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 西亚 同步练习(含解析)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7.3 西亚 同步练习(含解析)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3-28 20:28: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7.3 西亚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中东号称“五海三洲之地”,分布在西亚周围的“五海”中,属于内陆湖泊的是( )
A.红海 B.里海 C.地中海 D.黑海
2.西亚著名的灌溉农业区为 ( )
A.湄公河三角洲 B.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C.图兰平原 D.阿拉伯高原
3.中东地区储量最丰富的矿产资源是( )
A.石油 B.煤 C.铁 D.天然气
4.有“五海三洲之地”之称的是指( )
A.欧洲西部地区 B.中亚地区 C.西亚地区 D.东南亚地区
5.卡塔尔将于2022年11月至12月举行第22届世界杯足球赛,确定该时段举行世界杯的主要原因是( )
A.卡塔尔位于南半球,当地11月至12月时北半球为春、夏季
B.其他月份气温较高,不适宜举行足球比赛
C.该时段举行世界杯是为了避开夏季石油出口的旺季
D.11月至12月正值热带草原气候的旱季
6.下图为“西亚地图”,下列关于该图中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是波斯湾 B.②是巴拿马运河
C.③是地中海 D.④是南海
7.图中的景观最可能位于的地区是( )
A.西亚
B.东南亚
C.欧洲西部
D.南亚
8.中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人均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责任和义务。下列国家在节水方面最值得我们学习的是____。
A.印度 B.以色列 C.俄罗斯 D.法国
9.读图,关于修建瓜达尔港的意义,说法正确的是( )
A.缩短了我国从俄罗斯进口石油的距离 B.减少了我国石油进口对马六甲海峡航线的依赖
C.增加了通过苏伊士运河的油轮数量 D.增加了遭遇非洲东部索马里海盗威胁的风险
10.读世界两大区域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甲所示地区石油资源丰富,被称为“世界油库”,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国家
B.两地区地理位置都十分重要,甲地区被称为“东方十字路口”,乙地区被称为“三洲五海之地”
C.A半岛气候干燥,为热带沙漠气候
D.B半岛形成了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地形分布格局
11.苏伊士运河是亚、非两洲的分界线,位置非常重要。苏伊士运河连接的是 (  )
A.里海、阿拉伯海 B.黑海、地中海
C.红海、地中海 D.阿拉伯海、波斯湾
读“某区域图”,完成下面12-13小题。
12.关于该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里海
B.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
C.该区域位于“三洲五海之地”
D.佛教、伊斯兰教、犹太教的发源地,文化多元
13.该区域石油资源分布和外运航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集中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 B.甲航线主要输往日本和中国
C.乙和丙航线,路程和运量都相同 D.霍尔木兹海峡是甲乙丙航线的必经之地
读“西亚及周边示意图”完成下面14-16小题。
14.该地区地处“三洲五海之地”,其中“五海”中不是真正的海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5.西亚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为丰富还是产量和输出量最多的地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石油属于可再生资源,沙特阿拉伯、伊拉克、伊朗等是该地区重要产油国
B.石油属于非可再生资源,主要集中分布于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
C.石油属于可再生资源,海运输出大部分需经过霍尔木兹海峡
D.石油属于非可再生资源,也是清洁能源大量使用对环境影响不大
16.该区域的主要宗教是( )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犹太教
读中东地区图完成下面17-18小题
17.波斯湾输出石油的咽喉是( )
A.霍尔木兹海峡 B.苏伊士运河 C.马六甲海峡 D.土耳其海峡
18.中东地区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关于该地区说法正确的是( )
A.中东地区被称为“东方的十字路口” B.苏伊士运河的开通大大缩短的太平洋到大西洋的距离
C.该地区大部分居民信仰基督教 D.该地区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水资源短缺
读“世界局部图和四种气候类型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回答下列19-22问题。
19.图中序号代表的海域名称正确的是(  )
A.①亚丁海 B.②阿拉伯海
C.③安达曼海 D.④爪哇海
20.上图中e、f、m半岛及n岛与下图中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对应正确的是(  )
A.e—甲 B.f—丙 C.m—乙 D.n—丁
21.“一带一路”重要节点的岛国n,扼守马六甲海峡。该国地理特征有(  )
A.经济发达,以出口石油为主
B.人口稀疏,以华人为主
C.地处亚洲和非洲、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十字路口”
D.国际贸易和金融业发达
22.f半岛的自然地理特征是(  )
A.地势低平,平原广阔
B.东侧降水量多于西侧
C.旱季盛行西南季风,雨季盛行东北季风
D.气候炎热,旱涝灾害频繁
二、解答题
23.读“中东地区图”,完成下列要求。
(1)写出图中序号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海、海湾:①________、 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2)该地区被称为“三洲之地”大洲:甲的西北是____洲 ,乙是____洲,⑥是____洲;
(3)连接①和③是____;连接①和②是____。
(4)该地区具有世界意义的自然资源是________,主要分布在________及其沿岸地区。
(5)图中:A是________平原 ,B是________半岛 ,C是________ 高原。
24.中东地区的民族矛盾、宗教文化纠纷、领土纷争、对石油和水资源的争夺,是中东地区发生战争和冲突的重要因素,图是中东地区略图。
材料:枣椰树(图)是热带和亚热带绿洲农业的代表性植物,人们形象地称它是“头长在火中,脚浸在水里”的果树。枣椰树耐干旱,但需要较多的水分才能长出丰硕的果实。枣椰树的果实叫椰枣,营养丰富,含糖量高。据图和材料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地理事物:a____海峡;b运河____;C____半岛。
(2)中东地区除了以色列、A____(国家)、B____(国家)和阿富汗外,其他国家居民主要是____民族,多信仰____(宗教)。
(3)中东石油主要分布在____(海域)沿岸,由于石油资源丰富,被称为“____”。与石油资源的丰富形成鲜明对比,中东地区的____资源匮乏,究其匮乏原因:气候干旱。
(4)中东最主要的气候类型为____气候,利雅得、多哈等城市经常举办大型体育赛事,但常避开在____(季节)举办。
(5)伊拉克是世界上著名的椰枣生产国,说出该国栽种枣椰树有利的自然条件。
参考答案
1.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东号称“五海三洲之地”,其五海是指地中海、黑海、里海、阿拉伯海、红海,其中属于内陆湖泊的是里海,该湖泊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故选B。
2.B
【详解】西亚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两侧,全年盛行下沉气流,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该地区的农业以畜牧业为主,其著名的农业区是位于两河流域有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故选B。
3.A
【详解】中东地区的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石油资源丰富,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石油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石油输出最多的地区,主要产油国有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以及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等,BCD错误,故选A。
4.C
【详解】以上四个地区中,西亚地区因处于亚洲、非洲、欧洲和里海、黑海、地中 海、红海、阿拉伯海之间,有“五海三洲之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欧洲西部和中亚地区都没有位置上的称号,东南亚地区有“东方十字路口称号,故选C。
5.B
【详解】读图可知,卡塔尔地处20°N附近,位于北半球热带地区,受海陆位置的影响,终年盛行下沉气流、属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少雨;世界杯选择在11月至12月举行,此时是北半球的秋冬季节。这是因为夏季该地气温过高,而在冬季较凉爽,适合举行体育比赛。与避开石油出口旺季毫无关系,故ACD错误、B正确,根据题意,故选B。
6.AC
【详解】由图可知,图中①是波斯湾, ②是亚非分界线上的苏伊士运河, ③是非洲北部的地中海, ④是亚欧分界线上的黑海,故选AC。
7.A
【详解】图中的景观中有骆驼,有沙漠,人身穿白色长袍、缠白色头巾,十分宽大,服饰和当地自然环境有密切的关系,西亚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干燥,该地人传统打扮是穿白色长袍、缠白色头巾,十分宽大,具有通风的效果,十分凉爽,白色能反射光线(即太阳光)达到祛热降署的作用,以此来帮助适应酷热的气候,在广阔的沙漠地区,骆驼是传统的运输工具,故选A。
8.B
【详解】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责任和义务,以上四个国家中,以色列是水资源十分短缺的国家,但该国利用先进的技术,采用滴灌、喷灌、以及海水淡化等方式解决水资源不足的问题,值得我们学习,故选B。
9.B
【详解】瓜达尔港对我国的重要意义是:缩短了从中东进口石油的距离,节约成本;降低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保证我国能源安全;打通西部出海通道;提高我国的国际影响力。故选B。
10.B
【详解】关于图中两大区域的说法,图甲所示地区石油资源丰富,被称为“世界油库”,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国家;两地区地理位置都十分重要,甲地区被称为“三洲五海之地”,乙地区被称为“东方十字路口”; A半岛气候干燥,为热带沙漠气候;B半岛形成了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地形分布格局,故选B。
11.C
【详解】苏伊士运河是亚、非两大洲的分界线,位置非常重要,该运河沟通了红海与地中海,大大缩短了大西洋与印度洋的运输距离,故选C。
12.据图可知,图示区域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阿拉伯半岛,这里石油资源丰富,该地区为中东地区,图中①是地中海,故选项A错误;中东地区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全年高温干燥,水资源匮乏,河流少,故B错误;中东地区位于亚、非、欧三大洲的交界处,位于红海、地中海、黑海、阿拉伯海、里海之间,被称为“三洲五海之地”,故C正确;中东地区是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的发源地,文化多元化,是中东地区矛盾冲突不断的原因之一,故D错误。故选:C。
13.据图可知,该地区为中东地区,该地区是世界上石油储量、产量、出口量最大的地区,该地区的石油资源集中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甲航线是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南海﹣台湾海峡﹣东海﹣日本,主要输往日本和中国;乙航线是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欧或北美,丙航线是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曼德海峡﹣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西欧或北美,乙和丙航线目标市场相同,但路程和运量不同,乙的运量较大,路程长;霍尔木兹海峡波斯湾的唯一出口,是甲乙丙航线的必经之地。故选:C。
14.中东地区地处“三洲五海之地”,其中“五海”是指里海、黑海、地中海、红海和阿拉伯海,其中①所示的里海是世界最大的湖泊,并不是真正的海,②黑海、③地中海和④红海都是与大洋相连的边缘海,故选A。
15.西亚是世界石油储量、产量和出口量最多地区,石油属于非可再生资源,主要集中分布于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沙特阿拉伯、伊拉克、伊朗等是该地区重要产油国;海运输出大部分需要经过霍尔木兹海峡,石油不属于清洁能源,对环境污染大,故A、C、D错误,故选B。
16.由图可知,该地区是中东地区,当地的居民以阿拉伯民族为主,主要信仰伊斯兰教,通常把这些信仰伊斯兰教的居民称为穆斯林。佛教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基督教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和大洋洲,犹太教信仰人数很少、主要是犹太人信仰,故选C。
17.中东是世界上石油储量、产量、出口量最大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而霍尔木兹海峡是本区石油输往世界各地的唯一海上通道。霍尔木兹海峡是石油输出的咽喉。故排除BCD,选择A。
18.东南亚地区是亚洲与大洋洲、印度洋与太平洋之间的“十字路口”,而非中东地区。A错误;苏伊士运河的开通大大缩短的印度洋到大西洋的距离,B错误;中东地区大部分居民信仰伊斯兰教,另外基督教和犹太教也有分布,C错误;地区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水资源短缺,D正确。故根据题意选择D。
19.从图中可知,①是红海;②阿拉伯海;③是孟加拉湾;④是南海。所以,A、C、D是错误的,故B符合题意。
20.从图中可知,e是西亚,该地是热带沙漠气候,对应的是丁。f 是南亚,该地是热带季风的气候,对应的是丙。 m是中南半岛,该地是热带季风气候,对应的是丙。n是在赤道附近,是热带雨林气候,对应的的是甲。所以,A、C、D是错误的,故B符合题意。
21.该国是新加坡,地处亚洲和大洋洲、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十字路口”;该国亚洲重要的服务和航运中心之一,不出产石油;人口密集,以华人为主;国际贸易和金融业发达。所以,A、B、C是错误的,故D符合题意。
22.f是印度半岛,该半岛以高原位置;属于热带季风气候,终年炎热,分、旱、雨两季,雨季盛行西南季风,旱季盛行东北季风;西侧降水量多于东侧;由于夏季风不稳定,旱涝灾害频繁。所以,A、B、C是错误的,故D符合题意。
23.
(1)依据位置,图中序号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为:①地中海、②是黑海、③红海、④波斯湾。
(2)由图可知,甲的西北部是欧洲;乙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亚洲;⑥是位于亚洲西南部的非洲。
(3)由图可知,连接①地中海和③红海的是苏伊士运河,该运河是亚非分界线;连接①地中海和②黑海的是土耳其海峡,该海峡是亚欧分界线。
(4)中东地区具有世界意义的自然资源是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
(5)由图可知,图中A是位于波斯湾西北方向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B是世界最大的阿拉伯半岛;C是伊朗高原。
24.
(1)
读图可知,a是霍尔木兹海峡,沟通了波斯湾和阿拉伯海,b是苏伊士运河,沟通了地中海和红海。C是阿拉伯半岛,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半岛。
(2)
读图,根据位置可知A是土耳其,是地跨亚欧两洲的亚洲国家,B是伊朗,是波斯人,中东大多数国家是阿拉伯国家,属于阿拉伯民族,信仰伊斯兰教。
(3)
读图可知,中东地区石油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由于石油资源丰富,被称为“世界油库”。中东地区大部分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所以水资源匮乏。
(4)
中东大部分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少雨,夏季是气温最高的季节,冬季气温相对较低,所以为了避开在夏季举办,大多体育赛事都在冬季举行。
(5)
中东伊拉克大部分属于热带沙漠气候,位于两河平原,水源充足,热量充足;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充足的灌溉水源;地形较平坦;土壤较肥沃,适合椰枣的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