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相矛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读懂内容。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读懂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文言文的语言美,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课文大意。
难点:
理解“誉”“弗”“立”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明确目标
1、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自相矛盾》。
2、自相矛盾是一篇文言文。怎样才能学好文言文呢?古语有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是学好文言文的关键。我们之前已经把字音读准了,把句子读通了,接下来我们就要读懂内容了。(板书:读懂内容)
(课件出示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读准、读通、读懂。)
设计意图:课件文字以流程图的形式呈现,步骤鲜明,学生对于本堂课的目标有了准确的认识。
二、自读自悟,感知全文
1、课件出示自读要求:默读课文、一句一句地读,想想每句话的意思。
师:理解得差不多了,就举手告诉我。
2、学生自读自悟。
3、师巡视指导。
(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把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充分自读自悟,与文本对话。)
三、指导学法,反复朗读
1、理解“楚人有鬻盾与矛者”。
(1)师:让我来考考你们,谁读懂了这一句话?(课件出示)文中哪个字是卖的意思(预设:鬻)你是用什么方法知道的?(板书:借助注释)
(2)理解“誉”。
为了吸引别人来买他的盾与矛,他是怎么叫卖的呢?(预设:他夸耀自己的盾什么东西都刺不破,又夸耀自己的矛什么东西都刺得破)
夸耀,文中用了一个字,那就是?(预设:誉)这个誉字是什么意思呢?
课件出示:誉
我们来看这个“誉”字,上面是高兴的兴,下面是语言的言,意思是用语言称赞他人,使人高兴。
(设计意图 本文围绕“誉”字展开,“誉”这个字也是本文重点要理解的字,运用希沃课件里的学科工具,将“誉”字逐笔呈现,拆分成高兴的“兴”和语言的“言”,从而使学生明白“誉”的意思,有效解决了重难点问题。)
(3)理解“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a.分组讨论交流。
那文中楚人具体是如何夸耀自己的盾和矛的呢?
课件出示关键语句:吾盾之坚,吾莫能陷也。
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要想知道这两句话的意思呀,就要解决重点字的意思,重点解决“坚”“利”“莫”“陷”的意思。
下面我们就分小组讨论解决。学生讨论,师巡视。
b. 小组运用希沃课件里的课堂活动汇报重点字的意思。
(预设,一个小组上台汇报,将“坚”“利”“莫”“陷”分别与“坚固”“锋利”“不”“刺破”进行知识配对,然后自动检查答案。
之后请小组成员派代表分享理解重点字的方法。“陷“的意思可以借助注释,“坚”和“利”可以运用给单音节组词的方法,“莫”的意思通过“物莫能陷也”猜测。”在学生说学法的时候,师相机板书:借助注释 组词法 联系上下文猜测
c.理解句子的意思。
重点字词的意思解决了,那这两句话的意思容易了吗?学生答。
(我的盾很坚固,什么东西都不能把它刺破,我的矛很锋利,什么东西都刺得破。)
(设计意图: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老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探索学好文言文的方法,教者注意提炼方法,借助注释、组词法、联系上下文猜读,这些方法都是学生学习文言文不可缺少的拐杖,是教学中要解决的重难点,运用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手段,将重点字与意思进行知识配对,训炼了学生的思维,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知识配对里的检查答案功能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从而高效地解决了重难点问题。)
d表演读。
课件出示楚人卖盾和卖矛的图文。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想象文字内容。)
这么好的盾和矛,谁来卖卖?请个别学生表演读。
请全班学生以书当盾,以笔作矛,情境表演读。
(设计意图:在文言文教学中,读是关键,阅读是学生与文本、教师的对话,学生对文本有个性化的理解,必须要重视个性化的朗读,学生通过表演读,能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才能真正把课文读通读透。)
(4)理解“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
a.理解句意。
这么好的盾和矛,有人买吗?(预设 没人买)你从课文的哪里知道的?借助注释,我们知道“或”的意思是(有的人)猜一猜,“以”的意思是什么?(用)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用你的矛刺你的盾,会怎么样呢?)
b.指导看插图、读出质问的语气。
(5)理解“其人弗能应也。”
是呀,何如?楚人被这么一问,什么反应呢?(不能回答。)那“弗”的意思就是“不能”,“应”的意思就是“应答”。
楚人为什么回答不出来呢?(预设 因为他说的话自相矛盾。)
(6)理解“夫不可陷之盾与吾不陷之矛的意思。”
所以说什么都不能将它刺破的盾和什么都能刺破的矛,是不可能同时存在与这个世界上的。我们猜一猜,“立”的意思是(存在)。
四、诵读全文,升华感情
通过刚才的学习,相信这个故事已经走入了你的心,那就让我们带着刚才的理解,伴随着悠扬的乐曲,再来读读这篇课文吧。
(设计意图 在古音袅袅的音乐声中,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在身心愉悦中感受文言文的独特魅力。)
五、激情总结,延伸阅读
课件出示《韩非子》图文
在《韩非子》这本书里,还有很多像《自相矛盾》这样有趣的故事,就让我们运用今天学过的方法,走进《韩非子》,去文言文的国度里,与智者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吧!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充满激情的结语,运用韩非子等古代先贤的图片,激发学生阅读其它文言文篇目的欲望,让学生课外继续接触文言文,体现了学生学习的延续性,让传统文化滋养学生心智成长。
板书设计
15 自相矛盾
借助注释 组词法
读懂内容
联系上下文猜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