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北部湾位于南海西北部,是中越两国陆地和中国海南岛所环绕的一个半封闭海湾。下图为7月份北部湾表层盐度(单位:‰)分布示意图。
B地低(或A地高)。原因:B处位于红河入海口,大量淡水注入,盐度低。
(1)比较A、B两地盐度的高低,并分析原因。
(2)分析我国莺歌海盐场形成的原因。
位于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充足;纬度较低,气温较高,利于海水蒸发;坡度较缓的淤泥质海岸,利于晒盐。
(1)比较青岛和三亚两个海域表层海水温度的差异。
12.(2022·山东东明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海岸线绵长,拥有众多海滨浴场。山东青岛和海南三亚的海滨浴场闻名遐迩。下图示意山东青岛、海南三亚海洋站的表层海水月平均温度。通常表层海水温度在20 ℃以上时适宜游泳。
三亚全年海水温度高于青岛,冬季尤为突出;青岛的海水温度年较差更大,季节差异明显。
(2)简析导致青岛与三亚冬季表层海水温度差异的原因。
三亚纬度低,太阳辐射强,受冬季风影响小且海南省周边为海洋,受海洋调节明显,因此冬季温度偏高。(或者回答青岛纬度较高,太阳辐射较弱,受冬季风影响大,且受陆地影响明显。
1.图示海域海面年蒸发量( )
A.南高北低
B.中部高南北低
C.东高西低
D.东南高西北低
(2021·山东菏泽期中)海面蒸发是海面的水变成水汽而进入大气的过程。海水蒸发时从海洋吸收了热量,而大气则获得了海洋所损失的这部分热量。下图示意我国近海海面年蒸发量的分布。据此完成1~2题。
B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图示海域蒸发量中部高南北低。B项正确。
2.图示海域海面年蒸发量高值区( )
A.暖流经过
B.盐度低
C.降水较少
D.密度高
(2021·山东菏泽期中)海面蒸发是海面的水变成水汽而进入大气的过程。海水蒸发时从海洋吸收了热量,而大气则获得了海洋所损失的这部分热量。下图示意我国近海海面年蒸发量的分布。据此完成1~2题。
A
解析 读图可知,图示海域海面年蒸发量最高值大致在台湾岛东北并向东北方向延伸,与该处日本暖流流向一致。暖流流经区水温高,蒸发量大、降水多,密度小,由于蒸发量大,盐度高。A项正确。
3.黄海温跃层表现最明显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021·山东兖州区高一上学期期中)据地理工作者考察,在黄海中部海面以下20~30米处,存在一个明显的温跃层(垂直方向出现突变的水层),抑制了海水的上下对流,在海底洼地的下层海水表现相对低温称为深海冷水团。读图,完成3~4题。
B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黄海温跃层表现最明显的季节是夏季。此时下层海水表现为相对低温,上层水温较高,温度垂直变化较明显。B项正确。
4.影响黄海海域表层水温的主要因素是( )
A.太阳辐射
B.洋流
C.盐度
D.海陆位置
(2021·山东兖州区高一上学期期中)据地理工作者考察,在黄海中部海面以下20~30米处,存在一个明显的温跃层(垂直方向出现突变的水层),抑制了海水的上下对流,在海底洼地的下层海水表现相对低温称为深海冷水团。读图,完成3~4题。
A
解析 读图可知,黄海层水温夏季高,冬季低,这是因为夏季太阳辐射强,气温高,冬季太阳辐射弱,气温低。A项正确。
5.有一艘货轮从大西洋通过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地中海,再通过苏伊士运河进入红海,海水的盐度变化顺序是( )
A.小—变大—更大 B.大—变小—更小 C.小—大—小 D.大—小—大
解析 货轮从大西洋(盐度低)通过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地中海(盐度高),再通过苏伊士运河进入红海(世界盐度最高海区),海水的盐度变化顺序是小—变大—更大,A正确,B、C、D错误。
A
(2021·广东汕尾期末)读世界局部区域地图,回答5~6题。
6.有一艘货轮从红海通过苏伊士运河进入地中海,再通过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大西洋,货轮吃水深度的变化顺序是( )
A.浅—深—浅 B.浅—深—更深 C.深—浅—更浅 D.深—浅—深
解析 货轮从红海(盐度最高,吃水最浅)通过苏伊士运河进入地中海(盐度较高,吃水较深),再通过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大西洋(盐度更低,吃水更深),货轮吃水深度的变化顺序是浅—深—更深,B正确,A、C、D错误。
B
(2021·广东汕尾期末)读世界局部区域地图,回答5~6题。
乙海域表层、底层海水盐度均较高;表层海水盐度高于底层。
7.(2020·江苏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水的性质主要可以从温度、盐度和密度等方面分析。图1为我国东部部分海域等深线分布图,图2为沿30°N海域甲—乙的冬季表、底层海水多年平均温度和盐度空间分布图。
(1)与甲海域相比,说明乙海域海水盐度的特点。
相对较低;表、底层海水温度大致相当。重点强化练
(2)与乙海域相比,分析甲海域表、底层海水温度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