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东半球其他的地区和国家
一、选择题
读西亚示意图,完成下面1-5小题。
1.西亚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居民是阿拉伯人,多信仰
A.伊斯兰教 B.基督教 C.佛教 D.印度教
2.西亚被称为“三洲五海之地”,其周围的“五海” 中不属于海洋的是
A.红海 B.里海 C.地中海 D.黑海
3.西亚地区最丰富的自然资源是
A.淡水 B.煤炭 C.石油 D.铁矿
4.图中沟通地中海和红海的运河是
A.巴拿马运河 B.苏伊士运河 C.京杭大运河 D.伊利运河
5.下列关于西亚地理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大部分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 B.石油蕴藏量丰富、生产量大
C.有世界最大的咸水湖 D.大多数国家属于发达国家
6.王明寒假随爸爸报团参加了“浪漫西欧十日游”,下列照片不可能是他本次旅行拍摄的( )
A. B.
C. D.
读“欧洲西部简图”。据此完成下面7-10小题。
7.有利于欧洲西部发展畜牧业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雨林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高原山地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8.荷兰的国花是( )
A.樱花 B.牡丹 C.玫瑰 D.郁金香
9.欧洲西部目前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但仍然吸引着大量外来移民,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 )
A.气候温和 B.地势平坦
C.经济发达 D.环境优美
10.欧洲西部受新冠疫情冲击最大的产业部门是( )
A.种植业 B.加工业 C.旅游业 D.畜牧业
在神秘的非洲大地上每年都会上演动物大迁徙的壮观场面。读图,回答下面11-13小题.
11.迁徙路线途经的地形区名称是
A.东非高原
B.埃塞俄比亚高原
C.南非高原
D.几内亚高原
12.坦桑尼亚的气候属于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
13.下列关于角马等动物迁徙的说法,正确的是
A.每年11月至12月,动物向南迁徙,此时塞伦盖蒂国家公园正处于湿季
B.每年11月至12月,动物向北迁徙,此时塞伦盖蒂国家公园正处于干季
C.每年6月至10月,动物向北迁徙,此时塞伦盖蒂国家公园正处于湿季
D.每年6月至10月,动物向南迁徙,此时塞伦盖蒂国家公园正处于干季
非洲是“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企业在肯尼亚的东北部建设了大规模光伏发电站,电站的修建大大降低了当地清洁能源的价格,图为非洲主要矿产分布图,图为肯尼亚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图为光伏电站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14-15小题。
14.撒哈拉以南非洲具有“热、黑、富、高”的特点,对这些特点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A.热——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 B.黑——以黑色人种为主
C.富——矿产、生物资源丰富 D.高——出口工业产品,经济收入高
15.肯尼亚发展光伏发电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①太阳能资源丰富②政府支持③降水季节变化大④地形平坦开阔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6.澳大利亚国徽上的两种动物是鸸鹋和有“跳远名将”之称的是( )
A.袋鼠 B.考拉
C.鸭嘴兽 D.琴鸟
17.下图中哪个不是澳大利亚特有的动物( )
A. B.
C. D.
二、选择题组
图1示意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及矿产分布,图2示意澳大利亚某地区地下住宅。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8.澳大利亚( )
A.位于北半球 B.全部位于热带
C.东临印度洋 D.四周临海
19.澳大利亚矿产资源的优势有利于其发展( )
①宇航工业 ②电子工业 ③钢铁工业 ④有色金属冶炼工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澳大利亚某地区降水稀少,自然景观极度荒凉。早年,该地区的矿工经常在矿井里躲避炎热天气,长此以往便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地下住宅。该类地下住宅可能分布于( )
A.①地附近 B.②地附近
C.③地附近 D.④地附近
三、解答题
2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曾长期作为殖民国家的原料供应地和产品的倾销市场,很多国家形成以初级产品出口为主的单一经济,自2000年开始,中国帮助非洲完善基础设施,建立工业区,因地制宜,帮助发展多样化的经济。同时,“扶贫”更要“扶智”,帮助非洲国家发展科学技术。
材料二长期以来,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农牧业生产落后,农产品产量很低,粮食的增长速度远低于人口增长速度。这里的许多居民,特别是频繁受旱灾威胁的热带草原居民,经常忍受饥饿的煎熬。人们不得不大规模的砍伐森林,开垦草原,扩大耕地,导致生态环境恶化,进一步加剧人地矛盾,陷入恶性循环。
(1)非洲地势具有____的特征,试分析东部东非大裂谷的成因____。
(2)刚果河年平均流量要比尼罗河年平均流量大得多、根据地形、气候等因素,分析其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简要分析非洲粮食短缺的原因,
(4)请你从经济发展方面为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摆脱贫困提供合理的建议,
22.读中东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中东位于“____之地”,其中A____洲,B____海。红海通往地中海的要道是____运河。
(2)中东的石油输出以____(填海湾名称)为中心;
(3)航线A: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印度洋-____-太平洋-日本;航线B: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红海-____-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____-西欧、美国;航线C: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____-绕过非洲最南端的-____-大西洋-西欧、美国
(4)D是中东生产出口石油最多的国家____。这里主要的气候特点是____,故有“水比油贵”的说法。
(5)中东地区的____被____教、伊斯兰教和犹太教奉为“圣城”。
(6)该地区一直以来战火纷飞,除了因其地处战略要地,石油资源丰富,民族构成与宗教派系复杂外,还因为该地区____资源。
23.读欧洲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海域①是_________。
(2)图中海域②是_________,其沿岸③的气候是________,该气候的特征是________。
(3)河流④是________,注入_________。
(4)⑤地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
24.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对澳大利亚的位置、动物、农牧业等开展了研究性学习。阅读“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图”和“澳大利亚三大牧羊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位置组同学研究发现:11月底至次年2月中下旬是该国暑期,这与澳大利亚位于______(半球)的地理位置有关。
(2)生物组同学研究发现:澳大利亚远离其他大陆,单一的自然环境,生物进化缓慢,生物古老而独特,例如______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动物。所以澳大利亚素有“______”之称。
(3)农牧业组同学们经过对澳大利亚气候等自然条件仔细研究后,认为澳大利亚条件优越,发展了三大牧羊带,其中甲地和乙地既能发展畜牧业,又能发展耕作业,因此形成了______带和______带(牧羊带)。
参考答案:
1.西亚是伊斯兰教的发源地,西亚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居民是阿拉伯人,多信仰伊斯兰教;A符合题意。
2.西亚被称为“三洲五海之地”,其周围的“五海” 中不属于海洋的是里海,里海是世界上最大的咸水湖;B符合题意。
3.西亚是石油宝库,世界上将近一半的石油都在此,是石油产量和出口量最多的地区;C符合题意。
4.图中沟通地中海和红海的运河是苏伊士运河,苏伊士运河也是亚洲的非洲的分界线;B符合题意。
5.西亚大部分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石油蕴藏量丰富、生产量大;有世界最大的咸水湖-里海;大多数国家属于发展中国家;D符合题意。
6.读图可知,A是荷兰的风车,B是澳大利亚的悉尼歌剧院,C是英国的伦敦塔桥,D是法国的埃菲尔铁塔,A、C、D都在欧洲西部,B在大洋洲,故B符合题意,故选B。
7.欧洲西部主要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特征是: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全年降水均匀,没有旱涝灾害,适合发展畜牧业。欧洲没有热带雨林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高原山地气候不适合发展畜牧业,故ACD错误、B正确,根据题意,故选B。
8.荷兰以花卉种植业发达而著称,尤以郁金香驰名世界,郁金香被视为荷兰的国花。D符合题意。樱花是日本的国花,牡丹是中国的国花,玫瑰是美国、英国的国花,ABC与题意不符。故选D。
9.欧洲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最早的大洲,目前经济发展水平仍居各大洲首位。欧洲西部集中有德国、法国、英国和意大利等工业大国,它们的生产规模大,工业部门较为齐全,综合实力雄厚。虽然欧洲西部目前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但是由于其经济发达,收入高、就业机会多,仍然吸引着大量外来移民。气候、地形和环境不是主要因素,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
10.旅游业务有三部分构成:旅游业、交通客运业和以饭店为代表的住宿业,他们是旅游业的三大支柱。欧洲西部旅游业发达,新冠疫情开始后,人们居家隔离,所以说欧洲西部旅游业受新冠肺炎冲击最大。对种植业、加工业和畜牧业的影响较小,故ABD错误、C正确,根据题意,故选C。
11.读图可知,动物迁徙的路线途经位于肯尼亚和坦桑尼亚,地处非洲东部,地形区属于东非高原,故选A。
12.读气温和降水量图可知,坦桑尼亚属于全年高温,干湿季分明的热带草原气候,故选C。
13.读图可知,每年11月至12月,动物向南迁徙,此时塞伦盖蒂国家公园正处于湿季,马赛马拉草原处于干季;每年6月至10月,动物向北迁徙,此时塞伦盖蒂国家公园正处于干季,马赛马拉草原处于湿季。故选A。
14.撒哈拉以南非洲具有“热、黑、富、高”的特点,热: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气温高;黑:以黑色人种为主; 富:矿产资源、生物资源丰富,以出口初级农矿产品为主,经济发展水平低;故A、B、C正确,高:海拔高,多高原。故D错误,故选D。
15.肯尼亚发展光伏发电的有利自然条件:纬度低,热量充足,太阳能资源丰富,地形平坦开阔方便修建光伏发电站,故①④正确,政府支持属于社会条件;降水季节变化大和光伏发电无关,故②③排除。故选B。
16.澳大利亚国徽上的两种动物是鸸鹋和有“跳远名将”之称的是袋鼠,A正确;考拉、鸭嘴兽、琴鸟都不是“跳远名将”,BCD错误。故选A。
17.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经济发达,是世界上唯一拥有整个大陆的国家。因有许多古老的动物,如A为袋鼠、C为鸸鹋、鸭嘴兽、D为针鼹等,被称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B为斑马,主要分布在非洲,不是澳大利亚特有的动物。A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
18.澳大利亚主要位于南半球,A错误。少部分位于热带,大部分位于南温带,B错误。西邻印度洋,东邻太平洋,C错误。是唯一一个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四面环海,D正确。故选D。
19.读图可知,澳大利亚的主要矿产中,煤矿主要分布在东部,铁矿主要分布在西部。该国是一个矿产资源丰富的国家,该国利用丰富的矿产资源大力发展③钢铁工业和④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大量出口矿产品,被称为“坐在矿车里的国家”,C正确。宇航工业和电子工业需要高新技术人才,矿产不是最主要的,①②不符合题意,ABD错误。故选:C。
20.图中这类地下住宅应分布于气候较为干旱的地区。结合澳大利亚气候分布图可知,最有可能分布于图甲所示的②地附近,该地属于沙漠气候,B正确。①属于地中海气候,A错误。③属于热带草原气候,C错误。④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D错误。故选:B。
21.(1) 东南高,西北低 东非大裂谷北段位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板块张裂形成,南段处于非洲板块内部,内部张裂形成裂谷。
(2)刚果河位于刚果盆地,属于热带雨林气候,降水丰富,河流水量大。尼罗河流经地区主要位于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区,降水较少,河流水量小。
(3)农牧业生产落后,粮食产量低;人口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粮食的增长速度;热带草原气候,降水的不稳定,导致频繁的旱灾威胁;生态环境的恶化。
(4)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发展科技兴农,解决食物短缺问题;保护生态环境,减轻自然灾害;尽快走出殖民经济的阴影,建立完善的民族经济体系;加强团结与合作,减少种族纠纷和部落冲突;引进人才和技术,加强国际合作。
22.(1) 三洲五海 非 里 苏伊士
(2)波斯湾
(3) 马六甲海峡 苏伊士运河 大西洋 印度洋 好望角
(4) 沙特阿拉伯 全年高温少雨
(5) 耶路撒冷 基督
(6)水
【详解】(1)读图可知,中东位于“五海三洲之地”,其中A是非洲,B是里海;红海通往地中海的要道是苏伊士运河,它也是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
(2)中东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C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霍尔木兹海峡是波斯湾从海上运输石油的位于出口,被称为“世界油阀”。
(3)中东石油的探明储量约占世界石油总探明储量的一半以上,主要分布在B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中东开采的石油90%供出口,出口量约占世界石油出口总量的3/5,主要输往西欧以及美国、日本等国家.中东的三条石油运输路线是:航线A: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太平洋-日本;航线B: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曼德海峡-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西欧、美国;航线C: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印度洋-绕过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大西洋-西欧、美国。
(4)读图可知,D是沙特阿拉伯,是中东生产出口石油最多的国家;这里为热带沙漠气候,气候特点是全年炎热干燥,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水资源匮乏,故有“水比油贵”的说法。
(5)中东地区被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都视为圣城的是耶路撒冷。
(6)中东地区一直以来战火纷飞,除了因其地处战略要地,石油资源丰富,民族构成与宗教派系复杂外,还因为该地区水资源匮乏。也可以说中东的战争是为信仰而战、为水而战、为油而战、为土地而战。
23.(1)北海
(2) 地中海 地中海气候 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
(3) 多瑙河 黑海
(4)全年温和湿润
【详解】(1)读图可知,图中海域①是北海,位于欧洲西部。
(2)图中海域②是地中海,其沿岸③的气候是地中海气候,该气候的特征是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全世界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该区域,也造就了该区域独特的地中海农业。
(3)河流④是多瑙河,是欧洲第二长河,在欧洲河流中长度仅次于伏尔加河,注入黑海。
(4)⑤地位于欧洲西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特征是全年温和湿润。
24.(1)南半球
(2) 考拉/袋鼠/鸭嘴兽/鸸鹋/琴鸟/笑翠鸟 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3) 羊、牛与经济作物混合经营带 绵羊与小麦混合经营带(顺序可换)
【详解】(1)南北半球季节相反,11月底至次年2月中下旬是北半球的冬季,南半球的夏季,澳大利亚属于南半球,此时是澳大利亚的夏季。
(2)澳大利亚长期孤立于南半球的海洋中,远离其他大陆,单一的自然环境,生物进化缓慢,生物古老而独特,很多古老的物种繁衍至今,例如鸭嘴兽、鸸鹋、考拉、袋鼠、笑翠鸟等,所以澳大利亚素有“世界活化石博物馆”之称。
(3)澳大利亚根据不同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发展农牧业。经过长期生产经营,形成了四大农业区:东南沿海和西南沿海地区,降水条件较好,土壤肥沃,为混合经营带;广大中西部地区,气候比较干燥,形成了粗放牧羊带和粗放牧牛带。图中甲地和乙地既能发展畜牧业,又能发展耕作业,是羊、牛与经济作物混合经营带和绵羊与小麦混合经营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