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菁华高级中学“四步教学法”教案: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二 第一单元第三节 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 第一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菁华高级中学“四步教学法”教案: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二 第一单元第三节 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 第一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4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4-05-06 22:19: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睢宁县菁华高级中学“四步教学法”课时教学设计
年级
组别
高一地理组
审阅
(备课组长)
审阅
(学科校长)
主备人
使用人
授课时间
课 题
第一单元第三节 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 第1课时
课 型
新授课
课标
要求
能结合材料分析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亦哪些




知识与能力
明确人口分布与人口密度的概念,运用相关的图表分析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形成的原因
2、分析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
过程与方法
运用教材中三幅表提供的相关数据,结合“世界人口密度”图,分析归纳世界人口分布的规律
2、结合自身生活体验理解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综合分析、总结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对地理事物分析、探索的兴趣和热情,养成积极主动,合作学习的习惯。
教学
重点
1.世界人口分布的规律
2.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
教学
难点
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
教学
方法
“三学一教”四步教学法
教学程序设计







环节一 明标自学
过程设计
二次备课
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人口分布图片及相关资料,让学生观察,创设问题情景;
出示学习目标:
1、明确人口分布与人口密度的概念。
2、运用相关的图表分析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形成的原因。
3、分析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
一、人口分布
自学指导一:阅读课本P16完成下列问题
1、人口分布一般以 作为衡量指标
2、人口密度=
3、人口密度能不能反映一个地区人口分布格局?
检查自学效果:
1、人口一般以 人口密度 作为衡量指标
2、人口密度=人口总数/面积
3、不能 需要解释原因







环节二 合作释疑 环节三 点拨拓展
过程设计
二次备课
合作释疑:阅读中国人口分布图,说出中国人口分布特点
参考答案:东多西少;
平原多,山地、高原少
发达地区多,落后地区少
汉族集中区多,少数民族区少
自学指导二:
阅读下面几幅地理分布图,结合中国人口分布特点,说出哪些因素影响了人口分布?
检查自学效果:
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
自然因素
1.地形:平原人口稠密,高山、高原地区人口较稀疏
2.气候:北半球温带地区,气温适宜人类居住和农业生产,人口稠密。降水少的地方人口稀少,降水较多的地方人口较密集
3.水资源和土壤:人口分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水源分布。干旱地区,人口稠密区依水源多呈点状、线状和片状分布。不同的土壤自然肥力和耕作性能不同,开发利用程度也不同,影响到人口分布
4.矿产资源
二、 社会经济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主要包括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活动方式、交通运输条件以及文化教育状况等。其中,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最为显著
政治文化因素
政治因素可在较短时间内改变人口分布状况,此外,宗教信仰、文化习俗、科技发展水平、政府的人口与发展政策以及历史因素等,也都对人口分布产生影响。







环节四 当堂检测
二次备课
1、世界人口80%以上居住在(  )
A.热带 B.北半球中低纬
C.南半球中低纬 D.寒带
2、影响人口分布最为显著的因素(  )
A.生产活动方式 B.生产力发展水平
C.交通运输条件 D.文化教育状况
3、关于我国人口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部多,西部少
B.高原山地多,平原盆地少
C.经济发达地区少,经济落后地区多
D.汉族居民集中区人口多,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少
4、人口分布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有着密切关系。
(1)亚马孙河流域是世界人口分布稀疏地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复杂 B.气候湿热
C.资源匮乏 D.地处内陆
(2)巴西高原东部是南美洲人口相对密集地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①气候适宜 ②文化单一
③地势平坦 ④水力资源丰富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5、读下列图表回答:图表见多媒体
(1)图1、图2和表1表示的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 和 。
(2)由表1可知,世界人口最集中的温度带是 。
(3)解释图2人口集中分布在0—200米的原因是

(4)上述自然因素往往通过对人口 的影响而影响人口数量的变化;同时又通过人口分布而影响 的形成和发展。
参考答案:B B AD B D 气候 水源 地形 温带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便于生产和生活 增长 城市
课堂
小结
课后
作业
完成同步习题第7页单选题1-15




人口分布和人口合理容量
人口分布
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