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理清楚地说明事物》作文指导课实录
建瓯一中 陈 炜
教学内容: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第二册作文训练第三单元
教学时间:2006年5月11日
教学地点:建瓯一中多媒体网络教室403室
教辅用具:网页课件、多媒体网络教室
课堂组织:小组学习:全班分三排,十八个小组。每三人一台电脑,一人操作,一人执笔,一人查对。
课前准备:电脑开机,学生的机子由教师机远程控制,不能操作。
上课:师生互相问好。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用多媒体网络教室来上一堂作文课,大家一定觉得很新鲜吧!
生:是(兴奋好奇地齐答)
师:那么什么是多媒体网络教室,为什么我要用它来进行教学呢?下面我来说明一下——多媒体网络教室就是一个可以相互控制与交流的平台,电脑之间用网线连接着,这样它们就能相互联通,它能很方便于我们的教学与学习,它是一间有许多台电脑的教室,所以然我今天用它来对这堂课进行教学。大家听懂了么?
生:没有(零散地回答)
师:哪儿没听懂呢?
生甲:好像很抽象。
生乙:有些混乱。
师:哦,好象是有点儿乱,可去不抽象复杂。那我把刚说内容投影在大屏幕上,大家一同来看一下,谁能把这段话重新整理一下?
生:应该是——多媒体网络教室是一间有许多台电脑的教室,电脑之间用网线连接着,这样它们就能相互联通,构成一个可以相互控制与交流的平台,它能很方便于我们的教学与学习,所以然我今天用它来对这堂课进行教学。(大屏幕上显示正确的语序,学生机上同步显示)
师:说得很好,大家听懂了么?(听懂了)为什么经他一说你们就懂了呢?
生:他说得更有条理,老师你说的没有条理。
师:说得对,我们常常会在生活中发现,要向他人说明解释清楚一件事或一个物品时,必须要做到有条理,这样才会让别人明了。不然,你说得再通俗,大家还是会听得一头雾水的。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条理清楚地说明事物。
那么,怎样条理清楚地写好一篇说明文呢?结合大家刚刚学过的说明文单元,和我在授课中讲解过的知识,请大家谈谈。
生:要有顺序地说明事物,比如《南州六月荔枝丹》一课,作者就是由外到内,由形态到生产,很有条理地说明了荔枝的知识。
生:要让说明文有条理,要注意全文的结构,比如,初中的《苏州园林》中作者就是按总分的结构来组织全文的。(还有么?)《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课的结构是总分总。而课文中作者又是按照空间顺序与时间顺序来说明纪念碑的。
…… ……
师:说得很好,我们要说明清晰有条理,就要做到全文的结构严谨,说明事物按一定的顺序展开,刚刚大家举了很多的例子,现在我们来归纳一下,说明文的结构大体上有几种?
生:总分总,总分,分总(齐答)(大屏幕上显示,学生机上同步显示)
师:对了,那么说明一件事或一个物品的顺序有哪几种呢?
生: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大屏幕上显示,学生机上同步显示)
师:很好,这一方面知识我们在第三单元的课文学习中已经讲解得很详细了。今天我们不再对此进行详细的讲解了。今天我们来学习与巩固一下这方面的知识。请大家翻开课本143页,相应的内容我已经投放到每个小组的电脑上了,每一小组的同学请点击自己小组机子上的文件一,可以在自己的机子上操作,答题完成的,请用电子举手,我会对你们的答案进行评审。全班三排同学分成三组,每一组同学依次共同完成一题片段作文中的内容。每大组中回答最快最准确的一个小组,将代表该大组向全班同学汇报,并奖励10分的积分。现在开始答题。
三分钟后。
师:好的,各大组都有小组回答完毕,我们请最早提交的第三小组同学上台来讲解他们的答题思路。(大屏幕上显示该组同学的答案,学生机上同步显示,题目见书本,略)
第三小组:这一题比较简单,我们注意到这一题的句子有很明显的时间提示,于是我们是按时间的先后顺序业将这一题的句子调整好的。
师:很好,我们请同样很早提交的第十七小组同学上台来讲解他们的答题思路。(大屏幕上显示该组同学的答案,学生机上同步显示)
第十七小组:这几句应当是按照空间顺序来排列的。我们应先介绍楼的大致情况后,再说到楼前的晒场,接着是楼后的情况。
师:很好,我们请第二大组中的第十小组同学上台来讲解他们的答题思路。(大屏幕上显示该组同学的答案,学生机上同步显示)
第十小组:这一题比较难,它应是按逻辑顺序来排列的。首先我们要点出说明的对象是词典,然后按词典的编排顺序来排列这几个句子的顺序。(讲具体一些)就是先讲词典的内容,然后是注音,附带儿化的内容,接着是字形,附带异形字的内容,最后是释义。
师:大家答得非常好,这几个小组各加10分,全班的回答中有十一、十五、十六三个小组做错了,你们都听懂了么?(听懂了)
我们通过练习发现,时间顺序是线性的,一般用于制作,历史和事物的发展过程的介绍。空间顺序就不这么单一了,它可以由上到下,由左到右,由前到后等等,它适合物品的外形,建筑物和场所的介绍。而逻辑顺序对大家来说似乎有些难,刚刚做错的也都在这一题上,其实它基本上也是按照我们对事物掖听过程为顺序的,比如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由一般到个别等等,只要我们理清了自己的思路与逻辑,要掌握它也不难。
下面我们来几个口头练习请大家翻开课本144页,第一大组完成第二题、第二大组完成第三题、第三大组完成对这间网络教室的口头介绍。相应的内容我已经投放到每个小组的电脑上了,每一小组的同学请点击自己小组机子上的文件二,可以列提纲与打初稿,我的要求是要用上适当的条理,另外,在初中以及在这个学期,我们还学过多种说明方法,如举例子,列数据,作比较,打比方等等,在大家回答当中,我要求大家要用上一到三种的说明方法,回答中要点明,认为完成的请举手,回答时要求脱稿回答。现在开始。
学生讨论,教师巡视,五分钟后。
师:好的大部分同学都举手了,我们请先举手的第十三小组上台来介绍一下这间网络教室。
第十三小组:网络教室403位于建瓯一中电教楼四楼的第三间教室,它大约有40平方米,是一个安装有多媒体网络的教室,一走进教室,你会看到三排大桌子整齐地排放着,每排有八张桌子,每张桌子上都有一台电脑,在这些桌子的正前方,是老师的讲台,与平常的讲台不同的是,它的上面也有一台电脑,而且它没摆在中间,因为在它背面的墙上有两块幕板,一块是布的,用来放映电脑图象,另一块是塑料的,用来书写一些问题。
师:你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生:列数据,作比较。
师:十三小组的同学说得怎样?请一个小组的同学来评议一下,好第四小组的,
生:十三小组的同学的回答由总到分,由整体到局部,由后到前的顺序来说明了这一间教室的情况,很有条理,让人一目了然。
师:应是一“耳”了然。(生笑)说得很好,我们再来看课文中的第二大题,请先完成的第六小组来回答。
第六小组:小说的特点之一是以人物形象的刻划为中心。小说中的写作中有大量的环境描写与情节上的叙述,可是这些都是为了刻划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服务的。例如《祝福》中的四次祝福场景的描写,其实是为了突出祥林嫂的悲惨命运。还有一篇《边城》的小说,写了许许多多有关边城的风土人情,和美丽景色,可是这些都是为了表现其中的人物纯洁的情感和纯洁的心灵的。总之,所有的叙述与描写都是为了刻划人物形象服务的,是小说写作中的一个最重要的特征。
师:说明方法?
生:举例子。
师:说得很好,我们请第十一小组的同学来对他的回答进行评价。
第十一小组:这一小组同学的回答内容,结构上与书上的例文几乎相一致,是总分总的结构,中间举两个例子,围绕着小说是以人物形象的刻划为主的特点来写作的,说得很好,但是,我觉得如果他们所举的例子能是课外的就更好了。
师:是按什么顺序来说明的?
生:逻辑顺序,由抽象到具体,由一般到个别再到一般。
师:说得很正确,刚才我看了一下第一大组同学的答案中也有以诗歌为内容来进行说明的,写得也很好,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就不请他们来说了,课后我会将大家的回答都发布在学习论坛上,请大家去看,下面我们请第二大组先举手的第十五小组的同学来回答第三大题。
第十五小组:现代都市需要草地,人在生长过程中每天要吸收大量的氧气,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在人口越来越密集的城市中,如果其中的空气不能得到补充,那么在其中生活将是非常可怕的。而我们的地球中的氧气只占了空气的20%,有人做过计算,如果地球上的空气得不到补充,500年后地球会像气球一样干瘪。那么氧气从哪里来呢?从植物中来,经科学家分析得出,每公顷草场每天能吸收900公斤的二氧化碳,制造出600公斤的氧气。所以,在现代都市的建设中不能缺少绿地的建设。
师:我们请十五小组的同学,自己解说一下所回答的内容的情况。
生:我们运用了逻辑顺序,用了列数据、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以总分总的结构来进行说明的。具体的条理为:人需要氧气,城市需要氧气,地球的氧气要补充,植物能补充氧气,所以城市中要种草地。
师:他们回答的好不好!
生:好(齐答并响起掌声)
师:第十五组同学按因果的逻辑顺序来组织了这份材料,其中运用了设问的手法,很好。下面我们进行更深一层的练习,来动笔写作,请大家看屏幕,(电脑投影出三道题,学生电脑中同步显示)
观察上面的三组图形,通过推理得出“?”中的图形,就图形推理过程进行表述,文字要求准确简洁,语句连贯有条理,运用适当的说明方法,字数300。(正确答案为B、A)
观察上面的两组图形,通过推理,请问A、B、C、D四项中哪一个不符合前一组图形的逻辑要求?就图形推理过程进行文字表述,文字要求准确简洁,语句要连贯有条理,运用适当的说明方法,字数300。(正确答案为B)
观察上面的三组图形,通过推理,通过推理得出方框中的图形,就图形推理过程进行文字表述,文字要求准确简洁,语句要连贯有条理,运用适当的说明方法,字数300。
师:大家可以按小组进行讨论,要求写成文字,输入电脑,用回贴的方式将你们的回答张贴在这几题的下面。(教师打开学习论坛,要求学生选择性回复到对应的版面中去)
教师巡视,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去。可适当引导学生,写作中要运用到类比。
约十分钟,教师关闭网络,与学生一同浏览学生所回答的内容。首先讲解正确的答案,再请同学就正确的回答,进行网络投票,将得票最多的同学的说明内容,投影到大屏幕,并要求该组学生上台朗读这一内容,并请同学对这一内容进行评价。
师:很好,今天这堂多媒体网络课,大家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学习的效率也很高,通过学习和适当的练习大家能较好地理解与掌握条理清楚地说明事物的方法了。达到我们这堂课的学习目的。在日常工作与生活当中,条理清楚地说明事物是很实用是,也是大家将要大量使用到的,课后我们将就课本第144页中的六题中——第五题除处——选一个题目来写作一篇作文,来再次巩固与检查大家对这一方面知识的掌握程度。好,下课,同学们再见。
生:老师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