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青山处处埋忠骨
教学目标
1、能找出课文第一部分中描写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他的内心
世界,感受一位父亲痛失爱子的心情。
2、结合资料,体会毛主席痛失爱子后复杂的内心世界,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找出课文第一部分中描写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他的内心世界,感受一位父亲痛失爱子的心情。
教学难点:
结合资料,深入体会毛主席痛失爱子后复杂的内心世界,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捕捉关键词句,初识人物内心
1、微课导入,了解背景:
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悍然发动了侵略朝鲜的战争,妄图消灭了朝鲜以后,进攻中国。我们在五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中了解到了我们神圣的国土,也知道了在我们的陆上邻国中朝鲜与我国的吉林、辽宁省仅一江之隔。唇亡齿寒,中国政府很快作出了抗美援朝的决定,派彭德怀带领毛岸英和几十万志愿军同朝鲜人民军队并肩作战。不久,噩耗传来,在中南海,毛主席的卧室,写字台上,放着一封从朝鲜发来的电报(停两秒,读电报):
军委、高贺:
我们今日七时已进入防空洞,毛岸英同三个参谋在房子内。11时敌机4架经过时,他们4人已出来。敌机过后,他们4人返回房子内,忽又来敌机4架,投下近百枚燃烧弹,命中房子,当时有两名参谋跑出,毛岸英及高瑞欣未及跑出被烧死。其他无损失。
爱子在朝鲜战场牺牲,接到这样的噩耗,主席会怎样呢?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青山处处埋忠骨》,去体会毛主席痛失爱子后复杂的内心世界。(板贴:痛失爱子)
2. 请大家默读课文第四自然段,画出描写毛主席动作、神态、语言的句子,读一读。
师:好,找到了吗?请你说。嗯,你找到了这一处。(出示句子)
第一处:从见到这封电报起,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
还有吗? 你说。你找到了这一处。(出示句子)
第二处: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来了吗?这次怎么会……“岸英!岸英!”毛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老师读)
3. 学习活动:从这两处描写中,你能够体会到毛主席怎样的内心呢?请默读句子,抓住关键词语去体会,在旁边写上简单的批注。(教师边巡视边用希沃授课助手拍下精彩的学生批注,再同步上传,该生分享交流,同时用希沃计时3分钟)
4. 交流第一处:我们一起来交流。先看这一处。
出示句子1:从见到这封电报起,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
(1)谁来说说你的体会?
生1:哦,你从“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感受到主席内心十分悲伤。
(2)追问:整整一天是多久?
生2:从他接到这封电报起一直到深夜。
(3)师:这整整一天,毛主席除了没说一句话,还没做什么?
生3:对,还没吃一口饭,桌上的饭菜热了好几次。
师:主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没吃一口饭。只是——
(4)体会: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从这个动作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1:你感受到了毛主席脑子里一片空白,只是呆呆地坐着,一支接一支地吸着烟。
生2:谁还有补充?你感受到主席悲痛到了极点,想靠抽烟来压抑心中的痛苦。你真会读书。
(5)朗读:请你带着自己的体会读这句话。
你的朗读让我看到了一个努力压制内心悲痛的毛主席。
5 . 资料补充,体会内心:孩子们,接到这封电报时,毛主席已年近六旬,为了革命事业已经前前后后牺牲了5位亲人(指着课件)。如今,又有一位亲人而且是主席最心爱的长子牺牲了,他的内心会怎样?你能用一个词语形容吗?
悲痛欲绝 心如刀割 肝肠寸断(板贴:肝肠寸断 )
6.想象朗读,引出视频:来,带着体会再读这句话,边读边想象主席沉浸在悲痛之中的情景。听着你们的朗读,老师仿佛看到了这样的画面:(超链接:播放主席沉默吸烟的视频)
过渡:视频中的毛主席,没说一句话;文章从头到尾也没写一个“悲”,没写一个“痛”,我们却从主席细微的动作中感受到了他内心的肝肠寸断。我们继续来品读
二、链接背景资料,解锁情感密码
出示句子2: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来了吗?这次怎么会……“岸英!岸英!”毛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
1. 请一位同学读。(用班优点名回答问题)
生1:你从这个句子感受到了主席难以接受这个噩耗,不愿意相信这个事实。
2.追问:那一次次分离指的是什么?请到文中去找找。你说。(出示句子)我们一起读。
3.补充:同学们,岸英生前,毛主席还和他经历过很多次的分离,看。
(出示资料,配乐)从主席一次次把岸英送出去,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1:你感受到了一位父亲对儿子的厚望;
生2:你感受到主席希望岸英学成归来,报效祖国。
4.引读: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都平平安安回来了,可这次怎么会……
你说,怎么会一去不回?
怎么会——你说,怎么会再也见不着了?
怎么会——怎么会——就成了永别!
真是令人难以置信,读(指PPT):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来了吗?这次怎么会……
5.抓住“喃喃”体会。
师:你还从哪里读到了主席的内心?(用班优点名回答问题)
生:你说,你从主席情不自禁的喃喃中,体会到了他对儿子的深情呼唤和深切怀念。
想象:此刻主席在想些什么?
生1:想到儿子从苏联给他送来的明信片,那一字字一句句仍历历在目。
生2:想到自己和岸英聚少离多,还没来得及好好陪伴,充满自责。
生3:想到岸英从此再也回不来了,叫他如何能够面对。
小结:这一帧帧,一幕幕,就化成了喃喃的呼唤,读——“岸英!岸英!”毛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
6.抓“按着紧缩的眉头”体会:
你还有补充。你从主席按着紧锁的眉头这一动作神态,感受到了他的内心。
追问:按着的是什么?锁着的又是什么?
生:是呀,是爱,是痛,是深深自责呀!
再读。“岸英!岸英!”毛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
三、概括总结,方法指路
孩子们,你们运用抓细节,悟内心的方法,从主席一个小小的动作,一句重复的话语,一个细微的表情,体会到他作为一位普通的父亲,在痛失爱子后的肝肠寸断、心如刀割。(板贴方法)那么,作为一个国家领导人,他又会有怎样的表现?会做出了怎样的抉择呢?在后面的学习中,我们继续运用这样的方法,去品读课文的第二部分。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我们伟大祖国的繁荣富强、我们幸福安定的生活是无数像毛岸英这样的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不负韶华,让我们永远铭记他们。下课!
板书设计
10 青山处处埋忠骨
痛失爱子 肝肠寸断
抓细节 悟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