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水陆交通的变迁
基础训练
一、单选题
1.1937年,历史学家白寿彝说:“九十年来中国交通事业之设施,殆非以前数千年间之交通事业所可比拟。在此一点上,我们不能不说是近年交通事业之进步。”“九十年来……交通事业之进步”不可能出现的是( )
A.自行车出现在城市大街小巷 B.天津、上海等大城市有了有轨电车
C.航空网覆盖大半个中国 D.京沪高铁的开通运行
2.水运是我国古代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观察下图,元朝大运河与隋朝大运河相比,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以大都为中心 B.首次沟通黄河、淮河
C.航程延长 D.线路通海
3.清末上海的租界规定行车不能“雷轰电掣疾流星”,因为“车行太快本违章,竭力奔驰易溜缰”,同时要求“欲保安全维秩序,认明红绿两边灯”。材料表明( )
A.铁路成为陆路交通的主干 B.沿海城市已经普及汽车
C.交通工具改进加强了沟通 D.规则意识促进近代文明
4.交通的发展推动了世界的经济文化的交流。下列史实叙述正确的是
①灵渠沟通了湘水和长江两大水系
②英国米迪运河开辟了连接地中海和大西洋的新通道
③美国的伊利运河将纽约与五大湖和中西部地区联系起来
④20世纪70年代开始,宽体客机成为空中运输的主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下面材料反映了元朝腹里及部分行省的驿站设置情况。这体现了当时驿站交通( )
腹里:陆站175处,水站21处,牛站2处。 河南江北行省:陆站106处,水站90处。 辽阳行省:陆站105处. 江浙行省:马站134处,轿站35处,步站11 处,水站82处。 湖广行省:陆站100处,水站73处。 云南行省:马站74处,水站4处。 总计:全国站数约1400处,加上岭北、吐蕃等处,应在1500处以上。
A.制度完善传递速度快 B.促进了对外贸易发展
C.加快了中国经济转型 D.工具多样且水陆并用
6.下表为詹天佑的生平表(部分),此表能够印证
1872 年 洋务运动期间,受政府派遣赴美留学
1881 年 留学归国
1888 年 被聘到津沽铁路工地任帮工程师
1909 年 主持建造的京张铁路全线通车
1913 年 任交通部技监,主持全国铁路技术工作
A.清政府具有向西方学习的意识
B.中国铁路的修建技术完全依赖于美国
C.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路权的争夺白热化
D.詹天佑历经晚清政府、南京临时政府和国民政府
7.1905年京汉铁路正式通车后,武汉闹市区不再局限于长江边的租界一隅,以前被称为“草庐茅店,三五零星”的硚口至谌家矶一带,也变得“三十里几比室直连矣”。由此可见,近代中国铁路建设
A.促进了城区面貌的变迁 B.推动了生活方式的改变
C.增强了城市的经济功能 D.提高了国家的行政效率
8.19世纪上半期,当蒸汽机车轰鸣奔驰的时候,衣冠楚楚的绅士、淑女与衣衫褴褛的下层人民同挤一列火车,还得到处给别人让路。保守人士惊呼,铁路会带来某种“平等化的危险”。民主人士拍手称快:“我看到火车真高兴,我想封建制度是永远一去不返了。”材料主要反映了先进科技
A.造成了社会秩序的混乱
B.改变了传统的社会性质
C.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D.冲击了原有的社会关系
9.公元前三千纪末期,伴随着乌尔第三王朝的建立,苏美尔人兴建了为因公出行人员旅途中提供食宿补给的场所即驿站。驿站内有明确的分工以及完善的运营流程,大部分的驿站旁常年停靠着骡子以及车辆,以应对一些快速旅行及重要官员出行的需要。驿站的建立( )
A.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 B.扩大了苏美尔人统治范围
C.加强了君主专制统治 D.促进了西亚商品经济发展
10.元大都“去江南极远,而百司庶府之繁,卫士编民之众,无不仰于江南”,因而,划直修凿大都通往江南的京杭大运河已是势在必行。同时,从江苏刘家港入海,北上至界河口(今天津大沽)的海上运输也开辟全线通航。这些交通建设的创举( )
A.有利于经济重心继续南移 B.有利于解决政治与经济中心分离问题
C.与元朝民族征服背景相关 D.有利于元大都成为国际性商业大都会
11.1912年4月,孙中山说:“建设最要之一件,则为交通。以今日之国势,交通最要者为铁道,无交通,则国家无灵活运动之机械……现以全力筹划铁道,即为国家谋自存之策。”据此可知,孙中山( )
A.主张实现民生主义目标 B.揭露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C.旨在举全国之力建铁路 D.认识到铁路修筑的紧迫性
12.下表为2017年北京公共交通数据表。该表所示的情形( )
运营线路 运营车辆 运营线路长度 全年客运总量
公共电汽车 881条 24131辆 19299千米 33.3亿人次
轨道交通 22条 5210辆 609千米 37.8亿人次
A.反映了私车出行受到限制
B.表明公共电汽车具有明显优势
C.说明轨道交通是出行首选
D.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状况
13.隋朝大运河,北起涿郡(今北京),中经洛阳,南达余杭(今浙江杭州),在地图上呈现出“”的形状,元朝大运河,北起大都(今北京),南达杭州,在地图上呈现出“”的形状。这一变化可以用来佐证元代( )
A.经济布局与文化格局的重合 B.北方经济文化的影响力上升
C.政治中心与经济重心的分离 D.运河运输成主要的运输方式
14.“国依兵而立,兵以食为命,食以漕为本,漕以河为依”。唐朝在隋朝的基础上继续发展运河交通网,以连接长安、洛阳与江淮地区间的漕渠、汴水和淮南官河最重要,这一主干交通构成了“奉长安文化为中心、仰东南财富以存立”的唐王朝的生命线。这反映了唐时期( )
A.水路运输成为主要的交通形式 B.人工运河修建技术领先于世界
C.构建长安为中心的运河交通网 D.交通建设促进了国家统一稳定
15.下图是秦王朝修建的秦驰道示意图,这一工程修建的主要目的是
A.彰显秦王朝统一的气势 B.巩固秦王朝的大一统
C.促进全国经济文化交流 D.方便文书的上传下达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战国末期,郑国受韩国派遣,以水工的身份来到秦国,承担修建引泾灌渠工程。韩国此举意在“疲秦”,消耗秦国实力,使其放弃吞并六国之计划。“公元前 246 年,(水工郑国)凿泾水自中山西。渠就……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古代容量单位)。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因命曰郑国渠。”
——摘编自《史记·河渠书》等
材料二 隋炀帝即位后,关中和河洛地区的物资不足以供应隋中央政府的需要,为此开通了以洛阳为中心,北起涿郡, 南到余杭的大运河。在开河过程中仅通济渠便先后征调民夫二百万,隋炀帝还在沿途建置了许多专供个人享乐的“御用”工程。开通后的大运河,连接了五大水系,全长 2500多公里,加强了洛阳与江南地区的联系。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最古老的人工水道,自古至今在保障中国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方面 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郑国渠的建成的历史影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隋炀帝开凿大运河进行简要的评价。
17.交通与社会变迁密切结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历代政府重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开发利用水运,发展海外贸易通道,建设海港和码头,建造管理桥梁关津等。政府关注道路安全管理,加强对驿站的管理,在交通要冲设置关隘,由兵丁驻防,检查过往行人。主要交通干线的规划、施工积管理,由朝廷决策;地方交通道路的修缮、管理和养护,则由地方行政长官负责,使交通建设带有强烈的国家控制色彩。总体来看,中国古代的交通建设、交通规划和交通管理都体现出较高的水准,形成了全国性的交通法规。但中国古代交通系统首先服务于政治和军事,带有明显的皇权优先的色彩。如强化交通领域的等级身份和避让制度,形成了“贱避贵,少避长,轻避重,去避来”的通行规则,其中“贱避贵”体现了公共交通条件使用权利的差别和古代交通管理的等级制度,对交通城市产生了负面影响,给予民生的便利也相对有限。同时也逐渐形成了悠久的交通文化,如“同舟共济”“路不拾遗”的交通道德。
——摘编自陆文熙、陆铭宁在《古代中国政府的交通建设与管理》
材料二 中世纪英国王室非常重视具有商业性质的道路和桥梁建设。12 世纪时,英国的《普通法》 里,将通往港口和市场的道路列为“王家大道”,道路畅通被置于国王的保护之下。随着普通法的推行和国王司法管辖权的扩大,王家大道不仅包括军事线路,也包括通往港口、城市、集市的所有道路,对它们的破坏和阻塞是反对国王的犯罪行为。都铎和斯图亚特王朝时立法,教区负责维护其区域内的道路,住户每年义务工作六天,以满足国内贸易需要。1530 年,议会通过了第一部《桥梁法令》,1555 年颁布《道路法令》,打破了过往的治理必须遵循惯例的传统,成为此后道路网维护新举措的起点。17 世纪以后,国内经济活动活跃,重型马车开始使用。1663 年,议会通过了第一个收费公路法案,征收通行税。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道路建设与道路管理密切结合。18 世纪以后,道路管理方式逐渐按商业化的方式运作,由信托公司负责道路的经营维护,为英国迅速工业化建立了一个良好的公路网络。
——摘编自张卫良《工业革命前英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交通管理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古代社会带来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说明与中国古代交通管理相比,英国交通管理的不同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呈现不同的原因。
参考答案:
1.D2.A3.D4.D5.D6.A7.A8.D9.A10.B11.D12.D13.C14.D15.B
16.(1)改变了关中的农业生产面貌,使关中平原变成“千里沃野”; 使秦国逐渐走向富强,为统一中国增强了物质基础;对后世引泾灌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积极作用: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促进了沿岸地区城镇和工商业发展;加强了中央对南方的控制;对后世中国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消极作用:开凿过程中,征发徭役,加重了百姓的负担,通航后隋炀帝“南巡”奢侈无度,是隋亡原因之一。
17.(1)特点:统治者的重视、管理范围相对广泛、交通管理措施水准较高、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相结合、国家权力干预(或交通建设带有浓厚的国家控制色彩)和维护皇权专制(或服务于政治和军事为先)、形成全国性的交通法规。(四点)
影响:积极方面,推动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客观上有利于规范出行和提高交通效率、促进不同民族和地域的交流、形成了悠久的交通道德文化;消极方面,体现维护君主专制和等级体制、对民生便利有限。(积极方面两点,消极方面两点)
(2)不同:重视通过立法进行管理、道路管理注重为经济发展服务、管理方式适应经济需要不断变化(逐渐以商业化方式运作)、征收通行税。(三点)
原因:立法的历史传统、遵循惯例的传统、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政权性质的变化。(两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