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试题
副标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选题
1、这条马路多么 ,车辆来来往往。( )
A. 宽广
B. 辽阔
C. 宽阔
D. 宽敞
2、“深夜气温过低,开花也不适宜”一句中“适宜”的意思是( )
A. 舒服 B. 舒适 C. 合适 D. 恰好
3、阅读童话,回答问题。
森林气象站
小熊到外婆家玩。
一大早,小熊问外婆:“外婆,您知道今天会是什么天气吗?如果是晴天,我就放风筝;如果下雨,我就采蘑菇!”
“好孩子,”外婆说,“你到外面去看看,小麻雀在做什么。”
小熊出去了。一会儿,他兴冲冲地跑回来,喊:“外婆!小麻雀都在草地里跳来跳去,还唱歌呢!”
“噢,那今天肯定是大晴天,”熊外婆说,“如果小麻雀缩头缩脑,发出吱吱的叫声,多半就要下雨了!”
小熊听了,高兴地说:“森林里的‘气象站’真有趣呀!”
文中体现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感情?( )
A. 我们也要做一个善于观察的人。 B. 我们要听外婆的话。
C. 表达了对小熊贪玩的批评。
4、选择正确的选项。
《村居》这首诗描绘的季节是( )
A. 夏天,因为第一句中有“草长”。
B. 春天,因为第一句中明确指出是“二月天”。
二、判断题
5、“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写了一群儿童在春天里放风筝的情景。______________(判断对错)
A. 正确 B. 错误
6、《悯农》(其一)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到处硕果累累的景象,突出了农民辛勤劳动获得丰收却两手空空、惨遭饿死的现实问题。( )(判断对错)
《悯农》(其一)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A. 正确 B. 错误
7、判断:读“飞流直下三千尺” 时可这样停顿:“飞流直/下三千尺”。( )
A. 正确 B. 错误
8、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望庐山瀑布》中李白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瀑布的壮观景象。 ( )
A. 正确 B. 错误
三、客观填空题
9、读拼音,写词语。
zhí shù( )
gé wài( )
yǐn rén zhù mù( )
xiū xi( )
mǎn yì( )
wàn lǐ wú yún( )
10、金色的( ) 雪白的( ) 快活的( )
11、填空。
漏网之( )
( )来( )去
机灵的( )
害群之(
自( )自( )
( )的裙子
冷得______
疼得______
馋得______
12、照样子根据括号里的提示标出重音。
例:荷花盛开在碧绿的荷塘里。(什么盛开在碧绿的荷塘里?)
1、荷花盛开在碧绿的荷塘里。(荷花盛开在哪里?)
______
2、荷花盛开在碧绿的荷塘里。(荷花盛开在什么样的荷塘里?)
______
13、课堂内容回顾。
①《我是什么》一文中,“我”是______,我可以变成______、______、______。
②《黄山奇石》重点描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奇石。
③站在山前,我望着飞流而下的瀑布,会吟诵诗句“______________,疑是银河落九天”。
④高尔基说:“______________的阶梯。”我们一定要多读书。
⑤清晨,______飘着薄薄的雾。______的晨星和山上的________、________地倒映在湖水中。
14、先将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再填空。
①碧空如______
②万______无______
③引人______目
④______致勃勃
1、星期六,同学们________地去郊游。
2、她穿了一件红裙子,走在人群中十分________。
四、主观填空题
15、照样子,写一写。
叮咚 叮叮咚咚 高兴____________________ 简单____________________
摇尾巴 ____________________ 秋千 ____________________嫩芽 ____________________春天
16、根据诗词内容填空。
诗歌通过“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的情景,表现了孩子们的( ),春天的( )。
17、阅读理解。
一只大鹅不慎踩了青蛙一脚,青蛙受到了莫大的侮辱,他仰面躺在草地上,气得鼓起了肚子。
小草对青蛙说:“你只不过被鹅不小心踩了一下,值得这么个样儿吗?该原谅别人的时候就应当原谅别人,不要斤斤计较。”
青蛙瞪大铜铃似的眼睛,“让我原谅鹅?办不到!我一定要想个妙招儿报复一下鹅,叫他知道我青蛙不是好惹的!”
小草摇摇头,说:“你这就不对了,还是别把这事儿往心里放吧。”
青蛙更加生气了:“你说的倒轻巧,要是你遇到类似的事儿,怕就不会是现在这个态度了吧?”
小草笑了:“难道你现在不是把我们压倒了一片吗?难道我们没有原谅你吗?”青蛙哑口无言,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
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对应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①没有比这个再大,极大。
______
②大致相像。
______
五、排序题
18、根据课文内容给句子排序。
这一天,碧空如洗,万里无云。
只见他手握铁锹,兴致勃勃地挖着树坑,额头已经满是汗珠,仍不肯休息。
1987年4月5日,是个令人难忘的日子。
在北京天坛公园植树的人群里,83岁高龄的邓小平爷爷格外引人注目。
六、连线题
19、把读音和字连起来。
wèi 丧
ào 猬
lòu 漏
pò 破
guǒ 懊
jì 裹
sàng 寄
20、课外古诗文连线
儿童相见不相识 , 天下谁人不识君。
正是江南好风景, 笑问客从何处来。
莫愁前路无知己 , 落花时节又逢君。
秦时明月汉时关 , 万里长征人未还。
七、选择填空题
21、选择画线字的正确读音。
咨询处__________
宝塔 __________
餐厅__________
湖心亭 __________
管理处__________
剧场__________
A. zī B. tǎ C. tíng D. guǎn
E. cān F. jù
22、挖坑。(选词填空)
这一天,__________,__________。在北京天坛公园植树的人群里,83岁高龄的邓小平爷爷格外__________。只见他手__________铁锹,__________地__________着树坑,额头已经满是汗珠,仍不肯休息。
A. 引人注目 B. 碧空如洗 C. 兴致勃勃 D. 万里无云
E. 挖 F. 握
八、作文题
23、我会看图写话。(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
图上都有谁?他们在千什么?请你想一想,写几句话吧!
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第1题
参考答案: C
【解题过程】
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词语并选择填空的能力。完成此类题目首先要理解所给词语的意思及它们之间的区别,然后结合具体语境填空。
A.宽广:指面积大。B.辽阔:指广阔;宽广。C.宽阔:指面积大;范围广;广阔。D.宽敞:指宽阔;宽大。根据词义,结合本题语境,应选填词语“宽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2题
参考答案: C
【解题过程】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句中加点词语的理解,要想理解重点词语,就要先理解整个词语或句子的意义,结合平时的学习积累,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理解辨析即可
适宜:合适,相宜。
故选:C。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3题
参考答案: A
【思路分析】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主要写了外婆通过让小熊观察麻雀在做什么,知道了今天的天气情况,说明了森林里有“气象站”。
【解题过程】
细读全文可知,通过观察小麻雀的活动可以知道今天的天气是怎么样的,因此我们也要做一个善于观察的人。BC文中都没有体现。故答案选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4题
参考答案: B
【思路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此题要熟读全文,对经典段落要能达到诵读,然后根据课文内容来回答即可。
【解题过程】
根据对诗歌《村居》的回忆与分析可知,诗人写这首诗的季节是夏天。
故答案为:
B
二、判断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1题
参考答案: A
【思路分析】
本题考查了对古典诗词的翻译,分析时要结合诗词表达的含义,总体把握,将它放在整个诗句中进行揣摩,这样才能把握所翻译句子的大概意思。
【解题过程】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出自清代高鼎的《村居》,意思:村里的孩子们放了学急忙跑回家,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诗句写了一群儿童在春天里放风筝的情景。故答案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2题
参考答案: A
【思路分析】
熟读古诗,了解作者生平与作品背景,结合当时朝代的生活情况与古诗词进行匹配与理解。
【解题过程】
《悯农》(其一)是唐代诗人李绅的早期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诗一开头,就以“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丰收,用“种”和“收”赞美了农民的劳动。第三句再推而广之,展现出四海之内,荒地变良田,这和前两句联起来,便构成了到处硕果累累,遍地“黄金”的生动景象。这三句诗人用层层递进的笔法,表现出劳动人民的巨大贡献和无穷的创造力,这就使下文的反诘变得更为凝重,更为沉痛。“农夫犹饿死”,它不仅使前后的内容连贯起来了,也把问题突出出来了。勤劳的农民以他们的双手获得了丰收,而他们自己还是两手空空,惨遭饿死。诗歌迫使人们不得不带着沉重的心情去思索“是谁制造了这人间的悲剧”这一问题。
故答案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3题
参考答案: B
【思路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古诗词的停顿,结合诗句意思和停顿规律进行划分。
【解题过程】
本题考察古诗词的朗读,正确的朗读节奏是: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故答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4题
参考答案: A
【思路分析】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与鉴赏。
【解题过程】
望庐山瀑布 李白 唐代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译文: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从远处看去瀑布好似白色绢绸悬挂山前。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怀疑是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注释:香炉:指香炉峰。紫烟:指日光透过云雾,远望如紫色的烟云。遥看:从远处看。挂:悬挂。前川:一作“长川”。川:河流,这里指瀑布。直:笔直。三千尺:形容山高。这里是夸张的说法,不是实指。疑:怀疑。银河:古人指银河系构成的带状星群。九天:一作“半天”。
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洗炼明快。苏东坡十分赞赏这首诗,说“帝遣银河一脉垂,古来唯有谪仙词”。“谪仙”就是李白,《望庐山瀑布》的确是状物写景和抒情的范例。
三、客观填空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1题
参考答案: 植树; 格外; 引人注目; 休息; 满意; 万里无云
【思路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读拼音写词语。仔细读题,获取题中已知条件,结合相关知识,即可解答此题。
【解题过程】
根据日常知识积累拼读
故答案为:植树,格外,引人注目,休息,满意,万里无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2题
参考答案: 草地; 衬衫; 小鸟
【思路分析】
本题考查词语搭配。需要一定的知识积累。
【解题过程】
“的”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修饰、限制“的”后面的事物,说明“的”后面的事物怎么样。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例如:金色的稻田、雪白的冰山、快活的心情。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3题
参考答案: 鱼; 游; 游; 猴子; 马; 言; 语; 美丽; 直跺脚; 直流泪; 流口水
【思路分析】
本题考查填空题,注意日常积累。首先,确定填空内容,本题包括成语和短语,需进行区分。其次,根据空格填写合适的词语,成语为固定搭配,需要注意字的书写,短语符合语句即可。
【解题过程】
略本题考查填空题,注意日常积累。首先,确定填空内容,本题包括成语和短语,需进行区分。其次,根据空格填写合适的词语,成语为固定搭配,需要注意字的书写,短语符合语句即可。
成语积累:漏网之鱼: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指从网眼漏出去的鱼,常比喻侥幸逃脱的敌人和罪犯。
害群之马:喻指危害集体的坏分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4题
参考答案: 荷塘里; 碧绿的
【思路分析】
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于词语搭配的熟练程度。
【解题过程】
根据日常积累正确填写即可。
故答案为:
荷塘里 碧绿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5题
参考答案: 水; 雨; 冰雹; 雪; 仙桃石; 猴子观海; 仙人指路; 金鸡叫天都; 飞流直下三千尺; 书籍是人类进步; 湖面上; 天边; 点点灯光; 隐隐约约
【思路分析】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熟悉了解掌握,结合所学知识作答,注意不要错字漏字。
【解题过程】
①《我是什么》原文:我会变。太阳一晒,我就变成汽。升到天空,我又变成无数极小极小的点儿,连成一片,在空中飘浮。有时候我穿着白衣服,有时候我穿着黑衣服,早晨和傍晚我又把红袍披在身上。人们叫我“云”。
我在空中越升越高,体温越来越低,变成了无数小水滴。小水滴聚在一起落下来,人们叫我“雨”。有时候我变成小硬球打下来,人们就管我叫“冰雹”。到了冬天,我变成小花朵飘下来,人们又叫我“雪”。
平常我在池子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跳舞、唱歌、开大会。
有时候我很温和,有时候我很暴躁。我做过许多好事,灌溉田地,发动机器,帮助人们工作。我也做过许多坏事,淹没庄稼,冲毁房屋,给人们带来灾害。人们想出种种办法管住我,让我光做好事,不做坏事。
小朋友,你们猜猜,我是什么?
本文是一篇科学短文,以朴实而生动的语言,讲述了水的变化及其利与害。
②《黄山奇石》原文:中外闻名的黄山风景区,在我国安徽省南部。那里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
就说“仙桃石”吧,它好像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上。
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只猴子。它两只胳膊抱着腿,一动不动地蹲在山头,望着翻滚的云海。这就是有趣的“猴子观海”。
“仙人指路”就更有趣了!远远望去,那巨石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着手臂指向前方。
每当太阳升起,有座山峰上的几块巨石,就变成了一只金光闪闪的雄鸡。它伸着脖子,对着天都峰不住地啼叫。不用说,这就是著名的“金鸡叫天都”了。
黄山的奇石还有很多,如“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那些叫不出名字的奇形怪状的岩石,正等你去给他们起名字呢!
黄山“四绝”之一的怪石,以奇取胜,以多著称。已被命名的怪石有120多处。其形态可谓千奇百怪,令人叫绝。似人似物,似鸟似兽,情态各异,形象逼真。黄山怪石从不同的位置,在不同的天气观看情趣迥异,可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其可谓遍及峰壑巅坡,或兀立峰顶或戏逗坡缘,或与松结伴,构成一幅幅天然山石画卷。
③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译文: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从远处看去瀑布好似白色绢绸悬挂山前。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怀疑是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注释】香炉:指香炉峰。紫烟:指日光透过云雾,远望如紫色的烟云。遥看:从远处看。挂:悬挂。川:河流,这里指瀑布。直:笔直。三千尺:形容山高。这里是夸张的说法,不是实指。疑:怀疑。银河:古人指银河系构成的带状星群。
④“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前苏联作家玛克西姆·高尔基说的,高尔基将书籍比喻成进步的阶梯,是在告诫人们的思想要想一直进步,就需要多读书来增长自己的知识和经验。玛克西姆·高尔基是苏联文学的创始人之一,也是社会主义和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⑤《日月潭》原文:日月潭是我国台湾省最大的一个湖。它在台湾省中部的山区。那里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周围有许多名胜古迹。
日月潭很深,湖水碧绿。湖中央有个美丽的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清晨,湖面上飘着薄薄的雾。天边的晨星和山上的点点灯光,隐隐约约地倒映在湖水中。
中午,太阳高照,整个日月潭的美景和周围的建筑,都清晰地展现在眼前。要是下起蒙蒙细雨,日月潭好像披上轻纱,周围的景物一片朦胧,就像童话中的仙境。
日月潭风光秀丽,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
这是一篇写景的短文,描绘了我国宝岛台湾著名的风景区——日月潭。日月潭是台湾省的一个大湖,那里风景优美、气候宜人,是旅游度假的好去处。作者从不同方面介绍了日月潭的瑰丽风景,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宝岛台湾,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6题
参考答案: 洗; 里; 云; 注; 兴; 兴致勃勃; 引人注目
【思路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和掌握,结合所学知识将成语补充完整,结合句意选择合适的成语进行填空。
【解题过程】
根据日常积累正确填写即可。
故答案为:
洗 里 云 注 兴 兴致勃勃 引人注目
四、主观填空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1题
参考答案: 高高兴兴;简简单单;荡;吐;找
;
【思路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词语的仿写。
【解题过程】
根据日常所学知识作答即可。
高高兴兴;简简单单;荡;吐;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2题
参考答案: 天真烂漫;勃勃生机
;
【思路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对鉴赏古诗词的掌握,结合诗句内容进行作答。
【解题过程】
考查了诗歌内容的理解。“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意思是:村里的孩子们放了学急忙跑回家,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诗句描写了儿童放风筝的欢乐场景,表现了孩子们的天真烂漫,春天的勃勃生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3题
参考答案: ①莫大; ②类似
;
【思路分析】
此题考查词语意思的理解,阅读文章,结合上下文和句子的意思进行分析,日常要多加积累,多看多理解。
【解题过程】
①莫大:没有比这个再大,极大。②类似:大致相像。
五、排序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1题
参考答案: 1987年4月5日,是个令人难忘的日子。
这一天,碧空如洗,万里无云。
在北京天坛公园植树的人群里,83岁高龄的邓小平爷爷格外引人注目。
只见他手握铁锹,兴致勃勃地挖着树坑,额头已经满是汗珠,仍不肯休息。
【思路分析】
本题考查语言提炼归纳的能力。答题时,要注意联系生活,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语,准确选择。
【解题过程】
根据日常积累正确填写即可。
故答案为:1987年4月5日,是个令人难忘的日子。这一天,碧空如洗,万里无云。在北京天坛公园植树的人群里,83岁高龄的邓小平爷爷格外引人注目。只见他手握铁锹,兴致勃勃地挖着树坑,额头已经满是汗珠,仍不肯休息。
六、连线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1题
参考答案: 略
【思路分析】
本题考查汉字认读及拼写能力。读词语,理解词语意思,分析加点字的读音以及拼音的正确写法,将加点字的音节写在括号内。
【解题过程】
根据日常知识积累可知,结合小学语文必会的拼音拼法,即可得出答案
jì——寄
pò——破
sàng——丧
lòu——漏
guǒ——裹
wèi——猬
ào——懊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2题
参考答案: 略
【思路分析】
本题考查诗词名句识记。解答时需要对古诗词的内容进行回忆,并将上下句进行连线。
【解题过程】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出自盛唐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全诗为: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意思是:当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见到你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欣赏你的艺术。没有想到,在这风景一派大好的江南;正是落花时节,能巧遇你这位老相熟。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出自盛唐高适的《别董大》其一,全诗为: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意思是:黄昏的落日使千里浮云变得暗黄;北风劲吹,大雪纷纷,雁儿南飞。不要担心前方的路上没有知己,普天之下还有谁不知道您呢?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出自唐代王昌龄的《出塞》,全诗为: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意思是: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守边御敌鏖战万里征夫未回还。只要龙城的飞将李广如今还在,一定不会让敌人的铁蹄踏过阴山。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出自唐代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二首·其一》,全诗为: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意思是:我在年少时离开家乡,到了迟暮之年才回来。我的乡音虽未改变,但鬓角的毛发却已经疏落。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的。他们笑着询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
七、选择填空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1题
参考答案: zī; tǎ; cān; tíng; guǎn; jù
【思路分析】
本题考查汉字的拼音,根据所学汉语拼音正确拼读后,选出正确的读音即可。
【解题过程】
咨(zī)询处的意思为:需要咨询问题的地方。
宝塔(tǎ)的意思为:佛教徒所建用以藏佛舍利的塔。
餐(cān)厅的意思为:供应食物或有时供应饮料的地方。
湖心亭(tíng)的意思为:中国四大名亭之一。
管(guǎn)理处的意思为:经营,管理的地方。
剧(jù)场的意思为:表演场所。
故答案为:zī;tǎ;cān;tíng;guǎn;j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2题
参考答案: 碧空如洗; 万里无云; 引人注目; 握; 兴致勃勃; 挖
【思路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进行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解题过程】
根据日常积累正确填写即可。
故答案为:
碧空如洗 万里无云 引人注目 握 兴致勃勃 挖
八、作文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1题
参考答案: 小明和小花是同班同学。非常不幸,小花感冒住院了,小明就拿着小花最喜欢的花朵去看望小花。小花看到小明带来的花,非常的高兴。
【思路分析】
本题考查看图写话。解答时需要认真浏览给出的图片,把握图片细节并回答相关问题,写出适当的话语。
【解题过程】
先看图,再思考:图上画的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然后展开丰富的想象,写上一两句话,注意语句要通顺,想象合理即可。
如:星期天的早上,小明带着鲜花去医院看望生病的小红。小红显得特别的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