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
(基础训练)
1.下列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东北地区的是( )
A.傣族 B.满族 C.苗族 D.朝鲜族
2.据图可知,东北地区城市的分布特点是( )
A.沿交通干线分布 B.沿山脉分布 C.沿海分布 D.沿边境分布
3.东北地区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A.回族 B.汉族 C.蒙古族 D.满族
4.关于我国东北地区地表结构的描述,最为准确的是( )
A.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B.黄土遍地,沟壑纵横
C.支离破碎,水乡处处 D.呈半环状的三带
5.黑龙江省的地表结构特点是( )
A.山环水绕、平原居中 B.三山夹两盆 C.中高、周低 D.地表坦荡
6.滨州、滨绥、哈大三条铁路交汇形成的铁路枢纽是( )
A.沈阳 B.满洲里 C.长春 D.哈尔滨
7.东北地区是我国城市密集、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区域,城市集中在
A.沿海地区 B.自然资源丰富地区 C.沿边地区 D.交通干线沿线地区
8.东北地区的城市主要分布在( )
A.森林资源丰富的地区 B.交通干线沿线地区 C.蒙古族集中分布区 D.纬度较高的山谷地区
读下面东北部分城市某年降雪最初日期和次年降雪最终日期及最大积雪厚度的分布图,完成问题。
9.造成图中四城市雪期(从当年降雪最初日期到次年降雪最终日期的天数)长短和最大积雪厚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
10.下列对东北三省地貌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B.水网密布,湖泊星罗棋布
C.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D.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11.东北地区是我国城市密集、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区域,城市集中在( )
A.沿海地区 B.自然资源丰富地区
C.沿边地区 D.交通干线沿线地区
12.关于我国东北地区气候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气候冷湿,长冬无夏 B.降水多集中在冬季,地表积雪时间长
C.冬季南北气温差异明显 D.年降水量大致自东向西递减
13.东北三省的传统民居具有的特点是( )
A.房顶坡度小、墙体薄、窗户大等特点 B.房顶坡度大、墙体厚、窗户小等特点
C.房顶坡度大、墙体厚、窗户大等特点 D.房顶坡度小、墙体厚、窗户大等特点
14.被称为“黑土地”的地区是( )
A.东北平原 B.长江中下游平原
C.塔里木盆地 D.河西走廊
15.在东北地区分布较广、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
A.汉族 B.朝鲜族 C.鄂伦春族 D.满族
16.西藏自治区蓝天白云,牧草青青;东北黑土地,稻麦飘香。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拉萨位于________谷地;山脉A是________。
(2)与哈尔滨相比,拉萨冬季更温暖。其原因是________。
20世纪90年代,东北地区经济发展遭遇瓶颈,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从2013年开始,东北地区常住人口持续多年净流出。
(3)简述人口流失对东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造成的不利影响。________。
(4)两地文化都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下列民俗风情在西藏能体验到的有________。(填代号)
①欢庆雪顿节 ②举办冰雕艺术节 ③唱二人转 ④喝酥油茶 ⑤扭大秧歌
参考答案:
1.BD
2.A
3.D
4.D
5.A
6.D
7.D
8.B
9.A 10.A 11.D
12.C
13.B
14.A
15.D
16.(1) 雅鲁藏布江 长白山
(2)拉萨比哈尔滨纬度低;受高原山脉的阻挡,冬季风难以到达
(3)劳动力减少;消费能力降低;人口老龄化加重;经济下滑
(4)①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