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 同步练习(含解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6.2 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 同步练习(含解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3-28 20:35: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6.2 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黑龙江省原是我国最大甜菜糖产地.自1997年制糖开始,新疆甜菜糖产量连续数年居全国首位.与黑龙江省相比,新疆甜菜糖生产的最明显优势是(  )
A.甜菜产地离糖厂近 B.耕地及后备资源面积大
C.甜菜含糖率高 D.离甜菜糖消费市场近
2.下列城市中以汽车制造为主的工业城市是( )
A.哈尔滨 B.长春
C.大连 D.沈阳
3.东北地区的城市主要集中在( )
A.交通干线沿线地区 B.河流沿岸 C.沿海地区 D.山麓地带
4.下列地区中,人口最为稠密的地区是 (  )
A.三江平原 B.长白山地 C.辽河平原 D.小兴安岭
5.东北三省省会城市由高纬度到低纬度顺序排列的是( )
A.哈尔滨、长春、沈阳 B.沈阳、哈尔滨、长春
C.长春、哈尔滨、沈阳 D.哈尔滨、吉林、沈阳
6.东北地区也能种植水稻,主要原因是 ( )
A.平原广大 土壤肥沃 B.降水丰富 灌溉便利
C.人口众多 劳动力丰富 D.夏季雨热同期
7.下面关于东北地区城市分布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在东北地区的交通运输网中,铁路占主要的地位
B.纵横交错的公路连接着全区各主要城市和工矿中心
C.东北地区是中国城市密集、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区域
D.城市主要集中在交通干线沿线地区
8.黑龙江省有“冰城”之称的城市是( )
A.哈尔滨 B.齐齐哈尔 C.牡丹江 D.佳木斯
9.关于东北地区主要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哈尔滨是东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
B.长春是一个具有“异国情调”魅力的城市
C.沈阳是著名的避暑旅游胜地和全国重要的水产基地
D.大连地理位置优越,是东北地区的重要门户
10.东北三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因所处纬度较高,又靠近冬季风发源地,故(  )是其气候的突出特征。
A.雨热同期 B.冷湿 C.寒冷干燥 D.高温多雨
11.东北地区的城市分布有一定规律,一般( )
A.沿河设城 B.主要沿铁路线分布 C.位于河流交汇处 D.集中分布于松嫩平原
12.在东北地区分布较广、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
A.汉族 B.朝鲜族 C.鄂伦春族 D.满族
读“我国东北地区人口密度图”(下图),完成下面13-15小题。
13.关于我国东北地区人口分布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人口分布均匀 B.南部人口密度较大
C.东部人口较少 D.中部人口密度较大
14.图所示区域( )
A.平原地区利于农耕,人口都密集 B.城市经济发达,人口密度较大
C.河流沿岸交通便利,人口都密集 D.山区风景秀丽,人口密度较大
15.哈大线、滨洲线和滨绥线是本区域重要的铁路干线,这几条铁路交会的城市是( )
A.哈尔滨 B.长春 C.沈阳 D.北京
我国某地区学生对学校周围农田长期观察发现,当地农田地势平坦,耕地集连?,特别适合大规模机械化耕作。每年春季播种,秋季收获,循环往复。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16-17小题。
16.推测该地可能位于( )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成都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17.下列关于该地形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气温年较差小 B.春旱严重 C.发育肥沃的黑土 D.地狭人稠
读“长白山植被的垂直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18-19小题。
18.关于长白山植被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为针叶林和落叶阔叶混交林
B.②为针叶林和落叶阔叶混交林
C.③位高山苔原
D.④终年被积雪覆盖
19.图中人所在的山体的一侧是山体的( )
A.东南侧 B.西北侧 C.东北侧 D.西南侧
二、解答题
20.景观差异析“高低”,五月耕种春来迟。我国东北与西部地区在开发、振兴、脱贫政策的支持下,经济快速发展。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截止2020年6月5日,全国夏收进度过半,已收获冬小麦1.7亿亩;6月3日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仁布县农民迎来了当地的春耕春播;黑龙江省全省力争在5月23日前完成春耕水稻插秧。
(1)山脉D:____。
(2)图示两区域在农业生产类型上的差异主要表现为:青藏地区主要以____为主,东北地区主要以种植业为主;西藏、黑龙江两省区春耕生产开始都比较晚,请分析两省春耕开始晚的原因:西藏:____,黑龙江:____、两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种植业生产共同的不利自然条件是____。
(3)从哈尔滨到拉萨旅游,游客下飞机后出现头晕、恶心等反应,随身携带的食品包装袋也胀裂了,主要原因是____。
(4)位于青藏地区的藏族同胞穿外衣时,喜欢只穿左边的衣袖而把右臂露在外面。这样的穿着习惯与青藏高原上的气候有什么关系:____。
(5)假如你同学想去东北旅游,想看一看拥有中西合璧的城市风貌、典雅别致的欧式楼宇、充满着异国情调的果戈里大街,有“东方小巴黎”的称号,你推荐东北地区的哪个城市;____;假如你同学想看仅次于北京的皇宫建筑群、被誉为“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东方鲁尔”之称的历史文化名城,你推荐东北的哪个城市:____。假如你同学想去参观中国汽车的“摇篮”、规模宏大的第一汽车制造广,你推荐哪个城市:____。
2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东北地区城市与铁路分布图。
材料二 玲玲和贝贝沿京哈线去东北地区考察,玲玲考察当地民族风情,贝贝考察当地的城市分布。
(1)写出图中字母表示的铁路线名称。
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
(2)玲玲在考察过程中找到几件当地的民族服饰,请将它们的代号填到相应位置,与民族名称对应起来。

蒙古族__________,朝鲜族__________,满族__________。
(3)玲玲发现这些民族服饰的共同点是都能__________,是为了抵御当地的__________天气。
(4)贝贝在东北地区经过的省会城市:D__________,E__________,F__________。贝贝发现东北的大城市和工矿业大多沿铁路分布,试帮他分析原因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详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甜菜含糖率高,当地干旱气候密切相关,即,日照时数多;太阳辐射强;热量丰富;气温昼夜相差大;故C正确.
2.B
【详解】本题考查东北地区的城市。长春是我国第一个汽车城,是我国著名的汽车制造基地。
3.A
【详解】东北地区城市密集,城市化水平较高,城市主要集中在交通干线沿线地区,特别是哈大线,滨洲线,滨绥线沿线地区,故A正确,故选A。
4.C
【详解】三江平原位于我国东北地区,气温较低,人口稀疏;长白山地、小兴安岭都位于我国东北山区,人口稀疏;辽河平原纬度相对较低,气温较高,人口分布在四地中最为稠密,故选C。
5.A
【详解】东北三省省会城市由高纬度向低纬度顺序排列分别是:黑龙江省的行政中心是哈尔滨、吉林省的行政中心是长春、辽宁省的行政中心是沈阳。故选A。
6.D
【详解】我国东北地区主要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因此受雨热同期气候特征的影响也能种植水稻。故D正确;其他条件不是主要原因,故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7.B
【详解】关于东北地区城市分布的描述,在东北地区的交通运输网中,铁路占主要的地位;纵横交错的铁路连接着全区各主要城市和工矿中心;东北地区是中国城市密集、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区域;城市主要集中在交通干线沿线地区,故选B。
8.A
【详解】黑龙江省有“冰城”称号的是哈尔滨,哈尔滨是我国纬度最高的省区,冬季寒冷而漫长,结冰时间长,其余城市没有“冰城”称号,故选A。
9.D
【详解】试题分析:大连市位于辽东半岛南端,经过多年的努力,大连的市容发生了很大变化,以清新秀美、环境宜人而著称全国.大连港是东北地区的首要海上门户,港阔水深,不淤不冻;有哈大铁路、沈大高速公路等连通东北三省及内蒙古东部地区.
10.B
【详解】东北三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因所处纬度较高,又靠近冬季风发源地,气温低,蒸发量小,故冷湿是东北地区气候的突出特征;故选:B。
11.B
【详解】东北地区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有力地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在东北地区的交通运输网中,铁路占主要地位,纵横交错的铁路连接着全区各主要城市和工矿中心.东北地区是中国城市密集、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区域.城市主要集中在交通干线沿线地区,故选B。
12.D
【详解】我国东北地区主要的少数民族有朝鲜族、满族等,其中满族是东北地区分布最广、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结合题意。故选D。
13.读图可知,我国东北地区人口分布不均匀,南部人口密度较大,东部人口较少,中部人口密度较大。根据题意,故选A。
14.平原地区利于农耕,但不是所有平原地区人口都密集,比如三江平原利于农耕,但是人口稀疏,A错误。城市经济发达,人口数量多,人口密度较大,B正确。河流沿岸交通便利,但不都是人口密集区,如乌苏里江沿岸地区人口稀疏,C错误。山区风景秀丽,但是地形复杂,气候寒冷,人口密度较小,D错误。故选B。
15.哈大线、滨洲线和滨绥线是东北地区重要的铁路干线,这几条铁路在哈尔滨交会,哈尔滨是东北地区重要的铁路枢纽城市。故选A。
16.由题干提供的信息可知,当地农田地势平坦,耕地集中连片,特别适合大规模机械化操作,每年春季播种,秋季收获,该地为东北平原,故选项A正确,符合题意。故选A。
17.题干提供的材料:当地农田地势平坦,耕地集中连片,特别适合大规模机械化操作,每年春季播种,秋季收获,循环往复,该地为东北平原,东北平原夏季高温,冬季寒冷,气温年较差大;该地春季有春汛,春季不旱;发育了肥沃的黑土;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地区,故选项C正确,符合题意。故选C。
18.长白山具有垂直分布的特点,具体来说就是从山麓到山顶依次出现温带针阔混交林、温带针叶林、高山灌丛、高山草甸、高山苔原和石山。故选A。
19.根据图中自然带的界线分布特点可知,图中人所在的山体的一侧是山体的西北侧,界线的位置向海拔低的地方倾斜。故选B。
20.
(1)
读右图,山脉D为大兴安岭。
(2)
由图可以看出,青藏地区以畜牧业为主,东北地区以种植业为主;两地区的春耕比较晚,西藏是由于海拔高、气温低,黑龙江是由于纬度高、气温低,两地区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都是热量不足。
(3)
从哈尔滨到拉萨旅游,游客下飞机后出现头晕、恶心等反应,原因在于西藏海拔高,空气稀薄,导致缺氧;随身携带的食品包装袋胀裂了,原因在于西藏气压低。
(4)
青藏地区的藏族同胞穿外衣时,喜欢只穿左边的衣袖而把右臂露在外面。这样的穿着习惯与青藏高原上的昼夜温差大有关,故藏族同胞穿外衣喜欢露右臂。
(5)
去东北旅游,有“东方小巴黎”的称号,是哈尔滨,被誉为“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东方鲁尔”之称的历史文化名城是沈阳,中国汽车的“摇篮”、规模宏大的第一汽车制造广位于长春。
21.
(1)读图分析可知,东北地区经济较为发达,交通便利形成了以A滨洲线、B滨绥线、C哈大线为主的,四通八达的铁路网,促进了东北地区经济的发展。
(2)东北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区,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朝鲜族、满族、蒙古族等共同生活的多民族家庭;读图分析可知,蒙古族为图Ⅱ,朝鲜族为图I,满族为图Ⅲ。
(3)东北地区属于中高纬度地区,冬季寒冷而漫长,各种民族服饰的共同点是都能防寒保暖,为了抵御当地的寒冷的天气。
(4)读图分析可知,东北地区经过的省会城市:D为辽宁省省会沈阳,E为吉林省省会长春,F为黑龙江省省会哈尔滨;东北的大城市和工矿业大多沿铁路分布,是因为东北地区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货物、人员运输以铁路为主,极大地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也带动了城市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