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综合卷(含解析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综合卷(含解析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29 09:54: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选题
1、下列名句中,蕴含的哲理与其他三项不一致的是( )
A. 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B. 学问学问,不懂就问。
C. 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 D.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2、古代诗人常常借诗喻理。下列诗句中,不含有哲理的一项是( )
A.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B.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C.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D.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3、“他像陀(tuó)螺(luó)一样不停地旋转,旋转,再旋转。”这句话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A. 比喻 B. 夸张 C. 反复 D. 想象
4、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
A. 破课桌,俨然一个叱咤风云的古战场。
B.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
C. 那一摞碗却仿佛故意捣蛋,突然跳起摇摆舞来。
D. 望湖楼下水如天。
二、判断题
5、《悯农》(其一)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到处硕果累累的景象,突出了农民辛勤劳动获得丰收却两手空空、惨遭饿死的现实问题。( )(判断对错)
《悯农》(其一)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A. 正确 B. 错误
6、千人糕是需要很多很多人才能制成的糕。______________(判断对错)
A. 正确 B. 错误
7、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望庐山瀑布》中李白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瀑布的壮观景象。 ( )
A. 正确 B. 错误
8、“看到门前小溪的水活泼地跑过去,她喜欢。听到树上的鸟儿欢快的歌声,她喜欢。”是排比句。( )(判断对错)
A. 正确 B. 错误
三、客观填空题
9、读一读,填一填。
1. ( )莺飞( ),拂堤杨柳醉( )。
2. 不知( )谁裁出,( )。
3. ( ),万条垂下绿丝绦。
4. ( ),忙趁东风放纸鸢。
10、下面四字词语中有一个字是错误的,改正过来。
百船央求__
11、看拼音,写词语。
1.我们 shǐ jìn( )干,终于把教室打扫 gān jìng( )了。
2.踢球的时候,我的 pì gǔ( )摔疼了,但我没有哭。
12、成语大观园。
将下列带有“梦”字的成语补充完整。
夜长( )( )
( )( )初醒
四、主观填空题
13、填上合适的字或词。
一( )枫树  一( )喜鹊的窝  六( )喜鹊
( )的伞   ( )地回答
14、按要求,写句子。
1、它的绿荫遮蔽了村里的渡口。(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枫树好像一把很大又很高的绿色太阳伞。(仿写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正要撑着渡船到对岸的树林里去打柴。(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太阳升上来了!(扩句,至少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
这句话把______________当作______________来写,既生动又有趣。我也来写一个这样的句子:一个个红石榴遮掩在茂密的枝叶间,______________。
五、排序题
16、课文里的童话故事是怎样编织的?请按先后顺序标上序号。
我们挖地道轰塌了城堡。
魔王把美丽的公主抢去了,公主在城堡里哭。
我们炸死了魔王,救出了公主。
城堡里住着一个凶狠的魔王。
我们在沙滩上垒起城堡,筑起围墙。
六、连线题
17、拼音小乐园。读一读,连一连。
zàn shǎng 赞赏
gōng dǎ 凶狠
chéng bǎo 攻打
hōng tā 城堡
fǎn bó 轰塌
xiōng hěn 反驳
18、我会背一背,连一连。
只在此山中 不耻下问
读万卷书 浮萍一道开
不解藏踪迹 花落知多少
敏而好学 而义自见
夜来风雨声 行万里路
读书百遍 云深不知处
七、选择填空题
19、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绿荫(yīn yīng)__________
遮蔽(bì pì)__________
撑着(chēng cēng)__________
山冈(gāng gǎng)__________
鸟窝(uō wō)__________
教书(jiāo jiào)__________
A. yīn B. yīng C. bì D. pì
E. chēng F. cēng G. gāng H. gǎng
I. uō J. wō K. jiāo L. jiào
20、选择合适的动词。
早上醒来,我在摇摇晃晃的草叶上__懒腰,用一颗露珠把脸__干净,把细长的触须__得亮亮的。
A. 擦 B. 洗 C. 伸
21、选择合适的字组词。
(堡 保)垒______  (狠 很)毒______
(枪 抢)劫______  反(驳 勃)______
A. 堡 B. 保 C. 狠 D. 很
E. 枪 F. 抢 G. 驳 H. 勃
八、作文题
22、图中都有谁?它们在做什么?说了什么?请你发挥想象,试着写几句话。注意语句通顺,字迹工整,并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年03月29日小学语文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第1题
参考答案: D
【解题过程】
本题主要考查对名人名言蕴含的哲理的理解。
A.“好问则裕,自用则小。”意思:谦虚好问的人就会越来越丰富,自以为是的人就会越来越渺小。
B.“学问学问,不懂就问。”意思:要想学好知识,就必须要学会不断的向别人请教,不懂了就要去问,这样才能学好文章。
C.“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意思:即使有智能的人,不学就没有成就,不请教别人就不会知道。
D.“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意思: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男孩子们读书的最好时间,少年时代要知道发愤苦读,勤奋学习。
ABC都是关于用于好问。D选项是关于勤奋学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2题
参考答案: C
【思路分析】
本题考查了诗歌的翻译,做此题要注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要细细揣摩,慢慢体会,通过朗读、感悟,才能体会到。
【解题过程】
做此题要注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要细细揣摩,慢慢体会,通过朗读、感悟,才能体会到。A、“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诗句的意思是:之所以辨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蕴含哲理。B、“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出自南宋诗人朱熹的《观书有感》,诗句的意思是: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蕴含哲理。C、“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出自唐代诗人胡令能的《小儿垂钓》,诗句的意思是:一个蓬头发蓬乱、面孔青嫩的小孩在河边学钓鱼,侧着身子坐在草丛中,野草掩映了他的身影。没有蕴含哲理。D、“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出自宋代诗人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诗句的意思是: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不够完善,要透彻地认识事物还必须亲自实践。蕴含哲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3题
参考答案: C
【思路分析】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修辞手法的辨析。认真分析所给句子在修辞、内容等方面的特点,然后完成。
【解题过程】
这里连续反复使用“旋转”,故使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故此题选择C。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4题
参考答案: C
【思路分析】
本题考查修辞方法的解析和运用,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
【解题过程】
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拟人句: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A项:破课桌,俨然一个叱咤风云的古战场。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课桌比作战场。
B项: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山洪比作野马。
C项:那一摞碗却仿佛故意捣蛋,突然跳起摇摆舞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碗当做人来写。
D项:望湖楼下水如天。用天来比喻水的清澈干净,形容湖面像天空一般开阔而且平静。
二、判断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1题
参考答案: A
【思路分析】
熟读古诗,了解作者生平与作品背景,结合当时朝代的生活情况与古诗词进行匹配与理解。
【解题过程】
《悯农》(其一)是唐代诗人李绅的早期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诗一开头,就以“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丰收,用“种”和“收”赞美了农民的劳动。第三句再推而广之,展现出四海之内,荒地变良田,这和前两句联起来,便构成了到处硕果累累,遍地“黄金”的生动景象。这三句诗人用层层递进的笔法,表现出劳动人民的巨大贡献和无穷的创造力,这就使下文的反诘变得更为凝重,更为沉痛。“农夫犹饿死”,它不仅使前后的内容连贯起来了,也把问题突出出来了。勤劳的农民以他们的双手获得了丰收,而他们自己还是两手空空,惨遭饿死。诗歌迫使人们不得不带着沉重的心情去思索“是谁制造了这人间的悲剧”这一问题。
故答案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2题
参考答案: A
【解题过程】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词语的理解与辨析能力,结合平时的学习积累,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理解辨析即可。
结合课文《千人糕》内容可知,千人糕是需要很多很多人才能制成的糕,说法正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3题
参考答案: A
【思路分析】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与鉴赏。
【解题过程】
望庐山瀑布 李白 唐代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译文: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从远处看去瀑布好似白色绢绸悬挂山前。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怀疑是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注释:香炉:指香炉峰。紫烟:指日光透过云雾,远望如紫色的烟云。遥看:从远处看。挂:悬挂。前川:一作“长川”。川:河流,这里指瀑布。直:笔直。三千尺:形容山高。这里是夸张的说法,不是实指。疑:怀疑。银河:古人指银河系构成的带状星群。九天:一作“半天”。
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洗炼明快。苏东坡十分赞赏这首诗,说“帝遣银河一脉垂,古来唯有谪仙词”。“谪仙”就是李白,《望庐山瀑布》的确是状物写景和抒情的范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4题
参考答案: B
【思路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对排比修辞手法的掌握。
【解答过程】
本句中,只有两个“……,她喜欢”,不构成排比句式;句中把“小溪”“鸟儿”人格化,是拟人句。故此题判断错误。
三、客观填空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1题
参考答案: 草长; 二月天; 春烟; 细叶; 二月春风似剪刀; 碧玉妆成一树高; 儿童散学归来早
【思路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古诗的背诵和默写能力。学习古诗,背诵和默写是最基本的要求。
【解题过程】
根据日常积累正确填写即可。
故答案为:
草长 二月天 春烟 细叶 二月春风似剪刀 碧玉妆成一树高 儿童散学归来早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2题
参考答案: 般
【思路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根据平时所学的生字及积累,对每个词中的字进行分析即可完成。
【解题过程】
百般:(副)采取多种手段、多种方法
百般央求:用多种方法请求
故答案为:般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3题
参考答案: 使劲; 干净; 屁股
【思路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通顺。
【解题过程】
根据日常积累正确填写即可。
故答案为:
使劲 干净 屁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4题
参考答案: 梦; 多; 大; 梦
【思路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成语的积累,结合所学知识作答。
【解题过程】
夜长梦多,黑夜时间长,做梦的次数多,比喻时间拖延下来,事情可能发生各种不利的变化。
大梦初醒,意思是做了一场大梦才醒,比喻被错误的东西蒙蔽了许久,开始醒悟过来。
故答案为:梦 多 大 梦
四、主观填空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1题
参考答案: 棵;个;只
彩色;诚恳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2题
参考答案: 1、绿荫遮蔽了渡口。
2、闪闪的星星好像一枚一枚的萤火虫。
3、他正要出去踢足球,突然下起了大雨。
4、火红的太阳从东方升上来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3题
参考答案: 牵牛花;人;和我们捉迷藏
;
【解题过程】
考查了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句子指的是说出句子的表层意思,有时又要说出句子的深层含义。表层意思就是指根据字面所表达的,深层意思是指句子所包含的感情,观点,议论或主旨等。理解句子首先要读懂全文所表达的内容,了解文章的主题,再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去理解句子所表达的内容。
这个句子出自课文《花钟》,从“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可知,这句话把“牵牛花”当作“人”来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据此仿写即可。
五、排序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1题
参考答案: 我们在沙滩上垒起城堡,筑起围墙。
城堡里住着一个凶狠的魔王。
魔王把美丽的公主抢去了,公主在城堡里哭。
我们挖地道轰塌了城堡。
我们炸死了魔王,救出了公主。
【思路分析】
本题考查语言提炼归纳的能力。答题时,要注意联系生活,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语,准确选择。
【解题过程】
根据日常积累正确填写即可。
故答案为:12345
六、连线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1题
参考答案: 略
【思路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词语的拼写。仔细读题,获取题中已知条件,结合相关知识,即可解答此题。
【解题过程】
根据日常知识积累连线
注意6个词语的书写要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2题
参考答案: 略
【解题过程】
考查了成语、课文背诵,课文背诵,这要求我们对课文内容非常熟悉,更要做到熟背、会默写。
“读书百遍,而义自见”指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意思是不以向地位、学问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形容谦虚好学。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意思是理论结合实际,学以致用。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出自唐代孟浩然的《春晓》。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出自唐代贾岛的《寻隐者不遇》。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出自唐代白居易的《池上》。
七、选择填空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1题
参考答案: yīn; bì; chēng; gāng; wō; jiāo
【思路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汉字的拼读能力。在拼读时,应注意平翘舌音、前后鼻音和声调。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
【解题过程】
根据日常积累正确填写即可。
故答案为:
yīn bì chēng gāng wō jiāo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2题
参考答案: 伸; 洗; 擦
【思路分析】
此题考查动词的运用,结合语境选择合适的动词将句子补充完整。
【解题过程】
结合语境以及上下文相关词语可知,空白处的动词与后文组成的短语应该是:伸懒腰、洗干净、擦得亮亮的。
故答案为:伸 洗 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3题
参考答案: 堡; 狠; 抢; 驳
【思路分析】
此题考查选字组词,仔细读题,获取题中的已知条件,结合词语的相关知识,即可解答此题
【解题过程】
堡:土筑的小城。也泛指军事上构筑的工事:碉~,~垒。
狠:
1.凶恶;残忍:凶~。~毒。那家伙比豺狼还~。
2.控制感情,下定决心:~着心把泪止住。
抢:
1.夺,硬拿:~劫。~夺。
2.赶快,赶紧,争先:~先。~占。~购。~攻。
驳:
1.指出对方的意见不合事实或没有道理;说出自己的意见,否定别人的意见:批~。反~。~价。这种论点不值一~。
2.一种颜色夹杂着别种颜色;不纯净:斑~。
故答案为:堡狠抢驳
八、作文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1题
参考答案: 有一天,兔弟弟与兔姐姐在野外摘了一个大西瓜抬着往家走。走到半路,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怎么过河呢?有了,兔弟弟灵机一动,想出了办法。它们将瓜分成两半,一人一半将瓜瓤吃光,一个西瓜就变成了两艘小船。兔弟弟与兔姐姐一人坐着一艘小船过了河。
【解题过程】
本题考查了学生看图写话的能力,完成此类题目要注意观察图画中内容,分析图画所表达的主题,然后结合图画进行合理的想象,组织语言写话。
仔细观察,图中都有谁?它们在做什么?说了什么?结合图画内容及题目中的提示进行合理的想象,然后写话,注意语句通顺,有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