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六章 我国的区域差异(真题重组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2·辽宁大连·统考中考真题)2022年6月5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读图,完成下面1-2小题。
1.酒泉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2.我国四大卫星发射中心中( )
A.太原地处人口稀疏区 B.西昌位于地势第一级阶梯
C.酒泉容易受到台风影响 D.文昌位于我国南海之滨
【答案】1.C 2.D
【解析】1.酒泉位于甘肃省,甘肃省跨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区域。其中,酒泉位于西北地区,C正确;故选C。
2.太原是山西省行政中心,地处人口密集区,A错误;西昌地处四川省,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B错误;酒泉位于甘肃省,地处内陆地区,不受台风影响,C错误;文昌位于海南省,位于我国南海之滨,D正确。故选D。
(2022·辽宁大连·统考中考真题)中国的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读图,完成下面3-4小题。
3.唐代诗人李白曾吟诵:“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里的“天”和“海”分别是指( )
A.巴颜喀拉山脉、渤海 B.唐古拉山脉、东海 C.巴颜喀拉山脉、黄海 D.唐古拉山脉、南海
4.在图中能够欣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景观的地点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答案】3.A 4.B
【解析】3.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自西向东注入渤海。唐代诗人李白曾吟诵:“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里的“天”和“海”分别是指巴颜喀拉山脉、渤海,A正确;故选A。
4.读图可知,甲位于华北平原,不能欣赏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景观,A错误;乙黄河地段位于我国荒凉的西北地区,所以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景观,B正确;丙、丁位于长江流域,降水丰富,不能欣赏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景观,C、D错误;故选B。
(2022·山东滨州·统考中考真题)秦岭-淮河-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读我国沿106E地形剖面图(部分),完成下面5-6小题。
5.图中丙所在的地形区是( )
A.华北平原 B.四川盆地 C.云贵高原 D.东南丘陵
6.下列关于右图四地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地耕地类型为水田 B.乙地一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
C.丙地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 D.丁地粮食作物以水稻和小麦为主
【答案】5.B 6.C
【解析】5.结合我国的地形分布来看,图中丙位于大巴山以南,丁云贵高原以北,可判断丙为四川盆地。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
6.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的南北方分界线,甲位于北方,耕地类型主要为旱地,故A错误;秦岭-淮河一线也是我国一月平均气温0℃分界线,其以北地区低于0,以南高于0,故B错误;秦岭-淮河一线也是我国年降水量在800毫米分界线,以北小于800,以南大于800,故C正确;丁位于南方地区,我国粮食生产呈“南稻北麦”的特点,故D错误。故选C。
(2022·辽宁葫芦岛·统考中考真题)读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下面7-10小题。
7.以“高寒”为显著地理特征的地区是( )
A.甲 B.丙 C.乙 D.丁
8.与甲、乙两地区分界线位置大致相当的是( )
A.400mm年等降水量线 B.1月0℃等温线
C.暖温带与中温带分界线 D.半干旱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
9.下列水果中,主要产自甲地区的是( )
A.菠萝、芒果 B.柑橘、香蕉 C.荔枝、椰子 D.苹果、梨
10.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丙地区最适宜发展( )
A.渔业 B.林业 C.畜牧业 D.种植业
【答案】7.D 8.B 9.D 10.C
【解析】7.读图可知,图中甲是北方地区、乙是南方地区、丙是西北地区、丁是青藏地区。其中丁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气温低,最大的自然环境特点是高寒。故选D。
8.读图可知,图中甲北方地区和乙南方地区分界线为秦岭—淮河一线,该线大致与我国800mm年等降水量线、1月0℃等温线、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一致。结合题意,故选B。
9.菠萝、芒果、柑橘、香蕉、荔枝、椰子等水果主要产自图中乙南方地区,苹果、梨等水果主要产自甲北方地区。故选D。
10.读图可知,图中丙是我国西北地区,这里气候干旱,草场广布,适宜发展畜牧业。故选C。
(2022·湖南娄底·统考中考真题)1929年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采用诱敌深入的伏击战术,在赣南瑞金市北部的大柏地地区,歼灭了尾追的湘赣国民党军。大柏地战斗的伟大胜利,粉碎了敌人的重兵围追,为赣南、闽西红色根据地的建立打下坚实基础。读1929年大柏地作战示意图,完成下面11-13小题。
11.1929年大柏地作战,红军伏击歼灭敌军的地形部位是( )
A.陡崖 B.鞍部 C.山谷 D.山脊
12.读图指出革命时期红军建立的赣南、闽西红色根据地核心区域所在的地区(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3.1933年,毛泽东重过大柏地,作词《蒋萨蛮·大柏地》:“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苍:苍翠、深绿色)……据词描述的景象判断毛泽东重返大柏地是在当年的( )
A.早春 B.盛夏 C.晚秋 D.隆冬
【答案】11.C 12.D 13.B
【解析】11.读图可知,1929年红军围歼敌军的地区两侧高,中间低,为山谷,C正确;红军位于山顶埋伏,敌军位于山谷处,待敌军经过山谷红军便发起伏击进行歼灭,排除D;该处不是陡崖也不是鞍部,排除AB,故选C。
12.结合图示,①②③④分别是江西省、四川省、黑龙江省、福建省,其中江西省简称赣,福建省简称闽,题干中赣南、闽西红色根据地指的是①④两省,D正确,故选D。
13.毛泽东重返大柏地时对景物的描写是“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 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苍:苍翠、深绿色),,以此来看,此时是盛夏,植被茂盛,B正确;草春的植物刚出新嫩芽是浅绿色,排除A,晚秋的植物是金黄色,树木开始落叶,排除C;冬天的植物被积雪覆盖有可能呈现的是雪的颜色,排除D,故选B。
(2022·湖南张家界·统考中考真题)地理界线两侧反映出区域之间的地理差异性,读甲、乙两图,完成下面14-15小题。
14.对甲图中我国地理界线的描述,正确的是( )
A.①线以东为非季风区 B.②线以西人口稠密
C.③线以西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 D.④线大致与我国800mm年等降水量线吻合
15.根据乙图所示气候类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B.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甲图④线以北地区
C.地处四川盆地,冬季寒冷干燥 D.所在地区农作物熟制一年两熟到三熟
【答案】14.D 15.B
【解析】14.结合图示,①线以东为季风区,A错误;②线以西人口稀疏,B错误;③线以东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C错误;④线大致与我国800mm年等降水量线吻合。D正确,故选D。
15.结合乙图来看,1月气温低于0度,该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属于温带季风气候,A错误。该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甲图④线以北地区,四川盆地在我国南方,B正确,C错误。所在地区农作物熟制一年一熟到两年三熟或是一年两熟,D错误。故选B。
(2022·宁夏·统考中考真题)“东数西算”工程是我国一项重大战略布局项目。“东数西算”即东部沿海数据传移到西部内陆地区计算和储存,数据承接地运营时耗电量大。下图为我国启动建设的8个国家算力枢组示意图。据图文材料,完成下面16-17小题。
16.宁夏承接的数据源自( )
A.内蒙古枢纽 B.京津冀枢纽 C.长江三角洲枢组 D.粤港澳枢组
17.宁夏能够承接大量运算数据,其优势在于( )
A.气候干燥 B.科技发达 C.地势平坦 D.电力丰富
【答案】16.B 17.D
【解析】16.从图中可知,宁夏枢纽承接的数据来自京津冀枢纽。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7.由材料可知,数据承接地运营时耗电量大。宁夏太阳能、风能、水能等能源丰富,电力丰富,能够承接大量运算数据。故D正确;气候干燥、地势平坦和宁夏能够承接大量运算数据无关,故AC错误;宁夏属于系别地区,科技不发达,故B错误。依据题意,故选D。
(2016·广东深圳·中考真题)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下图),完成下面18-20小题。
18.我国“中华龙舟大赛”一般选择在甲区域举行,考虑的主要自然条件是甲区域( )
A.气温高 B.光照强 C.风力大 D.河湖多,水量大
19.下图中能够正确反映上图中山脉南北两侧地理差异的是( )
A.B.C.D.
20.下图是丁地区成为我国主要大江大河发源地的成因联系图,图中序号①②表示( )
A.①海拔高,②冰川广布 B.①深居内陆,②冰川广布
C.①海拔高,②降水多 D.①深居内陆,②降水多
【答案】18.D 19.D 20.A
【解析】18.图中甲区域为我国南方地区,属于湿润区,主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河湖众多,水量大,传统的交通运输工具是船,所以我国“中华龙舟大赛”选择在甲区域举行主要考虑的自然条件是河湖众多,水量大,故选D。
19.图中山脉为秦岭,秦岭-淮河一线大致是800mm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秦岭-淮河以南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上为湿润区,以北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下为半湿润区,故A项错误;秦岭-淮河一线大致是1月0 °C等温线经过的地方,该线以南1月平均气温在0 °C以上,河流无结冰期,该线以北1月平均气温在0 °C以下,河流有结冰期,故BC项错误;秦岭-淮河一线以北主要为温带,代表性水果是温带水果苹果,秦岭-淮河一线以南主要为亚热带,代表性水果是亚热带水果柑橘,故D项正确;故选D。
20.图中丁地区为我国的青藏地区,青藏地区以青藏高原为主体,海拔高,气温低,形成了独特的高山高原气候,由于常年低温,所以冰川广布,成为了我国主要大江大河的发源地,故选A。
(2022·山东青岛·统考中考真题)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河水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季节变化大。洪水期河水大量漫溢,流域内大片胡杨林每年就是靠这漫溢的洪水来补充一年所需水分。河流流经之处,形成了绿洲。读塔里木河流域示意图,完成下面21-23小题。
21.流入塔里木河的高山冰雪融水主要来自( )
A.昆仑山、天山 B.昆仑山、阿尔泰山 C.天山、祁连山 D.祁连山、阿尔泰山
22.一年中,塔里木河对流域内的胡杨林补水最多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3.塔里木盆地的人口、城镇多分布在绿洲上的主要原因是( )
A.热量丰富 B.降水量大 C.水源充足 D.地形平坦
【答案】21.A 22.B 23.C
【解析】21.读图可知,塔里木河的北侧为天山山脉,南部有昆仑山脉,所以冰雪融水主要来自于昆仑山、天山,故A正确;阿尔泰山在准噶尔盆地北部,故B错误;祁连山在塔里木盆地东部,距离盆地较远,故C错误;祁连山、阿尔泰山都远离塔里木河,故D错误。故选A。
22.塔里木河流域降水稀少,河水主要补给来源为高山冰雪融水,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多,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3.绿洲地区与塔里木盆地的其他地区纬度位置,海拔高度大致相同,故获得的热量差别并不大,故A错误;绿洲地区与塔里木盆地其他地区,同样深居内陆,高山环绕,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故B错误;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降水稀少,绿洲地区有高山冰雪融水,有较丰富的水源,因而人口、城市、农业和交通设施主要分布在绿洲地区,故C正确;塔里木盆地中其他地区多为沙漠,多沙丘,起伏并不大,故D错误。故选C。
(2022·黑龙江大庆·统考中考真题)四位同学在QQ群聊天,他们分别描述了自己所在家乡的地理特征。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及QQ群聊天记录,完成下面24-25小题。
24.四位同学的描述与图中区域对应正确的是( )
A.小文—丙 B.小兰—丁 C.小菊—乙 D.小森—甲
25.四位同学对自己家乡的描述,存在错误的一位是( )
A.小文 B.小兰 C.小菊 D.小森
【答案】24.C 25.A
【解析】24.读图可知,甲为北方地区,乙为西北地区,丁为青藏地区,丙为南方地区;小文家乡千里冰封,气候寒冷,平原广阔,耕地连片,对应甲北方地区,排除A;小兰家乡树木常绿,河湖密布,以水稻为主要粮食作物,对应丙南方地区,排除B;小菊家乡有草地、牛羊、还有沙漠为我国西北地区,对应乙,C正确;小森家乡有雪域高原,海拔高,发展河谷农业种植青稞为主要粮食作物,对应我国丁青藏地区,排除D;故选C。
25.四位同学对自己家乡的描述,存在错误的一位是小文,北方地区属于温带地区,香蕉属于亚热带、热带水果,A正确;其他三位同学对自己的家乡描述正确,排除BCD;故选A。
二、解答题(共50分)
26.(2022·辽宁铁岭·统考中考真题)如图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分布图,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图中各地区的数字分别表示各地区气候资源的质量等级,数字越大质量越优,其中百、十、个位数字依次表示水分、热量、光照。
(1)界线甲是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体与1月份________℃等温线和____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致。界线丙与我国地势第________级阶梯的边界线基本吻合,其中A为________山脉。确定界线丙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填“气候”或“地形”)。
(2)黄河、长江等河流自西向东流,反映出我国地势的特点是________,呈阶梯状分布。
(3)南方地区发展农业最有利的气候条件是________和________为主。
(4)西北地区最不利的气候条件是________不足,发展农业需要依靠灌溉。本区古老的引水工程是________。
(5)青藏地区气候资源最优的是________充足,最差的是热量不足。
(6)由于自然环境的差异,我国各地农业生产部门也有很大不同,南方地区和________地区以种植业为主,青藏地区和________地区以畜牧业为主。
【答案】26.(1)0 800 — 昆仑 地形
(2)西高东低
(3)水分 热量(或热量水分)
(4)水分 坎儿井
(5)光照
(6)北方 西北
【解析】26.本大题以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分布图为材料,涉及我国四大区域的划分、界线、河流、气候、农业发展的条件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能力和区域认知的地理素养
【详解】(1)界线甲是秦岭--淮河一线,是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体与1月份0℃等温线和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致。界线丙与我国地势第一和第二级阶梯的边界线基本吻合,其中A为昆仑山脉。确定界线丙的主导因素是地形,我国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以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为界。
(2)黄河、长江等河流自西向东流,反映出我国地势的特点是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西高东低的地势沟通了我国的东西交通,有利于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
(3)南方地区主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发展农业最有利的气候条件是降水丰富和热量充足。
(4)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海遥远,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最不利的气候条件是水资源不足,发展农业需要依靠灌溉。本区古老的引水工程是坎儿井,目的是减少地表水的蒸发。
(5)青藏地区海拔高,气温低,降水不丰富,空气稀薄,气候资源最优的是光照充足,最差的是海拔高,气温低,热量不足,不适合发展种植业。
(6)由于自然环境的差异,我国各地农业生产部门也有很大不同,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降水较丰富,以种植业为主,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降水较少,水资源不足,草原广阔,以畜牧业为主。
27.(2022·四川凉山·统考中考真题)下图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及西气东输线路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A、B、C、D分别代表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其中A是____________地区,C是____________地区。
(2)①界线大致与我国________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相吻合;②界线西段的山脉是____________;确定③界线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___。
(3)我国四大地理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差异较大,其中气候最干旱的是____________地区,水热条件最优越的是____________地区。(填图中字母代号)
(4)D地区位于我国地势第____________级阶梯。
(5)图中西气东输工程分两条线路,一线工程西起轮南,东至上海;二线工程起于霍尔果斯口岸,向南至____________(填甲城市名称)。西气东输工程带动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缓解了东部地区的____________短缺。
【答案】27.(1)北方地区 青藏地区
(2)400 秦岭 地形地势
(3)D B
(4)二
(5)广州 能源
【解析】27.本题以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及西气东输线路图为材料,涉及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自然环境差异、三级阶梯的划分、西气东输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以及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分别是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其中,A是位于秦岭-淮河以北,内蒙古高原以南的北方地区;C是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上的青藏地区。
(2)①界限是我国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我国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相吻合。②界限是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秦岭-淮河,图中位于该界线西段的山脉就是秦岭。③界线是C所在的青藏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分界线,青藏地区由于海拔高,气温低,形成了独特的高寒气候,成为一个独立的地理单元,所以确定③界线的主导因素是地形地势。
(3)我国年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C所在的西北地区由于深居内陆,距海遥远,海洋上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降水稀少,是四大地理区域中气候最干旱的地区;而B所在的南方地区,纬度较低,距海较近,降水丰沛,水热条件好,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是四大地理区域中水热条件最优越的地区。
(4)我国地势西高东低,自西向东共分为三级阶梯,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据图可知,D地区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
(5)西气东输工程共分两条线路,一线工程西起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轮南油气田,东至上海;二线工程西起新疆的霍尔果斯口岸,将从中亚进口的天然气输往广州(位于图中的甲处)。西气东输工程,一方面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增加了就业机会,带动了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优化了东部地区的能源结构,缓解了东部地区能源短缺的局面,减轻了环境污染。
28.(2022·黑龙江大庆·统考中考真题)读图1中国地形图和图2工业区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A是____山脉,该山脉与淮河构成了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该线与800mm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是____区和____区的分界线(填干湿区名称)。
(2)B山是____,该山以西是____盆地,素有“紫色盆地”之称;该山以东区域主要的粮食作物是____(小麦/水稻)。
(3)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为缓解空间分布不均,可采取____(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在____(C/E)河段形成“地上河”。
(4)D是____工业区,该工业区矿产资源丰富,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若现有10000吨钢材要从大连运往上海,选择最经济的交通运输方式是____(水路运输/铁路运输)。
【答案】28.(1)秦岭 湿润 半湿润
(2)巫山 四川 水稻
(3)跨流域调水 C
(4)辽中南 水路运输
【解析】28.本大题以中国地形图和工业区分布图为材料,涉及中国主要的山脉、地形区、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的措施、黄河的治理和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能力和区域认知的地理素养。
(1)A是秦岭山脉,该山脉与淮河被我国1月份的0℃等温线穿越,构成了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是我国自然地理的南北分界线,该线与800mm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是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2)B山是巫山,是我国地势第二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该山以西是四川盆地,素有“紫色盆地”之称;该山以东区域是长江中下游平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
(3)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可采取跨流域调水来缓解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问题,采用修建水库是缓解水资源的时间分布不均问题;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大,在下游随着流速减缓,泥沙淤积,在下游的C河段形成“地上河”。
(4)D是辽中南工业区,该工业区煤炭、石油和铁矿等矿产资源丰富,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若现有10000吨钢材要从大连运往上海,两地都是沿海城市,钢材重量大,选择最经济的交通运输方式是水路运输,运费低。
29.(2022·湖北襄阳·统考中考真题)【美丽中国腾飞路】
材料一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自2021年10月16日发射,于2022年4月16日在A省区额济纳旗东风着陆场着陆,历时半年的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材料二 第24届冬奥会于2022年2月4日~20日在北京和张家口举行。这届冬奥会最大程度利用了首钢工业遗址和5座2008年夏季奥运会场馆,全部冬奥场馆100%使用清洁能源供电。世界唯一一条建在小海陀山南坡的雪车雪橇赛道,不仅克服了气象条件对赛道的影响,同时也起到节能减排的作用。本届冬奥会是科技助力绿色冬奥的典范。阅读材料并结合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A省区主要的少数民族是__________族;材料一中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选择在A省区额济纳旗着陆,结合乙图,从地形特征和人口分布两方面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
(2)甲图中从B省的行政中心乘坐火车到北京观看冬奥会,经过的铁路干线是__________;材料二中北京冬奥会最大程度利用了首钢工业遗址和5座2008年夏季奥运会场馆,体现了__________发展的理念。
(3)依据材料二分析,受光照和气温的影响,传统冬奥会雪车雪橇赛道一般位于山地北坡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丙图中对张家口某滑雪场等高线地形图所示区域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四条滑雪赛道中L3赛道更适合初学滑雪者
B.若Q地的气温是-2℃,此时服务大厅的气温可能是-3.5℃
C.沿L1赛道从K地滑到Y地,大体是向西南方向运动
D.图示区域中高速公路的1至2段建设的是桥梁工程
(5)甲图中C省主要的耕地类型是__________,D省的简称是__________。
(6)甲图中E省区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修建的引水灌溉工程是__________,该省区南部的塔里木盆地蕴藏着丰富的__________资源。
(7)甲图中F省所在区域主要的自然特征是__________,该省的__________地区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源区的总称。
(8)甲图中G省所在的东北三省主要的作物熟制是__________,东北平原与内蒙古高原的分界线是__________山脉。
(9)甲图中①地区是我国沿海四大工业基地之一的__________,请写出P省的一个美称__________。
(10)对比分析是地理学习的有效方法。请对比分析黄河、长江某河段相同生态环境问题的形成过程,填出下图中“共同成因”的内容_________。
【答案】29.(1)蒙古 人烟稀少,地形平坦
(2)京广线 可持续
(3)北坡光照更弱,气温更低, 雪道不易融化
(4)B
(5)水田 闽
(6)坎儿井 油气
(7)高寒 三江源
(8)一年一熟 大兴安岭
(9)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东方甜岛##海上米仓##东南盐仓##亚洲天然植物园等
(10)地势低平
【解析】29.本题以中国行政区划图、张家口某滑雪场等高线地形图和第24届冬奥会资料为材料,涉及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选择东风着陆场着陆的原因、主要铁路干线、北京冬奥会的发展理念、传统冬奥会雪车雪橇赛道一般位于山地北坡的原因、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耕地类型分布、新疆的饮水灌溉工程、塔里木盆地的资源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读图分析能力。
(1)读图可知,甲图中A省区为内蒙古自治区,该自治区主要的少数民族是蒙古族。神舟十三号载人在内蒙古西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这里建立我国的“飞船回收基地具有的优势是:东风着陆场地处荒漠戈壁,地域辽阔、人烟稀少的特点,平坦的地势利于直升机快速搜索与降落更安全,便于搜救;地处西北内陆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较少,多晴天,云量少,空气能见度高。
(2)读图可知,甲图中B省区为湖北省,其的行政中心是武汉,从武汉经京广线可以到达北京。北京冬奥会最大程度利用了首钢工业遗址和5座2008年夏季奥运会场馆,是冬奥历史上第一座与工业遗产再利用直接结合的竞赛场馆,这体现了北京冬奥会“可持续、可利用、可收益”的理念。
(3)受光照和气温影响,传统冬奥会滑雪道一般选择北坡,因为北坡气温更低,光照更弱, 雪道不易融化。
(4)依据等高线疏密和坡度陡缓的关系,四条赛道中最适合初学者练习的赛道是L2 ,原因在于该赛道等高线稀疏、坡缓,A错误。图中等高距为30米,Q处海拔为1860米,服务大厅海拔在2100~2130米之间,两地相对高度为240~270米,服务大厅气温为:-2℃-(240/270)÷100×0.6℃,气温在(-3.44℃)~(-3.62℃)之间,B正确。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用指向标指示方向,指向标箭头的指向一般为北方,可判定,沿L1赛道从K地滑到Y地,大体是向东北方向运动,C错误。图中1至2段处等高线向低处凸出,为山脊,工程建设适宜修隧道,D错误。故选B。
(5)读图可知,甲图中C省是湖南省,位于秦岭—淮河以南,耕地类型主要为水田,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D省是福建省,其简称为闽,行政中心是福州,与台湾省隔台湾海峡相望。
(6)读图可知,甲图中E省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该地深居内陆,降水稀少,其主要自然特征是干旱,新疆地区的坎儿井是本地区发展灌溉农业所修建的著名的引水工程,它巧妙地利用地面的坡度,在地下顺着山势开挖暗渠引水,不受季节、风沙影响,避免水分大量蒸发,流量稳定,将水引到农田,发展了绿洲农业。该省区南部的塔里木盆地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西气东输工程就是从塔里木盆地的轮南油气田把天然气输往东部地区。
(7)读图可知,甲图中F省是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上,海拔高,气温低,高寒是其主要的自然特征,该省的三江源地区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源区的总称。
(8)读图可知,甲图中G省是黑龙江省,其所在的东北三省由于所处纬度高,气温低,热量不足,主要的作物熟制是一年一熟。东北平原与内蒙古高原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
(9)读图可知,甲图中①地区是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是我国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图中P省是台湾省,台湾的美誉有:海上米仓、东南盐仓、东方甜岛、亚洲天然植物园等。
(10)长江荆江段与黄河下游段河床共同的特征是河床高出堤坝外的地面,形成了地上河。成因是河流进入平原,地势低平,流速变慢,河流携带的泥沙迅速沉积在河床中,提高了河床。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六章 我国的区域差异(真题重组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2·辽宁大连·统考中考真题)2022年6月5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读图,完成下面1-2小题。
1.酒泉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2.我国四大卫星发射中心中( )
A.太原地处人口稀疏区 B.西昌位于地势第一级阶梯
C.酒泉容易受到台风影响 D.文昌位于我国南海之滨
(2022·辽宁大连·统考中考真题)中国的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读图,完成下面3-4小题。
3.唐代诗人李白曾吟诵:“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里的“天”和“海”分别是指( )
A.巴颜喀拉山脉、渤海 B.唐古拉山脉、东海 C.巴颜喀拉山脉、黄海 D.唐古拉山脉、南海
4.在图中能够欣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景观的地点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2022·山东滨州·统考中考真题)秦岭-淮河-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读我国沿106E地形剖面图(部分),完成下面5-6小题。
5.图中丙所在的地形区是( )
A.华北平原 B.四川盆地 C.云贵高原 D.东南丘陵
6.下列关于右图四地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地耕地类型为水田 B.乙地一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
C.丙地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 D.丁地粮食作物以水稻和小麦为主
(2022·辽宁葫芦岛·统考中考真题)读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下面7-10小题。
7.以“高寒”为显著地理特征的地区是( )
A.甲 B.丙 C.乙 D.丁
8.与甲、乙两地区分界线位置大致相当的是( )
A.400mm年等降水量线 B.1月0℃等温线
C.暖温带与中温带分界线 D.半干旱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
9.下列水果中,主要产自甲地区的是( )
A.菠萝、芒果 B.柑橘、香蕉 C.荔枝、椰子 D.苹果、梨
10.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丙地区最适宜发展( )
A.渔业 B.林业 C.畜牧业 D.种植业
(2022·湖南娄底·统考中考真题)1929年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采用诱敌深入的伏击战术,在赣南瑞金市北部的大柏地地区,歼灭了尾追的湘赣国民党军。大柏地战斗的伟大胜利,粉碎了敌人的重兵围追,为赣南、闽西红色根据地的建立打下坚实基础。读1929年大柏地作战示意图,完成下面11-13小题。
11.1929年大柏地作战,红军伏击歼灭敌军的地形部位是( )
A.陡崖 B.鞍部 C.山谷 D.山脊
12.读图指出革命时期红军建立的赣南、闽西红色根据地核心区域所在的地区(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3.1933年,毛泽东重过大柏地,作词《蒋萨蛮·大柏地》:“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苍:苍翠、深绿色)……据词描述的景象判断毛泽东重返大柏地是在当年的( )
A.早春 B.盛夏 C.晚秋 D.隆冬
(2022·湖南张家界·统考中考真题)地理界线两侧反映出区域之间的地理差异性,读甲、乙两图,完成下面14-15小题。
14.对甲图中我国地理界线的描述,正确的是( )
A.①线以东为非季风区 B.②线以西人口稠密
C.③线以西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 D.④线大致与我国800mm年等降水量线吻合
15.根据乙图所示气候类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B.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甲图④线以北地区
C.地处四川盆地,冬季寒冷干燥 D.所在地区农作物熟制一年两熟到三熟
(2022·宁夏·统考中考真题)“东数西算”工程是我国一项重大战略布局项目。“东数西算”即东部沿海数据传移到西部内陆地区计算和储存,数据承接地运营时耗电量大。下图为我国启动建设的8个国家算力枢组示意图。据图文材料,完成下面16-17小题。
16.宁夏承接的数据源自( )
A.内蒙古枢纽 B.京津冀枢纽 C.长江三角洲枢组 D.粤港澳枢组
17.宁夏能够承接大量运算数据,其优势在于( )
A.气候干燥 B.科技发达 C.地势平坦 D.电力丰富
(2016·广东深圳·中考真题)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下图),完成下面18-20小题。
18.我国“中华龙舟大赛”一般选择在甲区域举行,考虑的主要自然条件是甲区域( )
A.气温高 B.光照强 C.风力大 D.河湖多,水量大
19.下图中能够正确反映上图中山脉南北两侧地理差异的是( )
A.B.C.D.
20.下图是丁地区成为我国主要大江大河发源地的成因联系图,图中序号①②表示( )
A.①海拔高,②冰川广布 B.①深居内陆,②冰川广布
C.①海拔高,②降水多 D.①深居内陆,②降水多
(2022·山东青岛·统考中考真题)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河水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季节变化大。洪水期河水大量漫溢,流域内大片胡杨林每年就是靠这漫溢的洪水来补充一年所需水分。河流流经之处,形成了绿洲。读塔里木河流域示意图,完成下面21-23小题。
21.流入塔里木河的高山冰雪融水主要来自( )
A.昆仑山、天山 B.昆仑山、阿尔泰山 C.天山、祁连山 D.祁连山、阿尔泰山
22.一年中,塔里木河对流域内的胡杨林补水最多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3.塔里木盆地的人口、城镇多分布在绿洲上的主要原因是( )
A.热量丰富 B.降水量大 C.水源充足 D.地形平坦
(2022·黑龙江大庆·统考中考真题)四位同学在QQ群聊天,他们分别描述了自己所在家乡的地理特征。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及QQ群聊天记录,完成下面24-25小题。
24.四位同学的描述与图中区域对应正确的是( )
A.小文—丙 B.小兰—丁 C.小菊—乙 D.小森—甲
25.四位同学对自己家乡的描述,存在错误的一位是( )
A.小文 B.小兰 C.小菊 D.小森
二、解答题(共50分)
26.(2022·辽宁铁岭·统考中考真题)如图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分布图,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图中各地区的数字分别表示各地区气候资源的质量等级,数字越大质量越优,其中百、十、个位数字依次表示水分、热量、光照。
(1)界线甲是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体与1月份________℃等温线和____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致。界线丙与我国地势第________级阶梯的边界线基本吻合,其中A为________山脉。确定界线丙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填“气候”或“地形”)。
(2)黄河、长江等河流自西向东流,反映出我国地势的特点是________,呈阶梯状分布。
(3)南方地区发展农业最有利的气候条件是________和________为主。
(4)西北地区最不利的气候条件是________不足,发展农业需要依靠灌溉。本区古老的引水工程是________。
(5)青藏地区气候资源最优的是________充足,最差的是热量不足。
(6)由于自然环境的差异,我国各地农业生产部门也有很大不同,南方地区和________地区以种植业为主,青藏地区和________地区以畜牧业为主。
27.(2022·四川凉山·统考中考真题)下图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及西气东输线路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A、B、C、D分别代表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其中A是____________地区,C是____________地区。
(2)①界线大致与我国________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相吻合;②界线西段的山脉是____________;确定③界线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___。
(3)我国四大地理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差异较大,其中气候最干旱的是____________地区,水热条件最优越的是____________地区。(填图中字母代号)
(4)D地区位于我国地势第____________级阶梯。
(5)图中西气东输工程分两条线路,一线工程西起轮南,东至上海;二线工程起于霍尔果斯口岸,向南至____________(填甲城市名称)。西气东输工程带动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缓解了东部地区的____________短缺。
28.(2022·黑龙江大庆·统考中考真题)读图1中国地形图和图2工业区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A是____山脉,该山脉与淮河构成了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该线与800mm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是____区和____区的分界线(填干湿区名称)。
(2)B山是____,该山以西是____盆地,素有“紫色盆地”之称;该山以东区域主要的粮食作物是____(小麦/水稻)。
(3)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为缓解空间分布不均,可采取____(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在____(C/E)河段形成“地上河”。
(4)D是____工业区,该工业区矿产资源丰富,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若现有10000吨钢材要从大连运往上海,选择最经济的交通运输方式是____(水路运输/铁路运输)。
29.(2022·湖北襄阳·统考中考真题)【美丽中国腾飞路】
材料一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自2021年10月16日发射,于2022年4月16日在A省区额济纳旗东风着陆场着陆,历时半年的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材料二 第24届冬奥会于2022年2月4日~20日在北京和张家口举行。这届冬奥会最大程度利用了首钢工业遗址和5座2008年夏季奥运会场馆,全部冬奥场馆100%使用清洁能源供电。世界唯一一条建在小海陀山南坡的雪车雪橇赛道,不仅克服了气象条件对赛道的影响,同时也起到节能减排的作用。本届冬奥会是科技助力绿色冬奥的典范。阅读材料并结合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A省区主要的少数民族是__________族;材料一中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选择在A省区额济纳旗着陆,结合乙图,从地形特征和人口分布两方面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
(2)甲图中从B省的行政中心乘坐火车到北京观看冬奥会,经过的铁路干线是__________;材料二中北京冬奥会最大程度利用了首钢工业遗址和5座2008年夏季奥运会场馆,体现了__________发展的理念。
(3)依据材料二分析,受光照和气温的影响,传统冬奥会雪车雪橇赛道一般位于山地北坡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丙图中对张家口某滑雪场等高线地形图所示区域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四条滑雪赛道中L3赛道更适合初学滑雪者
B.若Q地的气温是-2℃,此时服务大厅的气温可能是-3.5℃
C.沿L1赛道从K地滑到Y地,大体是向西南方向运动
D.图示区域中高速公路的1至2段建设的是桥梁工程
(5)甲图中C省主要的耕地类型是__________,D省的简称是__________。
(6)甲图中E省区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修建的引水灌溉工程是__________,该省区南部的塔里木盆地蕴藏着丰富的__________资源。
(7)甲图中F省所在区域主要的自然特征是__________,该省的__________地区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源区的总称。
(8)甲图中G省所在的东北三省主要的作物熟制是__________,东北平原与内蒙古高原的分界线是__________山脉。
(9)甲图中①地区是我国沿海四大工业基地之一的__________,请写出P省的一个美称__________。
(10)对比分析是地理学习的有效方法。请对比分析黄河、长江某河段相同生态环境问题的形成过程,填出下图中“共同成因”的内容_________。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