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综合卷(含解析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综合卷(含解析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29 09:52: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选题
1、古代诗人常常借诗喻理。下列诗句中,不含有哲理的一项是( )
A.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B.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C.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D.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2、在希腊神话中,传授纺织、园艺、畜牧等技艺给人类的是智慧女神( )
A. 雅典娜 B. 赫拉 C. 赫斯提亚 D. 宙斯
3、读诗句,给带下划线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
忙趁东风放纸鸢
A. 纸团 B. 风筝
4、根据《一匹出色的马》,回答问题。
课文中妹妹最开始觉得“我很累,走不动了”,后来变得“蹦蹦跳跳地奔向前去”,在家门口迎接“我们”,是因为( )
A. 妹妹骑了一匹马。 B. 妹妹把一根柳条当成一匹马,骑回了家。
二、判断题
5、判断下面说法的正误。
爸爸拿起面前的糕,说:“你看,一块平平常常的糕,经过很多很多人的劳动,才能摆在我们面前。”
孩子听了爸爸的话,仔细想了想,说:“爸爸,这糕的确应该叫‘千人糕’啊!”
划线句子是一个感叹句,是孩子听了爸爸的话后发出的感叹。( )
A. 正确 B. 错误
6、“早/有蜻蜓/立上头。”一句中的停顿是对的。 ( )(判断对错)。
A. 正确 B. 错误
三、客观填空题
7、补全下面加点字的音节。
n______泥泞
b______花瓣
______ì 寻觅
______í 荆棘
______ùn顺利
8、根据诗意写出诗句,并排序(写数字1,2,3)。答题顺序从左到右,从上到下。
( )家家户户都在一边赏月,一边对月穿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七夕晚上,望着碧蓝的天空。____________________
( )穿过的红线都有几万条了。__________________
( )就好像看见隔着“天河”的牛郎织女在鹊桥上相会。___________
9、读一读,想一想
《咏柳》描写的是( )季的景象,是( )代诗人( )的作品。
四、主观填空题
10、我会填。
①层( )叠( ) 名( )古( )
风景( )( ) 一枝( )( )
②( )的肚皮 ( )的枝叶 ( )的眼睛
③一( )翠竹 ( )石桥 ( )稻田
11、千人糕
一天,爸爸对孩子说:“今天我们来吃千人糕吧。”
“爸爸,什么是千人糕?”孩子好奇地问。
“需要很多很多人才能做成的糕。”爸爸回答。
孩子想:这糕要很多很多人才能做成,一定特别大,也许比桌子还大吧?
爸爸端来一块糕,那糕看上去跟平时吃的糕没什么两样。难道它的味道很特别吗?孩子急忙尝了尝,笑了:“这就是平常吃过的米糕嘛!您给我买过。”
爸爸说:“是的,就是平常吃的米糕。你知道这糕是怎么做成的吗?”
孩子说:“是把大米磨成粉做的,还加了糖。”
爸爸说:“是啊,大米是用农民种的稻子加工出来的。农民种稻子需要种子、农具、肥料、水……”
爸爸接着说:“糖呢,是用甘蔗汁、甜菜汁熬出来的。甘蔗、甜菜也要有人种。熬糖的时候,要有工具,还得有……就算米糕做好了,还得要人包装、送货、销售,这些又需要很多人的劳动。”
爸爸拿起面前的糕,说:“你看,一块平平常常的糕,经过很多很多人的劳动,才能摆在我们面前。”
孩子听了爸爸的话,仔细想了想,说:“爸爸,这糕的确应该叫‘千人糕’啊!”
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1、大米是用农民种的稻子______出来的;糖是用____________________熬出来的。
2、“这糕的确应该叫‘千人糕’”,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连线题
12、我会读一读,连一连。
讲 故事
一支 水井
一架 足球
一只 铅笔
一口 飞机
玩 兔子
下 游戏
踢 象棋
13、连一连。
蒙蒙的 细雨
顺着 荆棘
踏着 小路
晶莹的 小溪
长长的 露珠
六、选择填空题
14、下面的句子是完整的句子吗?判断对错。
1.走进安静的小院。( )
2.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
3.妈妈牵着妹妹的手。( )
4.这的确应该叫“千人糕”啊!( )
5.河岸上垂下来的柳叶。( )
6.顺着弯弯的小路,寻找雷锋的足迹。( )
A. 对 B. 错
15、我会选字填空。
洒  酒  迹  纪
( )下 喝( ) ( )念 足( )
迈  卖  峰  锋
( )步 买( ) 冲( ) 山( )
A. 洒 B. 酒 C. 迹 D. 纪
E. 迈 F. 卖 G. 峰 H. 锋
16、选字填空。
残__ __风 __纹
A. 破 B. 披 C. 波
七、作文题
17、看图写话。
提示:图上画的是谁?发生了什么事?结果怎样?小作家们,请发挥你们的想象,写一写事情发生的经过。标点符号要写正确哦,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哟!
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第1题
参考答案: C
【思路分析】
本题考查了诗歌的翻译,做此题要注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要细细揣摩,慢慢体会,通过朗读、感悟,才能体会到。
【解题过程】
做此题要注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要细细揣摩,慢慢体会,通过朗读、感悟,才能体会到。A、“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诗句的意思是:之所以辨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蕴含哲理。B、“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出自南宋诗人朱熹的《观书有感》,诗句的意思是: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蕴含哲理。C、“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出自唐代诗人胡令能的《小儿垂钓》,诗句的意思是:一个蓬头发蓬乱、面孔青嫩的小孩在河边学钓鱼,侧着身子坐在草丛中,野草掩映了他的身影。没有蕴含哲理。D、“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出自宋代诗人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诗句的意思是: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不够完善,要透彻地认识事物还必须亲自实践。蕴含哲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2题
参考答案: A
【思路分析】
本题考查神话故事中人物的理解。
【解题过程】
雅典娜:古希腊神话中的智慧女神和战争女神,奥林匹斯十二主神、奥林匹斯山三处女神之一。同时也是艺术女神、工艺的女神。密教祷歌称她为“创始艺术的”。她传授纺织、园艺、陶艺、畜牧等技艺;绘画、雕塑、音乐等艺术给人类。
赫拉:古希腊神话中的婚姻与生育女神和第三代天后,奥林匹斯十二主神之一。
赫斯提亚:古希腊神话中的灶神、炉之女神和火焰女神,奥林匹斯十二主神之一。
宙斯:古希腊神话中的众神之王,奥林匹斯十二主神之首的众神之神,统治宇宙万物的至高无上的主神(在古希腊神话中主神专指宙斯),人们常用“众神和人类的父亲”、“神王”来称呼他,是希腊神话诸神中最伟大的神。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3题
参考答案: B
【思路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词义的理解和掌握。
【解题过程】
根据日常积累可知,纸鸢就是风筝。
故答案为:B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4题
参考答案: B
【思路分析】
本题考查文章中句子的含义,解答此类题目要求学生们熟练掌握课文。
【解题过程】
根据日常积累正确填写即可。
故答案为:
B
二、判断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1题
参考答案: A
【思路分析】
此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结合句子内容和人物的感情进行作答。
【解题过程】
结合语境可知,划线句子是孩子在知道一块普通的糕点是由许许多多人劳动才做出来并且最终摆在自己面前的,表达了孩子的惊叹,是孩子在听了爸爸的话之后发出的感叹。
故答案为: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2题
参考答案: B
【思路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古诗词的停顿。
【解题过程】
本题考察古诗词的朗读,正确的朗读节奏是: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故答案:×
三、客观填空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1题
参考答案: ìng; àn; m; j; sh
【思路分析】
本题考查汉字认读及拼写能力。读词语,理解词语意思,分析加点字的读音以及拼音的正确写法,将加点字的音节写在括号内。
【解题过程】
根据日常知识积累可知,结合小学语文必会的拼音拼法,即可得出答案
故答案为:ìng àn m j sh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2题
参考答案: 3; 家家乞巧望秋月; 1; 七夕今宵看碧霄; 4; 穿尽红丝几万条; 2; 牵牛织女渡河桥
【思路分析】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诗歌的积累与诵读。完成此类题目不难,结合对于课文中语段的诵读及题目中的提示将句子补充完整,注意不加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
【解题过程】
从这些意思可知这是《乞巧》,出自唐代林杰的《乞巧》,全诗为: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意思是:七夕佳节,人们纷纷抬头仰望浩瀚天空,就好像能看见牛郎织女渡过银河在鹊桥上相会。家家户户都在一边观赏秋月,一边乞巧,穿过的红线都有几万条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3题
参考答案: 春; 唐; 贺知章
【思路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文史常识的积累和运用能力,考查学生对《咏柳》的理解以及对其作者和朝代的记忆情况,这首诗是描写春天的,《咏柳》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作品。
【解题过程】
根据课文知识积累可知,
《咏柳》描写的是(春)季的景象,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作品。
故答案为:
春 唐 贺知章
四、主观填空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1题
参考答案: 层;叠;胜;迹;优;美;独;秀;大大;茂盛;闪亮;支;一座;一块
;
【思路分析】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叠词、成语、词语搭配各知识点的掌握。解答这类题的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记忆。
【解题过程】
仔细阅读题干给出的信息,调动思维,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答题。需注意的是:答题时要正确书写汉字,正确运用量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2题
参考答案: 1、加工;甘蔗汁、甜菜汁;
2、它需要经过很多很多人的劳动才能做出来
;
【思路分析】
此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阅读文章,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结合关键语句作答。
【解题过程】
1、阅读文章可知,大米是用农民种的稻子加工出来的,糖是用甘蔗汁、甜菜汁熬出来的;
2、阅读文章可知,一块普通的米糕最终呈现在我们面前,是经过很多工序、很多人的劳动才做出来的,所以这糕的确应该叫作“千人糕”,因为它需要经过很多很多人的劳动才能做出来。
五、连线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1题
参考答案: 略
【解题过程】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量词的掌握与应用和词语搭配,完成时要注意后面的名词,然后结合在学习、生活中的积累来完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2题
参考答案: 略
【思路分析】
这道题考查词语搭配。先把词语通读一遍再答题。左边的搭配要注意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特点,要按照事物的特点来连线;右边的搭配要注意不同的动作使用的动词不同,可以做做动作再连线。
【解题过程】
根据日常积累正确填写即可。
故答案为:长长的小溪 蒙蒙的细雨 晶莹的露珠 顺着小路 踏着荆棘
六、选择填空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1题
参考答案: 错; 对; 对; 对; 错; 错
【思路分析】
考查了对文中句子的理解能力。
【解题过程】
根据日常积累正确填写即可。
故答案为:
错 对 对 对 错 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2题
参考答案: 洒; 酒; 纪; 迹; 迈; 卖; 锋; 峰
【思路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同音字及形近字的辨别能力。
需要认真看清楚所给的同组两个字的区别,然后根据所给的词语进行填空。
【解题过程】
这里面尤其要注意第一组,“洒”读音:sǎ,“酒”读音:jiǔ,先读准字音再填空。
故答案为:
洒 酒 纪 迹 迈 卖 锋 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3题
参考答案: 破; 披; 波
【思路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形近字。仔细读题,获取题中已知条件,结合形近字相关知识,即可解答此题。
【解题过程】
根据日常知识积累可知,该题为形近字。
残破[ cán pò ](形)破损残缺不全。
披风[ pī fēng ]穿在其他衣服之上的无袖的宽松外衣。亦称“斗篷”。
波纹[ bō wén ]水面轻微起伏而形成的水纹。
形近字是指几个字形结构相近的字,而形近字的含义却不一样。
故答案为破,披,波。
七、作文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1题
参考答案: 例文:
小猴抱着一篮又香又甜的桃子边走边想:要是爷爷奶奶吃到了,肯定会夸我的!想到这,小猴露出了笑脸。
突然,小猴叫了一声:“哎呀!”不但自己摔倒了,而且桃子也飞了出去。小猴一看,说:“我今天怎么这么倒霉啊!”原来,小猴没看路,不小心被一个井盖绊倒了。
小猴疼痛难忍,想:哎,这是谁搞的啊?刚想走,又想到:如果不管这井盖的话,迟早会有人掉下去的!于是,小猴忍着痛,慢慢站起来,双手用尽吃奶的力气,使劲往里推,终于,把井盖盖好了,小猴长吁了一口气。
最后,小猴把桃子一个一个的捡进篮子里,快快乐乐地回家了。
【思路分析】
本题考查了学生看图写话的能力和标点符号的应用能力,读懂题目的内容,用生动流畅的语言讲故事讲清楚。
【解题过程】
仔细看图,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写作,做到语意连贯,内容设计合情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