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契诃夫
导入
这些墙很有趣。刚入狱的时候,你痛恨周围的高墙;慢慢地,你习惯了生活在其中;最终你会发现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这就叫体制化。
——斯蒂芬·金 《肖申克的救赎》1994
学习目标
了解契诃夫及其作品。
学会分析人物形象和塑造人物方法。
把握人物形象,注意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及其社会典型性。
学习领会作品中幽默讽刺手法和细节描写的运用。
作者简介
契诃夫(l860~1904)
19世纪末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情趣隽永、文笔犀利的幽默讽刺大师,短篇小说的巨匠,著名剧作家。
早期作品多是短篇小说;后期转向戏剧创作,他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具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通过幽默可笑的情节进行艺术概括,塑造出完整的典型形象,以此来反映当时的俄国社会。
其代表作《变色龙》、《装在套子里的人》,前者成为见风使舵、善于变相、投机钻营者的代名词;后者成为因循守旧、畏首畏尾、害怕变革者的符号象征。契诃夫以卓越的讽刺幽默才华为世界文学人物画廊中增添了两个不朽的艺术形象。
与欧·亨利、莫泊桑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
整体感知
自读课文,思考:主人公别里科夫有哪些“套子”?
作者是用“形”显示“神”,用“可笑”的外表反映其丑恶的思想,让读者在笑声中看清别里科夫丑陋的灵魂。
细读人物
没什么比当众谴责作恶的人更容易,也没什么比理解他更难。
——陀思妥耶夫斯基
漫画事件
神态:脸色发青,比乌云阴沉,嘴唇发抖
语言:天下这么歹毒的坏人!
性格:胆小怕事
骑自行车
神态:脸色由发青变成发白
语言:还成体统吗?这怎么行?
心理:第二天他老是心神不定地搓手,打哆嗦
性格:惧怕新事物,保守落后
当面交锋
神态:脸上带着恐怖的神情,脸色苍白
语言:倒过来用脑袋走路;把谈话内容报告校长
心理:情愿摔断脖子和两条腿,也不愿成为别人取笑的对象……
性格:虚伪保守,因循守旧
“恋爱”故事
别里科夫恋爱、想结婚其实是他思想的复杂性与斗争性的表现。他固然封闭守旧,胆小多疑,不接受新生事物,但他始终是人,也向往美好的事物、幸福的生活。
华连卡是如此的活泼可爱、朝气蓬勃,让他想要步入婚姻。这实际上是别里科夫固有的思想与想要改变的冲动之间的矛盾斗争。
而最后恋爱以失败告终,这充分说明了别里科夫“套子”思想根深蒂固,封建保守思想的顽固性。
怕闹出乱子——乱糟糟
负责任忠告——被讨厌
努力守规矩——被嘲笑
他越想表现得像个正人君子,就越给自己和周围的人带来恐惧。
人既不是天使,又不是禽兽;但不幸就在于想表现为天使的人却表现为禽兽。
——帕斯卡尔
小结
1、孤僻胆怯、因循守旧、敌视新生、维护专制的猥陋、卑劣、虚伪的沙皇政府的卫道士。
2、他既代表了一股黑暗、腐朽的势力;也成了一切害怕、阻碍新生事物的代名词。
3、他不仅是个性格典型,也是个时代典型。
小说中有没有没被装进套中的人?
这还是他生平第一回听到别人对他说这么不客气的话。
凡是违背法令、脱离常规、不合规矩的事,虽然看来跟他毫不相干,却惹得她闷闷不乐。
“讲到我姐姐和我骑自行车,这可不干别人的事。”
科瓦连科和华连卡,他们是敢于为自己作为一个“人”而活着的人,他们对生活充满热情,敢于追求新生事物,不惧社会的闲言碎语,他们身上洋溢着大方、坦然、阳光的生命气质。
我们:全城都受他辖制呢!
没有必要发展军备、增加暴力和进行有形的控制。只要有注视的目光就行了。一种监视的目光 ,每一个人在这种目光的压力之下 ,都会逐渐自觉地变成自己的监视者 ,这样就可以实现自我监禁。
——福柯 《规训与惩罚》1975
别里科夫死后,大家有什么反应?
“大快人心”,从心里感到自由。表现对新生活的向往与期盼
为什么一个礼拜没完生活又恢复旧样子呢?
别里科夫是社会的产物,只要沙皇专制制度没有推翻,就会在这块土壤上不断滋生出新的别里科夫,所以生活还是老样子。
如何“突围”
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守旧必死、创新求活
批判奴性
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
——鲁迅
拓展探究
“套子”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实际上指的是限制人的思维、行动的各种思想观念、法令制度、生活环境(生活圈子)。如何辨证看待“套子”?
正
人是社会人,都要与别人发生各种各样的关系。社会为了维持一种秩序,会制定各种各样的套子,宣传各种各样的人生观念。人一出生,似乎都要落入套子,生活在各种套子之中。社会没有套子不行,人不受套子的约束也不行。如果天下人都各行其是、随心所欲,社会就会混乱不堪。可见,必要的、合理的套子是保持社会稳定、推动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强大力量。
反
套子也有负面作用,特别是落后、反动的套子,像枷锁,可以把人的手脚、思想套“死”了。久而久之,循规蹈矩,就可能形成单一、僵化保守的思维模式、思维习惯,就会被套得服服帖帖、谨小慎微,不敢接受新事物,更谈不上创新变革。
在你周围,是否也有这样那样的“套子”?如果有,你是怎样看待这些“套子”的?
无论什么时代什么社会,都有不同形式的“套子”和“套中人”出现。因为时代发展、社会进步,总会有变革,那么就会有反对变革的人出现。这些人中除了仇视社会进步,逆历史潮流而动的反动统治者,更多的是墨守成规、因循守旧的小人物,他们对新生事物不适应、不理解,甚至满怀恐惧,他们主要在思想和行动上抗拒社会变革。我们从改革开放的历程中,就可以发现许多这样的人和事。而改革开放的最大阻力,就是既有的各种“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