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试题(含解析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试题(含解析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28 21:10: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选题
1、语音调配站。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耸立(sǒng)  涌起(yóng) B. 大陆(lù)  繁荣(róng)
C. 浓密(lóng)  隔开(gé) D. 海峡(xiá)  珠峰(fōng)
2、下列这首诗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江雪》
唐代: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jìng)人踪(zōng)灭。
孤舟蓑(suō)笠(lì)翁(wēng),独钓(diào)寒江雪。
A. 抒写自己悠闲舒适、不慕富贵的心境。
B. 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的思想感情。
C. 表达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3、给划线词语选择合适的词义。
她穿了一件漂亮的小花褂。( )
A. 可供观赏的植物的一部分 B. 颜色或种类错杂
二、判断题
4、枝叶稠的一面是北方,枝叶稀的一面是南方。______________(判断对错)
A. 正确 B. 错误
5、( )《静夜思》中天上的明月、地上的白霜都是诗人看到的真实景象。
A. 正确 B. 错误
6、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望庐山瀑布》中李白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瀑布的壮观景象。 ( )
A. 正确 B. 错误
7、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949年的开国大典由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毛泽东宣布典礼开始。( )
A. 正确 B. 错误
三、客观填空题
8、按课文内容填空。
①“墙______枝梅,凌寒独______。遥知______,______暗香来。”这首诗是宋朝诗人王安石写的,从诗中我们知道了梅花是______(季节)开放。
②“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______,______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______”,这首诗描写了一个小孩在水边聚精会神钓鱼的情景。
③若想看到更远的风景,需要站得更高,这使我们想起诗人王之涣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
9、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__________,江清月近人。(《宿建德江》)
(2)黑云翻墨未遮山,______________。(《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3)孟浩然《过故人庄》,写故人村庄自然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七律·长征》里,毛泽东用夸张手法写红军不怕困难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等闲识得东风面,______________。(《春日》)
(6)______________,笑问客从何处来。(《回乡偶书》)
(7)《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____________。稻花香里说丰年,____________。”词里写了三类动物在夏夜的动态,画面感很强。
10、看拼音,写词语。
fèn dòu ( )
hǎi xiá ( )
yǒu yì ( )
rén mín ( )
hàn zú ( )
四、主观填空题
11、读一读,你有什么发现?照样子,写一写,并加上标点符号。
黄河奔,长江涌,长城长,珠峰耸。
读着“长城长,珠峰耸”,我看到了很长很长的长城,真的好长啊,怎么也看不到尽头,在崇山峻岭间盘旋延伸;珠穆朗玛峰高高耸立着,好高啊,好像就要插到云彩里面去了!
1、读着“黄河奔,长江涌”,我仿佛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着“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仿佛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工整默写:辛弃疾《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下片:
______
13、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村居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1. 《村居》这首诗的作者是( )。
A. 贺知章 B. 李白 C. 高鼎
2. 纸鸢指的是( )。
A. 风筝 B. 鸭子 C. 小鸟
3. 诗中描写了一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图景。
4. 请解释后两句诗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诗中表示时间的词语是__________。诗中描写的动物有__________,景物有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4、先把古诗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做题。
咏柳
____________________,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____________________。
1. 这首诗的作者是( )。
①贺知章 ②高鼎
2. 《咏柳》中“咏”的意思是( )。
①声调抑扬地念,唱 ②用诗词等来叙述
3. “丝绦”在诗中指( )。
①用丝织成的带子
②细长而柔嫩的柳枝
4. 裁出细叶的是( )。
①剪刀 ②燕子 ③春风
5. 在这首诗中,诗人把春风比作______。在我眼中,春风还像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排序题
15、请你按顺序排列下列节日。
儿童节 劳动节 国庆节 妇女节
元旦节 教师节
六、连线题
16、我能把生字和拼音连起来。
菇 gū
爆 jiǎo
炸 jiàng
蒸 bào
饺 zhá
酱 zhēng
17、探究小天地。
你知道这些节日分别是哪个民族的吗?连一连。
火把节 壮族
泼水节 彝族
“三月三”歌会 傣族
那达慕大会 蒙古族
七、选择填空题
18、判断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
①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______________
②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不是。______________
③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红,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______________
④如毛的细雨由天上洒落着。______________
A. 排比 B. 拟人 C. 比喻 D. 设问
19、“一副天生的嗓子”中的“副”应选第______种解释。
A. ①居于第二位的 B. ②相称,符合 C. ③量词
20、给下面加点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骨:gǔ gū
骨头( )  骨气( )  花骨朵儿( )
壳:ké qiào
贝壳( )  蛋壳( )  地壳( )
漂:piāo piǎo piào
漂亮( )  漂流( )  漂白( )
A. gǔ B. gū C. ké D. qiào
E. piāo F. piǎo G. piào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第1题
参考答案: B
【思路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汉字的拼读能力。在拼读时,应注意平翘舌音、前后鼻音和声调。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
【解题过程】
根据日常积累正确填写即可。
故答案为:
B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2题
参考答案: B
【思路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古诗词作者的情感,需熟练掌握诗词意思。
【解题过程】
《江雪》是唐代诗人柳宗元于永州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诗人借描写山水景物,借歌咏隐居在山水之间的渔翁,来寄托自己清高而孤傲的情感,抒发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郁闷苦恼,表达了诗人在遭受打击之后不屈而又深感孤寂的情绪,以及诗人那种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的思想感情。所以此题答案为B。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3题
参考答案: B
【思路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对词义的掌握,结合所学知识和句子的含义作答。
【解题过程】
A选项可供观赏的植物的一部分为本义,本句中“花”是指颜色或种类错杂。故此题选择B。
二、判断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1题
参考答案: B
【解题过程】
考查了课文的理解,培养学生阅读课文内容,并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根据内容做题,这要求我们对课文内容非常熟悉。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是一首以自然科学为题材的儿童诗歌,向孩子介绍了在自然中很多细微的、能帮助人们识别方向的自然现象,这首诗歌易懂,很能引起孩子们对大自然的兴趣,并使他们懂得大自然中的很多现象,只有细心的孩子才能观察到。结合课文内容可知,阴雨天,大树枝叶稠的一面是南方,枝叶稀的一面是北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2题
参考答案: B
【解题过程】
出自李白的《静夜思》,翻译: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的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 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天上的明月是实写,地上的白霜是虚景。故题干说法错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3题
参考答案: A
【思路分析】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与鉴赏。
【解题过程】
望庐山瀑布 李白 唐代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译文: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从远处看去瀑布好似白色绢绸悬挂山前。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怀疑是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注释:香炉:指香炉峰。紫烟:指日光透过云雾,远望如紫色的烟云。遥看:从远处看。挂:悬挂。前川:一作“长川”。川:河流,这里指瀑布。直:笔直。三千尺:形容山高。这里是夸张的说法,不是实指。疑:怀疑。银河:古人指银河系构成的带状星群。九天:一作“半天”。
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洗炼明快。苏东坡十分赞赏这首诗,说“帝遣银河一脉垂,古来唯有谪仙词”。“谪仙”就是李白,《望庐山瀑布》的确是状物写景和抒情的范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4题
参考答案: B
【思路分析】
考查了课文的理解,培养学生阅读课文内容,并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根据内容做题,这要求我们对课文内容非常熟悉。
【解题过程】
本句话的说法是错误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秘书长林伯渠宣布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开始。
三、客观填空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1题
参考答案: 角数; 自开; 不是雪; 为有; 冬季; 草映身; 路人; 不应人;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思路分析】
考查了学生理解与鉴赏古诗词的能力和古诗词默写的能力。
【解题过程】
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解说:墙角有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开放。为什么远看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那是因为梅花隐隐飘来阵阵的香气。
注释:1.凌寒:冒着严寒。 2.遥:远远的。 3.为:因为。 4.暗香:指梅花的幽香。
此诗作于王安石第二次罢相期间,以此为界,王安石诗风大变,由于当时党争日烈、诗祸频仍,诗人普遍将豪放外发之气,内敛为含蓄深沉之致。
这首诗没有描写梅花的枝叶和花朵形态,而是着意写梅花“凌寒独自开”的品格,写它的沁人心脾的“暗香”。这里写的梅花,正是作者人格的化身。王安石变法失败,被迫辞职,十分孤独。但他仍倔强地坚持自己的政治理想。这首诗正是以动人的艺术形象表达了作者这种思想品格和一如既往、九死未悔的深情。
胡令能《小儿垂钓》: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译文:一个头发蓬乱、面孔青嫩的小孩在河边学钓鱼,侧身坐在青苔上绿草遮映着他的身影。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远远地摆了摆手,不敢回应路人生怕惊动了鱼儿。
注释:蓬头:容小孩可爱。稚子:年龄小的、懵懂的孩子。垂纶:钓鱼。纶:钓鱼用的丝线。莓:一种野草。苔:苔藓植物。映:遮映。借问:向人打听。鱼惊:鱼儿受到惊吓。应:回应,答应,理睬。
《小儿垂钓》是一首以儿童生活为题材的诗作,诗写一“蓬头稚子”学钓鱼,“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向小儿招手,想借问打听一些事情,那小儿却“怕得鱼惊不应人”(怕惊了鱼而不置一词),真是活灵活现、惟妙惟肖,形神兼备,意趣盎然。其艺术成就丝毫不亚于 杜牧著名的《清明》一诗。
《登鹳雀楼》唐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此诗前两句写的是自然景色,但开笔就有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后两句写意,写得出人意料,把哲理与景物、情势溶化得天衣无缝。诗人受大自然震撼的心灵,悟出的是朴素而深刻的哲理,能够催人抛弃固步自封的浅见陋识,登高放眼,不断拓出愈益美好的崭新境界。清代诗评家认为:“王诗短短二十字,前十字大意已尽,后十字有尺幅千里之势。”此诗篇幅虽短,却以千钧巨椽,绘下北国河山的磅礴气势和壮丽景象,气势磅礴、意境深远,千百年来一直激励着中华民族昂扬向上。特别是后二句,常常被引用,借以表达积极探索和无限进取的人生态度。时至今日,此诗还不时出现在中国国家重大政治和外交场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2题
参考答案: 野旷天低树; 白雨跳珠乱入船; 绿树村边合; 青山郭外斜;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万紫千红总是春; 儿童相见不相识; 清风半夜鸣蝉; 听取蛙声一片
【思路分析】
本题考查了古诗文默写和名言警句。完成此类题目不难,结合对于课文中语段的诵读及题目中的提示将句子补充完整,注意不加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
【解题过程】
(1)“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出自唐代孟浩然的《宿建德江》,全诗为: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意思是:把船停泊在烟雾弥漫的沙洲旁,日落时新愁又涌上了心头。原野无边无际,远处的天空比近处的树林还要低;江水清清,明月仿似更与人相亲。
(2)“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出自宋代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全诗为: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意思是:乌云上涌,就如墨汁泼下,却又在天边露出一段山峦,明丽清新,大雨激起的水花如白珠碎石,飞溅入船。忽然间狂风卷地而来,吹散了满天的乌云,而那西湖的湖水碧波如镜,明媚温柔。
(3)“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出自盛唐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全诗为: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意思是:老朋友预备丰盛的饭菜,要请我到他好客的农家。翠绿的树林围绕着村落,苍青的山峦在城外横卧。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手举酒杯闲谈庄稼情况。等到九九重阳节到来时,再请君来这里观赏菊花。
(4)“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的意思是在绵延不断的五岭,红军看来只不过是微博新浪在不断的起伏,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的眼里也只是一颗泥丸。诗句出自《七律·长征》,全文内容为: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这首七律是作于红军战士越过岷山后,长征即将胜利结束前不久的途中。
(5)“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出自宋代朱熹的《春日》,全诗为: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意思是:风和日丽之时泗水的河边踏青,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地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6)“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出自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全诗为: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意思:我在年少时离开家乡,到了迟暮之年才回来。我的乡音虽未改变,但鬓角的毛发却已经疏落。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的。他们笑着询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
(7)“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出自南宋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全诗为: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意思是: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仿佛传来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从前那熟悉的茅店小屋依然坐落在土地庙附近的树林中。拐了个弯,茅店忽然出现在眼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3题
参考答案: 奋斗; 海峡; 友谊; 人民; 汉族
【思路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通顺。
【解题过程】
根据日常积累正确填写即可。
故答案为:
奋斗 海峡 友谊 人民 汉族
四、主观填空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1题
参考答案: 1、我仿佛看到了黄河奔流而来,长江波涛汹涌。
2、长城长,珠峰耸;蜿蜒笔直的长城和高耸入云的珠峰。
;
【思路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解题过程】
语文强调在读中感悟,在读中体会,通过品读文中的相关语句,读着“黄河奔,长江涌”,我仿佛看到了我仿佛看到了黄河奔流而来,长江波涛汹涌。读着“长城长,珠峰耸”,我仿佛看到了蜿蜒笔直的长城和高耸入云的珠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2题
参考答案: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思路分析】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古诗词的默写能力,完成此类题目不难,结合学过的课文知识与课外积累,根据题目中的提示将句子补充完整即可。注意不加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
【解题过程】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出自宋代辛弃疾,全词是: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本题根据要求,默写出词的下片即可。即: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3题
参考答案: 1. C
2. A
3. 春天儿童放风筝
4. 孩子们放学回来的早,趁着刮起的东风,放起了风筝。
5. 二月天;莺;杨柳;东风;纸鸢
;
【思路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把握以及文史常识,文史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
【解题过程】
1. C
2. A
3. 春天儿童放风筝
4. 孩子们放学回来的早,趁着刮起的东风,放起了风筝。
5. 二月天;莺;杨柳;东风;纸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4题
参考答案: 碧玉妆成一树高;二月春风似剪刀
1.①
2.②
3.②
4.③
5.剪刀;妈妈的吻(一 双神奇的手)
;
本题主要考查对古诗词的积累和运用能力。
学习古诗词要做到(1)解释诗题的意思;(2)了解作者及时代背景;(3)理解诗句意思;(4)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五、排序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1题
参考答案: 元旦节
妇女节
劳动节
儿童节
教师节
国庆节
【思路分析】
考察学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学生在平时多注意积累,就很容易回答这个问题了。
【解题过程】
根据日常积累正确填写即可。
故答案为:元旦节 妇女节 劳动节 儿童节 教师节 国庆节
六、连线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1题
参考答案: 略
【思路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字音的识记能力。
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在学习汉字的过程中规范读音,正确拼写。
【解题过程】
根据日常知识积累和音节拼写的相关知识可知,题中的读音为:爆bào 炸zhá 蒸zhēng 酱jiàng 菇gū 饺jiǎo
故答案为:爆bào 炸zhá 蒸zhēng 酱jiàng 菇gū 饺jiǎo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2题
参考答案: 略
【思路分析】
考察学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学生在平时多注意积累,就很容易回答这个问题了。
【解题过程】
根据日常积累正确填写即可。
故答案为:泼水节,傣族 “三月三”歌会,壮族 那达慕大会,蒙古族 火把节,彝族
七、选择填空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1题
参考答案: 拟人; 设问; 排比; 比喻
【思路分析】
考查修辞方法的解析和运用,首先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然后通读题目句子,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
【解题过程】
①本题运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蜻蜓”当作“人”来写,会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
②本题运用的是设问的修辞手法,明知故问,自问自答。自己提出问题“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自己回答“不是的。”
③本题运用的是排比的修辞手法,使用四个“一会儿……”的句式构成排比句,写出了火烧云变化极多的特点。
④本题运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细雨”比作“毛”。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2题
参考答案: ③量词
【思路分析】
此题考查词义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和语境进行分析,日常要注意积累。
【解题过程】
“一副天生的嗓子”中的“副”是量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3题
参考答案: gǔ; gǔ; gū; ké; ké; qiào; piào; piāo; piǎo
【思路分析】
本题考查多音字。多音字是指一个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也往往不同,读音有区别词性和词义的作用;根据使用情况不同,读音也不同,读音有区别用法的作用。
【解题过程】
根据日常知识积累可知,“骨”、“壳”、“漂”是多音字。
不同的用法含义有不同的读音。
故答案为gǔ gǔ gū ké ké qiào piào piāo piǎ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