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对点训练:8.2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2课时)(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对点训练:8.2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2课时)(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3-28 19:07:45

文档简介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2课时)
知识点一: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反应
【变1】(山西襄汾·九年级阶段练习)下图所示的四个图像表示的变化趋势,分别对应四种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B.加热一定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C.等质量的镁和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 D.将一定质量的硫酸铜溶液倒入盛有铁钉的烧杯中
A.A B.B C.C D.D
【答案】C
【详解】
A.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前固体质量不为零,故选项图像错误;
B.二氧化锰在反应中作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但随着反应的进行,氧气逸出,剩余固体的质量减少,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至完全反应不再发生改变,故选项图像错误;
C.镁的活动性比铁强,反应速率快,反应时间短;等质量的镁和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镁生成氢气的质量比铁多,故选项图像正确;
D.将一定质量的硫酸铜溶液倒入盛有铁钉的烧杯中,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每56份质量的铁可置换出64份质量的铜,固体的质量会增加,至完全反应,不再发生改变,故选项图像错误。
故选:C。
知识点二:除杂问题(金属)
【变3-1】(2020·江苏·南通市新桥中学九年级阶段练习)下列除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所用试剂(足量) 主要操作
A FeSO4溶液(CuSO4) 铁粉 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
B Zn(Fe) 稀硫酸 加入稀硫酸,过滤,洗涤、烘干
C CO2(CO) O2 点燃
D N2(O2) 木炭 点燃
A.A B.B C.C D.D
【答案】A
【分析】
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一般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详解】
A.铁粉能与CuSO4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再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B.Fe和Zn均能与稀硫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用氧气点燃,这是因为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除去氮气中的氧气不能够用木炭点燃,这是因为当氮气(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木炭是不会燃烧的;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A。
【点睛】
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一般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知识点三: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比较
【变4-1】金属R投入稀硫酸中,有气泡产生;镁条插入R的化合物的溶液中,有R析出,则R、Mg、Cu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
A.Mg>R>Cu B.Cu>R>Mg
C.R>Mg>Cu D.Mg>Cu>R
【答案】A
【详解】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的活动性排在氢后;金属R投入稀硫酸中,有气泡产生,说明R的活动性排在氢前;镁条插入R的化合物的溶液中,有R析出,说明镁的活动性比R强,因此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镁、R、铜,故选A。
【变5】(2020·山东·烟台市福山区教学研究中心九年级期末)某化学小组的同学探究银、铜、铁三种金属的有关性质,设计了A、B、C三个方案。
方案A 方案B 方案C
(1)能验证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方案是______(填“A”或“B”或“C”)。
(2)方案B中,证明铁的活动性比铜强的现象是______。
(3)方案B有一只试管中的物质能与稀盐酸反应,原因是______。
(4)方案C试管内物质反应结束后,将①②试管内的物质倒入烧杯中(如图),一段时间后,溶液中一定有的阳离子______。如果看到______现象时,能证明银、铜、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答案】
(1)A
(2)试管②中无明显现象,试管③中有气泡产生
(3)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铁的活动性排在氢之前 (其他合理叙述均可)
(4)亚铁离子 红色固体表面出现银白色物质
【分析】
(1)A中,银与硫酸铜不反应,无明显现象,说明铜比银活泼,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有红色固体析出,说明铁比铜活泼,可以验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B中,银与稀盐酸不反应,说明金属活动性:Ag<H,铜与稀盐酸不反应,说明金属活动性:Cu<H;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产生气泡,说明金属活动性:Fe>H,无法验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C中,铁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有红色固体析出,说明铁比铜活泼;铁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有银白色固体析出,说明铁比银活泼,无法验证铜和银的活动性顺序。
故能验证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方案是A;
(2)方案B中,铜与稀盐酸不反应,说明金属活动性:Cu<H;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产生气泡,说明金属活动性:Fe>H,故证明铁的活动性比铜强的现象是试管②中无明显现象,试管③中有气泡产生;
(3)方案B中,铁能与稀盐酸反应,是因为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铁的活动性排在氢之前;
(4)方案C中,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铁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反应结束后,将①②试管内的物质倒入烧杯中,这时溶液中一定含硝酸亚铁、硫酸亚铁,故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Fe2+;
C中,铁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有红色固体析出,说明铁比铜活泼;铁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有银白色固体析出,说明铁比银活泼,如果硝酸银有剩余,铜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红色固体表面出现银白色物质,说明铜比银活泼,则可证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知识点四:金属的相关计算(置换反应)
【例7】(黑龙江·哈尔滨市第四十七中学九年级阶段练习)将纯铁丝在纯氧中燃烧所得的固体混合物100 g研碎,加入200 g硫酸铜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到固体106 g,则原纯铁丝中燃烧的铁的质量分数为
A.42% B.50% C.63% D.66.7%
【答案】B
【详解】
根据题意,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所得的固体混合物100 g,加入200 g硫酸铜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106 g,固体增加的质量为106 g-100 g=6 g,设燃烧所得的固体混合物中铁的质量为,则:
即燃烧所得固体中混合物中铁的质量为42 g,纯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的质量为=100 g-42 g=58 g;设原铁丝中燃烧的铁的质量为
所以原铁丝中燃烧的铁的质量分数=
答:原纯铁丝中燃烧的铁的质量分数为50%
答案:B。
知识点五:金属反应后产物体系的判断
【变8-2】(四川·仁寿县禾加中学九年级期末)向Cu(NO3)2、Al(NO3)3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时有气泡产生。滤渣中一定含有_____,滤液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
【答案】Fe、Cu、Ag Al(NO3)3、Fe(NO3)2
【详解】
向Cu(NO3)2、Al(NO3)3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铁的活性弱于铝,所以铁与硝酸铝不反应。铁会先和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亚铁,直至反应结束;然后与硝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硝酸亚铁,直至反应结束。
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时有气泡产生,说明有氢前金属,那就说明铁过量了,所以Cu(NO3)2和AgNO3均被反应完,所以滤渣中一定含有Fe、Cu、Ag,滤液中一定含有未参与反应的Al(NO3)3和反应生成的
Fe(NO3)2。
1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2课时)
知识点一: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反应
【变1】(山西襄汾·九年级阶段练习)下图所示的四个图像表示的变化趋势,分别对应四种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B.加热一定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C.等质量的镁和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 D.将一定质量的硫酸铜溶液倒入盛有铁钉的烧杯中
A.A B.B C.C D.D
知识点二:除杂问题(金属)
【变3-1】(2020·江苏·南通市新桥中学九年级阶段练习)下列除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所用试剂(足量) 主要操作
A FeSO4溶液(CuSO4) 铁粉 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
B Zn(Fe) 稀硫酸 加入稀硫酸,过滤,洗涤、烘干
C CO2(CO) O2 点燃
D N2(O2) 木炭 点燃
A.A B.B C.C D.D
知识点三: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比较
【变4-1】金属R投入稀硫酸中,有气泡产生;镁条插入R的化合物的溶液中,有R析出,则R、Mg、Cu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
A.Mg>R>Cu B.Cu>R>Mg
C.R>Mg>Cu D.Mg>Cu>R
【变5】(2020·山东·烟台市福山区教学研究中心九年级期末)某化学小组的同学探究银、铜、铁三种金属的有关性质,设计了A、B、C三个方案。
方案A 方案B 方案C
(1)能验证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方案是______(填“A”或“B”或“C”)。
(2)方案B中,证明铁的活动性比铜强的现象是______。
(3)方案B有一只试管中的物质能与稀盐酸反应,原因是______。
(4)方案C试管内物质反应结束后,将①②试管内的物质倒入烧杯中(如图),一段时间后,溶液中一定有的阳离子______。如果看到______现象时,能证明银、铜、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知识点四:金属的相关计算(置换反应)【例7】(黑龙江·哈尔滨市第四十七中学九年级阶段练习)将纯铁丝在纯氧中燃烧所得的固体混合物100 g研碎,加入200 g硫酸铜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到固体106 g,则原纯铁丝中燃烧的铁的质量分数为
A.42% B.50% C.63% D.66.7%
五:金属反应后产物体系的判断
【变8-2】(四川·仁寿县禾加中学九年级期末)向Cu(NO3)2、Al(NO3)3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时有气泡产生。滤渣中一定含有_____,滤液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