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下册单元分层练习(四)
(练习范围:第四单元)
一、看拼音,写字词。(8%)
在 chóng qìng( )的一家zhěn suǒ( )里 ,nián líng( )很大的一位老医生shěn shì( )着眼前被土fěi( ) 打伤眼睛,缠着 bēng dài( )的青年人,然后yì shēng bù kēng( )地准备shí shi( )手术。
二、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6%)
1.下列加点字和“恐吓”的“吓”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
A.吓唬 B.吓人 C.威吓 D.惊吓
2.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眷恋 B.尊重 C.衷心 D.慈 祥
3.下列加点字和其他三项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百无禁忌 B.情不自禁 C.严禁烟火 D. 令行禁止
4.用下列词语替换句中加点词语,句意改变的一项是( )。
他们又在我藏躲的地方周围,低头注目搜寻了一番,也毫无所得。
A.搜索 B.搜查 C.搜捕 D.搜罗
5.用括号里的词语替换句中画线部分,句意改变的一项是( )
A.匆贪意料之外的钱财,匆饮过量之酒。(意外之喜)
B. 闻到妈妈烧饭的香味,我总是抑制不住自己地咽口水。(情不自禁)
C.他头脑清晰,逻辑观念又强,分析问题往往话说得简短而能切中要害。 (一针见血)
D. 有的兵马俑颔首低眉,是在思考着什么,是在考虑如何相互配合战胜敌人吗 (若有所思)
6.下面句子中破折号的作用是表示( )。
就在我被俘的那一天——一个最不幸的日子,有两个国方兵士,在树林中发现了我。
A.句意的转折 B.解释说明 C.语音的延长 D.话未说完
7.对下列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判断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沃克医生的脸上浮现出慈祥的神情。(神态描写)
B. “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毛主席想。(心理描写)
C.沃克医生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语言描写)
D.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外貌描写)
8. 《军神》中花费大量笔墨描绘沃克医生神态和情绪变化的原因是( )
A.表明沃克医生内心情感非常丰富。 B.侧面烘托出刘伯承意志的坚定。
C.说明沃克医生是一个性格非常多变的人。 D.表现沃克医生在医学领域的权威。
三、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8%)
1.照样子,写一写。
从见到这封电报起,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
2.照样子写一写人物与平时的不同。
手术台上, 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
四 、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列练习。(12%)
1.我们从古诗中领略祖国大好河山的壮美。王昌龄的诗句“ ,
”让我认识到玉门关的开阔壮丽;陆游的诗句“
, ”让我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丽;王之涣的诗句“ , ”让我觉得玉门关是那样孤独。
2. 《青山处处埋忠骨》讲述了毛主席获悉长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光荣牺牲后极度悲 痛的心情以及 这两件事,表现了毛主席 。
3. 《军神》是按照 的顺序展开的,其中,沃克医生的内心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冷冷→ →柔和 → → →慈祥→肃然起敬。
五、阅读理解。(26%)
(一)课内阅读。(8%)
毛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 无限的眷恋。岸英奔赴朝鲜时,他因为工作繁忙,未能见上一面,谁知竟成了永别!“儿子 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毛主席想。然而,他很快打消了这种念头。他若有所思地说道:“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 不能因为我是主席,就要搞特殊,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 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
秘书将电报记录稿交毛主席签字的一瞬间,毛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一会儿,那神情分 明在说,难道岸英真的回不来了 父子真的不能相见了 毛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报记录稿放在上面。
第二天早上,秘书来到毛主席的卧室。毛主席已经出去了,签过字的电报记录稿被放在了枕头上,下面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1.语段画“ ”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表现了什么 ( )(3%)
A.语言描写。表现了毛主席常人难有的宽广胸怀。
B. 语言描写。表现了毛主席得知儿子去世后内心无比的悲痛。
C.心理描写。表现了毛主席作为一个父亲对爱子无限的思念。
D. 心理描写。表现了毛主席为无产阶级事业奉献一切的革命豪情。
2.结合语段,谈谈你对“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理解。(5%)
(二)类文阅读。(18%)
就义诗
敌人把夏明翰关进监狱,先是劝他“投降”,说只要他放弃信仰共产主义,就一定亏待 不了他。夏明翰毫不含糊地回答说:“我宁可牺牲我的生命,也决不放弃我的信仰!”于是 敌人又对他来硬的,用尽各种酷刑。可是,对于胸怀共产主义理想的夏明翰,皮肉的痛苦不能动摇他革命的坚定意志。
敌人对夏明翰实在没有办法,决定杀害他。在杀害他之前,敌人又对他进行了一次审问。
一个杀气腾腾的反动军官问夏明翰:“你姓什么 ”
夏明翰镇定地回答:“我姓冬。”
那个反动军官一听,生气地说:“什么,你明明姓夏,为什么说姓冬 ”
夏明翰冷冷一笑说:“这是跟你们学来的。你们从来都是把黑的说成白的,把卖国说成爱国。照你们的做法,我姓夏当然应该说成姓冬。”
那个反动军官气得要死,但他还不死心,又问夏明翰:“你多大年岁 ”
夏明翰白了他一眼,回答说:“我是共产党,共产党万万岁!”
那个反动军官又问:“你的家在哪里 ”
夏明翰的声音越来越高,说:“革命者四海为家,我的家在全世界!”
“我再问你,你们的人都在哪里 ”
夏明翰听了,狠狠地看了那个反动军官一眼,斩钉截铁地回答:“我们的人都在我心里。”说完,把嘴一闭,再也不说一个字。
敌人把夏明翰押到刑场的时候,夏明翰昂着头,挺着胸, 一边大步往前迈, 一边高唱《国际歌》。敌人急了,问他:“你还有什么要说的 ”
夏明翰大声说:“给我拿纸笔来!”
夏明翰接过纸笔,略一深思,随即昂然一笑,抓起笔就写了一首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写完后他用力把笔往地下一扔,英勇就义了。
1.联系上下文,我知道了“就义”的意思是: 。(2%)
2.对“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
A.还有大批的革命信仰者来继续打败敌人。
B.所有的中国人都会为了民族的解放斗争。
C.体现了夏明翰对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
D.表达了夏明翰对革命前途的乐观。
3.题目“就义诗”有什么含义 ( )(多选)(4%)
A.是贯穿全文的主要线索。 B.体现了夏明翰不怕牺牲、英勇无畏的精神。
C.点明了事件的写作背景。 D.体现了夏明翰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
4.短文在描写夏明翰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表现了夏明翰的什么精神 (4%)
5.读了短文以及课文《青山处处埋忠骨》,你有什么体会 (5%)
六 、习作与表达。(30%)
题目:他
提示:生活中,谁生气、开心或难过时的样子让你难以忘记 他(她)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 回想一下,把这件事写下来
要求:(1)在横线上填上生气、开心、难过等表示心情的词语;
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把这件事写清楚,尤其是这个人当时的表现,要写具体;
注意运用多种人物描写方法。
单元分层练习(四)
一 、重庆 诊所 年龄 审视 匪 绷带 一声不吭 实施
二、1.C 2.C 3.B 4.C 5.A 6.B 7.D 8.B
三、1.她趴在床上,听着窗外哗哗的雨声,再看着桌子上早已准备好的郊游物品,一脸失望的神情
2. 每次吃到糖醋排骨,我都会两眼放光,恨不得全部吃下去,然后今天我望着糖醋 排骨,无法下咽,脑海中一直浮现着妈妈在黑暗的灯光下,在嘈杂的环境中辛勤工作的身影
四、1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2. 做出艰难抉择,决定是否将爱子遗体葬于朝鲜常人的情感和伟人的胸怀
3. 事情发展 惊疑 愣住 惊呆
五、(一)1.A
2. 毛主席认为儿子既然是革命者,就要把身心都献给人民解放事业,死后躯体是 否回到家乡并不重要,长眠在异国他乡的战场又何妨呢
(二)1.为正义事业而被杀害 2 B 3.BD
4. 语言、神态、动作描写。表现了夏明翰的宁死不屈和对革命的忠诚 。
5.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要珍惜现在的大好时光,好好学习,将来为建设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