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二节 离子反应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电解质的概念,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2.理解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以及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3.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并能熟练书写电离方程式。
【目标一】电解质的电离
【实验1-2】探究物质的导电性
装置 烧杯中药品 实验现象 烧杯中药品 实验现象
干燥的NaCl固体 电流表指针 NaCl溶液 电流表指针
KNO3固体 电流表指针 KNO3溶液 电流表指针
蒸馏水 电流表指针
结论:
结合初中做过的物质导电性实验,我们知道盐酸、NaOH溶液、NaCl溶液等都能导电。不仅如此,如果将NaCl、KNO3、NaOH等固体分别加热至熔化,它们也都能导电。
一.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1.电解质
⑴ 概念: 化合物。
⑵ 常见物质类别
【注意事项】
①“化合物”:电解质讨论的对象必须是化合物。
② “或”:二者具备其一即可,若两者都具备也行。
③ 纯净的或固态的电解质本身不一定能导电。
如:HCl气体、NaCl固体等。
④ 离子化合物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都能电离。如:NaOH、NaCl、NaNO3等。
而共价化合物只能在水溶液中发生电离,如:HCl、HNO3、H2SO4等。
⑤ 溶于水能导电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电解质。如:NH3、SO2、CO2等。
它们的水溶液都能导电,是因为跟水反应生成了电解质,而非本身能电离,故它们本身都不是电解质。
【思考】铝、NaCl溶液、氨水是电解质吗?
2.电解质导电的原因
⑴ 电解质导电原因:具有能自由移动的、带电荷的粒子。
3.非电解质
⑴ 概念: 化合物。
⑵ 常见物质类别
【注意事项】
① “都”的理解;
② “化合物”:非电解质讨论的对象必须是化合物。单质、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导练1】下列物质:①金属铜; ②固态NaCl; ③CO2; ④H2SO4; ⑤碳棒; ⑥酒精;
⑦KOH晶体; ⑧熔融状态的KNO3; ⑨葡萄糖; ⑩氨气。
电解质有: ;非电解质有: ;
能导电的物质有: 。
【导练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氯化钠溶液能导电,所以氯化钠溶液是电解质
B.固体氯化钠不导电,但氯化钠是电解质
C.三氧化硫溶于水能导电,所以三氧化硫是电解质
D.BaSO4的水溶液不能导电,所以BaSO4是非电解质
二.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1.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 的电解质。
包括以下几种:
强酸:HCl、H2SO4、HNO3、HClO4、HBr、HI(六大强酸);
强碱:KOH、NaOH、Ca(OH)2、Ba(OH)2(四大强碱);
绝大多数盐:NaCl、Na2CO3、CaCO3、AgCl等;
金属氧化物:Na2O、CaO等。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 的电解质。
包括以下几种:
弱酸:H2CO3、CH3COOH、HClO、HF、H2SO3等;
弱碱:NH3·H2O、Cu(OH)2、Mg(OH)2等;
少数盐:(CH3COO)2Pb等;以及H2O
【注意】① 划分强、弱电解质的唯一标准是看电解质能否完全电离。
② 强电解质的导电能力不一定强,导电性强弱取决于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的浓度。
③ 电解质的强弱与溶解性无关,易溶的物质不一定是强电解质,难溶的物质不一定是弱电
解质。如:CH3COOH易溶,但是弱电解质; BaSO4、AgCl 等难溶于水,熔化或溶于水的部
分全部电离,所以它们是强电解质。
三.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1.电离:电解质溶于水或受热熔化时,形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
2.电离方程式
⑴ 定义:电离方程式是用化学式和离子符号表示电解质电离过程的式子。
⑵ 举例
①强电解质电离方程式: 用“===”连接。
HCl === H++Cl- KNO3 === K++NO3-
H2SO4 === NaOH ===
②弱电解质电离方程式:用“”连接。
CH3COOH CH3COO-+H+ NH3·H2O NH4+ + OH-
多元弱酸分步电离,且第一步电离程度远大于第二步
H2CO3 HCO3-
多元弱碱一步电离 Cu(OH)2
③酸式盐的电离方程式
酸式盐均为强电解质,电离用“===”连接。
a.NaHSO4的电离
NaHSO4 在水溶液能完全电离出H+和SO2- 4,在熔融状态下只能电离出Na+和 HSO4-。
在水溶液中:NaHSO4 ===
在熔融状态下:NaHSO4(熔融)===
b.NaHCO3的电离
NaHCO3在水溶液HCO3-不拆成离子,但HCO3-在水溶液中能继续电离。
在水溶液中:NaHCO3 ===
HCO3-
【归纳】认识酸、碱、盐的本质:
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 的化合物叫做酸,如:
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 的化合物叫做碱,如:
电离时能生成 和 的化合物叫做盐,如:
【讨论】NaHSO4溶液能电离出H+和Na+,NaHSO4属于酸吗?
【导练3】写出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
Na3PO4
HF
H2SO3
Mg(OH)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