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
基础训练
一、单选题
1.中医药,是我国各民族医药的统称,具有悠久历史传统和独特理论及技术方法的医药学体系。下列学生搜集的有关中医药知识的信息正确的有:
①针灸是建立在经络学说基础上的治疗方法 ②中医药知识随着炼丹术传到阿拉伯地区
③《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临床学的基础 ④《神农本草经》是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药典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从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受到启发,提炼出抗疟有效成分青蒿素。对此解释准确的是
A.《肘后备急方》奠定中医临床学的理论基础
B.古代中医药学对后世医学的发展具有启发性
C.“东方药物巨典”对中医药学发展作出贡献
D.中医药学至今在世界医学领域占据中心地位
3.下面是一幅有关2020新冠疫情的漫画,其反映出中国抗击新冠疫情取得阶段性胜利的根本原因是( )
A.医护人员忠于职守 B.党和政府积极应对
C.全国人民众志成城 D.新冠病毒自然衰亡
4.瘟疫在古代是坟场,在近代是战场,在当代是考场。人类与疫病不懈斗争的成果有:( )
①葛洪《肘后备急方》记载青蒿抗疟的方法
②吴有性提出了传染病源“疣气”致病学说
③西汉政府对患者“民疾疫者,舍空邸地”
④为了有效控制重大疫病我国推行计划免疫
A.①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5.近代中国,最初不接受或抵触西医文化是必然的。在经历了疑忌、接触、试用、对比后,人们逐渐信服并接受了西医。这一转变实质上说明( )
A.中国国门被打开 B.崇洋媚外之风盛行
C.中西文化的融合 D.国人开放包容心态
6.14世纪,黑死病席卷欧洲,在夺走2500万人生命的同时也促使人们进行反省。17至19世纪,爆发于墨西哥的黄热病传入欧洲后,造成人群大量死亡及社会活动瘫痪。1918- 1919年,西班牙流感爆发,世界死亡人口在2000万人以上,加速了一战的结束。这表明疫病
A.延缓殖民扩张步伐 B.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
C.影响历史发展进程 D.推动医疗事业的发展
7.古代中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反复强调“(人)与天地相应,与四时相符,人参天地”。这一思想
A.不利于中医向现代化发展
B.否定了人对自然的作用
C.强调了顺应自然的重要性
D.是汉代儒学发展的产物
8.《汉书五行志》载:“秦连相坐之法,弃灰于道者黔”。《唐律疏议》载:“其穿垣出秽污者,杖六十。”上述材料体现了
A.古代统治者推崇“外儒内法”使得刑法严苛 B.严刑峻法是秦朝灭亡的原因之一
C.古代统治者重视以法律手段防范疫病流行 D.法律是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
9.中医名著《温疫论》(1642年)原序中说:“崇祯辛巳,疫气流行,感者多,于五六月益甚……”,该著作提出传染病源“疠气”致病的学说,已接近现代人的认识,还创制了“达原饮”等治疗温疫的有效方剂。据此可知( )
A.“疠气”致病学说是世界上最先进的 B.疫病的爆发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灾难
C.疫病流行客观上促进了中医理论的创新 D.明朝末年社会矛盾尖锐导致了疫病爆发
10.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康熙身患疟疾,病情严重,御医百治无效。此时,西方传教士刘应等人用金鸡纳治好了康熙的病,因此受到了康熙的重视,康熙还把金鸡纳等药物推荐给皇子和近臣使用。这说明
A.西药比中药更科学 B.西药逐步影响中国
C.中西医学交流频繁 D.西药成为侵华工具
11.源远流长的中医药学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不仅有着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而且临床诊断治疗经验丰富。下列关于《黄帝内经》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成书于战国到西汉年间 ②被誉为“东方药学巨典
③阐明人与自然的有机联系 ④奠定了中医临床学的基础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12.唐朝医学家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说: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见彼苦恼,若已有之,深心凄怆。这体现了孙思邈( )
A.浸润儒家文化 B.拥有高超医术
C.强调理性精神 D.注重临床实践
13.据唐代《续高僧传》记载:“唐太宗时,智岩和尚到石头城(位于今江苏南京)病人坊住,为其(麻风病人)说法,吮脓洗濯,无所不为,终于疠所。”这里的“疠人坊”是麻风病人的专门收治场所,唐代中期改名为悲田养病坊,兼收治其他病人。这表明当时国家为救治疫病( )
A.发挥民间慈善机构的救助 B.建立起了最早的救治机构
C.重视采取定点救治的措施 D.利用了宗教信仰救治疫病
14.1910~1911年间,当鼠疫波及华北之时,颇有影响的《大公报》刊载了天津官院的来稿,详细介绍了鼠疫的危害、病因、症状以及预防鼠疫的方法;还开设专栏介绍防疫知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报刊宣传
A.加速了清朝防疫体系的建立 B.开启了对疫情的专业研究
C.推动了公共卫生意识的增强 D.控制了疫情的暴发和扩散
15.南北朝时期的“六疾馆”,有学者认为可用以隔离患病之人。南宋真德秀知泉州时,鉴于“淤泥恶水,停蓄弗流,春秋之交,蒸为疠疫”,作《开沟告诸庙祝文》,兴工清理沟渠。这说明了中国古代
A.中国最早出现了专门机构来隔离病人
B.已出现从公共卫生角度对疫病防和治
C.疫情导致了社会政治经济的巨大变动
D.中医药学具有丰富的临床诊疗的经验
二、材料分析题
16.医疗与公共卫生体系关乎国计民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代中国是一个多疫灾的国家。古代各级政府在与疫病做斗争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一套较为得力的防治措施。唐代政府通过普及医学知识设立传染病医院等手段,防控疾病,同时公共卫生也受到重视,如饮食卫生,设置城市排污系统。宋代建立了以政府为主导、社会民众为辅的疾病防治体系,加强对药物的统一管理,设立了官药局。清代以乡贤为主导的地方绅富集团和民间社会慈善机构为主的社会力量,在促进官府实行救疗的同时,自身也开展一些救疗活动。
——据石涛《我国古代政府的疫病控制措施》等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公共卫生体系十分薄弱。从1953年起,在国家的统一领导和部署下,通过行政、立法等手段,到21世纪初形成了中央、省、地市和县四级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中国卫生工作采用了以预防为主的低投入高产出的公共卫生模式,面向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提供了最基本的公共卫生保障,这种“中国模式”取得了巨大成果。通过60年的不懈努力,中国传染病大规模的爆发、流行减少。进入21世纪,我国新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取得重要成就,已经基本形成了医疗保障体系的全覆盖。
——摘编自李立明《新中国公共卫生60年的思考》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应对疫病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新中国公共卫生建设的特点,并说明其意义。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辞中,与医学有关的有300多片。成书于战国的《黄帝内经》把人的身体看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并提出“人与天地相应”,认为施治就是要达到阴阳关系的协调平衡,“阳病治阴,阴病治阳”。汉代《神农本草经》收载365种药物,其中植物类药252种,提出主药与辅药按“君、臣、佐、使”配伍的原则。《黄帝内经》和《神农本草经》共同构成了我国古代的医学体系。唐代孙思邈著《千金方》,记载了800多个药方,近千种植物药,形成“号脉问诊,按方抓药”的基本治疗方式。宋朝政府专设“校正医书局”,对历代重要医籍进行了搜集、整理、考证和校勘。明代《本草纲目》集我国古代药学之大成,后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广泛传播。我国古代人痘接种以预防天花的技术,对18世纪英国牛痘接种术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据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等
材料二 17世纪,布鲁塞尔的维萨里医生通过实体解剖创立人体解剖学。18世纪以来,关于病菌感染、外科手术、细胞病变等方面的研究使西医获得巨大发展,机械化生产的显微镜、听诊器、血压计、电动体腔镜、化学验血剂、手术操作台等不断出现,阿斯匹林、盘尼西林等化合药被大量使用。清朝末年,西医大规模传入中国。民国时期,知识精英们“以科学的名义”对中医进行批判,最终酿成民国政府三次试图废除中医的行动。
——据陈竺《西医与中医的对话》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古代医学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与古代中医相比,近代西医的不同之处,并分简析其成因。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西医学发展的认识。
参考答案:
1.A2.B3.C4.D5.C6.C7.C8.C9.C10.B11.D12.A13.C14.C15.B
16.(1)政府设立医疗机构;普及医学知识;注重公共卫生;建立疫病防控体系;社会力量积极参与。
(2)特点:国家主导的疾病防控体系逐步完善;预防为主,普惠群众;确立了公共卫生的“中国模式”新的医疗保障体系的基本形成。(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意义:改变了旧中国卫生事业落后的局面;保障了广大人民的身体健康,提高了国民的身体素质;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持续发展。
17.(1)特点: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独具特色,自成体系;讲究整体性、辩证性;以植物药为主;重视经验积累和总结。
(2)不同:重视科学实验研究;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诊治,大量使用化合药物。
成因: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近代科学的兴起和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3)认识:中西医学的形成受各自国情的影响;中西医各有所长,应在交流学习中实现发展;都对世界人民的健康和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