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综合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综合卷(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29 10:03: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选题
1、“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读起来让人感觉到( )
A. 形象生动 B. 加强语气 C. 提示思考 D. 简练概括
2、杜甫诗歌风格最突出的特点是( )。
A. 尚实尚俗 B. 沉郁顿挫 C. 豪放 D. 飘逸豪放
3、下面句子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B.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C.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D.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二、多选题
4、下列词语中,全是儿化音的是( )。(多选)
A. 人影儿 一点儿 小孩儿 逗乐儿 B. 火苗儿 门缝儿 挨个儿 哥们儿
C. 茶馆儿 新生儿 烟卷儿 针尖儿 D. 坎肩儿 胡同儿 豆芽儿 露馅儿
三、判断题
5、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
小山/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儿口儿。(此句用口语化的词汇,朗读时要做儿化处理,读得要亲切自然)
A. 正确 B. 错误
6、( )《静夜思》中天上的明月、地上的白霜都是诗人看到的真实景象。
A. 正确 B. 错误
7、判断:汪曾祺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
A. 正确 B. 错误
四、客观填空题
8、看拼音,写词语。
hǎo mèng ( )
bǎo zhàng ( )
bì lǜ ( )
pò liè ( )
9、照样子,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①一(串串)雨珠
一( )山花
一( )小手
②(伶俐可爱)的小燕子
( )的图画
( )的尾巴
10、根据给出的条件写出相应的诗句。
小明在浙江三衢(qú)山游玩时,看见山路上苍翠浓密的树,倾听深林丛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想起来曾几在同地游玩时所写的七言绝句:( ),( )。( ),( )。
11、根据给出的条件写出相应的诗句。
春天来了,小明一家到郊外游玩,闻到田里花草的香气,看到忙着筑巢的小燕子小明不由得想起了杜甫那句著名的《绝句》( ),( )。( ),( )。
五、主观填空题
12、口语交际。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大自然勃勃的生机让人忍不住想去亲近。回忆一下,你曾经赞叹过哪些大自然的美景呢?请你选择一处分享给同学,并说清楚自己喜欢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按要求写词语。
(1)莲蓬(含同一部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挨挨挤挤(AABB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翩翩起舞(AABC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以下小题。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①,平明送客楚山孤②。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③。
【注释】①寒雨:秋冬时节的冷雨。连江:雨水与江面连成一片,形容雨很大。吴:古代国名,这里泛指江苏南部、浙江北部一带。②平明:天亮的时候。客:指作者的好友辛渐。楚山:泛指长江中下游北岸的山。③冰心:像冰一样晶莹、纯洁的心。
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诗人鲍照就用“清如玉壶冰”作喻,自李唐以来,盛唐诗人如王维、李白等都曾以“冰壶”自励。王昌龄在此以“一片冰心在玉壶”表达了怎样的心志与情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排序题
15、正确排列下列诗句的顺序,并抄写下来。
绝句
[唐]杜甫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春风花草香。 迟日江山丽,
七、连线题
16、读一读,连一连。
有理走遍天下 无理寸步难行
荷叶罗裙一色裁 一个好汉三个帮
一个篱笆三个桩 最是橙黄橘绿时
一年好景君须记 芙蓉向脸两边开
八、选择填空题
17、选词填空,再回答问题。
课间操之后,同学们( )走进教室,安静地坐着等老师上课。不一会儿,赵老师迈着轻快的步伐走进教室,笑着说:“同学们好,我们今天( )学习第七节课。请同学们把课文( )读三遍,然后停下来。”
这三个词语都有接连不断的意思,但______表示时断时续,中间有间隔;______表示不间断;______表示做事时,中间被其他事打断,之后又接着做下去。
A. 连续 B. 继续 C. 陆续
18、选择合适的字填在括号里。
(1)我( )一个布娃娃。
(2)小明和我是好朋( )。
A. 友 B. 有
九、作文题
19、习作。
天地之间有许多美妙的声音:泉水的叮咚声,悠扬的乐曲声,朋友的问候鼓励声,厨房传来的炒菜声……美妙的声音传递出美好的情感。你觉得哪种声音是美妙的?这美妙的声音中,又传递出怎样美好的情感呢?请以“美妙的声音”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题目自拟,不少于45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第1题
参考答案: A
【思路分析】
本题考查比喻修辞手法的作用。
【解题过程】
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以理解的事物,使语言表达更加生动形象。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喻体、比喻词和喻体。“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这句话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过去的日子比作轻烟,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过去的日子已经悄悄消散。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2题
参考答案: B
【思路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杜甫相关的文学常识。做题时应对杜甫诗歌的风格特点有所了解。
【解题过程】
杜甫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自己的诗词作品风格,且以沉郁为主。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他的诗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表达了崇高的儒家仁爱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故此题选B。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3题
参考答案: C
【思路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古诗词的停顿。从音节划分古诗节奏: ①找到各句畸零的单音节,这个音节单独作为一个节拍; ② 其他音节,只要不违背意思,每两个音节为一个节拍。这样的方法,对于常见的两种结构形式都是可行的。
【解题过程】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出自唐代杜牧的《江南春》。译文:南朝遗留下的许多座古寺,如今有多少笼罩在这朦胧烟雨之中。 正确节奏应为“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A,B错误。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出自宋代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译文:庭院外一条小河护卫环绕着园田,将绿苗紧紧环绕;两座青山打开门来为人们送来绿色。正确节奏应为“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D错误,故此题选C。
二、多选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1题
参考答案: ABD
【思路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儿化规则,根据儿化定义及规则逐项辨析,选出正确答案。
【解题过程】
儿化是指后缀“儿”与前面音节的韵母融合成一个音节,使韵母带有卷舌色彩的现象。A、B、D三项项正确;C项“新生儿”“儿”表示独立音节。故此题答案为:ABD。
三、判断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1题
参考答案: A
【思路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考查了汉字的儿化音的作用,儿化音是我国现代汉语普通话和多数方言中,一些字的韵母因卷舌动作而发生的音变现象,其特点是在韵母后面加上r。
【解题过程】
儿化音表示细小、亲切或喜爱的感情。朗读时做儿化处理,读得要亲切自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2题
参考答案: B
【解题过程】
出自李白的《静夜思》,翻译: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的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 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天上的明月是实写,地上的白霜是虚景。故题干说法错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3题
参考答案: A
【思路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汪曾祺的相关文学常识,日常要多加积累,解答问题时要关注题干和选项的对应关系。
【解题过程】
此题考查的是与汪曾祺相关的文学常识。汪曾祺,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故此题答案是:√。
四、客观填空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1题
参考答案: 好梦; 保障; 碧绿; 破裂
【思路分析】
本题考查看拼音写词语的能力。根据所学汉语拼音知识进行拼读写出相应的词语即可。
【解题过程】
好梦的意思为:美妙的梦。
保障的意思为:保护(权利、生命、财产等),使不受侵害。
碧绿的意思为:像玉一样的绿色。
破裂的意思为:破开裂开。
正确答案为:好梦;保障;碧绿;破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2题
参考答案: 朵朵; 只只; 美丽; 尖尖
【思路分析】
本题考查词语搭配。词语搭配就是填上恰当的词语使表达更加具体、生动。学生需要理解词语的意思,注意搭配要合情合理。
【解题过程】
①一(串串)雨珠,结合例词填写量词。
如:一簇簇山花,一双双小手
②(伶俐可爱)的小燕子 ,例词填上合适的形容词。
如:精美的图、长长的尾巴。
故答案为:朵朵;只只;美丽;尖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3题
参考答案: 梅子黄时日日晴; 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 添得黄鹂四五声
【思路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古诗文的正确默写。此题属于运用型默写通过设置特定的情景,让学生根据情景选择相应的诗文,不仅考察记忆能力,理解能力,更需要学生具有灵活运用的能力。
【解题过程】
曾几的《三衢道中》全诗明快自然,极富有生活韵味。写诗人行于三衢山道中的见闻感受。首句点明此行的时间,“梅子黄时”正是江南梅雨时节(黄梅天),难得有这样“日日晴”的好天气,因此诗人的心情自然也为之一爽,游兴愈浓。诗人乘轻舟泛溪而行,溪尽而兴不尽,于是舍舟登岸,山路步行。一个“却”字,道出了他高涨的游兴。三四句紧承“山行”,写绿树荫浓,爽静宜人,更有黄鹂啼鸣,幽韵悦耳,渲染出诗人舒畅愉悦的情怀。“来时路”将此行悄然过渡到归程,“添得”二字则暗示出行归而兴致犹浓,故能注意到归途有黄鹂助兴,由此可见出此作构思之机巧,剪裁之精当。故此题的答案是: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4题
参考答案: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思路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古诗文的正确默写。此题属于运用型默写通过设置特定的情景,让学生根据情景选择相应的诗文,不仅考查记忆能力,理解能力,更需要学生具有灵活运用的能力。
【解题过程】
《绝句》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五绝诗: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这首五言绝句,格调高远,意境清新,勾勒出一幅春天的图画。自然流畅,不露雕琢;描摹景物清丽工致,浑然无迹,风神别具。前两句勾画背景,后两句点染出春天大背景下的极富生机的生物,展示出生机盎然的春天图画。花草的幽香,轻盈的燕子交欢的鸳鸯,构成了一幅清丽自然的春图。透出诗人对安适和谐景致的向往。故此题的答案是: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五、主观填空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1题
参考答案: 示例:我曾经赞叹过春天的柳树。春天的柳树美丽、调皮、惹人喜爱。在其他树木都还在睡觉的时候,柳树姑娘却早早地起床了,在风中翩翩起舞。柳树姑娘还会时不时调皮地拂过路人的脸颊,欢快地告诉每一个人:春天来了!
【思路分析】
本题考查细心观察和写话能力。此题是一道开放题,回忆自己赞叹过的春景,再写清楚自己喜欢的理由即可。
【解题过程】
作答时要注意春天的典型景物,描写的内容要符合季节,不能脱离现实。语言要优美生动,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示例:我曾经赞叹过春天的柳树。春天的柳树美丽、调皮、惹人喜爱。在其他树木都还在睡觉的时候,柳树姑娘却早早地起床了,在风中翩翩起舞。柳树姑娘还会时不时调皮地拂过路人的脸颊,欢快地告诉每一个人:春天来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2题
参考答案: 示例:
(1)河流 铃铛 
(2)整整齐齐 认认真真
(3)耿耿于怀 勃勃生机
;
【思路分析】
本题考查词语的仿写,根据给出例子的格式写词语。
【解题过程】
示例:
(1)河流 铃铛 
(2)整整齐齐 认认真真
(3)耿耿于怀 勃勃生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3题
参考答案: 表达了作者冰清玉洁、坚持操守的信念,同时也表达了对洛阳亲友真挚的深情。
【思路分析】
此题考查理解古诗词作者的情感,要结合写作手法、表达方式、修辞等分析诗词的内容、分析理解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解题过程】
本题考查诗歌的鉴赏。全诗意思是:寒冷的冰水与江水连成一片,友人离去隐隐的孤独在我心中。如果洛阳的亲友问起我的近况,就说我依然像玉壶一样清洁。
结合诗句内容,作者通过在清晨寒凉、苍茫的秋雨绵绵飘洒之下,诗人送别友人时所处环境的描写,烘托出自己对友人依依惜别、难舍难分之情,同时也着重表现出诗人自己高风亮节,秉持着高洁操守的品质。“一片冰心在玉壶”的意思是“我的心仍像玉壶里的冰那样纯洁晶莹”,表达了作者冰清玉洁、坚持操守的信念,同时也表达了对洛阳亲友真挚的深情。由此分析回答即可。
六、排序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1题
参考答案: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思路分析】
考查了课文的背诵,根据课文做题,这要求我们对课文内容非常熟悉,更要做到熟背、会默写。
【解题过程】
绝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故答案为: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七、连线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1题
参考答案: 略
【思路分析】
本题考查诗词歌赋默写和谚语俗语。需要对唐代王昌龄的《采莲曲》、宋代苏轼的《赠刘景文》以及俗语谚语有一定的积累。
【解题过程】
唐代王昌龄的《采莲曲》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宋代苏轼的《赠刘景文》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意思:只要你有道理,在哪里都是行得通的。但是你要是没有道理,那无论在哪里都会十分艰难。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意思:比喻本事大的人也需要别人的帮助。一个篱笆要有三个桩子才能立起来,一个好汉要有三个人帮助才能做成事情。
八、选择填空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1题
参考答案: 陆续; 继续; 连续; 陆续; 连续; 继续
【思路分析】
本题考查了学生选词填空的能力,完成此类题目首先要理解所给词语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选出合适句子意思的词语填空。
【解题过程】
连续:指一个接一个。
继续:(活动)连下去;延长下去;不间断。
陆续:表示有先有后,时断时续。
根据词义,结合句子语境可知,是“同学们(陆续)走进教室”“我们今天(继续)学习第七节课”、“请同学们把课文(连续)读三遍”。
根据词义可知,这三个词语都有接连不断的意思,但“陆续”表示时断时续,中间有间隔;“连续”表示不间断;“继续”表示做事时,中间被其他事打断,之后又接着做下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2题
参考答案: 有; 友
【思路分析】
本题考查了学生选词填空的能力,完成时要注意辨析每组词的不同,然后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选择填空。
【解题过程】
友:朋友。有:存在,拥有。结合语境,(1)选“有”;(2)选“友”。
故答案为:有;友
九、作文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1题
参考答案: 范文:
美妙的声音
声音,是一种我们每天都能听到的声波,它能让我们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思。让人能更好地交流。接下来,让我带你看看大自然,听听大自然的声音吧。
来到大自然的春天,鸟儿唱着悦耳的歌声,小甲虫们也唱出了春的特别之处。春风刮得柳条沙沙地响,响尾蛇也从冬眠中宿醒了发出咝咝的声音;好像说;春天来了,春天来了。小马,小羊,还有小鹿都来到了草原品尝鲜嫩的小草,心里都乐开了花。来到大自然的夏天,知了在树上“知了,知了”地唱着。仿佛在告诉大家夏天已经到来了。小狗热得把舌头伸出来,发出哈嗒,哈嗒的声音。蚊子和苍蝇发出了嗡嗡的声响。雨季也要到了,天空中传来轰隆,轰隆的雷声。不一会就听到滴答滴答的声音,雨要来了紧接着传来哗啦啦,哗啦啦声音。这场大雨给人们带来夏季的一丝丝凉爽。
来到大自然的秋天,果园里的果子成熟了,人们笑开了花,都来摘水果。石榴的嘴都笑开了,发出了“啪啪”的声音,秋风给了我们一股寒意,也告诉动物们冬天快来了,要赶紧储存冬粮。树叶落到地上,风一吹就发出了像锯木头的声音。
来到大自然的冬天,寒风呼啸,让人心惊肉跳,孩子堆雪人,打雪仗,笑得乐开了花,大人们笑呵呵地看着孩子们玩耍。
大自然的声音多么美妙,让我们一起去大自然里,倾听大自然的心声,让我们快乐的学习,快乐的成长。
【解题过程】
本题为命题作文。
要求以“美妙的声音”为题,写一篇习作。我们每天都会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你觉得哪些声音最美妙,选择你印象深刻或最想和大家分享的去描述。写作时要抓住这种声音的特点和自己独特的感悟来描写。展开丰富而合理的想象或联想,恰当地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等修辞手法,写出声音的美妙。要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抒发自己的喜爱之情,这样才能情景交融,文章才会有生气,扣人心弦。
构思:①开头:开门见山,点明写作对象。
②正文:运用事例说明写作对象的特点。
③结尾:总结全文。