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选题
1、关于中华传统节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
B. 端午节要吃月饼、赛龙舟,并在家门口挂上艾草。
C.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诗句中的传统节日是重阳节。
D. 春节也叫“过年”,贴对联、吃年饭、拜年、剪窗花等都是春节的习俗。
2、“每逢佳节倍思亲”中“佳节”是指( )
A. 中秋节 B. 重阳节 C. 春节
3、给画线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随从( )
A. 跟 B. 使害怕 C. 顺便 D. 像
4、完成练习。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诗句中“处”指( )
A. 去了哪里,行踪 B. 处理 C. 相处
二、判断题
5、判断正误。
“赔”的音节是“péi”,可组词:赔偿、赔钱。______
A. 正确 B. 错误
6、“早/有蜻蜓/立上头。”一句中的停顿是对的。 ( )(判断对错)。
A. 正确 B. 错误
7、( )《静夜思》中天上的明月、地上的白霜都是诗人看到的真实景象。
A. 正确 B. 错误
三、客观填空题
8、“孩子们放了学急忙跑回家,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根据这句话写出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把《村居》中相关的句子写下来。
(1)农历二月,村子前后青草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 ____________________
(2)村里的孩子们早早就放学回家了。 ____________________
10、看图,猜这是什么字。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11、查字典填空。
我不认识“紫”这个字,我可以用(选填“部首”或“音序”)( )查字法查出它的读音,先查( )(①此;②糸;③小),再查( )画(写数字),最后在字典中就可以知道“紫”的音节是zǐ。
四、主观填空题
12、查字典填空。
①“棉”是______结构,音节是______,部首是______,我还能再写出几个同部首的字:______、______、______。
②“游”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人或动物在水里行动;②闲适;③玩耍。“几个孩子正在大树下快乐地游戏。”这句中的“游”应选第( )种解释。
13、先把古诗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做题。
咏柳
____________________,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____________________。
1. 这首诗的作者是( )。
①贺知章 ②高鼎
2. 《咏柳》中“咏”的意思是( )。
①声调抑扬地念,唱 ②用诗词等来叙述
3. “丝绦”在诗中指( )。
①用丝织成的带子
②细长而柔嫩的柳枝
4. 裁出细叶的是( )。
①剪刀 ②燕子 ③春风
5. 在这首诗中,诗人把春风比作______。在我眼中,春风还像____________________。
14、比一比,再组词。
目( ) 口( ) 三( )
日( ) 田( ) 山( )
15、在《舟夜书所见》中,用“月黑”突出“渔灯”,一个没有月亮的晚上,天是那样黑。只有渔船上一盏灯,孤零零闪着萤火虫一样微弱的光,这个句子是( )。
五、排序题
16、把下列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
秋天,我们摘柿子,吃葡萄。
每到春天,我们上山采野花,爬树吃槐花。
我的故乡是一座小村庄,村后有条小河。
河水清清,过了河是座山,山旁有一片竹林。
冬天,河水结成厚厚的冰,我们在河上滑冰。
夏天,我们在河里游泳。
六、连线题
17、连一连,你发现了什么?
放 月饼
踏 龙舟
赛 鞭炮
登 高
赏 青
吃 菊
18、把传统节日与时间连起来。
七夕节 七月初七
中秋节 八月十五
春节 正月十五
元宵节 九月初九
重阳节 正月初一
端午节 五月初五
七、选择填空题
19、给下面的生字选择正确读音。
津(jīn jīng)__________
腻(nì lì)__________
脆(chuì cuì)__________
邦(bān bāng)__________
A. jīn B. jīng C. nì D. lì
E. chuì F. cuì G. bān H. bāng
20、把传统节日与习俗对应起来。
1、春节:________
2、元宵节:________
3、清明节:________
4、端午节:________
5、七夕节:________
6、中秋节:________
7、重阳节:________
A. 看花灯 B. 扫墓 C. 贴窗花 D. 赛龙舟
E. 乞巧 F. 登高 G. 吃月饼
21、选字填空。
①霄 ②宵 ③削
九( )云外 ( )苹果 元( )
①赔 ②陪 ③培
( )土 ( )伴 ( )钱
①才 ②财 ③材
钱( ) ( )华 木( )
A. 霄 B. 宵 C. 削 D. 赔
E. 陪 F. 培 G. 才 H. 财
I. 材
22、选出下列字的部首。
麝__
装__
默__
敲__
辣__
鉴__
鲁__
腻__
A. 黑 B. 高 C. 金 D. 衣
E. 鹿 F. 辛 G. 月 H. 鱼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第1题
参考答案: B
【解题过程】
本题考查了对传统节日的了解,完成本题较简单,结合平时的阅读积累及生活实践完成。中国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A、C、D正确。B.有误,端午节要吃粽子、赛龙舟,并在家门口挂上艾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2题
参考答案: B
【思路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古诗中字词的释义的掌握情况。注意要首先理解诗句意思,然后结合语境理解字义。
【解题过程】
唐代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月九日:即重阳节。古以九为阳数,故曰重阳。忆:想念。山东:王维本太原祁人,后迁居于蒲(今山西永济),蒲州在函谷关与华山以东,所以称山东。
此诗写出了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诗一开头便紧切题目,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接着诗一跃而写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节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怀念自己。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其中“每逢佳节倍思亲”更是千古名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3题
参考答案: A
【思路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词义。仔细读题,获取题中已知条件,结合词义相关知识,即可解答此题。
【解题过程】
根据日常知识积累可知,题中的词义为:随从 根
故答案为: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4题
参考答案: A
【思路分析】
考查了诗词的翻译,做此题要注意体会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要靠细细揣摩,慢慢体会。通过朗读、感悟,才能体会到。
【解题过程】
出自诗人贾岛的《寻隐者不遇》,诗句中“处”指“去了哪里,行踪”,云深不知处:可是林深云密,不知他的行踪。
二、判断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1题
参考答案: A
【思路分析】
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于组词的熟练程度。
【解题过程】
根据日常积累正确填写即可。
故答案为:
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2题
参考答案: B
【思路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古诗词的停顿。
【解题过程】
本题考察古诗词的朗读,正确的朗读节奏是: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故答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3题
参考答案: B
【解题过程】
出自李白的《静夜思》,翻译: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的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 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天上的明月是实写,地上的白霜是虚景。故题干说法错误。
三、客观填空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1题
参考答案: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思路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古诗文的默写理解。仔细读题,获取题中已知条件,结合相关知识,即可解答此题。
【解题过程】
根据日常知识积累可知,这两句诗是“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故答案为: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2题
参考答案: 草长莺飞二月天; 儿童散学归来早
【思路分析】
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翻译的掌握。学生应注意掌握诗歌的意思,这是理解诗歌的前提。
【解题过程】
(1)草长莺飞二月天:农历二月,村子前后青草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
(2)儿童散学归来早:村里的孩子们早早就放学回家了。
故答案为:
草长莺飞二月天 儿童散学归来早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3题
参考答案: 骨; 甲
【思路分析】
考察学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学生在平时多注意积累,就很容易回答这个问题了。
【解题过程】
图中是两个字的象形字和甲骨文。仔细看图可以发现,第一幅图中前面画的像是骨头,后面的字也跟“骨”相似,所以这个字是“骨”;第二幅图中画的是铠甲,最后的字也与“甲”相似,所以这个字是“甲”。
故答案为:
骨 甲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4题
参考答案: 部首; ②; 6
【思路分析】
考查了查字典,常用的三种方法是:部首查字法、音序查字法和数笔画查字法。如果很容易确定部首,但不确定读音就可以用部首查字法;如果知道读音,但不会写这个字,就用音序查字法;如果是独体字就用数笔画查字法。
【解题过程】
不认识“紫”这个字,可以用部首查字法,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首“糸”,再查几画是除去部首还剩的笔画,“紫”除去部首还有6画。最后在字典中就可以知道“紫”的音节是“zǐ”。
四、主观填空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1题
参考答案: 左右;mián;木;松;柏;杆;③
;
【思路分析】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音节的书写、 汉字的偏旁部首知识的掌握。
【解题过程】
仔细阅读题目,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答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2题
参考答案: 碧玉妆成一树高;二月春风似剪刀
1.①
2.②
3.②
4.③
5.剪刀;妈妈的吻(一 双神奇的手)
;
本题主要考查对古诗词的积累和运用能力。
学习古诗词要做到(1)解释诗题的意思;(2)了解作者及时代背景;(3)理解诗句意思;(4)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3题
参考答案: 目光 口头 三个
日子 田地 山峰
;
【思路分析】
本题考查形近字的辨析,根据给出的三组形近字及所学知识,使用给出的汉字完成组词。
【解题过程】
“目”和“日”两个字的结构相同,但笔画差一画,因此需要注意横的个数;
“口”和“田”两个字的结构相同,但形式不同,需要注意字的书写;
“三”和“山”两个字的发音近似,因此需要注意二者辨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4题
参考答案: 月黑见渔灯
【思路分析】
考查了诗词的翻译,做此题要注意体会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要靠细细揣摩,慢慢体会。通过朗读、感悟,才能体会到。
【解题过程】
“月黑见渔灯”的意思是漆黑无月的夜里,河面上飘着一艘渔船,与题目的描述一致。
五、排序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1题
参考答案: 我的故乡是一座小村庄,村后有条小河。
河水清清,过了河是座山,山旁有一片竹林。
每到春天,我们上山采野花,爬树吃槐花。
夏天,我们在河里游泳。
秋天,我们摘柿子,吃葡萄。
冬天,河水结成厚厚的冰,我们在河上滑冰。
【思路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句子排序的能力,做好此类题目要求同学们日常多阅读多积累,排好的句子也要再读一读,看看是否通顺。
【解题过程】
根据日常积累正确填写即可。
故答案为:我的故乡是一座小村庄,村后有条小河。河水清清,过了河是座山,山旁有一片竹林。每到春天,我们上山采野花,爬树吃槐花。夏天,我们在河里游泳。秋天,我们摘柿子,吃葡萄。冬天,河水结成厚厚的冰,我们在河上滑冰。
六、连线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1题
参考答案: 略
【思路分析】
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于词语搭配的熟练程度。
【解题过程】
根据日常积累正确填写即可。
故答案为:赏菊 登高 踏青 吃月饼 赛龙舟 放鞭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2题
参考答案: 略
【思路分析】
考察学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学生在平时多注意积累,就很容易回答这个问题了。
【解题过程】
根据日常积累正确填写即可。
故答案为:春节——正月初一 元宵节——正月十五 端午节——五月初五 七夕节——七月初七 中秋节——八月十五 重阳节——九月初九
七、选择填空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1题
参考答案: jīn; nì; cuì; bāng
【思路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生字的正确识记和拼读能力。
读准字音和声调是语文学习的最基本要求。
【解题过程】
根据日常积累正确填写即可。
故答案为:
jīn nì cuì bāng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2题
参考答案: 贴窗花; 看花灯; 扫墓; 赛龙舟; 乞巧; 吃月饼; 登高
【思路分析】
考察学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学生在平时多注意积累,就很容易回答这个问题了。
【解题过程】
根据日常积累正确填写即可。
故答案为:
贴窗花 看花灯 扫墓 赛龙舟 乞巧 吃月饼 登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3题
参考答案: 霄; 削; 宵; 培; 陪; 赔; 财; 才; 材
【思路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字音的识记能力。
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在学习汉字的过程中规范读音,正确拼写。
【解题过程】
霄:云;天空:重~。云~。九~云外。
削:用刀斜着去掉物体的表层或一截:~果皮。把坏的一截~掉。
宵:
1.夜:元~。春~。通~达旦。
2.姓。
培:
1.为了保护植物或墙、堤等,在根基部分堆上土:玉米根部要多~点儿土。将堤坝加高~厚。
2.培养(人):~训。
陪:
1.陪伴;伴同:作~。
2.从旁协助:~审。
赔:
1.赔偿:~款。这块玻璃是我碰破的,由我来~。
2.向受损害或受伤害的人道歉或认错:~礼。~罪。~不是。
财:钱和物资的总称:~产。~物。理~。
才:
1.才能:德~兼备。多~多艺。这人很有~。
2.有才能的人:干~。奇~。
材:
1.木料:木~。树木已经成~。
2.原材料;资料:钢~。教~。
故答案为:霄、削、宵、培、陪、赔、财、才、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4题
参考答案: 鹿; 衣; 黑; 高; 辛; 金; 鱼; 月
【思路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汉字的书写能力。
【解题过程】
根据日常学习积累正确填写,麝的部首为“鹿”,装的部首为衣,默的部首为黑,敲的部首为高,辣的部首为辛,鉴的部首为金,鲁的部首为鱼,腻的部首为月
故答案为:
鹿 衣 黑 高 辛 金 鱼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