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科学概念目标
1. 知道蚕卵的外部形态特征,蚕的一生从卵开始,蚕卵孕育着新生命。
2. 知道小蚕是由蚕卵孵化出来的,蚕卵孵化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水分。
科学探究目标
1. 用画图、文字的方法记录蚕卵的外部形态特征。
2. 通过收集资料或访谈获得养蚕的相关知识。
3. 制定切实可行的观察计划,用于观察记录蚕一生的生长变化。
4. 观察蚕卵孵化小蚕的过程,并按照计划做好记录。
科学态度目标
1. 对养蚕活动、观察蚕卵及蚕卵的变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2. 对饲养的蚕表现出爱心及责任心,能细心照管小蚕。
3. 能在课后坚持观察记录。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了解并意识到人类不断改进养蚕技术以适应自己的需求。
【教学重难点】
重点:观察、记录并描述蚕卵的外部形态特征。
难点:指导学生制定蚕一生生长变化的观察计划和进行长期观察。
出生
成长
繁殖
死亡
每一种动物的一生都会经历出生、成长、繁殖、死亡的过程,这样的生命过程一代一代循环往复,使种族得以延续。
饲养一种动物是了解动物一生的好方法,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知道关于动物更多的事情,让我们通过养蚕来进一步研究吧。
1.迎接蚕宝宝的到来
教科版三上《动物的一生》单元
它们从哪里来?
聚焦:它是谁?它从哪里来?
?
蚕卵
蚕
你养过蚕吗?说说你知道的蚕的情况。
蚕是白色的
蚕吃桑叶
蚕会吐丝
蚕会变成蛹
蚕会变成蛾
……
探究一:观察蚕卵
蚕卵的大小
(长、宽、厚)
蚕卵的颜色、形状
使用技巧:一手持放大镜,另一只手拿蚕盒靠近放大镜,找到合适位置进行观察。
探究一:
探究一:小组观察蚕卵的外形特征
我们的观察记录
1.画一画你们看到的蚕卵
2.用文字描述你们看到的蚕卵
大小:
形状:
颜色:
其他:
观察蚕卵
交流汇报:蚕卵的基本特征
颜色
大小
形状
其他
刚产下的卵呈现淡黄色
即将孵化的卵呈现紫黑色
像小芝麻,宽约1毫米,厚约0.5毫米
扁圆形(中间略微凹陷)
……
孵化后的卵
白色且上面有小孔
孵化
幼虫或幼崽从动物卵中破壳而出的过程叫孵化。
探究二:为蚕宝宝造一个“家”
蚕卵是怎么样变成蚕宝宝的?
观看视频并思考:
1.蚕卵孵化需要什么条件?
2.蚕宝宝健康生长又需要什么条件呢?
探究二:为蚕宝宝造一个“家”
为了迎接蚕宝宝的到来,我们应该为它准备些什么?
为蚕宝宝造一个“家”
研究蚕一生的生长变化过程,我们应该怎么做
制定观察计划
(1)观察蚕的一生中我们应该重点观察什么?
(2)你会选择什么工具进行观察?
(3)你会选择什么方法记录?
探究三:制定蚕的一生观察计划
思考:
阅读
资料
饲养小蚕的方法
(1)选择合适的食物:蚕的饲料是桑叶,如果没有桑叶也可用莴笋叶代替,但切不可喂养一段时间的桑叶后改为莴苣叶。
(2)投喂食物:小蚕孵出后2-3小时便需要进食,需要及时投喂食物。桑叶不能水洗后直接投喂,每天可在清晨、中午、傍晚和睡前进行投喂。
饲养小蚕的方法
(3)清除蚕沙:蚕沙中混有蚕粪和食物残渣,不及时清理会引发疾病。为了避免小蚕丢失,1龄蚕无需清除蚕沙。2~3龄每天除沙两次,4~5龄每日除沙1~2次。
(4)管理病蚕:若在蚕盒中发现病蚕或死蚕,需要及时进行清理并除沙,更换饲料盒。
阅读
资料
制作蚕房
1
准备一个干净的盒子作为蚕房。
2
把蚕房放在空气流通的地方,蚕盒上扎一些小孔。
3
在蚕房中洒一些水,保持蚕房内的湿度。
蚕卵的孵化需要适宜的湿度、温度和充足的空气。
探究二:为蚕宝宝造一个“家”
为了迎接蚕宝宝的到来,我们应该为它准备些什么?
还需要充足食物、空气和安全、卫生的场所。
小组讨论,共同做一个观察计划。
3
研究蚕一生的生长变化过程,我们应该怎么做?
制定观察计划
蚕的一生观察计划
饲养时间: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饲养地点:教室
食物:桑叶
观察记录方法:
观察记录内容:
日期 体长(毫米) 它的样子(画图记录) 生长需要 其他发现
拓 展
蚕卵还会有什么变化呢?
蚕卵的变化
拓 展
耐心观察 认真记录
总 结
迎接蚕宝宝的到来
观察蚕卵
工具
建造蚕房
颜色
形态特征
温度适宜
蚕卵孵化的条件
放大镜 尺子
形状
大小
一定湿度
通风透气
食物准备
新鲜干燥的桑叶
做观察计划
方法
内容(共25张PPT)
大小:
长约1mm,
厚约0.5mm
形状:扁圆形或圆饼状,中心凹陷
颜色变化:
淡黄色
浅褐色
紫黑色
1. 幼虫或幼崽从动物卵中破壳而出的过程叫 。
孵化
淡黄色
白色
大小:
长约2~3毫米
像蚂蚁
颜色:黑色
其他发现:
身体表面有绒毛要吃桑叶
2. 最适合蚕卵孵化的温度大约是 。
25℃
3. 蚕宝宝爱吃 ,桑叶要新鲜并保持 ,切成碎片或条。
桑叶
干燥
4. 蚕卵的孵化、蚕宝宝的生长都需要 、 和 。
还需要 、 。
适宜的湿度
温度
充足的空气
清洁的空间
充足的食物
说一说:
还有哪些动物也是通过卵来繁殖后代的呢?
说一说: 不同动物的卵一样吗?
鹌鹑和鹌鹑卵(鹌鹑蛋)
鲫鱼和鲫鱼卵(“鱼子”)
母鸡和卵(鸡蛋)
青蛙和卵
它们有哪些相同和不同呢?
你能根据某一个特征,给下面的卵分类吗?
确定一个标准,给这些卵分类。如:
根据卵外是否有硬壳
有硬壳
无硬壳
有硬壳
有硬壳
无硬壳
无硬壳
无硬壳
有硬壳
蛇卵
龟卵
鸡卵(鸡蛋)
蛙卵
鱼卵
蚂蚁卵
鸡蛋里面是什么样呢?
横切
纵切
无序、
随意观察
有序、从外到内
观察:他们里面有什么呢?
1、分别打开熟鸡蛋、生鸡蛋,由外到内比较结构
2、思考交流各结构的作用
3、细微处用放大镜仔细观察
4、活动结束马上整理归位、举手示意老师
我观察到的鸡蛋内部结构
熟鸡蛋 生鸡蛋
活动记录
气室
蛋黄上面有一个小白点。
打开一颗生鸡蛋,与熟鸡蛋比较,我们还可以发现鸡蛋里有什么?
胚盘:这是鸡宝宝生命的开端。
三、研讨
1.推测鸡蛋各部分分别有什么作用。
提示:鸡蛋的发育需要氧气、水分和营养。
提供空气(氧气)
提供水分和营养
提供营养
具有保护卵的作用
观察:鸡卵内不易观察结构细节图
卵壳膜
卵黄膜
系带
①生鸡蛋卵黄破了、
不方便观察鸡卵各部分结构
②熟鸡蛋横切、
不方便观察鸡卵各部分结构
家长帮助破开生鸡蛋
鸡蛋改为纵切
③介绍过程无序
按从外到内去介绍结构,
并且结构名称需要规范
空气
水和营养物质
营养物质
保护卵
胚盘
四、拓展
坚持每天观察一次蚕,及时记录你看到的蚕的新变化。并记录下来。(活动手册p6)
小窍门:
选择一只蚕做上记号作为重点观察对象,记录它的生长变化情况。
将一枚一元硬币放在蚕宝宝中间作为参照,观察并比较蚕宝宝身体长度的变化。
打开一颗生鸡蛋,与熟鸡蛋比较,我们还可以发现鸡蛋里有什么?
胚盘:这是鸡宝宝生命的开端。
①生鸡蛋卵黄破了、
不方便观察鸡卵各部分结构
②熟鸡蛋横切、
不方便观察鸡卵各部分结构
家长帮助破开生鸡蛋
鸡蛋改为纵切
③介绍过程无序
按从外到内去介绍结构,
并且结构名称需要规范
气室
卵白
卵黄
卵白
卵黄
气室
系带
卵壳:起保护作用,保护卵
卵白:提供水分和营养,缓冲作用
胚盘:发育成小鸡
气室:提供胚胎呼吸需要的氧气
提供胚胎发育时所需营养物质
卵黄:
使卵细胞维持在蛋中心,起着缓冲作用,防止卵的震荡
系带
研讨:鸡蛋各部分有什么作用呢?
说一说:
蚕是通过什么繁殖后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