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3.1 碳排放与国际减排合作课件(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3.1 碳排放与国际减排合作课件(共2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3-30 22:41: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第一节 碳排放与国际减排合作
一、碳循环
大气圈
生物圈
岩石圈
水圈
碳循环
人类哪些活动使得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
二、碳排放与温室效应
1.碳排放与温室气体
水汽(H2O)、
二氧化碳(CO2)、
氧化亚氮(N2O)、
氟利昂、
甲烷(CH4)、
氢氟碳化物(HFCs)、
全氟碳化物(PFCs)
等 30 多种气体。
不同温室气体对温室效应的贡献度
碳排放:对各种温室气体排放的总称。
温室气体:大气保温气体的俗称。
2.温室效应
Why
请利用大气受热过程的原理解释说明。
三、碳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1.二氧化碳的影响
影  响
有利 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
不利 当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超过正常范围时,会导致
气候变暖,由此引发一系列环境问题
二氧化碳:无色无味无毒,化学性质稳定,动植物新陈
代谢的产物
2.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① 极端天气频发:热浪、干旱、洪涝、台风、暴雪等。
2.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① 极端天气频发:热浪、干旱、洪涝、台风、暴雪等。
2.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② 农业:世界粮食总产量下降。
2.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③ 海平面与海岸带:
2.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④ 生态系统:
2.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⑤ 人类健康:
四、国际减排合作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发达国家理应比发展中国家承担更多的减排责任,率先减少碳排放,并通过技术转让、资金援助、市场开放等形式,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活 动 P91
1. 从全球来看,碳减排主要表现为减少碳排放量和增加碳汇。碳汇是指利用植物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植被和土壤中,从而减少温室气体在大气中浓度的过程。想一想,我们有哪些措施可以达到这个目的?
减少碳排放:发展公共交通,绿色出行;发展清洁能源。
增加碳汇: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加强城市绿化。
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措施
(1)
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措施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