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第一节 水循环 (共5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章 第一节 水循环 (共5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97.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3-28 14:58: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6张PPT)
《宋书》对此的解释原理是什么?蒸发的海水去哪里了?
江河奔流不息,最终注入大海,为什么大海的水没有增多?公元5世纪,南朝史学家沈约在《宋书》中对此问题作了解释:太阳加热海水,使海水蒸发;河流注入大海,补充蒸发的消耗,使海水不会增多也不会减少。
阅读材料
思考
水循环
第二章 地球上的水 第一节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必修第一册
地理
课标要求
运用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及其地理意义。
1. 绘制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环节和过程,并分析影响水循环环节的因素。(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
2.根据资料,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
素养目标
目录
CONTENTS
01 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
02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03 课时作业
一、水循环环节与类型
1.水循环定义
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一、水循环环节与类型
蒸发
降水
海上内循环
蒸发、蒸腾
降水
陆地内循环
蒸发
水汽输送
降水
地表径流
地下径流
下渗
海陆间循环
2.水循环分类
一、水循环环节与类型
一、水循环环节与类型
3.水循环环节
【不同水循环类型环节类型不同】
(1)海上内循环(循环的水量最大)
蒸发——降水[未登陆的台风]
(2)海陆间循环
蒸发——水汽输送——降水——
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
(3)陆地内循环
蒸发、蒸腾——降水
人类最容易改变的环节是地表径流
一、水循环环节与类型
博斯腾湖
塔里木河




黄海
骆马湖
灌河
新沂河
问题:认识两个区域并判断两区域水循环类型。
陆上内循环:
循环水量少,但对干旱地区非常重要
下渗
地下径流
蒸发蒸腾
蒸发蒸腾
一、水循环环节与类型
4、水循环各环节的影响因素
(1)影响蒸发(蒸腾)的因素
①气温
②风速
③空气水汽饱和度
④地面水分状况
⑤植被覆盖率
一、水循环环节与类型
4、水循环各环节的影响因素
(2)影响降水的因素
①气压带风带
②地形
③海陆位置
④洋流
⑤人类活动
一、水循环环节与类型
4、水循环各环节的影响因素
(3)影响地表径流量的因素
①降水
②蒸发
③下渗
④人类活动(水利工程)
⑤其它补给方式
一、水循环环节与类型
4、水循环各环节的影响因素
(4)影响下渗的因素
①降水强度
②降水量
③降水持续时间
④坡度
⑤土壤中水饱和度
⑥植被覆盖率
⑦冻土
⑧地表硬化程度
一、水循环环节与类型
案例
用水循环的知识解释城市发生内涝的原因,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
解决城市内涝的措施:
①提高透水能力,如采用透水砖,保持绿地面积。
②增加排涝设施,如建排涝泵站;
③改造地下管网,如适当扩大管径;
④排水不畅
①降水多
③地表径流增多
②路面硬化,下渗减少
一、水循环环节与类型
▋活动●认识沙田影响的水循环环节
宁夏中部气候干旱,人们在耕作土壤表面铺设厚10-15厘米左右的砂石覆盖层,发展农作物种植,这就是砂田。砂田作物的产量较高,品质较好。
1.分析砂石覆盖层对水的下渗影响。
与裸田相比,砂石覆盖层增加地表粗糙度,减缓地表径流,且结构疏松,孔隙较大,渗透性好,增加下渗量。
一、水循环环节与类型
▋活动●认识沙田影响的水循环环节
(2)观察下图,比较砂田和裸田蒸发量的差异,说明砂石覆盖层对蒸发的影响。
○二者的蒸发量随季节变化的趋势相似,且砂田的蒸发量总是小于裸田,
说明砂石覆盖层可以有效抑制蒸发,减少蒸发量。
一、水循环环节与类型
▋活动●认识沙田影响的水循环环节
(3)观察下图,比较4月末砂田和裸田土壤含水量,归纳砂田影响的水循环环节及其作用。
○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不同,其中水分变化0-10厘米最为明显,随着深度变大,砂田与裸田的土壤含水量差距在逐渐变小,
但在同一深度上砂田的土壤含水量总是大于裸田,说明砂田覆盖层具有蓄水保墒的作用。
一、水循环环节与类型
5. 人类对水循环的利用和影响
1.正向利用
(1)修建水库:
改变地表径流的季节分配,减少洪水期径流量,增加枯水期径流量;同时由于水面面积的扩大或下渗增大使地下水位提高,可加大(水库周围)蒸发量和降水量。
一、水循环环节与类型
5. 人类对水循环的利用和影响
1.正向利用
(2)跨流域调水:
改变地表径流的空间分布,也可以使蒸发量增加,大气中水汽增多,从而增加降水量。
一、水循环环节与类型
5. 人类对水循环的利用和影响
1.正向利用
(3)植树造林、保护湿地资源:
涵养水源,使下渗增多,减少地表径流。
(5)实施人工雨增:加大降水量。
(4)城市铺设渗水砖:
可减小地表径流,增加下渗,增大地下径流量。
一、水循环环节与类型
5. 人类对水循环的利用和影响
洪峰流量
时间
无植被的流域
有植被的流域
时间
无植被
枯水季节
月平均流量
洪水季节
有植被
影响河流流量的因素有很多,植被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读图,完成下列任务。
1.植被对河流流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运用水循环原理,说明植被对水循环各个环节的影响。
影响河流洪峰流量的大小、洪峰期到来时间的早晚;影响河流径流季节变化的大小。
活动
一、水循环环节与类型
5. 人类对水循环的利用和影响
2.运用水循环原理,说明植被对水循环各个环节的影响。
活动
植被增多
水循环
地表径流
地下径流
下渗
植物蒸腾
降水
减小
增加
增加
增加
增加
洪水期
枯水期
增加
一、水循环环节与类型
5. 人类对水循环的利用和影响
2.负向影响
(1)滥伐森林:
破坏地表植被,平时会减少蒸腾,空气中水汽减少,使降水量减少;降雨时,下渗减少,大量地表径流汇聚,容易发生洪涝灾害。
一、水循环环节与类型
5. 人类对水循环的利用和影响
2.负向影响
(2)围湖造田:
减少了湖泊自然蓄水量,削弱了其防洪抗旱能力,也减弱了湖泊水体对周围地区气候的调节作用。
(3)城市路面硬化:
减少下渗,减小地下径流,增加地表径流,易造成城市内涝。
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1、水循环使地球上的水体不断更新,维持全球水量的动态平衡。
如果人类用水过多,超过水体的更新的速度,或者水资源遭受污染,就会导致水资源的短缺。
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2、水循环是地球上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的重要过程。
○降水和地表径流,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2、水循环是地球上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的重要过程。
○降水和地表径流,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地表径流不断地向海洋输送大量的泥沙、有机物和无机盐类,水循环成为海陆间联系的纽带。
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2、水循环是地球上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的重要过程。
○降水和地表径流,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地表径流不断地向海洋输送大量的泥沙、有机物和无机盐类,水循环成为海陆间联系的纽带。
○水循环对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能吸收、转化和传输,缓解不同纬度地区热量收支不平衡。
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3.水循环影响着全球的气候和生态,对全球自然环境产生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4.影响全球气候
水循环还影响着全球的气候和生态,对全球自然环境产生深刻而广泛地影响。
课堂总结
水循环
水循环的过程
蒸发(蒸腾)→水汽输送→
降水→径流→下渗
水循环的类型
海上内循环
海陆间循环
陆地内循环
水循环的意义
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促进地球上物质和能量的转换
参与营造地表形态
影响全球气候和生态
1.两块搓衣板淋水后,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
A.无毛巾:水流速度较快
B.有毛巾:水流速度较快
C.无毛巾:盆底存水较少
D.有毛巾:盆底存水较多
解析 第1题,铺有毛巾的搓衣板相当于有植被的地方,无毛巾的搓衣板相当于荒地。两块搓衣板淋水后,无毛巾的摩擦力小,流速快,水流量大,盆底存水较多;有毛巾的摩擦力大,流速慢,由于毛巾吸水,水流量小,盆底存水较少。
A
(2021·湖南张家界期末)某中学生进行植被对水循环影响的实验。设计如下:准备两块搓衣板,如下图所示放置在盆中,其中一块铺上毛巾,分别从上面淋上相等数量的水,并观察实验结果。据此完成1~2题。
2.如果无毛巾的搓衣板模拟的是植被破坏后的山地,则该山地( )①地表径流加快 ②地表径流增加 ③下渗量增加 ④地下径流增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 第1题,植被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山地植被恢复后,大气湿度增加、地表径流减少、下渗量增加、地下径流增加。植被破坏后,地表径流加快、地表径流增加、下渗量减少、地下径流减少。故A正确。
A
(2021·湖南张家界期末)某中学生进行植被对水循环影响的实验。设计如下:准备两块搓衣板,如下图所示放置在盆中,其中一块铺上毛巾,分别从上面淋上相等数量的水,并观察实验结果。据此完成1~2题。
3.变“无定河”为“永定河”,直接改变的水循环环节是( )
A.地表径流 B.下渗 C.蒸发 D.地下径流
解析 第3题,变“无定河”为“永定河”是通过筑堤使河道稳定下来,直接改变的水循环环节是地表径流。故选A。
A
(2021·郑州期末)永定河是北京的母亲河,古时因其迁徙无常,曾被称为“无定河”。清康熙年间,在卢沟桥以下筑堤,以使河道永久安定,康熙皇帝特赐名“永定河”。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由于干旱、排污等原因,永定河水量减少,甚至断流。2003年开始,通过关停水电站、协调上下游水资源分配等一系列措施,特别是近年来官厅水库向永定河实施生态补水,永定河逐步告别40年的断流史,重新全线通水。据此完成3~4题。
4.永定河全线通水,对当地水循环的影响是 ( )
A.增加地表水蒸发
B.增加水汽输送
C.减少地下径流
D.减少植物蒸腾
解析  第4题,永定河全线通水,对当地水循环的影响是增加地表水蒸发,增加下渗,从而增加地下径流。对植物蒸腾和水汽输送影响比较小。故选A。
A
(2021·郑州期末)永定河是北京的母亲河,古时因其迁徙无常,曾被称为“无定河”。清康熙年间,在卢沟桥以下筑堤,以使河道永久安定,康熙皇帝特赐名“永定河”。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由于干旱、排污等原因,永定河水量减少,甚至断流。2003年开始,通过关停水电站、协调上下游水资源分配等一系列措施,特别是近年来官厅水库向永定河实施生态补水,永定河逐步告别40年的断流史,重新全线通水。据此完成3~4题。
5.①②③④表示的水循环环节分别是( )
A.蒸发 植物蒸腾 降水 径流
B.植物然腾 蒸发 降水 径流
C.降水 植物蒸腾 蒸发 径流
D.蒸发 降水 植物蒸腾 径流
解析 第5题,①来自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为蒸发;②来自生物圈,为植物蒸腾;③来自大气圈,为降水;④由岩石圈到水圈,为径流。
A
(2022·开封五县期中)下图为地球圈层间的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
6.在下列水循环环节中,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 第6题,在水循环各环节中,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是地表径流,图中④为径流。
D
(2022·开封五县期中)下图为地球圈层间的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
7.当该地森林覆盖率增加后,( )
A.水分下渗减少
B.降水量急剧减少
C.蒸腾作用增强
D.地下径流增加
解析 第7题,森林覆盖率增加,蒸腾作用加强,降水增多;该地为不透水岩层,植被增加对下渗、地下径流影响不大。
C
下图为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区水循环示意图,图中岩层坚硬不透水。据此完成7~8题。
8.该地修建梯田对水循环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
A.增加植物蒸腾
B.减缓地表径流
C.增加地下径流
D.减少水汽输送
解析 第8题,修建梯田,能够减缓地表径流。
B
下图为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区水循环示意图,图中岩层坚硬不透水。据此完成7~8题。
9.与自然路面相比,图示城市路面( )
A.下渗明显增多
B.地表径流加大
C.地面蒸发增加
D.地下径流增多
解析 第9题,由图可知,与自然路面相比,城市路面下渗量明显减少,导致地下径流减少。地面蒸发作用减弱,蒸发量减少,地表径流量增加。
B
(2022·山东师大附中期中)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地膜覆盖栽培一般都能获得增产的效果,其效应表现在增温、保温、保水、提高光的利用效率等几个方面。读图,完成9~10题。
10.为缓解“城里看海”现象,下列措施不可取的是( )
A.加大对地下水的利用
B.改造升级排水系统
C.增加城市绿地面积
D.提高透水地面比例
解析 第10题,加大对地下水的利用,可能会导致地面沉降等生态问题,对城市内涝没有影响;改造升级排水系统,可以加快地表水的排放,可以缓解城市内涝;增加城市绿地建设和提高透水地面比例,可以增加地表水的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减轻城市内涝。
A
(2022·山东师大附中期中)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地膜覆盖栽培一般都能获得增产的效果,其效应表现在增温、保温、保水、提高光的利用效率等几个方面。读图,完成9~10题。
10.“天雨新晴,北风寒彻”造成“是夜必霜”,其原理是(  )
A.雨后的夜晚,气温必定很低
B.晴朗的夜晚,地面辐射加强
C.晴朗的夜晚,地面辐射减弱
D.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较弱
解析 第10题,“天雨新晴”“是夜必霜”的意思是晴朗的夜晚易结霜,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较弱,对地面的保温效果差。故选D。
C
(2022·山东师大附中期中)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地膜覆盖栽培一般都能获得增产的效果,其效应表现在增温、保温、保水、提高光的利用效率等几个方面。读图,完成9~10题。
1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响应“建设节水型社会”号召,北京市某学校进行了“海绵校园”改造工程。
蒸发 下渗 地下径流(答出其中两条即可)
(1)在图中标注校园内水循环环节名称。
(2)随着“海绵校园”的建成,水循环环节中增强的有________、________等。
降水、蒸发、蒸腾、下渗、地表径流、地下径流(标注其中5个环节即可)。
1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响应“建设节水型社会”号召,北京市某学校进行了“海绵校园”改造工程。
请你为自己的学校选择其中一项措施,并从水循环角度说明它的作用。
降水、蒸发、蒸腾、下渗、地表径流、地下径流(标注其中5个环节即可)。
(3)建设“海绵校园”还可以采取下图所示各种措施。
(1)阿克苏河流域参与的主要水循环类型是 ,阿克苏河主要通过________(水循环环节)和 (水循环环节)补给塔里木河。
12.(2021·山东淄博期末)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发源于天山南麓的阿克苏河是唯一向塔里木河干流常年输水的源流,其径流主要来源于山区的冰川融水和大气降水,流域内分布有许多绿洲。据统计,近年来阿克苏河流域内降水和气温均呈上升趋势,河流径流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下图为阿克苏河流域示意图。
地下径流(水循环环节的名称不分先后顺序)
陆地内循环
地表径流
(2)说明近年来受气候变化影响,阿克苏河径流总量的变化及原因。
12.(2021·山东淄博期末)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发源于天山南麓的阿克苏河是唯一向塔里木河干流常年输水的源流,其径流主要来源于山区的冰川融水和大气降水,流域内分布有许多绿洲。据统计,近年来阿克苏河流域内降水和气温均呈上升趋势,河流径流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下图为阿克苏河流域示意图。
河流径流总量增大。原因:气温升高,流域山区冰川消融量增大;降水增加。
(3)有人指出,阿克苏河下游绿洲地区的水资源未来会面临枯竭。你是否赞同此观点,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12.(2021·山东淄博期末)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发源于天山南麓的阿克苏河是唯一向塔里木河干流常年输水的源流,其径流主要来源于山区的冰川融水和大气降水,流域内分布有许多绿洲。据统计,近年来阿克苏河流域内降水和气温均呈上升趋势,河流径流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下图为阿克苏河流域示意图。
赞同:气温升高,冰川储量(面积)减少,冰川融水补给减少;气温升高,蒸发加剧(旺盛);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生产生活用水量不断增加。(或不赞同:水循环可促进陆地水水资源的不断更新;流域内降水增多;随着生产技术进步,节水意识不断增强,水资源利用率会不断提高。)
1.该实验设计中,不能模拟的水循环环节是( )
①降水 ②下渗 ③植物蒸腾 ④地表径流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022·温州十校联合体期中)下图为某同学设计的水循环模拟实验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B
解析 图中不透水斜面影响下渗环节,也没有植物的蒸腾作用。故选B。
2.该实验设计中,斜面下方冰块可以促进不透水斜面上的气流( )
①收缩下沉 ②膨胀上升
③向右流动 ④向左流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22·温州十校联合体期中)下图为某同学设计的水循环模拟实验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B
解析 冰块温度低,气流收缩下沉,①正确,②错误。冰块位于右侧,左侧没有,因此右侧降温明显,左侧气温相对较高,气流可能膨胀上升,不透水斜面上的气流沿着斜面向左流动,③错误,④正确。
(2021·佛山期末)人工河岸湿地是结合湿地原理设计的一种新型河流治理技术,可净化河岸径流与河道的泥沙及污染物。我国华北某水厂为保证取水口水质,在取水口附近河段建立了人工河岸湿地。下图为人工河岸湿地示意图,完成3~4题。
解析 图文中信息表明,人工河岸湿地是利用了湿地中水生植物(位于地表)净化河岸地表径流,沉淀地表径流中的泥沙,降解地表径流的污染物,从而改善水厂取水口的水质,因此河岸湿地主要是通过影响水循环的地表径流来改善水质,A符合题意;净化水质的河岸湿地及湿地水生植物位于地表,取水的水源也是地表径流,因此河岸湿地不是主要通过影响地下径流来改善水质的,排除B;河岸湿地有可能影响水循环中的蒸发和降水,但这不是改善水质的途径,排除C、D。
3.人工河岸湿地能改善水厂取水口的水质,主要是通过影响水循环的( )
A.地表径流 B.地下径流
C.蒸发 D.降水
A
(2021·佛山期末)人工河岸湿地是结合湿地原理设计的一种新型河流治理技术,可净化河岸径流与河道的泥沙及污染物。我国华北某水厂为保证取水口水质,在取水口附近河段建立了人工河岸湿地。下图为人工河岸湿地示意图,完成3~4题。
解析 水厂不在人工河岸湿地中,也不是人工河岸湿地的配套工程,因此人工河岸湿地中,净化功能的实现没有依赖水厂,排除A;输水管和取水口不是人工河岸湿地组成部分,也不具有净化功能,排除B、C;人工河岸湿地中的水生植物对地表径流的泥沙具有阻滞作用,使得泥沙沉淀,水生植物通过新陈代谢活动可以降解污染物,从而起到净化功能,D符合题意。
4.人工河岸湿地中,净化功能的实现主要依赖的是( )
A.水厂 B.输水管
C.取水口 D.水生植物
D
5.雨林这一巨大的储水库储存的主要水体是( )
A.河湖水和地下水
B.蒸腾水和大气水
C.地表水和冰川水
D.大气水和生物水
解析 雨林储存的水主要是河湖水和地下水,大气水是没办法被雨林储存的,雨林地区没有冰川,B、C、D错误,故选A。
A
(2021·山东枣庄期末)热带雨林是土地生产力最大和生态功能最强的生态系统。下图示意“雨林是巨大的储水库”。据此完成5~6题。
6.一旦雨林面积减少或消失,最先受到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 )
A.降水 B.地表径流
C.蒸腾 D.水汽输送
解析 据图可知大气水的百分之五十来自雨林,一旦雨林面积减少或消失,最先受到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蒸腾。故选C。
C
(2021·山东枣庄期末)热带雨林是土地生产力最大和生态功能最强的生态系统。下图示意“雨林是巨大的储水库”。据此完成5~6题。
7.(2022·山东潍坊五县市期中联考)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鱼鳞坑是黄土高原地区陡坡地植树造林的整地工程(图1)。鱼鳞坑工程是在山坡上挖掘有一定蓄水容量、交错排列、类似鱼鳞状的半圆形或月牙形土坑,坑内蓄水,植树造林,因俯视形状看起来像鱼的鳞片一样,所以叫鱼鳞坑。图2示意鱼鳞坑剖面。
鱼鳞坑拦截坡面径流,减少了地表径流;鱼鳞坑增加地表粗糙度,减缓了地表径流;鱼鳞坑呈“品”字形分布,分散了地表径流。
(1)说明鱼鳞坑对地表径流的影响。
图1 图2
7.(2022·山东潍坊五县市期中联考)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鱼鳞坑是黄土高原地区陡坡地植树造林的整地工程(图1)。鱼鳞坑工程是在山坡上挖掘有一定蓄水容量、交错排列、类似鱼鳞状的半圆形或月牙形土坑,坑内蓄水,植树造林,因俯视形状看起来像鱼的鳞片一样,所以叫鱼鳞坑。图2示意鱼鳞坑剖面。
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变小;含沙量减少。
(2)简述鱼鳞坑工程建成后对坡下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
图1 图2
7.(2022·山东潍坊五县市期中联考)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鱼鳞坑是黄土高原地区陡坡地植树造林的整地工程(图1)。鱼鳞坑工程是在山坡上挖掘有一定蓄水容量、交错排列、类似鱼鳞状的半圆形或月牙形土坑,坑内蓄水,植树造林,因俯视形状看起来像鱼的鳞片一样,所以叫鱼鳞坑。图2示意鱼鳞坑剖面。
利用鱼鳞坑拦截坡面径流,增加下渗,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减少土壤肥力流失,提高植物的成活率,增大植被覆盖率。
(3)说明在黄土高原建设鱼鳞坑的生态意义。
图1 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