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望海潮》《扬州慢》群文阅读课件(共35张PPT)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4《望海潮》《扬州慢》群文阅读课件(共35张PPT)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3.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29 07:03: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5张PPT)
宁做太平“城”,不做离乱“市”
——联读《望海潮》与《扬州慢》
教学目标
反复诵读,把握两首词的音韵美和艺术美。
在比较阅读中把握两首词的意象、内容和风格,鉴赏词的艺术手法。
把握两首词的创作背景,明确城市荣衰兴败折射历史的兴亡悲情和词人的不同情怀。
柳永的《望海潮》和姜夔的《扬州慢》,这两首词均以城市为表现对象。词这一文体的繁盛与城市经济文化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柳永的《望海潮》虽为投赠、干谒之作,但同时也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北宋中期世道太平、市井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的社会现实。然而盛衰无常,人类发展史上,许多繁华一时的大都市都曾遭遇严重的破坏乃至毁灭。姜夔的《扬州慢》就将一座同样“自古繁华”的城市屡遭兵燹后的惨状呈现出来,并通过今昔对比,表达了自己的“黍离之悲”。这是关于城市的不同书写和记忆,相互映照,可以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思考。

吟诵悟情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望海潮
柳永
吟诵悟情
吟诵悟情
扬州慢 姜夔(kuí)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齐读体悟 把握基调
读完两首词的心情感受是什么?
《望海潮》:喜
《扬州慢》:悲
再读感知 确定情感
两首词中哪一句最能直接体现这种喜和悲的情感主旨呢?
篇目
语句
情感
望海潮
东南形胜 三吴都会 钱塘自古繁华
繁华
扬州慢
黍离之悲
空城

探寻背景,感知差异
探寻背景,感知差异
对比两首作品的写作背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不同的情感。
据记载,本诗是柳永为了与早年的好友孙何相见而作。柳永在杭州生活期间,对杭州的湖光山色、风土人情有着亲身的体验和深厚的感情。当时旧友孙何正任两浙转运使,驻守杭州。因身份悬殊,门禁森严,两人无由相见。柳永就填了这首《望海潮》先在歌伎中传唱,很快就让孙何听到了,问及词作者原来是故人,孙何便请柳永前去赴宴。
这是一首投赠之作,借写杭州美好景观,实际赞颂他政绩卓著,表达了对官员的赞美,并希望得到提携。
写 作 背 景
写作背景
扬州自隋开运河后即成为南北运输要道,富商大贾,云集其内,歌楼舞榭,林立其间。
靖康之变(1126年)后,北宋灭亡,宋王朝南渡,此后金人屡次南侵,与金隔淮相守,于是昔日繁华都会一变而为边城。绍兴三十一年 (公元1161年),金人十万铁骑破扬州,大肆掳掠,“横尸二十里”,破坏极其惨重。
淳熙三年(1176)的冬至日,21岁的姜夔经过扬州,目睹城里萧条荒凉的景况,缅想它原有的繁荣华美气象,黍离之悲油然而生,就写了这首《扬州慢》词来抒怀寄意。
对比异同,品悟内容

词作 《望海潮》 《扬州慢》
所写城市
判断依据
城市特点
历史背景
主要意象
意境特点
词作 《望海潮》 《扬州慢》
所写城市 杭州 扬州
判断依据 钱塘、怒涛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杜郎俊赏、二十四桥
城市特点 形胜、繁华、清嘉 萧条、空
历史背景 北宋盛世 南宋战后
主要意象 烟柳、画桥、云树、怒涛、湖、桂子、荷花、菱歌、箫鼓 荠麦、废池、乔木、清角、冷月
意境特点 繁华、壮丽 凄清、悲凉

对比意象,感知差异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
风帘翠幕,
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
怒涛卷霜雪
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
有三秋桂子
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
菱歌泛夜
嬉嬉钓叟莲娃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民:生活富足、怡然自得
“泛夜”“弄晴”,互文见义,说明不论白天或是夜晚,湖面上都荡漾着优美的笛曲和采菱的歌声。
“嬉嬉钓叟莲娃”是说湖边钓鱼的老翁怡然自得,湖中采莲的少女喧闹嬉戏。描绘了一幅国泰民安的游乐图景。
千骑拥高牙,
乘醉听箫鼓,
吟赏烟霞。
因景明情
下片小结
西湖湖山之美
重湖、叠巘(水碧山青)
三秋桂子(山上)
十里荷花(水中)
百姓生活愉悦
羌管弄晴
菱歌泛夜
嬉嬉
长官生活休闲
千骑(仪仗队的气派、威风)
乘醉
吟赏
互文
(宴酣之乐)
(山水之乐)
写西湖美景和杭州人民平和宁静的生活景象。
结尾表达美好祝愿的同时暗含写作目的。
词的小序和正文选取了哪些意象来渲染凄凉的氛围,表现词人的黍离之悲?并分析其效果。
意象 意蕴 效果
夜雪 荠麦 寒水 暮色戍角
青青荠麦 废池乔木 清角 二十四桥无声冷月 桥边红药 扬州慢
色调阴冷 色彩昏暗 声音悲凉
凄凉荒芜。荒凉的空城,与往日的繁华形成对比
揭示战争的破坏程度,衬托出扬州人民的痛苦
军号凄厉,渲染空城的凄清
烘托物是人非、凄清冷落的氛围
有“寂寞开无主”之感和生在乱世无人怜之叹
①借景抒情;
②意境“清冷”,写出了扬州遭劫后的荒凉、寂寞,渲染了郁闷悲凉的气氛;
③寄托了作者感怀家园、伤时念乱的无限痛惜之情,表现词人《黍离》之悲。
《望海潮》 《 扬州慢》
都是写树,一个是 ;一个是 。
都是写水,一个是 ;一个是 。
都是写桥,一个是 ;一个是 。
都是写花,一个是 ;一个是 。
都是写声音,一个是 ;一个是 。
都是写城市,一个是 ;一个是 。
云树
乔木
怒涛
寒水
画桥
二十四桥
桂子、荷花
红药
繁华
空城
菱歌、羌管
清角
意境营造:请根据你对两首词作内容的理解,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形容词。
望海潮
一个是 的 云树;
一个是 的 怒涛;
一个是 的 画桥;
一个是 的 桂子、
的荷花;
一个是 的 菱歌羌管;
一个是 的钱塘;
《 扬州慢》
一个是 的乔木。
一个是 的 寒水。
一个是 的 二十四桥。
一个是 的 红药。
一个是 的 清角。
一个是 的扬州。
意境营造:请根据你对两首词作内容的理解,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形容词。
望海潮
一个是 的 云树;
一个是 的 怒涛;
一个是 的 画桥;
一个是 的 桂子、
的荷花;
一个是 的 菱歌羌管;
一个是 的钱塘;
《 扬州慢》
一个是 的乔木。
一个是 的 寒水。
一个是 的 二十四桥。
一个是 的 红药。
一个是 的 清角。
一个是 的扬州。
郁郁葱葱
高大萧条
气势磅礴
凄凉刺骨
热闹繁忙
无人寻访
飘香沁人
娇艳欲滴
无人欣赏
悦耳动听
凄清低沉
繁华富庶
满目疮痍
望海潮
就内容而言:词人敏锐地捕捉到山川、城市的特点,充分地展现了杭州的自然风景的秀美壮丽和市井的繁荣奢华以及人民安居乐业,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北宋前期的社会历史面貌。但因为他写作此词的目的是求得地方长官的召见和赏识,所以难免要对对方加以赞扬甚至奉承,这就使得这首词出现了一个格调不高的结尾。
就艺术特点而言:这首词一反柳永惯常的风格,以大开大阖、波澜起伏的笔法,浓墨重彩地铺叙展现了杭州的繁荣、壮丽景象,可谓“承平气象,形容曲尽”。同时,慢声长调和所抒之情起伏相应,音律协调,情致婉转,是柳永的一首传世佳作。
扬州慢
这首词抒发了词人“黍离之悲”,作者即事写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我们可以思接千载,体验词人为祖国山河的残破、人民的不幸而极其沉痛的心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给予词人极高评价:“古今词人格调之高,无如白石,惜不于意境上用力,故觉无言外之味,弦外之响。”
个人的痛苦与欢乐,
应该融合在时代的痛苦与欢乐里。
----艾青
在书卷中拥抱岁月山川,
明确人生的方向与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