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冲刺】2023学年第二学期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专题训练(九):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word,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期中冲刺】2023学年第二学期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专题训练(九):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word,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3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3-30 07:00: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
1.科学家用单个分子制成了“纳米车”(如图),它能在人工操纵下运输药物分子到病源处释放以杀死癌细胞.下列有关“纳米车”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纳米车”的研制成功说明分子要在人为外力作用下才能运动
B.“纳米车”分子不是由原子构成的
C.“纳米车”运输药物分子的过程是肉眼可以直接看见的
D.“纳米车”研制成功说明在一定条件下人可以控制分子运动
2.有科学家研究发现,氧气可通过高能真空紫外线照射二氧化碳直接产生,该化学反应模型如图所示,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物和生成物都由分子构成B.该反应的最小微粒是分子
C.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D.为制取氧气提供了新方法
3.有关水电解过程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氧分子由氧原子构成,氢分子由氢原子构成
B.一个水分子由1个氧原子和2个氢原子构成
C.可以说明化学变化中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分子
D.该实验证明了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4.如图所示为电解水的过程示意图,据此不能说明的是(  )
A.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B.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
C.原子在电解前后没有改变D.水分子是由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构成的
5.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质及其变化,更有助于了解物质组成及变化的本质。如图所示图片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
A.构成物质的粒子之间有间隔 B.硅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
C.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 D.受热水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6.下图是电解水的微观示意图,从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
A.1个水分子由1个氧原子和一个氢分子构成
B.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改变
C.同种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不同种原子也可以结合成分子
D.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为原子,原子还可以再分成更小的微粒
7.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正确的( )
A.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B.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C.分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8.下列对如图所示四种分子的分析错误的是()
A.一个水分子由三个原子构成
B.氮分子和氢分子由相同的原子构成
C.比较水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能说明分子可由种类不同的原子构成
D.比较氮分子和氢分子,能说明分子可以由种类相同的原子构成
9.氧化汞受热时的变化可用如图表示(表示汞原子,表示氧原子),据图得出的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氯化汞受热时能分解成汞和氧气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的微粒
C.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D.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10.最近,科学家制造出了含4个氧原子的新型“氧分子”,而一个氧气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构成的,针对以上事实,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新型“氧分子”与氧气分子都是由氧原子构成的
B.每个新型“氧分子”与每个氧气分子含有氧原子个数不同
C.氧气分子与新型“氧分子”的化学性质应该有不同之处
D.一个新型“氧分子”由2个氧气分子构成
11.下图是电解水时,水分子分解过程示意图,关于对该图理解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水分子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原子
B.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C.水分子是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D.水电解过程中,分子的种类、原子的数目不变
12.如图为电解水的简易装置图,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试管里的气体体积判断,端连接的是电源的___________极。
(2)经检验和连接的试管里的气体是氧气,请写出检验方法___________。
(3)通过水电解的产物分析,可以说明水是由___________组成
(4)下图为水电解过程中微观粒子变化模型图,在电解过程中,没有发生变化的微粒是___________。
13.化学是从微观的角度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及其变化的学科,构成物质的粒子之间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甲是______。
(2)在水、汞和氯化钠三种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物质______,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_。
(3)从微观来看,化学反应的实质是______。
14.下列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有_____,由原子构成的有____(填序号)。
A.铜B.二氧化硫C.液氧D.硅E.碘F.冰
15.某化学反应的示意图如图,请回答问题:
(1)甲分子中含有________个原子;
(2)此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___;
(3)在化学变化中,________(填“分子”或“原子”)不能再分.
16.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科学学科的特点。
(1)物质的组成及构成关系如图所示,图中①表示的是________,②表示的是________。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填字母)。
A. 氯化钠是由钠、氯两种元素组成的
B. 氯化钠是由钠和氯气混合而成的
C. 氯化钠是由一个钠原子和一个氯原子构成的
(3)氧和氯两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它们原子中的________不同。
17.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醛分子中有___________种原子;1个甲烷分子中有___________个原子;
(2)比较氢分子(或氧分子)与水分子,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
(3)比较过氧化氢和水分子、乙炔分子和甲烷分子,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
答案及解析
1.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解答本题要根据分子的性质、分子和原子的联系、以及题目给的信息,结合起来考虑、回答本题。
A、“纳米车”的研制成功说明分子要在人为外力作用下能按照人规定的线路运动,并不是说必须在外力作用下才能运动,故A错误;
B、分子和原子的联系是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故B错误;
C、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用肉眼是看不到的,故C错误;
D、“纳米车”的研制成功说明分子在外力作用下能按照人规定的线路运动,说明了人可以控制分子运动,故D正确。故选D
2.D
【解析】A、由图示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二氧化碳分子,而生成物是氧的分子和碳原子,故说法错误;
B、观察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中的最小微粒是氧原子和碳原子,故说法错误;
C、该反应是二氧化碳分子分成氧原子和碳原子,氧原子再结合成氧分子,因此二氧化碳经过反应产生了氧气和碳,属于分解反应,故说法错误;
D、通过信息可知,氧气可通过高能真空紫外线照射二氧化碳直接产生,为制取氧气提供了新方法,故说法正确。
3.D
【解析】A、由图可知,氧分子由氧原子构成,氢分子由氢原子构成,选项正确;
B、由图可知,一个水分子由1个氧原子和2个氢原子构成,选项正确;
C、由图可知,化学反应中,分子被破坏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过程新分子,即化学变化中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分子,选项正确;
D、水电解后生成氢气与氧气,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化学反应中,元素的种类不变,所以可以推知,水是由氢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选项错误,故选D。
4.D
【解析】A. 根据电解水的过程示意图可知,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根据电解水的过程示意图可知,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 根据电解水的过程示意图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只有氧原子、氢原子,故电解水前后原子没有发生改变,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水分子由氧原子、氢原子构成,此选项符合题意。
5.B
【解析】A.苯分子图象及水受热蒸发的图片,都可以表示出构成物质的分子间存在间隔;故A正确;
B.通过移走硅原子构成文字的图片中的文字是移走原子后所形成的,此图表示由原子构成的物质中原子可以进行移动但却不能说明原子的内部构成;故B不正确;
C.食盐晶体模型图片表示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而苯分子图象及水受热蒸发的图片可表示物质由分子构成;通过移走硅原子构成文字的图片则可以表示物质由原子构成;故C正确;
D.水受热蒸发前后相比,加热后扩散入空气中的水分子明显增加,可说明受热能使水分子运动速率加快;故D正确。
6.C
【解析】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1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选项错误;
B、由电解水的微观示意图,在通电的条件下,每两个水分子变化成了两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和数目发生了改变,选项错误;
C.由微粒的构成可知,同种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不同种原子也可以结合成分子,选项正确;
D、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成原子,原子不再分,即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选项错误;故选C。
7.D
【解析】A. 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还有离子,故错误;
B.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故错误;
C. 分子可以分为原子,故错误;
D.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离子,正确;
8.B
【解析】A、由如图信息可知,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故正确。
B、氮分子是由氮原子构成,氢分子是由氢原子构成,氮分子和氢分子由不同种类的原子构成,故错误;
C、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二氧化碳分子是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说明分子可由种类不同的原子构成,故正确;
D、氮分子是由氮原子构成,氢分子是由氢原子构成,说明分子可以由种类相同的原子构成,故正确。
9.D
【解析】A、根据图示可知,氧化汞受热时能分解成汞和氧气,结论正确;
B、氧化汞受热分解的本质是氧化汞分子分解成氧原子和汞原子,氧原子重新组合成氧分子、汞原子重新组合成汞。原子是不可分,结论正确;
C、氧化汞受热分解的本质是氧化汞分子分解成氧原子和汞原子,氧原子重新组合成氧分子、汞原子重新组合成汞。故能证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结论正确;
D、氧化汞受热时能分解成汞和氧气,由此还证明构成物质的微粒不只分子,还有原子;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之一,结论错误。
10.D
【解析】A、因为一个新型“氧分子”是由4个氧原子构成的,一个氧气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构成的所以新型“氧分子”与氧气分子都是由氧原子构成的,选项A正确;
B、因为一个新型“氧分子”是由4个氧原子构成的,一个氧气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构成的所以每个新型“氧分子”与每个氧气分子含有氧原子个数不同,选项B正确;
C、因为一个新型“氧分子”是由4个氧原子构成的,一个氧气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构成的,分子的构成不同,所以氧气分子与新型“氧分子”的化学性质应该有不同之处,选项C正确;
D、一个新型“氧分子”是由4个氧原子构成的,一个新型“氧分子”不是由2个氧气分子构成,选项D不正确。故选D。
11.C
【解析】A、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即水分子中含有氢原子和氧原子,选项错误;
B、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化学反应外的方法可以将原子分成原子核和核外电子两部分,选项错误;
C、水由水分子构成,构成物质的微粒是能够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所以水分子是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选项正确;
D、由图可知,水电解过程中,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而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选项错误,故选C。
12.负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到气体中,如木条复燃,证明气体为氧气 氢元素与氧元素 氢原子和氧原子
【解析】(1)由图可知,B试管中生成的是体积较大的气体为氢气,电解水时,氢气在连接电源负极的玻璃管中生成,即端连接的是电源的负极,故填负。
(2)氧气具有助燃性,能够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所以检验氧气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到气体中,如木条复燃,证明气体为氧气,故填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到气体中,如木条复燃,证明气体为氧气。
(3)水电解后生成氢气与氧气,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化学反应中元素的种类不变,所以可知,水由氢元素与氧元素组成,故填氢元素与氧元素。
(4)由图可知,在通电的条件下,水分子被破坏成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氢原子两两自相结合成为氢分子,同时氧原子两两自相结合成氧分子,在该过程中,没有发生变化的微粒是氢原子和氧原子,故填氢原子和氧原子。
13.原子 氯化钠 水分子 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
【解析】(1)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其中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即甲处为原子,故填原子。
(2)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汞是由汞原子构成的,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即由两种构成的物质是氯化钠,故填氯化钠;
水由水分子构成,构成物质的微粒就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即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故填水分子。
(3)化学变化是生成新分子的变化,其实质是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分子,故填: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
14.BCF ADE
【解析】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
A铜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铜原子直接构成的;B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C液氧由氧气分子构成;D硅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由硅原子直接构成;E冰的成分是水,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F碘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由碘原子直接构成;
15.2 1:1 原子
【解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都不变,结合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甲分子中含有2个原子
(2)根据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此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1:1:2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都不变,故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
16.原子 分子 A 质子数
【解析】(1)汞属于金属,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因此①表示的是原子;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因此②表示的是分子;
(2)宏观上分析氯化钠由钠、氯两种元素组成,微观上分析氯化钠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A选项正确,符合题意,B、C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故填A;
(3)氧和氯两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它们原子中的质子数不同。
17. 3 5 分子可以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也可以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合理即可) 分子不同是由于构成分子的原子种类或数目不同(合理即可)
【解析】(1)由分子结构模型可知,甲醛分子中有碳、氢、氧3种原子;1个甲烷分子中有1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共5个原子;
(2)由氢分子与水分子的结构模型可知,分子可以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也可以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
(3)比较过氧化氢和水分子、乙炔分子和甲烷分子的分子结构,可得出分子不同是由于构成分子的原子种类或数目不同。
(
1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